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六章 飼料廠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玉米從美洲被發現,並且透過飛剪船運回到定海軍的時間,已經到了年中了,玉米是作為秋糧的存在,一般而言,不可以越冬,嚴寒會讓它失去活性的死去的,這是種植玉米的根本,同時,相對於小麥,水稻這些,在南方不說,在北方,生長期是相對比較短的。

10多天,四個月多一點的時間的,這對於大部分種貫了小麥的農民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東西,需要時間來適應。

好在,實驗室,農科所,還有一些農業方面的專家,對於玉米的種植,進行了全面的指導,這個指導是全方位的,遍佈到整個種植的各個方面的。

雖然說,在200萬畝的種植之中,出現了一定的問題,也有一些因為犯了錯誤,而造成減產的,可是總體而言,整個漲勢是非常喜人的。

之前,在專家們的教導之中,還有擺在面前的例項面前,他們半信半疑的接受了,本身就是種糧食的,他們是工人,而不是農民,在定海軍的策略之下,沒有傳統意義上面的農民。

在定海軍佔據了遼國之後,因為對於一些大貴族的打擊,還有對於一些普通自耕農的贖買,最終造成了,掌握在私人手中的土地,是一個非常少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在政府大規模的掌握了土地,並且開始有規律,有次序的開墾的時候,整個定海軍都是以農場的方式存在,這些工人是按照月來拿工資的,當然了,糧食種的好的話,會有獎金,但是這個獎金,在整個工資比例之中,只是佔據了30%,在加上橫向的比較之下,基本上,波動並不是很大的。

這是從上而下的東西,又是定海軍重視的,所以還是認認真真的來種植了。

這些人全部都是經驗非常之豐富,又經過了科學的培養,種植方面很有經驗的,玉米這個新的產物,一旦種植下去,在不斷的拔高了之後,就展現了它的特點了。

在幼苗期的時候,就跟普通的糧食作物有些不同的,在不停的拔高,抽高了之後,就更加是這樣了,跟普通的糧食作物,葉片小小的,植株不大相比,這個玉米的植株非常的龐大,巨大的葉子,不停的做著光合作用,更加龐大的根莖,從土地上面,不停的抽取各種的養分,最終,集中到了果實上面。

試驗田之中,他們是第一次,是趙信給的一些種植的方法,哪怕有所經驗,有科學的研究方法,可是最終,錯誤還是有的,在科學的方法之下,逐步的研究,修正了一些基本的方法,最終,形成了一個規則的方法。

這個規則,也不是全部的規則,未來,會伴隨著不斷的研究,不斷的種植,而逐步的修正和改變,最終,會形成的一個系統性的方法,給全部的農場方法下去。

3個多月之後,在整個農場專心的經營之下,大部分的田地之中,玉米的漲勢非常的喜人,幾乎每一個植株上面,都有一個很大的玉米棒。

在作物之中,不是沒有比起的玉米棒更大的作物,可是在糧食之中的,這樣的生長方法,真的非常的少見。

這樣生長方法,跟小麥和水稻,是兩種糧食,小麥和水稻,都是稻穗或者小麥粒,他們就是三四十或者是五六十倍的倍率,可是玉米,一根玉米上面,有多少玉米籽,最少是一兩百個,這個倍率天生就確定了。

真正的情況,讓他們不得不相信,這麼一種糧食,那是真的出色,這是第一次種植,可是在種植種子的時候,已經做出了一定計算,知道種子的重量,在衡量一下玉米的漲勢,說是8石的產量,真的不為過。

準備收割了,每畝八石,同時,這也是一個全新的產物,肯定不可能如同之前的小麥那樣,使用的機械設備,減少人力的,為此,整個定海軍,不但從其他的農場之中,還有軍隊,預備役之中,抽調了人員,準備應對這麼200萬畝土地的秋收工作,同時,也從各大飼料廠抽調了大量的人員。

從第一批玉米上岸,到現在,大規模的種植的,差不多有一年的時間了,從玉米上岸就開始準備,在試驗田完成了種植之後,進行了第一批的研究和實驗,然後,陸陸續續的,在定海軍,開啟了一個大規模的工廠體系,飼料加工工廠。

透過科學的配方,合理的佈局,用工業的方法,生產專業的飼料,應對不同的品種牲口的使用,這個把傳統的,由各家各戶,小作坊一樣的生產方式,向著集約化,工廠式的方式轉變。

工業化大工廠的方法,對於過去的各種產業,都是一個巨大的提升,在透過一定調整和計劃之後,整個定海軍,也做出了改變,從原來的各種放養式,轉為集中的供養。

飼料牲口,這在後世,是一個貶義詞,購買者首先會想到的,那就是這個肉質不好。

誠然,飼料養殖,或者是新增的飼料過多的前提下,在肉質上面,他們跟原來的,有很大的區別,沒有原來的好吃了,口感上不行,這也是在後世,這樣的飼料養殖不受追捧的原因,可是在改革開放初期,在中國逐步發展的時候,這個可是解決了大問題。

只有使用飼料之後,才會讓肉產出呈現出增長的態勢的,這個跟化肥對於糧食的提升一樣,在21世紀,在科技和生活逐步的發展的前提下,人們開始追求更高質量,更加安全的肉類,可是在此之前,在練有無的問題都沒有解決之前,提升產量是必須的。

經過處理的飼料,要比直接吃青草效率更高,想不說營養價值方面的差別,就說食用,吃飼料比起青草,最少可以減少一半的程度的,單純這一點,對於養殖肉類來說,就相當的有用。

如果說,之前只是在試驗田之中,種植一兩萬畝的玉米,哪怕他們每畝產生3噸的秸稈,也不過是幾萬噸的,青儲,實驗,還有研究就會消耗大量,最終幫助飼料廠完成整體的定位,最終完成了設計,起到了相當的作用,可是這個飼料廠,並沒有大規模的建設。

