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罪止老臣?你扛得起?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宣政殿中,御史大夫張衡彈劾完蘇威,接著又彈劾起了幽州刺史李子雄。

義倉大桉爆發之時,李子雄雖然奉命在遼東郡部署軍隊、防禦高句麗大軍,但是幽州官場塌方式的腐敗由來已久,實非一朝一夕所致,所以在幽州任職多年的李子雄亦是難辭其咎。

繼李子雄之後,張衡又彈劾起了滕王、冀州牧楊綸,理由也李子雄類似,只因冀州河間郡和博陵郡也發生只因盜賣義倉、官倉糧食桉;此二郡之碩鼠同樣不是存在一兩天時間,楊綸也要承擔失職之責。

最後,張衡認為李子雄和楊綸在戰場上所立軍功,已然得到應有封賞;那麼他們犯下的嚴重過錯和過失,也要受到相應懲罰;否則,難以服眾。

隨著張衡話音落下,安靜的大殿好似倒入一瓢冷水的滾熱油鍋裡,陡然就沸騰起來。

御史三臺在朝御史,多數站了出來,一個個不畏強權、紛紛出班陳奏,彈劾蘇威、彈劾李子雄、彈劾楊綸。

蘇威失勢,蘇黨被拿下了一大批,為他辯解的朝臣顯得稀稀落落,說服力更是無法讓人心服。

李子雄是地方官,人在幽州收拾爛攤子,無法當廷自辯;而楊綸卻在大殿之內。

高熲和楊雄、裴矩、蕭瑒、長孫熾、李子權六相,尚書左僕射楊達、吏部尚書牛弘、檢校民部尚書楊文思、禮部尚書宇文弼、兵部尚書段文振、刑部尚書李圓通、工部尚書宇文愷、門下省納言楊約等等重臣,則是冷眼旁觀、坐看風雲湧,沒有人親自下場湊熱鬧。

高高在上的楊廣很是信奉楊集當年所說的“理越辯越明,道越論越清”,他也沒有說話,而是重臣們一樣,坐看下方文武百官答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議事堂新相楊集坐在自己的席位之上,頗有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深沉架勢。

他趁著大家你來我往的爭辯,瞥了對面的蘇威一眼,卻見他眼皮耷拉、置若罔聞、充耳不聞,見他如此沉得住氣,楊集暗自佩服,不愧是政壇上的不倒翁。

渾不知蘇威是裝的,蘇威被張衡一口氣彈劾下來,內心深處早就慌作一團了,只不過張衡言之有物,而不是無理取鬧,他卻不知從何開始辯駁;此時此刻,他唯一能做的是就是聆聽大家的答辯,企圖從中抓住救命稻草。

其實出自趙郡李氏的李子權也是很驚慌,只因李子雄是他的族弟,李子雄在幽州大桉中是直接責任人,其罪責之大,遠勝蘇威。而這一點,其實也是蘇威準備緊抓不放的關要,然而如何入手、自辯,卻是蘇威所要考慮的關鍵。

蘇、李二相共同擔心的最大的變數其實就是楊綸……

然而當真是怕什麼來什麼,等到殿內爭辯之聲消失,早已起身聽批評的楊綸立刻走到中間,只見他向楊廣深施一禮,朗聲說道:“臣楊綸在職期間、嚴重失職,盡不到州牧之責,致貪官汙吏橫行鄉裡、盜賣軍糧義倉糧。臣有負聖人重託,罪不容恕,請聖人免去臣冀州州牧之職,以儆效尤。”

聽了楊綸這一番話,讓蘇威以其黨羽、李子雄以其黨羽傻了眼了,他們怕的就是楊綸當廷領罪認罰。要是楊綸挨罰,蘇威和李子雄所要承擔的懲罰,將會是他的數倍之多。

他現在一出來就放大招、引咎辭職,要是皇帝當真免去冀州州牧之職,蘇威和李子雄豈不是要開刀問斬、抄家滅族?所以這個罰,不能罰,否則後果實難預料。

為了自己著想,蘇威立刻在楊廣表態之前,搶步出列,躬身一拜,顫抖著聲音道:“老臣為朝廷宰相,擔任左僕射時又犯下大錯,險令天下動盪,其罪之大、過失之重,止在老臣一人,老臣現今請乞骸骨,還望聖人恩准。”

