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九章 鐵路和公路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韓琦這個時候,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的全部精力,都被運河工程給牽制住了。

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工程,或許單獨某一個部分的體量,遠不如京杭大運河或者是長城,可是它分佈的範圍之廣,設計的河流之多,那是史無前例的。

整個中原地區,五大河流的支流,涉及了4個,黃河,海河和淮河,長江,當然了,長江只是涉及了北方部分的一部分,南方支流密集,行船方便,本來也不必要疏浚。

整個中原地區,數百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大小河流涉及到的幾乎達到千條,需要開挖的地點,也超過了3000個,這樣一個龐大的工程,這樣一個總的工程量,可能是京杭大運河總量10倍的可怕工程,如果換在之前,任何一個歷史時期提出,都會有巨大的爭議,甚至在朝堂上面引發居多的爭奪,可是這麼一個龐大的工程,從立項到最終開始實施,只是經過了半年左右的時間。

原因很簡單,以前王朝的大型工程的,往往是徵發徭役,把無數的民眾都集中過來幹活,資金少投入少,當然不可能面面俱到,再加上效率等一系列的問題,產生了巨大的浪費,成為了百姓的巨大拖累。

無論是秦朝的長城,還是隋朝的京杭大運河,都是銘記史書,可以斷代中國歷史的偉大工程,可是在哪個時代,卻是亂政,是造成王朝滅亡的根源。

現在,北宋從方方面面,獲得了足夠的資金的前提下的,這樣的工程,單純依靠北宋的政府就可以推動了,從這一點上面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政府開啟一個龐大的工程,老百姓們不但沒有收到損失,受到攤派,反而因為巨大的投入,而讓收入增加的,這也會成為未來大規模工程的一個基礎。

大型工程破損國力,這是無數史書上面記載的,一旦大規模的放開,再強大的國家,也沒辦法支撐下去。

可是如果換一個思路呢,如果國家富強,有一個良好的根基,並且能夠拿出這麼多的錢呢,那麼大型工程就不是負累了,而是倍增器。

所有的大型工程,特別是有針對性的,他都有積極的意義,長城不說了,那是在農耕文明初期,能夠抵禦遊牧民族的唯一武器,把交通要道,還有可以大規模的調動騎兵的地方,都給堵住,就算是從山野之中,零星過來幾個,也造不成太多的影響,只是一點點的肌膚之癬而已。

京杭大運河,所有歷史上大規模的運河,都有著交通和水利這雙方面的好處,任何一個國家,只要當國力足夠,拿著餘額來投入這樣的大型工程,就會得到巨大的提升,獲得長足的好處。

開鑿運河,這本身就是一個經營的方法,在不停的投入之中,城市和土地會更加的值錢,產出更多,對於總量來說,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攀升,這樣的龐大的工程,一旦建成,最終的收益是驚人的。

就拿一條運河來說,最早的大規模的運河,是戰國時期,秦國的鄭國渠,這個本來是縱橫家用來拖累秦國的方法,用龐大的國力投入到這麼一個工程之中,必然會拖累秦國的實力,讓秦國無力大規模的進犯。

實際上,這個目的是達到了,在修建鄭國渠的時候,秦朝的人力,物力被拖累,哪怕秦國擁有著強悍的力量和實力,都只能夠零星的作戰,只是在邊邊角角上面進行。

可惜大型工程的威力是無解,一旦鄭國渠修建完成,產生出可怕的作用的時候,秦國的實力更加的穩固了,本身只是軍事上面的領先,因為鄭國渠的出現,變成了全方位的,糧食人口,軍事,這三個方面的碾壓,秦國能夠統一六國,鄭國渠的作用,也是相當值得說明的。

經營城市,經營國家的理念,雖然沒有完善的總結出來,卻是一直進行的,官員們的績效考核,就是考核各個方面,其中也包括了一些經濟指標。

可惜,分而治之,加上中樞的財政狀況不好,很多時候,只能夠修補,北宋除了邊疆的戰爭,在國內沒有什麼大規模的工程,就是因為如此,財政並不好,也沒有錢,投入倒著寫建設之中的。

