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言和者,以賣國罪論處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從今天朝會上的爭議上說,楊廣認為啟民可汗賄賂大隋的策略實際上已經奏效了,此法加劇了大隋中樞的紛爭,成功讓大隋朝堂一分為二。不過好歹利弊是可以轉變的。至少,他本人就因為啟民可汗這一手,發現大隋中樞存在他以前所不知的問題。

比如張衡說的好心辦壞事的文官和偽儒,這種人文採斐然、能言善辯,在士林之中名氣極大、擁有不計其數推崇者。而且他們不但不怕楊廣、議事堂宰相、三省六部主官,甚至認為自己與這些大人物鬥得厲害,越能彰顯出他不畏強權、敢於直諫的良好品質,哪怕是被處死了,日後也會青史留名,有無數後人所敬仰。

正是基於這種好名,他們每當為了論證自己正確性,往往死不認錯、一路黑到底;一旦他們胡說八道起來,危害之大,遠超貪官、庸官、不作為官員。

但是如果說他們是壞人,那也不對;因為他們雖然沒有半點實幹之才,可是一個個都是人品極好、讓人無從挑剔;如果遇到貪官汙吏,他們比誰都恨,你若不殺,他們還不依不饒了呢!

面對這幫既可恨又可愛的人,楊廣這個當皇帝的也是大感頭疼;既然正常辦法治不了他們,那麼只好從他們好名這一點來辦了。只有如此,才能令他們有顧顧慮。

當然了,楊廣心中也知道這個群體完全不一樣,比如說薛道衡和李綱、徐文遠,他們真正是這樣的人;而李圓通之流,實際上是投機者。

然而他此時也沒辦法分辨,而且雙湊到一塊兒,自然只能以一個辦法來處理了。只有讓他們吃了教訓、吃了苦頭,以後說話前才會動一動腦子;若不然,根本就治不了這幫好心辦壞事的人。

與薛道衡和李綱、徐文遠等人相比,李圓通對於這個“不痛不癢”的懲罰卻是沒有放在心上,他要是那種在乎名聲的人,豈能當到大隋王朝的刑部尚書?只要刑部尚書這個職務沒有丟失,誰能拿他如何?誰敢拿他如何?

至於無能之輩的謾罵,既不疼不癢又不死人,更不會影響他升官發財;只要他們喜歡罵,那就儘管罵好了,無所謂的。

只是聖人乾綱獨斷,非要聽信楊集和高熲、楊達、張衡等人饞言,他日一定會引發士林學子、士族群起而攻;到了那時候,他就不信聖人僅靠著這些媚上饞臣,就能管好萬里江山、管好五千多萬百姓!

楊廣目光掃向下方群臣,沉聲道:“自阿史那土門取柔然而代之,突厥人屢屢南下劫掠、殺戮,犯下累累血債。今之啟民如其先祖野性不改、背信棄義。然我大隋一些官員領大隋之俸祿、食百姓之賦稅,卻不思克敵制勝之策、求一家苟且之安、妄談畏敵投降之論,更於朝野蠱惑人心。其罪之大,遠勝突厥人。日後再敢言和者,以賣國罪論處。”

停頓了一下,楊廣又說道:“至於草原各部之事,就按張卿之言所辦。”

眾臣正自心思各異,一聽楊廣這麼說,紛紛站起身來,轟然應道:“臣遵命!”

“今天朝會,就此作罷!”楊廣想到一事,又說道:“群臣且回皇城官署處理國政;議事堂諸相,三省六部、御史臺、九寺主官次官留下。”

“臣等告退。”群臣紛紛拜別,而後陸續退出大殿。

待眾臣離開,楊廣向留在殿中重臣們說道:“到同明殿議事。”

說著,便起身而去。

張衡之前提到職事官裡還有很多留之無益、用之有害的冗官冗吏。這個事,楊廣一直記在心頭。只不過怎麼裁,裁哪個職位、裁哪些人,都是十分讓人惱火的問題,要是處理不好就會引發大動盪,所以此事還要好生思考、商量才行。

鴻臚寺驛館一棟閣樓的的房間之內,突厥前行使者康鞘利與一名鴻臚寺從事在談話。

康鞘利三十歲出頭,是一個文武雙全的粟特人。李淵史上在晉陽起兵的之前,早有準備,他生恐自己打不過朝廷、反王們,便聽了李世民的建議,向突厥人稱臣,同時為了獲得突厥在軍事力量上的全力支持,他還給始畢可汗寫了一封信、與始畢可汗達成了一個協議,信上說“若能從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意思是說當今天下大亂,我要也起兵反隋,如果你能幫我,無論我打下哪裡,那裡的人口和錢財,都給你。

