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衛王請留步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宣政殿中,大隋君臣都在翻看兵部印製的軍府撤併計劃,這個龐大的計劃以北方邊界為依託,再輔以關山要塞、地方誌、史上戰例;以此為據,再給出撤併方案,增加說服力。

兵部汲取了京兵譁變的教訓,所擬出來的策略變得更加穩健小心:首先是巡查邊防、軍府,清查空額、裁撤老弱;其次是兵部建議朝廷只是清點兵力,對貪腐將官只是追繳贓款、革職查辦,不再從政治上給予嚴懲,這是擔心貪汙將官鋌而走險、為禍地方。

最後再撤併無關緊要的軍府,保留下來的軍府,分別由總管府、都督府之類的臨時系統監管。

楊廣看完,不置可否,他等到群臣一一看完,首先向楊集問道:“衛王以為這個撤併方略如何?”

“軍府不同於京營,京兵集中在一處,而軍府卻散居各地,難以統一監管,尤其是靠近異族的最邊北方面臨敵虜,這與京營是不一樣的。所以我也贊同兵部的穩妥之策。”給出了自己的觀點以後,楊集接著說道:“北方邊界,延綿數千裡。自東向西,關塞眾多,而每一個靠近異族的重要關塞也就兩三千人,這單薄的兵力抵禦不了圖謀已久、先發制人的異族,而異族集中攻克一處後,就能長驅直入,以此為豁口,從背後襲擊周邊各個要塞,因此臣也認為設定內外兩道防線、總管府加以監管是勢在必行之事。”

楊集也知道北方遊牧民族一直是中原頭號大敵,從西周滅國到女真入關,遊牧民族的身影就從來就沒有消失過。遊牧民族一旦恢復、壯大,遼闊的邊界就會成為中原極大的負擔,靈活機動的遊牧民族可以進攻遼東,可以進攻幽州、幷州、雍州、涼州,甚至還能越過天山進攻西部的變得庭州、尹吾、敦煌。

中原要防禦這麼漫長的邊界線,至少要三四十萬軍隊,這很不現實,若是大隋在邊境保留這麼多駐軍,光是日常用度就能把大隋拖垮。而且三四十萬軍隊分守各處之後,各個關口都變得兵力單薄,根本防不住有備而來的敵軍。所以段文振才給出了設定了內外兩道防線的建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外以單薄的斥候和邊軍為主,內以軍府為基,然後再以“戰區”般的總管府監督內外,一旦收到外面斥候發來的烽煙,深在後方的總管府立刻走馬上任,收攏四周軍隊,積極備戰。

楊廣也知此理,但他又有些擔心六鎮重現,六鎮可不是前方的單純的沃野鎮、懷朔鎮、武川鎮、撫冥鎮、柔玄鎮、懷荒鎮,還包括後方諸多城池、軍堡,每個鎮的首領相當一個軍閥頭頭。

當他以此為例,將隱患一一道出,段文振立刻說道:“聖人放心,兵部所擬的總管府是至多只能監管十個軍府和關塞,且立於防線後方,其後又是朝廷掌控腹地。而且無理政之權、許可權又是臨時啟用、且總管又是任滿必調,所以總管府與六鎮區別極大,一旦某個總管有不軌之心,就能前後夾攻、其左右的總管府也能出兵殲滅。”

“聖人,段尚書所言不錯。”楊集拱手道:“總管府與六鎮不同,雖有一定的弊病,然而這也是目前最好的辦法了。我認為朝廷不能因噎廢食。個中弊病,只有等到方略執行之後,朝廷才能發現弊病、解決弊病。”

“聖人,老臣附議!”高熲頓了一頓,接著又說道:“此項議題的主旨是撤併冗餘無用的軍府、清查貪腐將官,朝廷將之清查完畢,防禦力其實不受影響。而設立總管府之議,主要是考慮後續的防禦任務。老臣認為朝廷可以步步為營,先將主旨做好,再言其他。”

楊廣啞然失笑,心頭陰霾盡去,哈哈笑道:“高相這話,說到了關鍵,咱們確實有些主次不分了。”

說著,又向段文振吩咐道:“先將撤併軍府之事做好,餘者,日後再說。凡事多與衛王、高相多多商議。”

段文振拱手道:“謹遵聖上之命。”