按照歷史上,正常的發展軌跡,仁宗在慶曆四年進行了變法的嘗試之後,之後,就沒有再推動變法,甚至連曾經變法派的中堅,富弼和韓琦成長了之後,變成了首相,他們卻變成了保守派,絲毫不提變法了。

在不停的打補丁和一些幸運之下,終於熬了十幾年的時間,可是仁宗和英宗,分別在4年之中死亡,4年不到死了兩個皇帝,無論是典禮,墓穴,還有其他的花費,都非常高昂,北宋的中樞財力,終於在神宗到來的時候,陷入了崩潰,這也是神宗,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王安石的根本原因。

王安石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也是可以記憶在史書上面的政治家,可惜他走的太急了。

連一般人,走的太快,就容易扯淡,更別說一個國家,當一個國家才用激進的,孤注一擲的變法的時候,一旦出現了問題,那就是大問題。

北宋的變法,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也葬送了北宋最後的一點元氣,從神宗後期,一直到後面的幾個皇帝,就沒有解決掉財政問題,龐大的問題,一直拖垮了整個北宋,才短短百年的時間,仁宗時期,強悍的軍隊,變成了表演的戲子,幾萬金軍來到臨安,80萬禁軍齊解甲,這也算是悲哀吧。

北宋是幸運的,他遇到了趙信這麼一個穿越者,無論是各種的產品,神奇的機械,讓北宋完成了從太祖的念想,收回了燕雲十六州,打敗了西夏,終於在三國之中佔據了較為主導的全力。

可是北宋同時,又是不幸的,他遇到了趙信這麼一個穿越者,當定海軍擁有了千萬人口和看龐大的工業,並且逐步取得了琉球,濟州島,北海道等一系列的島嶼的前提下,定海軍的崛起,已經無法阻擋了。

之後,精心的準備,最終收復遼國,拿下遼國全境,不過是一個錦上添花的事情,就算拿不下來,只是影響一下統一整個東亞的時間,不影響定海軍的崛起。

在趙信亂入的前提下,北宋的財務問題,因為一個個意外解決了,第一個意外,就是在西北,被加強了的西北禁軍,一下子配合了遼國,讓本身失敗的遼夏之戰,發生了逆轉。

遼興宗最終拿下了西夏的首都,元昊只是帶著一小部分的禁衛逃走,西夏毀於一旦。

少了西夏這麼一個大敵,哪怕沒有太多的改變,只是西北軍費的減少,都會讓北宋大大的緩一口氣,更別說,還有後來的,從西夏獲得的物資,還有跟遼國的交易,一舉解決了西北的問題,並且興建了河套平原上面的水利樞紐。

孤懸在外,又自然條件惡劣的西北,是一個重要的環節,無論是對西夏,還是對遼國,沒有足夠的人口還有產出作為支援的話,在它上面每年的花銷就是巨大的。

少了這麼一個出水,很容易,就儲備一部分的資金,之後,更是開掛一樣的,賦稅,工廠,出外務工,層出不窮,北宋徹底的擺脫了財政的危機,甚至因為出外務工的關係,可以大規模的開啟大型工程的建設。

運河工程已經徹底的鋪開了,遍佈在數十個道,分佈在上百個州府,分別的進行,一些小型的,是由中樞進行撥款,交給下面官府進行,一些關鍵的,或者是大型的專案,則是由中樞直轄的。

從年初到現在,八九個月的時間了,因為資金的充沛,無論是去年的300萬的管理費,還是今年,伴隨著工人隊伍級別的提升,提升的管理費,都表現出來了,整個北宋,累積受到了接近5億的管理費,其中,一半是屬於中樞的。

