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大作物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糧食安全,永遠是最重要的問題,在封建王朝或許還是模模糊糊的感覺到的,在定海軍,就更是如此。

糧食研究所的這些人,幾乎都是有天賦的,他們能夠加入到糧食研究所,他們在個體上,已經比很多的人要強了,至於出身,是五花八門的,這中間,就有不少的,是從最絕望的環境之中走出來的。

定海軍成立的時間,滿打滿算,還不超過10年的時間,不少人還沒有忘記,是為什麼到達定海軍的。

定海軍的第一批人員,是定海軍招募的沿海窮苦漁民,兩淮的災民,還有部分的廂軍的親屬,這中間,廂軍不必說了,雖然處於社會的最底層,卻可以填飽肚子。

災民和貧苦漁民就不一了,他們大部分,都是活不下去了,為了生存,選擇了定海軍,選擇了在定海軍生活下去,如果到了定海軍還是選擇種田的話,會知道定海軍糧食畝產的可怕。

在日常之中,2-3石的產量,已經讓一些經驗豐富的老農民,非常欣慰了的,這是老天照顧,豐年才有的產量,4石,幾乎只是在上等的水田,並且照應的好,經過耕細作才可以。

可是在定海軍,4石只是一個普通的,5-6石經常出現,這已經算是極限了,比起一般人,種糧食,多出了一倍的收益,這樣的收益,相當的可怕,但是現在,8石這個數字擺在這裡,直接突破了上等水田精耕細作的收益,這個非常可怕。、如果趙信告訴他們,這還不是極限,的玉米的極限,應該是在1500斤左右,是現在8石這個數字的接近一倍,他們更加不會相信了。

擺在面前的例子,無不證明了,這是現實,是無可爭辯的現實,而現在,知道這個現實的人擴大了。

當土地增加到了200萬畝,未來,哪怕是按照8石的產量,總產量也會超過1600萬石,如果是養活人來說,這些糧食,足以養活500萬以上的,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產量。

最關鍵的是,200萬畝,可能在整個定海軍的土地的面積之中,不算是很大的,可是當這個產量達到1600萬石的前提下,如果按照每畝種植7斤來計算的話,這個種植的面積是3億畝以上,這個數字就太可怕了。

北宋才有多少土地,8億畝的樣子,定海軍目前佔據的地盤,遠比北宋要龐大的多,可是比起的耕地的面積,就有些不如了。

原來遼國的地盤,要麼是在草原或者荒漠,要麼就是一些高緯度的地區,如果說,沒有種植的傳統的話,耕地開發起來有些困難。

當然了,這些困難,對於定海軍來說不算什麼,在拿下了整個遼國的土地之後,就進行了一番的清查,除了清查原來的種植糧食的土地,也進行了一定的規劃,開墾出更多的土地。

以定海軍的能力和遠見,還真的規劃出了不少,東北三省加起來,應該是在3-3.5億,內蒙外蒙加起來有1.5億,加上原來在中國之外的東北土地,朝鮮,日本,還有一些島嶼,遠景上面,定海軍能開墾出來的土地面積,最少也在10億到12億之間、

只不過,開發的難度有些大,趙信也不可能大規模的毀林開田,大部分是一些有序的開發,經過了幾年的時間,東北和內蒙開發的最成熟,耕地面積總共在2.7億畝左右,日本和朝鮮,還是原來的種植面積,沒有大規模的擴大。

這些土地的,全部用來種植玉米的話,是必要的,只不過產生的糧食也倒罷了,有很多的加工方法,那些玉米杆,就不行了。

一畝地產出3噸以上的秸稈,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雖然說,玉米秸稈青儲之後,對於畜牧是很有好處,可是對於普通的農戶,沒有這個必要。

負責的教導農戶專家,沒有把青儲給傳授下去,對於單一的農戶,或者小型農場而言,他們沒有那麼大的精力,多個方面入手,反而是噩夢。

後世的那些種植玉米的農民,他們難道不知道,把玉米植株青儲了之後,變成飼料,他們知道,只要變成飼料,就可以變廢為寶的,能夠增加很多的附加值,如果說再養殖一些動物的話,比如說豬,牛,羊的話,他們得價值更高,可以獲得高附加值的東西。

可是普通農戶的勞動力是有極限,按照定海軍的情況,大部分的人力都投入到了工業上面,農業上面能夠使用的人力有限,一般而言,一個人往往是耕種的50畝,甚至100畝的土地。

利用機械設備,可以讓一個人可以耕種更多的土地,可是如果再加上青儲秸稈,會讓這個勞動力增加數倍,在沒有更多勞動力的前提下,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光是3噸秸稈,收集和轉運起來,就耗費巨大的勞動力,更別說青儲,需要的勞動力就更多了,在一個人50畝的前提下,這是一個噩夢。

秸稈不能浪費,或許將來,在第一批玉米種植完畢,未來,種植的面積,再擴大100倍的時候,產出的秸稈,不可能全部利用,會進行處理,可是在目前,只有200萬畝的土地的時候,肯定可以完全的利用上。

定海軍已經研究出了製作飼料的一定的方法,會根據試驗田的分佈,進行一系列的佈置,主要是分成大小不同的飼料基地。

最大的,當然是專業的飼料廠,他們會吧玉米杆之中,最為精華的部分進行處理,然後透過新增,製作城真正的飼料,這部分,可以供給養殖基地,至於小的,則屬於基礎覆蓋性的,他們主要是以青儲為主,輔助一部分的飼料加工能力的,他們除了飼料本身之外,還是一個養殖基地,進行大規模的集約化的養殖,以保證青儲飼料的利用。