有了這個“李淵”為先例,李家子孫便以此為祖制,安史之亂時,他的子孫唐肅宗用這種辦法向回紇人借兵,唐肅宗和回紇人約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紇。”後來回紇人攻下關中,把關中洗劫一空,留了個空城給唐朝。

可以說,李家父子是開了一個極壞先例的人物,致使後來的反王以此為例,紛紛引異族入境、爭奪天下。於是王夫之便在《讀通鑑論》上說“唐起兵而用突厥,故其後世師之,用回紇以誅安、史,用沙陀以破黃巢,而石敬瑭資契丹以篡奪,割燕、雲,輸歲幣,亟病中國而自絕其胤。”

而史上的始畢可汗便是因為李淵之所承諾,令康鞘利率領突厥大軍幫助李氏父子奪取天下,雖然“史書”只說突厥人出了戰馬,還粉飾說成功的騙了突厥人,然而事實上卻是“童子木上懸白幡,胡兵紛紛滿前後”。

對於這一點,國學大師陳寅恪就在《論唐高祖稱臣於突厥事》上說“吾民族武功之盛,莫過於漢唐。然漢高祖困於平城,唐高祖亦嘗稱臣於突厥,漢世非此篇所論,獨唐高祖起兵太原時,實稱臣於突厥,而太宗又為此事謀主,後來史臣頗諱飾之,以至其事之本末不明顯於後世……”

康鞘利此時雖然名聲不顯,可在突厥卻是被寄予厚望俊傑,他現在是啟民可汗所任命的附離萬夫長,效力於阿史那咄吉帳下(始畢),這番南下,便是為了“議和”打前站。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時間尚早,康鞘利卻已吃好了早飯,他一邊拿著一根竹籤剔牙,一邊笑著向李孝常說道:“還真別說,大隋不愧是天朝上邦,廚子的手藝就是不錯。同樣是肉食,卻遠比我們突厥做得好看、好吃。”

李孝常看了粗鄙康鞘利一眼,眼中不屑之色一閃而沒,微笑著介紹道:“康使臣有所不不知。我中原一向講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做出來的美味佳餚要求色、香、味俱全。”

“眼下這還只是驛館廚師的手筆,若是換成宮中御廚,那更了不起。不過據說衛王府的廚子手藝更佳,他們能夠用尋常食材,烹飪出最頂級的佳餚。”

康鞘利是一個有心人,早在入住驛館之前,便將鴻臚寺主要官員來歷打探得一清二楚,心知這個李孝常雖然只是一名小小從事,可他的父親是刑部尚書李圓通,而他們父子背後更是有隴西李氏這個龐然大物,一來二去,便與李孝常建立起了友好關係。他意味深長看了看李孝常,拭擦一般的說道:“吃了這些美味,我都開始厭惡家中廚子了。唉!我不求有御廚、衛王家的廚子,若是有驛館這樣的幾名廚子,此生無憾。”

“這有何難!”李孝常很是豪爽的說道:“我李家多的是更好的廚子,若康使臣喜歡,送你三五個也是無妨!”

“那敢情好。”康鞘利哈哈大笑,開懷道:“李從事大氣,你們漢人講究禮尚往來,們我突厥人也是恩怨分明,從來不做虧待朋友之事。”說著,轉身取出一個玉盒,推到了李孝常面前,示意對方開啟看看。

李孝常開啟一看,登時彩光氤氳而起,令人目眩神馳。盒子竟有兩顆葡萄大小的珍珠。李孝常見過的奇珍異寶自然不少,可是眼前這兩顆相映成趣的珍珠,讓他情不自禁的呼吸急促,這兩顆珍珠瑩潤剔透、顏色各異,每顆都堪稱是價值連城之奇珍。

剎那之間,他的雙眼都眯了起來,不過還是合上盒子,依依不捨的推了回去,向康鞘利說道:“太貴重了,我不能收。”

康鞘利心頭冷笑,臉上卻是故作不悅的說道:“這不是貴重不貴重的問題。而是這明珠在我看來,遠不如朋友重要。難道李從事不願交我這個朋友?不接受我的友誼?”

李孝常稍微想了一下,拱手道:“既然康使臣如是說,那我也只好恭敬不如從命了。”

“又不值幾個錢,這才對嘛!”康鞘利轉嗔為喜,高興的哈哈大笑的說道。

李孝常復又收下玉盒,感覺這個醜陋的粟特人也變得格外順眼起來,忽爾又說道:“康使者,我剛從官署歸來不久,聽說朝堂之上,為是戰、是和之事吵了起來!”

