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統籌體系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讓軍械司來打造農具,那是很奢侈的行為,效率也不高,用軍方使用的鐵,或許不會的很差,卻會相對比較浪費,因為這些不是專注於農具的,更別說,什麼表面摻碳和組合鋼鐵的技術了。

術業有專攻,有時候,不是說鋼就不如鐵好了,在同樣資金的前提下,合適的使用,不但成本會下降,效果也會有大幅度的提升。

大名府的鐵的產量,已經相當的可怕了,別說是的二三十萬各種的工具,就算是幾百上千萬,也不過是一段時間,就可以生產出來。

不過從大名府到靈州,需要的路程相對比較遙遠,哪怕是用800裡加急,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韓琦一共送過來了兩封信,都是在來渭州之前送出的,一封信是給大名府,用他個人的名義,訂購一批工具,這些工具會用於整個靈州的開發計劃,另外一封,則交給了趙信。

不是說,韓琦要歸於趙信的陣營,而是在保州和大名府的兩次接觸,讓他感覺到,趙信是一個很有能力的,有時候,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他總能夠想到辦法。

靈州這一個動作很大,他在沒有把握獲得足夠的資金的前提下,也很想聽聽,趙信的想法。

雖然說,這個時代,距離是隔斷一切的,從靈州到定海軍,超過3000多里的距離,就算是800裡加急,都要四五天的時間才能夠趕到,可是運送一封信過來,足夠了。

趙信當時已經離開了定海軍,是在宿遷接到的這封信,接到之後,很是詫異。

他實在沒有想到,韓琦會在勝利之後,開啟了這麼一個可怕的工程,這是一個好事情。

黃河一直都是整個中國北方的隱患,因為黃河所引發的水災,不知道凡幾,要知道,汴梁可是在黃河的旁邊,一旦黃河大規模的氾濫,最終影響,將會不可想象。

熟知北宋歷史的趙信,很清楚,黃河在慶曆八年將會迎來一場改道,在有歷史記載之中,黃河的大規模改道,一共有26次,其中,在北宋中期,從仁宗到神宗,不到60年的時間,就有兩次,可以毫不客氣的說,黃河改道,開啟了北宋財政巨大問題。

在趙信的計劃之中,定海軍的建設,到了一定的程度,當定海軍擁有了足夠的資金之後,他幾乎必然要開啟黃河改造。

這會是一個史無前例的改造,會包括了黃河中上游的植樹植草,水土保持,黃河中下游的加固堤壩,增強水利設施,還有一系列農田水利建設。

沒想到,在他還沒有開啟這個專案的時候,中原的葉清臣和西北的韓琦,都不約而同的開啟了這個專案,這雖然不是體系化的治理黃河,但是對於北宋,對於黃河都有好處。

連韓琦和葉清臣都可以看到,這些水利設施的建設,對於黃河,對於土地的好處,趙信當然能夠看出來,葉清臣沒有向他請求,也沒有向他要求指導,作為一個定海侯來說,貿然的介入進去不好。

可是韓琦明確想要詢問他的意見,那就有機會,相對於注重於水利設施,增加水量的中原的樞紐,在中部的河套平原上面的改變,更加的讓趙信看重。

本身,黃河的變化,就是從黃土高原上面產生的,一旦黃土高原上面,水土保持增加,鎖住了這些泥土的話,對於整個黃河的好處,都是巨大,為此,他不惜給出全力支持。

物資,資金,還有各種的工具,這些,只要是能夠對整個工程產生作用的,敞開了供給,同時囑咐定海軍,調動了一批的工程人員過去。

資金,工具,這些東西都很重要,可是在趙信看來,工程人員更加的重要,這些工程人員數量不多,只有500人左右,但是技術的掌握著,同時攜帶了了大量的工具。

這個工具,可不是普通的鐵鍬,鐵鏟之類的,簡單的普通的工具,他們包括了一些行動式的葫蘆吊,小範圍拉力裝置,還有一些畜力使用工具,這些工具,可以極大的提升建設的效率,這些都不是北宋擁有的技術了。

在目前的北宋,在建築上面,想要找出來一個第一的,那就是定海軍了。

趙信帶來了更加先進的管理,還帶來了大量的工具,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之中,定海軍累積完成了接近350萬平方米的房屋建設,最少300多公裡的道路,還有37公里的鐵路環線,這中間人的作用是有,可是更多的是工具。