這一招也很犀利,直接讓那些誓欲扳倒蘇威的臣子愣在殿中,個個感覺自己一記重拳打在空氣之上,毫無著力之處。

作壁上觀的殿中重臣聞言,紛紛用玩味的目光看向領罪認罰的蘇威——

蘇威扛下了幽州和冀州的貪汙腐敗大罪,使不便出面為李子雄開脫的李子權及其代表山東士族欠了他人情,接下來定然站在蘇威的立場之上,拼命替他說話;皇族子弟為了保下楊綸,哪怕沒有出聲幫他開脫,卻也要承這份人情。

至於蘇威,他抓住時機來了這記以退為進,不但把三大派系拉到了自己這一邊,而且還把難題轉移到皇帝和李子權、皇族子弟的頭上去了。不過他這招再是厲害,那也是在偷/奸取巧、耍小聰明,哪怕是贏得現在,卻也噁心了皇帝、輸去了未來。

當然,他似乎也沒有別的選擇。

楊廣深深的看了蘇威一眼,不置可否,向下方高熲的問道:“高卿以為如何?”

“聖人,張公所彈劾因由,俱是讓人無從辯解之事實。如今袞袞諸公所劾,臣唯附議之。”高熲是官場老手,心知政治場最忌首鼠兩端、左右逢源,他好不容易因為“寒門”代表之一而獲得皇帝信賴,此時要是含湖其詞,搞不好就此而倒,只不過他還是站在張衡背後,沒有爭張衡的風頭。

楊廣目光轉而看向楊集,問道:“衛王,幽州義倉桉乃是由你一手破獲,事後還受到嚴懲。滿朝文武俱在言及此事,你緣何一言不發?”

霎時間,整個大殿的氣氛立時變了,群臣皆是抬眸而視。緊張者有之、忐忑者有之、期待者有之、看好戲者有之……而蘇威朝服裡的內衫在這一刻,都被汗水浸透了。

楊集應聲出列,神情嚴肅的說道:“聖人,功必賞、過必罰乃是我大隋強盛因要之一。昔日秦孝王俊違反法度,先帝以其奢侈驕縱,將其官職盡數免去,僅留王爵,時有幕僚忠僕願意以死代秦孝王受過,先帝不允。而且還說‘法不可違,若如公意,日後王公大臣犯事之時,人人都讓奴僕代受主過,而人犯卻逍遙法外、依舊為非作歹,故而功就是功、過就是過,既不能冒領他人功、亦不能代人受過’。”

“古今同理,朝廷今若讓人代為受過,那就是包庇罪犯、縱容罪犯繼續敗壞法紀。”

他停頓了一下,接著又說道:“就在剛才,有人說‘其罪之大、過失之重,止在老臣一人’,而此桉不光是貪官汙吏在竊取國家錢糧,還涉及到通敵賣國、出賣軍情、資敵等大罪……既然此人願意一力承擔,那麼通敵賣國罪,自然也包括在內。”

蘇威的心思,楊集自也洞察於心,你蘇威不是要算計人嗎?不要是人情嗎?我倒是看你敢不敢拿。

一席話,說得蘇威面如土色、冷汗涔涔。

殿中群臣也都“醒悟”了過來:楊集當初在幽州大開殺戒,朝臣便紛紛以擅自殺官、殺人為由,對楊集進行轟轟烈烈的聲討,使之受到“嚴懲”。等到桉件起因、經過、結果水落石出,朝臣卻都選擇性的忽略了“通敵賣國罪”,對於楊集受到的懲罰更是視而未見、裝作不知。如今隨著楊集當眾提起,人們這才“恍然大悟”。

誠如楊集所言,此桉表面上是貪官汙吏貪汙求財、貪圖高利潤,可本質還是賣國。

這等大罪,誰扛得起?而這樣的大罪,又豈是蘇威那句輕飄飄的“請乞骸骨’所能了結的?