“哦?是嗎?”康鞘利目光閃了閃,故作疑惑的說道:“我聽說大隋在聖人可汗的治理下,大隋蒸蒸日上,國力遠先朝。而君臣上下更是上下一心、同心協力,難道不是?”

見他滿臉都是求教之色,李孝常心中的優越感油然而生,呵呵一笑道:“康使者說笑了,便是普通人就會因為自身利益,與旁人鬧出各種矛盾,更何況是朝堂之上?我跟你說,我大隋官場與你們突厥一樣,派系林立,只要一聽說有利可圖,便會鬧成一團。只要有安逸的日子,就不願打仗,所以主和之人比比皆是。就目前來看,主和之官是佔據了上風,而家父就不希望打這場仗。所以隋、突之戰多半是打不起來的,康使臣大可放心。”

“多謝李從事解惑,如此我就放心了。”康鞘利記在心上,可是過了一會兒,又假裝忐忑的說道:“我知道衛王強硬,是聖人可汗是信任的人,不久的將來,便凱旋歸來,若他一力主戰,只怕令尊也不敢反駁吧?”

這話讓李孝常聽得心頭異常不快,他冷哼一聲道:“康使者高看衛王了。”

康鞘利目中寒芒閃爍,緊緊又問了一句:“卻是為何?”

“衛王打仗的本事的確不錯,不過穩定的勢力、強大的家族才是長存之道,可他呢?不但沒有什麼穩固的盟友,而且在朝堂之上得罪了太多太多勢力,比如說宰相蘇威,家父說蘇相便是因為衛王才失去了左僕射、太子少保之職,其經營數十年的勢力,也是因為衛王,被聖人拿下。此仇此恨,蘇威焉能放下?”李孝常冷笑著說道:“等他凱旋歸來,已是功高震主的人了,一旦紛爭再起,衛王就被架到了火上烤,而各大勢力也會用他威脅皇帝寶座之論加以攻訐,以他此時在軍中的影響力,聖人還能像以前那般相信他?我看未必。”

“原來如此!”康鞘利笑了起來,說道:“還是你們漢人聰明,竟然還能這麼做。”

“這沒什麼,各個王朝都有這樣的例子。”李孝常哈哈大笑道:“其實這樣的例子多不勝數。”

康鞘利不再詢問政事,與李孝常談得了風花雪月。李孝常畢竟是大隋的官員,不敢過多與異族使者接觸,他坐了一會兒,便告辭離開。

等到李孝常離開不久,一名突厥士兵把一個等候多時的粟特商人帶了進來。

由於大隋這些年愈加強大,對突厥卻越來越不好友,啟民可汗需要時間關注大隋朝廷動向,便派遣了大量善於經商的粟特人來當間諜、細作,而此人名叫史朝安,乃是史蜀胡悉的族人。

史朝安的使命有三:一是幫助史蜀胡悉賺錢;二是代替史蜀胡悉和啟民可汗打點權貴,而近來和談之風大興,正是得益他們長期打點;三是探知京中動向。

兩人是相識多年的朋友,而且康鞘利也知道他不宜久留,一見面就低聲問道:“我想見見蘇威,你覺得可能嗎?”

“不可能!”史朝安搖了搖頭,說道:“蘇威被免官以後,十分謹慎,除了上朝以外,他什麼人都不見。而且他畢竟是宰相,身份的不對等,不可能見你的。”

“此人與楊集不對付,是我們天然的盟友,無論如何都要試探一二。”康鞘利停頓了一下,壓低了聲音道:“蘇家嫡系子弟呢?能不能約出來?”

“蘇威失寵是人盡皆知之事,蘇威嫡系肯定不會見你的!”史朝安也放低了聲音,說道:“尤其是現在這個關鍵時期,關係到隋、突未來的走向,他們不至於傻到見突厥使臣的。”

“說得有理,不過也不是非要見到蘇威嫡系子弟。”康鞘利聽得深以為然,只好退求其次的說道:“蘇氏子弟妻妾的父母兄弟、旁支子弟、心腹家臣家將也是可以的。”

史朝安道:“既如此,那我派人試試!”

“嗯!”康鞘利點了點頭,又吩咐道:“李孝常不錯,日後多多打點、多多走動。”

“喏!”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7號基地我有一劍宇宙職業選手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
相關推薦
西遊:開局抽了個至尊寶極品至尊寶圖先天宗修真從培養靈根開始快穿宿主:腹黑男神,真要命大唐天外客大唐破軍龍珠之完美世界斬男色小戶千金
作者碧海思雲其他書
大隋第三世 都市傲訣 神鵰變 大唐天外客 大唐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