在大規模的重復勞動,大型水利建設之中,後世的三大工程理論非常重要,只要簡單的使用,就可以極大的提升效率,而效率代表著什麼,代表著更快,更加節約的建設這些大型的工程。

效率是這個時代還沒有開始研究,甚至連涉足都沒有涉足的理論,可是對於大型工程的效率,可是實打實的增加。

完全按照傳統的經驗,不考慮整體的效率,提升的非常的有限,到達某一個極限之後,只能夠也點點,一點點的提升,這樣的提升幅度很小。

可是效率,等於從另外一個層面上面進行的,用統籌的方法,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浪費時間,減少一些複雜的,重複的勞動,最終在有限的時間之中,效率大幅度的提升。

在定海軍,透過流水線,甚至可以提升一千倍生產效率,現在小組平均生產能力,可以相當於幾千個鐵匠的效率,這才是定海軍質優價廉的根本原因。

大型工程建設上面,不一定能夠達到那種效率,提升個三四成,還是相當有把握的。

定海軍的這些技術人員,遠比整個時代更加超越,在定海軍龐大的建設之中,逐步的完成,雖然他們沒有系統的理論,但是簡單的,還是會的。

別小看這些簡單的,這是無數專家,用了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時間,在諸多的細節,在眾多的調查之中,最終總結出來的,這都是人類智慧的閃光點,經過無數年,甚至是一點點的機緣巧合,最終在出色的科學家的總結下,最終匯聚成的理論,卻被趙信直接拿出來用。

有些東西,比如說,機關槍,坦克,戰列艦,戰鬥機,這些,遠遠超過這個時代的科技水平,除非是可以用卡牌系統具現出來,否則根本沒辦法在這個時代實現,基礎科技,那不是簡單一點點的突破,或者是意外,就能夠早就的。

可是有些東西,卻不受這個時代的限制,比如說這個三大體系工程,這個雖然是體系工程之中,處於最高端的,也是後世研究的最為深入的科技,可實際上,就沒有那麼困難。

統籌學的基礎,實際上非常簡單,燒一壺誰需要10分鐘,買菜需要5分鐘,疊衣服三分鐘。如果按照順序來做的話,最少需要18分鐘,可是如果把後兩者鑲嵌到燒水的時間之中,就最多只用10分鐘,就可以完成三種工作。

真正工業化的統籌,甚至是並行工程,這需要體系研究,甚至是眾多的實驗和調整,可是只要有這個理論,然後按照這個理論去嘗試,真的,不需要太多,在北宋就能夠達到。

在大名府,在定海軍,並行工程和統籌,已經開始顯現作用,趙信更多的就是在捋順這些東西,而現在,這些有一定經驗,初步掌握了一些簡單方法的工程人員,帶著定海軍特有的工具,離開定海軍前往靈州的時候,這個體系就會在靈州紮根下來,並且在接下來的工程之中,迸發出了光彩。

原來,靈州開發,就比北方的開發更加的順暢,北方有這樣那樣的掣肘,有些時候,甚至會出現,白白浪費很長的一段溝渠,用於完全沒有意義的地方。

可是靈州不一樣,全部都是無主之地,韓琦可以在上面盡情的書畫,一些低窪地,合理的地理位置的選擇,最少能夠節約4成以上的土方,同時密集的水網和各種湖泊灘塗,會讓整體的效果會更好。

實際上,最出色的,還是龐大的人力,北方的人口更多,可是葉清臣能夠調動的,只是這其中的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只能夠透過勞役的方法。

北宋的賦稅並不沉重,可是之所以底層的壓力巨大,實際上,還是要看各種的勞役身上,一些可怕的勞役,甚至可以讓一二等戶都傾家蕩產。

葉清臣是清官,當然不可能毫無顧忌的徵發,這樣的話,最多同時施工人員也就是在20萬左右,也沒有足夠的畜力作為補充,甚至有時候,耽誤了農時或者是其他一方面原因,還需要停工。

這一切,在靈州,都不存在,完全無主的土地,可以自由自在的書畫,不錯的環境,本就讓這個農田水利事半功倍,現在,又加上了來自定海軍的支援,還有什麼能夠制約這個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一個工地工程進度,韓琦非常的滿意,實際上在資金足夠的前提下,他得全面鋪開已經展現效果了,按照這個速度,最多60天的時間,能夠完成主體工程,開始注水,到時候,剩餘工程,就是一些邊邊角角,影響不大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