當成千上萬的專家,分佈在眾多種植玉米的土地上面,對於這些農民,進行知識的傳授的時候,這些農民們,滿臉的不相信。

他們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會有這麼的糧食,他們知識結構上面,比起這些專家而言,是遠遠不如的,可是他們種植糧食的經驗,卻比專家更高,要知道,他們從之前,就是莊家的一把好手的,所以他們來到定海軍之後,才一直種地。

雖然說,到了定海軍之後,漲了了很多的見識,從原來的最多的3.4石,增加到了5,6石,增加了不少,可是這已經是極限了,哪怕他們用了很多的方法,也只是些許的提升,要想大規模的提升,根本不可能。

現在,告訴他們要給新的作物,一個看起來怪模怪樣的作物,能夠讓他們在現在的平均畝產之中,再增加50%,最關鍵的是,這還不是極限,這只是最初的程度。

對於這些農民而言,已經形成的認知,很難改變,專家們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拿來了證據。

原來,在試驗田之中的植株,沒辦法讓所有人都看到的,可是成熟的植株還是可以拿過來的。

一顆種子的,可以收穫一顆玉米,這是絕大部分的情況,還有特別的,會有2個,甚至是三個。

到了定海軍,哪怕是最底層的農民們,他們也都是懂得計算的,玉米植株雖然很龐大,可是在土地上面,佔據的位置並不算大的,如果按照這個植株來計算的話,還真的有可能,獲得這麼高的產量。

算是簡單的過了這麼一關,接下來的任務,就相對比較的簡單了,這些農民們,他們在種植上面的天賦,有時候不次於這些專家,只不過是知道怎麼做而言,說不出來原因,在有了一套種植的方法之後,很快就熟識了玉米的種植。

趙信一直都非常關注玉米的一切安排,這件事情,也作為一個點,彙報上來,當知道這些種植者,質疑玉米的產量的時候,他忍不住笑出來了,這才哪到哪呢,如果說南美三大作物之中,綜合作用最大的是玉米,他的更多的功效,是展現在養殖方面的,玉米的各方面植株,用來做飼料,是天然的,可是就糧食本身,他的產量不大。

三大作物之中的另外兩個,紅薯和土豆,他們在飼料上面的功效並不高,更多的是糧食的,他們天然,跟別的果實類的植物不同,紅薯和土豆,本身就是塊根類的,這種植物,可以長的更大,產出更多。

一畝地的紅薯,平均在5000斤,精耕細作,或者是品種好,甚至可以達到上萬斤,在後世,一萬多斤已經不乏多見了。

在千斤已經是非常可怕的前提下,增加到了萬斤,換算成宋朝能夠理解的資料,就是 100石,是一個什麼概念。

別說是那些農民們不相信,就算是研究所的那些專家們,在沒有見到實物之前,也不會相信,玉米在原有的基礎上面,提升50%,已經是屬於是非常高的了,紅薯的平均產量,乾脆就是8倍,極限的程度是20倍,這個已經不是奇蹟了,是驚嚇了。

紅薯這麼高的產量,可以說,在明朝末期,清朝初期,是紅薯的出現,從試著種植到大規模的種植,這才提升人口的數量,紅薯面,紅薯也就成為了最底層民眾,果腹產物,救活了無數人的性命,只不過,這種東西,吃多了,不太合適。

美洲的三大作物,他們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大部分都是不太適合中國人的腸胃。

玉米,紅薯和土豆,哪怕在21世紀,都被稱之為健康食物,可是長時間吃的話,很容易的,就會得到腸胃方面的一些疾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沒辦法,他們裡面的粗纖維較多一點,哪怕是經過了精加工,也是如此,這會增大對腸胃的負擔,造成腸胃炎一樣的病症的。

這中間,特別是產量最大的紅薯,這個在後世,被稱之為健康,被稱之為抗癌的食物,實際上,對於腸胃的傷害是巨大的,長期大量的吃紅薯的話,腸胃就會出現問題,輕則會出現炎症,重則就是病症。

這一點,如果放在饑荒年代,沒問題,連飯都吃不下,為了活下去,怎麼都行的,

可是放在和平年代,就不行,這也是未來,後世,為什麼小麥和大米是世界上第一第二大糧食作物,玉米只是排名第三,而產量更大的得土豆和紅薯,則是排名靠後,就是因為這些實物的普適性不強,長期的吃,容易得到各種的病症,一定程度上面,他們是作為粗糧,作為補充一樣的存在的,在後世之中,都不是主導,他們只是一些必要的補充。

紅薯和土豆,沒有到到手,甚至一定程度上面,就趙信所瞭解紅薯和土豆,在這個時代,遠沒有成熟。

玉米,作為印第安人的最大的發現,種植的時間也非常的漫長,作為印第安人的主要食物,有幾千年的種植歷史,在漫長的時間之中,透過一代代的選擇,優勝略汰,才形成了現在,完美的玉米。

可是紅薯和土豆不一樣,特別是後者,此時此刻,還是在南美中的山裡,他還沒有進行改變,沒有變成後世土豆,無論是產量,還是營養價值,都有較大的差別,只是一個的根基而已。

不過,要是得到,以定海軍的科技水平還有農業種植水平,會很快的發現他們真正的功效,到時候,廣泛的種植的話,一定會有非常良好的效果的。

可惜,這兩個糧食,一個分佈在中美洲,一個分佈在南美洲,現在,定海軍的艦隊,已經在美洲立足下來,興建了最少10個港口,最多,已經抵達了後世舊金山的位置,可惜,距離中美洲,距離南美洲,還有相對遙遠的距離。

玉米獲得的過程,證明了,任何的作物,獲得都不容易,並不是航船抵達哪裡,就可以獲得的,必須一步一步的,穩紮穩打的,在一定航運極大之下,開發大部分的地方,才能夠找到這些東西,左右三個目標已經完成了一個,不必太趕了,慢慢的進行就好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