看到這一幕,楊集心中卻沒有這麼樂觀。

府兵制的創立,表面上是宇文泰英明神武;但實際上是他無力控制各路豪強,於是不得不向他們妥協、不得不任給其自立軍府的權力,只要他們能夠幫自己與高歡作戰、不造反,自己就已經很滿足了。

時至今日,軍府將官多是出自宇文泰“所創”關隴貴族集團,而各地軍府的將官大多成了當地的軍事化的地主,平時奴役府兵將士不說,而靠近異族的那些,多數與胡人暗通款曲。

如果朝廷不能對邊軍、對各個軍府進行大換血,僅僅憑藉撤併冗餘軍府,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關隴貴族將府兵收為己用、公器私用的事實。

當然了,凡事都是一步步的來。

只要朝廷依律先把撤併之事做好了、只要依法拿下那些貪腐將官,就能削弱關隴貴族的力量,而後再一步一步的將其軍事勢力剪除。

此事議定,時辰已近晌午,楊廣設宴宴請重臣。

直到午後,楊集方才和與一群重臣走出宮城。

“衛王請留步!”剛出宮城正南門、則天門,楊集背後傳來一道聲音。

回身看去,卻是長孫熾喚住了自己,而他身邊還跟著刑部侍郎獨孤順、太府寺卿元壽、鴻臚寺少卿竇威等關隴系。楊集拱了拱手,不解的問道:“長孫相有何吩咐?”

“不敢!”長孫熾還了一禮,快步上前,笑著說道:“老朽明日在家中舉辦家宴,大王能否到寒舍小酌幾杯?”

長孫熾是長孫成的大哥,自然也是楊集的親家,他的面子不能不給,但是當他看到長孫熾後面那些人,便以一種歉意的口吻說道:“長孫公,真是事不湊巧了。這幾天我要安排撫卹等事,暫時抽不開身。等到戰後事宜一一安排妥當,我再設家宴,與長孫公把酒敘話。”

“也罷!”長孫熾沒有因為楊集的婉拒而作惱,他笑了笑,說道:“那此事就說定了,老朽期待那一天。”

“自然!”楊集點了點頭,說道:“稍後我要去安排涼州軍返回駐地等事,如無他事,就先回了。”

長孫熾客氣道:“那大王慢走。”

目送楊集離去,元壽從身後走了上來,向長孫熾說道:“長孫公,衛王如何說?”

元氏、乃至於元氏派系現在的日子很不好過;尤其是漁陽氏出了大事之後,許多門閥都和元氏劃分界限,以免自己被元氏拖累。長孫熾這所謂家宴,實際是受元壽之託而辦,元壽希望藉著一起赴宴的機會和楊集好生談談。

長孫熾目光看向元壽,搖了搖頭,嘆息道:“衛王並沒有答應,他說這幾天要安排戰後之事。”

元壽目光深沉的看了遠去的背影一眼,聲音低沉的說道:“衛王畢竟是皇族、聖人手中的利刀,終究與我關隴貴族心有隔閡。”

刑部侍郎獨孤順足智多謀,知道故作憤怒的元壽是打算將獨孤派、竇派也綁上元派的戰船,好讓大家繼續團結在元氏為“首”的武川盟中,但軍府撤併一事,卻讓大家不好發生內訌,於是便裝傻了,他冷笑一聲道:“長孫公有些過於高看衛王了。”

長孫熾呵呵一笑,模稜兩可的說道:“衛王的戰績是實打實的,容不得老朽置疑。”

長孫家的實力在關隴貴族之中,只能說是中上游水平,楊廣讓他代表關隴貴族入相,看中的便是長孫家實力不太行、比較忠誠。他知道自己要是當真與三大派系的三大領袖家族牢牢綁在一起,這個宰相很快就拿下。

再加上獨孤家、元家、竇氏平時又不聽他的,他自己犯不著為了這些人,而走上與皇帝、與楊集為敵的路。

另一邊,宰相、黃門侍郎裴矩和裴蘊一同沿著宮道徐徐而行,神情十分愜意閒適。

“兄長,你觀衛王如今如何?”裴蘊向裴矩問道。

聞喜裴氏在對待楊集的問題上,也分成了兩大派系,裴矩主張藉助皇帝剪除關隴貴族的大勢壯大自身,主張與楊集走近,如果裴氏在背後支援楊集,那麼裴氏既不用與關隴貴族明刀明槍的幹仗,而且還能獲得楊集、楊廣的好感,可謂是一舉兩得之事。

