第854章:你想多了,咄吉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白道川就是陰山以南的敕勒川,之所以更名為白道川,是因為大青山在這個時候被稱為白道嶺,而大青山最險要隘口山勢白如石灰故而稱作“白道”;白道是北上草原、南下中原的戰略要道,大名鼎鼎的武川鎮位於白道東南入口,白道北隘口如若中原郡治般的大城便是東/突厥南部汗庭白城了。

啟民可汗都坐在馬背上,默默地眺望面前靜靜流淌的河流。這條河流名叫“槍盤河”,河流穿過白道投向陰山以北的漠北草原,盤繞曲折北行兩百多裡,沒入地底,它所經之處皆是牧草豐美、土地肥沃的草原。

要是越過這條河,往大青山白道南行兩百多裡,便是更為肥沃富饒的白道川了。而白道川以前是楊堅劃給他放牧的草原,不過啟民可汗雖是臣服於隋,可他一直在暗中擴大自己力量、默默的隱藏自己的實力,隋朝雖然感到強烈威脅,卻又因為需要他與步迦可汗抗衡,只好保持表面友好。

然而雙方始終心存敵意、彼此戒備、貌合神離;直到楊集殲滅步迦可汗勢力後,楊堅讓他代管包括漠北草原在內的東/突厥的同時,要求他放棄歸還漠南草原,立刻率部退回陰山北。實力強大的啟民可汗也是因為此事對隋朝異常不滿,深感翅膀硬了的他憤怒之下,派次子阿史那·俟利弗設率十萬大軍襲擊二次遠征大湖區的楊集,怎奈楊集為首的涼州軍太能打太會打,他們不僅滅了大湖區的慕容卑、打敗了阿史那·俟利弗設,還趁機進軍,殺得範夫人城一帶血流成河。

而楊集強勢佔領金山山脈和於都斤山之間的大湖區以後,還把南北走向的“於都斤山南部餘脈—浦奴水—烏蘭湖”堵死了,並且讓李靖沿著浦奴水和烏蘭湖修了五座城池。這五座城池各據交通要道,首尾可互相照應,有著戰略的重要作用,加上附近又設定大量烽候,共同築成一道進可攻退可守的堅固防禦網。從此不但徹底切斷了東突厥北上大湖區、南下涼州、西聯西突厥的通道,而且涼州軍還能時刻南北汗庭。

實力強悍、蒸蒸日上的東突厥卻是因為大湖區一戰,迅速由盛而衰、叛亂不斷。啟民可汗看到隋朝大軍紛紛北上,打算強行驅逐,馬上綁子入朝謝罪、自請退出白道川。可是儘管退了回來,但是隋朝朝廷已經反他給盯死了。

要不是他近年來像忠犬一樣聽話、老實安分;要不是最近又有高句麗大軍吸引隋朝注意力,只怕楊廣的北巡之舉極可能變成親征東/突厥。

每當想到此事,啟民可汗都是驚出一身冷汗,而且對於引走隋軍的高元,他更是感激萬分,恨不得偷偷給高元立長生牌位。

驀然,啟民可汗長長的嘆一口氣,一雙碧藍的眼眸也從遙遠的南方收了回來,眼看著夕陽快要落山,便在一君子附離的護衛下,返回了白城。

剛剛下馬進入王宮,長子阿史那·咄吉遠遠的當面迎來。

年過而立的阿史那·咄吉面容黝黑、濃眉如刃,一雙碧藍的眼睛有如鷹隼一般銳利,高大的身材勻稱健碩,此番大步走來,頗有一種虎虎生風的氣勢,他走到父親近前,單手按在胸前,躬身行禮道:“拜見父親。”

啟民可汗點了點頭,隨口問道:“俟利弗設和咄必呢?”

語氣雖是十分平澹,但是阿史那·咄吉卻能聽出父親語氣中所蘊含惱怒之意,連忙恭敬答道:“俟利弗設和咄必、叱吉設各帶一隊士兵進行獵羊比試。”

“比試獵羊?”啟民可汗冷哼一聲,說道:“好端端為何要獵羊?簡直是胡鬧之極。”

阿史那·咄吉說道:“父親,南室韋前些日子送來十三名美人,他們三人都想據為己有,未免傷了和氣,便準備一分為三。然而剩下一人誰都要、誰都不想讓給他人。我見他們爭執不下,便建議他們用三十只羊來比試,誰獵到的羊多,十三個室韋美人便歸誰所有。”

“原來如此,哈哈哈……”啟民可汗開懷大笑,隨後點評道:“漢人先賢說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用在我們這裡也是一樣,要想讓人歸心卻又不傷和氣,最好的辦法就是‘公平’二字!你建議你的弟弟們用比試來分出勝負,符合我族強者為尊之道,也是最為公平之法。”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緊盯阿史那·咄吉:“對了,你為何不參與?”

