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趙信來到雲臺山島已經有好幾天的時間了,最初的調查了雲臺山島的情況,島上也有幾千人,分佈在二十多個大大小小的村子之中,其中一半以上是漁村。

相對於內陸來說,他們是更加悲慘的漁民,因為沒有交換的關係,他們如果捕魚多了,就浪費掉了,甚至連鹽都很少。

北宋是採用鹽專賣的,並不是說海邊就鹽便宜,除了在產鹽去,其他地方的人是不懂得鹽的製造的,漁民就更是如此,哪怕大海之中就有鹽,他們最多就是在海邊一些鹽鹼地上,弄點鹽,可是那種鹽,少量吃還可以,吃多了,是會死人的。

海水之中,是有大量的鹽的,卻還有雜質,特別是海浪衝上來的,海水倒灌之後,被蒸騰作用變成的鹽,除了雜質之外,還混雜了土壤之中的部分東西,不經過一定的過濾,蒸煮,根本就沒有辦法去掉其中的雜質。

鹽可以醃製魚類的,特別是海魚來說,如果不用鹽來醃製,很可能就會迅速的腐爛掉,海島上交通不便,也沒有什麼貨郎之類過來銷售,偶爾得到的鹽,也很少,只是供日常使用,根本無法醃魚,最多,就是用煙燻的方法,做出來燻魚。

趙信這樣,明顯是貴人,並且騎馬前來,讓島上一陣陣的混亂,有些人甚至以為他們是來抓他們的,一片混亂。

不過趙信沒有對他們有任何的動作,反而遇到困難一點的村落,還是會給出一點禮物,比如說,鹽,糧食,還有一些生活必備品。

換成在北宋其他的地方,趙信不會隨隨便便拿出來鹽,可是已經確定了把雲臺山島,當成自己的地盤了。

趙信考慮了很多的東西,不透過的可能性幾乎不可能。

作為海島,最重要的就是港口,這些港口,是聯絡著大陸和海島的重要渠道。

定海軍的制所,就應該在港口的附近,之前趙信就找到了3個差不多的港口所在地。

而且經過了簡單對比,從小到大,分成了三期工程,而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這個臨時的港口給建設好。

趙信就是做好這個,在這個港口的位置上面,選擇合適的地方佈置稜堡。

趙信對於軍事上面,瞭解不多,他只是確定了港口所在的位置,並且把城市和港口的大致範圍,告訴了孫吉。

孫進對於稜堡的戰鬥力有一定的瞭解,在戰鬥經驗上面,更是遠在趙信之上,他很快就確定了稜堡的位置,位於岸邊差不多150米左右,不算近,也不算遠,正好可以把長弓的範圍籠罩在其中。

只要稜堡不被攻陷,敵人的登陸行動,就不能夠在港口附近進行,這就極大的延緩了敵人登陸和攻擊島嶼的時間。

趙信不關心這個,他關心的是稜堡的位置,3天的時間,稜堡基本上已經製作完畢了,到時間到的時候,他直接把稜堡放在了港口的位置。

一個40多米高的建築物,突然間出現,卻沒有引起很多轟動,因為,在周圍的,是趙信可以完全信任的,忠誠度都在9成5以上。

再加上,在苗家莊的時候,已經看過了趙信用仙術的情況,吃驚,就早司空見慣了。

孫吉帶著20多個手下,是可以保證稜堡的安全,也可以作為趙信駐紮的住所。

站在40多米的高處,幾乎整個島嶼,都盡收眼底的,甚至可以看到20多裡外岸邊。

不過一個士兵突然說道:“有一條船過來了!”

孫吉等人立刻就緊張了起來,他首先的詢問,是不是返回的漁船。

這個島跟外界的聯絡非常的稀少,島上有一些漁船,如果是漁船還好說,如果不是的話,說不定,就是海盜。

不會這麼倒黴吧?孫吉一邊命令所有人都拿起武器,好在稜堡已經樹立起來了,只有20個人不到,不可能發揮出稜堡的全部作用,可是過來的船隻,也不是很多,最多也就是三五十個人。

很快的,確認了不是漁船,所有人都緊張了起來,這是一個小型平底福船,是內河運輸之中常見的,應該很少會應用到海上,可是不確定他們的來意,誰也不敢掉以輕心。

從岸邊到這裡,只有十來裡,加上順風的關係,很快船就接近了,他們似乎辨別了一下方向,看到突然出現的稜堡有些詫異,可是還是徑直過來了。

“似乎,是轉運司的旗號!”孫吉之前已經感覺到很奇怪了,他的眼力,本就比一般人強大的多,在福船上面,看到了淮南東路的轉運司的旗號,再加上船上,也沒有幾個人,就是一些船工,這才稍稍放鬆下來。