然而裴蘊和裴寂卻堅持百年王朝、千年世家的觀點,他們認為皇族四面豎敵,處處與世家門閥為敵,這個王朝是堅持不了多久、走不了多久的,故而認為裴氏要與隋朝皇族劃分界限,一切以天下世家利益為重,適當的從皇族與世家鬥爭中,獲取一些實利。

只不過大隋的局勢變化太快,而皇帝不但佔據了法理、實力、民心等優勢,更懂得借大勢、借民意辦事,每當他高舉為民著想的大旗時,誰都不敢反駁、對抗。這也讓裴蘊長期以來的堅持也開始有些動搖了,他隱隱約約的認為楊廣一直這麼下去,大隋王朝必將得到根本性的蛻變,於是也想和楊集代表的皇族子弟改善關係、加強合作,只不過他沒有真正接觸過楊集,對楊集瞭解著實是並不多。

“衛王年紀輕輕,就已身居百官之首、軍中之首,誠為少年俊傑,且由於聖人寵信有加,他只要以現在的面貌走下去,那他必將能夠得到善終。”裴矩笑了笑,說道:“我裴氏與咄咄逼人、強勢的關隴貴族不同,關隴貴族是滔滔洪流,誓要將擋在前面的一切摧毀乾淨,其理念是不將對方撞碎,就亡。而我們裴氏滋潤、滋養萬物的涓涓細流,我們信奉的立世之道是遇石則繞,雖不能從大世之爭中牟取到不世之功,但也能夠傳承。”

裴矩也感到族弟的心態發生了變化,接著藉機道:“在對待衛王的事情上,我們又與關隴貴族不同。我們與衛王是姻親關係、且他背後的大隋又很強大,光是這一點,我們就不能、不應與之作對。”

裴矩說完,又看了族弟一眼,叮囑道:“你如今是太常寺卿,此職看似沒有多少實權,實則卻是天子近臣,當好生任事。而且聖人一直擁有重新整理吏治之心,等到軍府撤併大計塵埃落定、宇文述有所收穫,極可能派遣幾名檢校巡察刺史徹查軍府。”

“而你精通律法之道,未必沒有這個機會。只要能夠出巡,且忠於職守,日後……呵呵,一切都好說,若是成為六部任何一部之首,那就能更好的為‘聖人’辦事了。”

裴蘊點了點頭,笑著說道:“兄長此言甚是。弟一定做好本職之事。”

說到這兒,他又問道:“我裴氏文強而武弱,如今有將帥之才的子弟,只有仁基、行儼父子,二人在高句麗的表現如何?能否值得我族傾力培養?”

“值得的!”裴矩回顧了一下裴仁基父子在戰場上的表現,沉聲說道:“不過他們父子作為武人,與我們這些文人自然是不同的。他們父子終究還是要在沙場建功立業,這才能夠屹立不倒。所以適當培養即可,不能過於爭取超過他們能力和功績的東西,要是有了實實在在的戰績,我們再推一把便能成事。”

“小弟明白!”裴蘊點頭應了一聲。

卻是楊集,他皇城端門,過了三橋,便乘坐馬車,在侍衛的護衛下,去了城西的軍營。

軍府撤併之事經過剛剛一事,已然正式拉開序幕,楊集也不知結果如何,但是進行過程當中,定然會釀出大大小小的風波,而在這場風暴之中,涼州境內的軍府也要順應大勢,接受朝廷的檢查、整改。

雖然他這些年一而再再而的從嚴治軍、從嚴治吏,可是人心善變,他也不敢說涼州軍府、各級官府的官員白玉無暇,所以有的事情必然要交待下去,如果有人失了當官為將的初衷,那也休怪他翻臉不認人。

畢竟他是皇族,一切當以大隋利益為上。畢竟他是衛王系之首,一切當以整個派系利益為上,絕不能為了一小撮變節的小人而失去整體的利益。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7號基地我有一劍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神秘復甦不科學御獸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
相關推薦
西遊:開局抽了個至尊寶極品至尊寶圖先天宗修真從培養靈根開始快穿宿主:腹黑男神,真要命大唐天外客大唐破軍龍珠之完美世界斬男色小戶千金
作者碧海思雲其他書
大隋第三世 都市傲訣 神鵰變 大唐天外客 大唐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