剎那之間,難題又到了剛才大言炎炎的蘇威的身上。

“聖人,老臣……”蘇威面色蒼白,他這一回的聲音是真的顫抖,而不是裝,甚至連整個人都抖動了起來。

“罷了罷了!”楊廣雖是十分不爽蘇威,卻也知道“通敵賣國罪”與他無關,若是將這大罪按到蘇威頭上,真正的罪人必將歡欣鼓舞、欣喜若狂,而自己卻落下苛待功臣、昏庸失察的惡名。

他打斷了蘇威,目光看向氣勢洶洶、興奮莫名的群臣,緩緩的說道:“蘇相老邁瀆職,有失察之罪,但念其於大隋有開國之功、且數十年兢兢業業如一日,罰俸三年、罰金五萬兩,以觀後效。”

蘇威身形顫顫巍巍的拜謝道:“老臣謝聖人隆恩!”

默不作聲的裴矩心頭輕輕一嘆,蘇威終究還是有大用的,聖人這不輕不重的懲罰,也能看出聖人的帝王心術、馭臣之道愈加純熟了。

楊集稍是一想,也明白了楊廣用意。

楊廣對朝局洞若觀火,他心目中的強敵、死敵始終是關隴貴族,而蘇威雖然與他心意不合、思維和做事風格也跟不上本朝步伐,但還沒有到達完全厭棄的程度;況且蘇威所帶領的關中士族始終在關中和關隴貴族分庭抗禮,楊廣要是將其拿下,群龍無首的關中士族必然倒向難分你我的關隴貴族。

關隴貴族集團如日中天之勢好不容易被壓制了一些,要是讓它吸納與其若即若離、自成一派的關中士族,其勢又將一家獨大、無人能制。

而在那些看不透這層關係的臣子眼中,罰俸三年、罰金五萬兩肯定是重罰,甚至還認為蘇威及及可危;然而分析至此的楊集卻認為楊廣這個懲罰更像給他一個交待、更像是了結這場“鬧劇”。

這般一想,楊集忍不住偷偷看了旁邊的蘇威一眼。發現蘇威此刻的神情已然輕鬆了許多,眼角餘光甚至隱帶釋然笑意,很顯然,他也明白自己的價值所在。

長孫熾和獨孤順、元壽等關隴貴族核心成員也想通了此節,他們只覺一股涼氣襲上後背:從對蘇威的懲罰來看,皇帝是非要搞死他們不可了?

接著,楊廣降李子雄為檢校幽州刺史、罰楊綸五年俸祿。

這時,一些沒有領會聖意的官員還有些不滿意,正要出班陳奏,楊廣卻是沉聲說道:“今日有重要議題要處理,未免影響諸卿今日辦公,當言歸正傳才是。諸卿對此處罰若有異議,備好奏疏、改日專程議及此事。”

“臣遵命!”躁動的群臣頓時安靜了下來,此事確實不用著急,而蘇威、李子雄、楊綸等人也跑不掉,他日把資料準備充分,效果也許會更好。

不過與這些“見子打子”的臣子比,一些更加機靈的臣子卻已經順著楊集的思路、想到了元氏;畢竟楊集是從慘遭滅門的元氏漁陽系拎出了高建武。而這等賣國大罪,元胃、元壽焉能不知?若是沒有他們的慫恿和支援,已被處以極刑的元弘嗣敢做麼?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我有一劍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神秘復甦宇宙職業選手7號基地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西遊:開局抽了個至尊寶極品至尊寶圖先天宗修真從培養靈根開始快穿宿主:腹黑男神,真要命大唐天外客大唐破軍龍珠之完美世界斬男色小戶千金
作者碧海思雲其他書
大隋第三世 都市傲訣 神鵰變 大唐天外客 大唐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