阿史那·咄吉不屑的說道:“這十三個美人是別人送來的,若我贏了俟利弗設和咄必、叱吉設,那也是以大欺小、毫無成就之感。如果我要,我會率軍自取之,屆時得到的,豈不是更多、更好?”

“我突厥男兒就該擁有這等氣魄。”長子咄吉是啟民可汗的繼承人,比次子俟利弗設有勇、比三子咄必有謀,一直令啟民滿意和欣賞,此時聽了咄吉這番話,眼中的讚賞之色更濃了幾分:“咄吉,今天可有來自遼東的訊息?”

“有的!”阿史那·咄吉說道:“我剛剛收到軍情,正準備向父親稟報。”

“哦?到裡面再說。”啟民可汗大步走入王宮,坐到主位之上。

等父親坐定,阿史那·咄吉肅然一禮,將自己所知一切原原本本的說了出來:“父親,遼東戰役已經結束,楊集輕而易舉的攻克遼東城,高句麗大對盧自刎而亡。高元膽小懦弱,不但沒有自刎的勇氣,而且以最屈辱的方式降了隋朝、甘當隋朝佔領和治理遼東的走狗……”

見看父親神色嚴肅,不作一聲,阿史那·咄吉深吸一口氣,十分慶幸的說道:“楊集實在是太厲害了,幸好父親沒有聽我建議,要是我們與高句麗結盟,同時進攻隋朝,麻煩就大了。”

早在隋朝、高句麗開戰之初,阿史那·咄吉、阿史那·咄必強烈建議啟民和高元結盟,兩國抱團取暖,分別從東方、北方夾攻大隋。

然而老二阿史那·俟利弗設、老五阿史那·叱吉設、庶出的阿史那·思摩卻強烈反對。他們認為大隋王朝兵多將廣、國富民強,隨時都能調動百萬精兵,而楊集此時動用的軍隊不到隋朝總兵力的兩成。隋朝本來就對東/突厥虎視眈眈、圖謀不軌,要是突厥貿然出兵,定然遭到隋朝主力的反攻,以東/突厥此時的人馬、內部局勢而言,根本就不是隋朝的對手。最好的辦法是按兵不動、坐山觀虎鬥,等到雙方鬥得兩敗俱傷,再做決斷也不晚。

啟民可汗吃過大湖區的大虧,又知隋朝已經盯死了他們,本就不打算淌這潭渾水,一聽阿史那·俟利弗設說得有理,便選擇靜觀其變。

阿史那·咄吉如今回想起來,心中後怕不已。

至於“無能”的高句麗,他心中並沒有半點輕視之意,畢竟高句麗的實力比起東/突厥還要強大,現在之所以敗得這麼慘,根本就不是高句麗無能,而是隋軍太強、太厲害。

啟民可汗聽到兒子這麼說,便點頭道:“嗯,你能這麼想,也不枉我多年教誨了。那你認為我們接下來應當如何?”

阿史那·咄吉明白父親要考驗自己,事先便和謀主史蜀胡悉溝通了一番,聞言立刻說道:“隋朝雄霸天下、無人可敵,我們與之交往,當繼續奉行示弱於敵、臣服於敵的策略,而最好的辦法就是按照隋朝的要求,用最快的速度將御道修好,與此同時,主動把溝通南北的白道修成平坦筆直的御道。”

“此法看似無能窩囊、消耗民力,但是御道一旦開通,我們就能把大量行動遲緩的牛羊馬匹、本分笨重的皮料玉石運到南方,換取大量鹽巴、絲綢、瓷器、藥材、金銀銅鐵器,與隋朝貿易不僅可以讓我們麻痺隋朝、得到所需物資,還能有精力和實力去吞併不安分鐵勒、靺鞨、室韋各部。”

阿史那·咄吉說到這裡,眼神忽然變得熾烈銳利起來,他繼續向父親說道:“只要把號令不一、軍政自主的概況變成軍政統一的突厥王朝,突厥必將上下同心、戰力倍增,到那時候,定能把隋朝一戰而定。”

啟民可汗不禁大搖其頭:“你的想法很好,前面的說法也很好,而隋朝中樞和地方官制更是世間最好最優秀的存在,可它不適合遊牧為生的突厥人。”

“中原之法也不是不能用,但前提是要把子民們安定下來。其實還在白道川的時候,我就一直用中原文化知識來改變子民的生活習性,希望大家慢慢放棄遊牧的日子、改學中原耕種知識。然而幾十年之功毀在旦夕之間,一切又回到了原處。此時此刻,如果生搬硬套,必將飽受其害。”

啟民可汗沉默了良久,悵然長嘆道:“至於那些口服心不服的部族,我們可以武力征服,但是不能將之消滅!”