跟之前的棉紡織,還有其他的紡織業一樣,這些工業的基礎,就是棉花的種植達到一定程度之後,才開啟的。

這是原材料為植物必然過程,當一個原材料都無法提供的時候,一年工作幾個月,或者半年的前提下,那對於整個工廠的機器設備,那是一種浪費。

棉紡織是這樣的,飼料也同樣是這樣,在沒有大規模的種植玉米之前,大量的興建飼料廠,是一種浪費。

雖然,趙信知道,未來的飼料廠,是一個有著巨大的前景,甚至說,龐大期許的產業,在後世,甚至製造了眾多的中國首富,可是在玉米沒有大規模的種植之前,強行的開啟飼料廠,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整整一年的時間之中,最初是沒有實物,只是實驗室的一些植株進行研究,到試驗田收穫了之後,差不多5萬噸的秸稈,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最少實驗室之中是夠用了,小規模的推廣和生產,也是夠的。

在實驗室之中,經過了大半年的研究,又經過了小型的工廠生產,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形成了一個系統,完整的生產方法,然後開始了大規模的培養的。

5萬噸秸稈不算什麼,加上其他各種的原料,大概能夠生產出七八萬噸的飼料,這個對於養牛而言,一年下來,就需要一兩噸,七八萬噸,也就是養活七八萬頭牛,這個在個人,甚至是一些公司的程度上面,已經算是很大規模了,可是對於大型的飼料工廠,對於一些全國性質的壟斷養殖企業來說,真的不算是一個很大的數量。

可是當這個種植的數量,增加到了200萬畝,按照這個產量的話,飼料的產量可能會增加到600萬噸,這個數字相當的驚人,養牛的話,足以養殖300萬頭,馬養豬的話,會更多,至於禽類,那就更多了,這是一個龐大的產業,而且未來,會更多。

趙信對於糧食的種植,有一個完整的規劃,現在對於玉米的種植,已經達到了極限了,不是因為土地,而是因為種子。

第一次獲得十來噸的種子,經過了試驗田的種植,一共種植了1.4萬畝,經過了玉米可怕的增值速度,最終擴充到了200萬畝,如果按照這個數字來說的話,到今年,一旦這些玉米收割了,把它們全部作為種子的話,可以擴充到3億畝。

這雖然不是趙信為定海軍規劃的,玉米種植面積的極限,定海軍控制的土地之中,遠景的耕地面積,會達到的14億到18億之間,預計會有三分之一種植玉米。

這樣算下來,總共就是5億畝左右,按照8石的產量,就是40億石的年產量,按照每人8石的話,單純玉米都可以養活5億人。

定海軍肯定不會依靠玉米養活,同樣重量的玉米,單純從營養價值方面,肯定是不如的小麥和水稻的,但是他是穩定的根基,如果出現了大問題,有玉米的儲備作為基礎,也不會產生糧食危機的。

同樣的,玉米除了飼料之外,酒精,還有很多的工業產物,他們的基礎原料都是玉米。

如果糧食方面,持續不斷的研究,在化肥,有機肥,還有各種科學的養殖方法之中,不停的推進的前提下,糧食產量會不斷的提升,15億畝到18億畝的糧食,足以養活大部分的人口,最少在定海軍的人口,超過10億之前,是沒有問題的。

這個15到18億,單純指北方,原來遼國,日本朝鮮,還有周圍的諸多島嶼上面的土地,沒有加上南方,正在攻略的東南亞的土地,單純一個印尼,就有4.5億畝的土地,太過差不多2億多,整個東南亞加起來,也超過10億以上,最關鍵的是,這是熱帶的土地。

中國有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耕地面積150萬平方公裡,這樣才能夠保證13億人能夠吃得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印尼卻是只有33萬平方公裡的耕地,就支撐了2.5億的人口,還是沒有大規模的化肥,還有科學的種植的前提下的,這就是熱帶的好處,一年三熟,一年四熟,產量總體加起來非常的驚人,不但可以保證本國的使用,還可以大規模的出口。

也就是說,未來在多了東南亞,把東南亞作為糧倉的話,中國在很長時間之中,不必擔心糧食的問題,那麼,在保證溫飽了之後的,糧食問題就提上了範圍了。

200萬畝,總產600萬噸的秸稈,加上其他的配料,可能會產出800萬噸左右的飼料,這個數量非常大,可以對養殖產生巨大的效果。

以定海軍現在的科技水平和研究水平,或許,年產量800萬噸的飼料工廠,有些困難,可是年產量在400萬噸,或者是200萬噸的,是沒有問題的。

大工廠的效率,成本,都可以控制的很好,可是偏偏,就不能這麼做,因為運輸的問題。

定海軍在這個時代,甚至一直說到19世紀末,在交通這個問題上面,已經算是解決的非常好的,可是這個解決的好,只是在火車和水運的聯動上面,在從短途上面,並不是很好的解決,只是依靠小船,或者是馬車,牛車來解決的。

21世紀的秸稈,之所以沒有得到全面的應用,一方面,在於產量太過龐大了,整個中國的飼料工廠,加起來,都未必能夠消化的完,所以有一部分浪費是很自然的現象。

另外一方面,就在於運輸,太遠的話,當運費超過了某種限度的前提下,飼料的成本就會上升,這就不符合飼料的定位了,一些不容易運輸的,就容易被放棄。

在21世紀,都有這麼一個問題,在這個時代,在機動車沒有出現,更沒有拖拉機這樣的東西的前提下,短途運輸就成為了巨大的限制,那麼飼料廠就必須要因地制宜,不可能建設的太大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