船很快的靠岸了,下來幾個信使,很快的找到了這邊,孫吉看到之後兩個人,陪同趙信一起去看看。

“你們是說,丁海軍已經批覆下來了,轉運使讓我取商討一下交接的!”趙信略微有些不敢相信,不是說太快了,有仁宗在背後背書,定海軍透過,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可是這個旨意不是應該仁宗來麼,為什麼跟淮南東路交接,他不過是要一個雲臺山島,這麼一個小小島嶼而已,別說跟淮南東路相比,就算是跟海州相比,都是很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

換成海州令還差不多,到得轉運石這個級別,真的有些讓人吃驚。

扭頭看向孫吉,孫吉還是做過功課的,說道:“轉運使程前,是一個很謹慎的人!”

孫吉話不多,卻把程前的很大一部分特定都說的清清楚楚。

現在趙信的身份是苗定,是保州侯,已經沒有了正統上繼承皇位的資格,藉助著這樣的機會騙他,滅有任何的意義。

有孫吉等人的保護,再加上對於現實情況相當的瞭解,趙信索性也去看看。

程前這個淮南東路的轉運使,算的上只趙信最近的近鄰,不管如何,打好關係,對於將來定海軍的發展,是肯定會有很大的好處的。

坐上了來接他們的傳,只有孫吉和趙信兩個人出馬,跟著來的船,前往海州。

淮南東路的制所在揚州那邊,哪裡也是整個淮南東路,最富庶,最龐大的城市之一,只不過這段時間,為了海州和楚州的事情,程前一直都在附近,現在有求於趙信,更是親自前往海州。

在海州衙門之中,趙信見到了程前,作為一個路的轉運使,程前的歲數稍稍大一點,基本上滿頭白發了。

見慣了韓琦這些年輕的高官,趙信有些想當然的以為,北宋都是這麼年輕的官員。

實際上,仁宗朝,很多宰撫們都是很年輕的時候,就佔據在高位了,比如說韓琦,比如說,龐籍,再比如說宋癢等一批青年才俊。

可是更多的卻是按部就班的這種,以路轉運使這樣的高官,實際上已經是地方官員的頂點,這樣的官員,除了帶著宰相和參知政事職的,其他的,都是這樣一步步的,從最底層爬起來,最終做到這個職務的。

程前就是這樣,他是真宗大中祥符五年的進士,中進士的時候,已經是31歲了,一路宦海浮沉,用了32年的時間,從**品的小官,一路做到了轉運使這個職務上,今年已經是63歲高齡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人生七十古來稀,對於各方面都不太健全封建社會,他這樣的年齡,已經可以稱之為祥瑞了。

分賓主坐下,程前對於趙信也相當的尊重,雖然張口閉口自都是侯爺,可是態度上面,和針對一個王子親王,沒有多少區別。

果然,程前首先道出的,就是關於定海軍批覆和苗定從保州侯轉為定海侯的訊息,還真的不算慢,首先八百裡加急也需要兩天,來回就是四天,再加上在京城耽誤的時間,這個就不好說了,少則三五天,多則一兩旬,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是滿打滿算,這才9天的時間,也就是說,中間耽誤的,只有5天,可見仁宗對於這件事情的上心。

這是正式的旨意,是由兩府草擬,然後交由中樞和皇帝雙重批覆的正式文書,這個是具有法律效應的,也就是說,現在定海軍已經實際上成立了,而中樞的一些資金,人員,甚至是基層官員,也都在任命之中,不過需要在得到趙信的確認。

費了這麼多的功夫,挑選了這麼多的地方,終於塵埃落定的時候,趙信心中卻是一片的激動,雲臺山島,一個不過是幾百平方公里,貧瘠窮苦,沒有任何資源的小島,將成為他點石成金的舞臺,一個劃時代的奇蹟,即將在北宋大地上面誕生。

簡單的交接,並且由程前見證,海州職官把關於雲臺山島的東西交給趙信,實際上,雲臺山島只有400戶的戶籍,甚至都是沒有任何土地空戶。

沒辦法,太窮了,交點人頭稅,已經是極限了,真的要按照的雲臺山島來收取地租,還不要出大事,他們根本支撐不了。

這倒是省去了時間,不然的話,任何一個城市,一個有數十萬,甚至是更多人口的縣,這個交接就大了去了,專業的官員和幕僚們,或許都要幾十天的時間,才能夠處理完畢。

一切交接完畢,就在趙信以為結束的時候,程前突然對著的趙信說道:“請定海侯幫我”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