阿史那·咄吉不解的問道:“為何不能將之消滅?”

“還是與草原人的生活習性有關!”啟民可汗目光看向外面的天空,苦澀的說道:“草原人逐水草而居、居無定所,不像中原人樣聚居於城鎮之中,單憑我們突厥自身的力量,根本就管不了散居各處的數百萬牧民。所以需要眾多部族酋長替我們管理好這些人口,儘管他們不太聽話,但他們懾於武力,只能將壯丁送來作戰、將牲口送來當軍糧。”

“另外就是隋朝絕對不允許草原再次統一,絕對不允許北方再出一個強大的突厥汗國,要是我們發動統一之戰,隋朝一定出兵干涉。”

聽了父親最後這一席話,阿史那·咄吉不忿之極,但是實力不如隋朝,他不忿又能如何?

過了半晌,問道:“父親可有吩咐之處?”

啟民可汗嘴角勾勒出了一抹冰冷笑意,沉聲說道:“你去洛陽告訴聖人:我們除了修西起涼州、東至饒樂郡的御道以外,再聯合草原各部把白道修成平坦厚實的御道,以便聖人日後北巡草原。此外,由於隋軍打敗宿敵高句麗,獲得輝煌大勝,我們草原各部異常振奮、異常仰慕大隋,願意聯合向隋朝捐贈五百萬只羊、十萬頭牛、十萬匹戰馬,以示敬重。”

“父親此法可以啊!”阿史那·咄吉雙眼為之一亮,父親所提倡修路和捐贈都是以突厥為主;如果楊廣答應了,他們便能‘狐假虎威’,迫使關係惡劣的鐵勒各部和南北室韋出大量壯丁、出大量牲口;要是操作得好的話,不但不虧本、不但能夠消弱各部,而且還能大賺一筆。

若是鐵勒各部和南北室韋不答應,則可藉機發動進攻。而隋朝那邊,既是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又看到草原紛爭不斷,定然樂見其成。

想了想,他又有些擔心的問道:“父親,會不會因此壯大?”

“你想多了,咄吉!”啟民可汗沒好氣的看了兒子一眼,耐心的解釋道:“隋朝本來就是一個強大得令我們絕望的國家,哪怕隋朝獲得賄賂之物翻上幾番、幾十番,仍舊像現在這般令我們絕望。所以隋朝是否進一步強大,對於我們都沒有半點影響。但我們卻能在修路和捐贈的過程中,獲得盤剝他人、消弱對手、冠冕堂皇發動戰爭的機會。”

阿史那·咄吉頓時恍然大悟,既欽佩又慚愧的說道:“經父親這麼一說,我總算是明白了。”

啟民可汗呵呵一笑:“既然明白了,那你就快去安排吧!”

“是!”阿史那·咄吉正打算離開,忽然又想到了一件事,說道:“父親,據斥候來報,霫族大酋長白蘇今天將我們設在霫族的吐屯驅逐乾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吐屯”襲自柔然的“吐豆登”,柔然汗國時期,此官號地位較高,由鬱久閭氏擔任。突厥的吐屯是他們向征服地所派遣的監領官、稅官,負責向被徵收賦稅的同時、還要監督對方大酋長/酋長是否忠誠,所以他們在各地的地位不是酋長、卻勝過酋長。如今聽說小小的霫族竟敢驅逐突厥的吐屯,啟民可汗臉色一下子就得鐵青,冷然道:“原因是什麼?又是誰給白蘇的膽子?”

阿史那·咄吉說道:“霫族決定內附隋朝,肯定是隋朝給白蘇的膽子。”

啟民可汗愣了一下,揮手道:“那就沒事了!忙去吧你!”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明克街13號我有一劍宇宙職業選手神秘復甦7號基地光陰之外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
相關推薦
西遊:開局抽了個至尊寶極品至尊寶圖先天宗修真從培養靈根開始快穿宿主:腹黑男神,真要命大唐天外客大唐破軍龍珠之完美世界斬男色小戶千金
作者碧海思雲其他書
大隋第三世 都市傲訣 神鵰變 大唐天外客 大唐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