再加上各種工廠的順利投產,哪怕最早的也不過半年的時間,可是產出的利潤非常驚人。

全部包銷,並且還保證了足額的利潤,這些工廠只用組織工人生產就好了,甚至一部分的原材料,也是由定海軍提供的,這就相當的簡單了,只用組織生產就可以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當生產開啟,源源不斷的原材料被加工成產品,不用管銷售的問題,幾乎是生產出來,就是利潤,這個利潤非常多,而且源源不斷的生產,每個月,就有幾千萬貫的收益。

管理費其實支付運河工程的消耗,已經足足有餘了,甚至分成3年建成的運河工程,一年的管理費,就夠了,錢肯定是花不完的,再加上工廠的收入,各方面的稅收的增加,這些都是個龐大的數字,不知不覺之下,在中樞的財政之中,已經有了上億貫的資金了。

換做平常,或者說,換做一些沒有什麼抱負,只知道享樂的首相的話,這些錢,他會把他花掉,用於賞賜或者提高待遇,或者,乾脆就放在銀庫之中,白白的放著。

韓琦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首相,哪怕是沒有遇到趙信,在他真實的任期之中,也非常的有能力,做出了一番作為。

現在,又有定海軍作為學習的例子,見識到了諸多的城市,工業最終所產生的威力,兩者結合之下,他立刻做出了調整。

錢不能白白放著的,錢白白放著,除了生蟲,腐爛,就沒有別的用處了,花出去,哪怕全部花出去了,只要是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面,這對於北宋是一個巨大的好處的。

西北的時候,他就籌資興建了西北水利工程,讓河套平原重新的獲得了塞上江南的美譽,在拿下河北之後,合理的規劃,讓幽雲十六州,在供給北宋牲口的同時,也成為了糧倉,在接任首相,並且有足夠的資金的前提下,他開啟了一個規模龐大的運河興建工程。

韓琦建的太多了,基本上就包括了整個北宋中原地區,南方的長江流域,不用建,從這個意義上面說,就算是再多的錢,也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建水利工程。

可是跟定海軍接觸,北宋多了很多的東西,可以興建的東西太多了的,比如說,鐵路,以前覺得代價太大,沒辦法修建的鐵路,現在,可以建一下,或許利益不高,可是總算是正的,同時鐵路網路的密佈,在一定程度上面,也可以加大整體的效率。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之中,北宋已經開工了大量的鐵路,一定程度上面,鐵路相對比較飽和,最少說,對現在的北宋交通情況來說,是這樣,沒有蒸汽機車,沒有更高速的火車,鐵路的利用率上不去,整個鐵路的密集程度,也不可能提的抬高,節約不了多少的時間。

可是除了鐵路,還有公路,相對於鐵路集中和密集,公路的自由度更強,修建的難度也較低,只要有了水泥就可以。

從稜堡開始出現開始,定海軍就大規模的供給北宋水泥,本以為定海軍成立國家之後,這個戰略物資會減少,或者是沒有,誰知道,不但有,而且更多。

水泥原材料隨處可見,水泥廠也很多城市必備的,更磚瓦廠一樣,在獲得了蒸汽機,還有大型鍋爐之後,製作水泥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事情,特別是到了東北之後,有了更加廣闊的土地,還有製作水泥的各種材料,當然是加大了規模,千萬噸,甚至是數千萬噸的水泥生產企業,接二連三的出現了。

定海軍的建設需要水泥,大量的水泥生產出來,哪怕一部分流入到北宋,也足夠北宋興建所有的軍事設施,同時還有富餘。

這個富餘之前就考慮,修建一些比較關鍵的馳道,現在,有了錢的情況下,各地的馳道立刻開始開啟了。

從運河,到鐵路,在到公路,都是大規模的投入,而且都是跟交通沾邊的,一旦這些全部修建完畢,北宋的地區跟地區之間的聯絡,就會越發的緊密了,原來只是鐵路線的貫通,現在加上水運和公路,更加的完善和立體,一旦建成之後,對於已經開始逐步有工業的北宋來說,提升巨大。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