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仁宗的態度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苗貴妃回到了皇宮之中,傷感還在心中,回到自己的宮殿,仁宗已經在等待了,仁宗當然不是為了的10天的分別,互訴衷腸的,這不是一個皇帝能夠做出來。

多年陪伴在皇帝的身邊,貴妃很清楚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諸如撒嬌抱怨這樣的東西,在他這裡,是幾乎不存在,知道了仁宗到底是來幹什麼,壓制住心中的悲痛,給仁宗講了10天的經歷。

說實話,對這麼一個唯一的兒子,仁宗也相當的關心,問了現狀,特別是聽到了貴妃的說法,趙信居然有了青年人的樣子,他嘴裡嘟囔了一句:“不會長這麼快麼?”

“我自己的兒子,我能認不出來麼,再說了,孫吉他們不都跟在身邊麼?”

仁宗也就是隨口一說,換人這樣的想法,幾乎是很難的,趙信從到苗家莊以後,幾乎每一步,都有人跟在後面,這些人可以說是絕對的心腹。

他們雖然沒有回到汴粱過,可是每個月,都會傳遞一些訊息過來,從這個訊息之中,趙信的長高,不是一朝一夕的,那是隨時變化。

天授之人,有這樣變化,或許也不奇怪,按照孫吉的說法,才不過6歲的趙信,已經能夠開3石強弓了,這樣的身體素質,別說是普通的精銳軍人了,就算是孫吉本身,也遠遠不如。

孫吉的發育,實際上,還是普通人,或許在少年時候,已經顯現出了一定的優勢,可是在10歲之前,還是無法跟成人相比的,實力上升最為迅猛的,是從10歲到15歲的這個區間,伴隨著身體的發育,跟成人的身體素質差不多的前提下,這才能夠逐步發揮出力量。

可是在五六歲的年紀,就已經能夠開出3石強弓,這樣的實力,基本上已經超過了孫吉15歲時候,折讓他都無法評價。

仁宗沒有想到,他隨口的一句話,卻引發了貴妃這麼大的反彈,不過2年的時間,哪怕長的再快,一些基本的輪廓還是有的,不可能發生太多的變化,這點他也知道,沒有跟貴妃過多的爭論,繼續詢問情況。

關於丁海軍的發展,趙信總是講的景色,涉及到具體的發展上面,談的不多,就算是談了,貴妃也聽不太懂,太專業了。

仁宗當然不是為了刺探丁海軍的虛實,丁海軍的一部分情況,他已經透過孫吉他們知道了。

孫吉也明確的告訴仁宗,丁海軍現在有幾十萬人,這個當然不是趙信告訴孫吉的,具體的人口普查,還有戶籍制度之類的,有專門的人員管理,都是要避開之前的這些人。

孫吉等人的忠誠度是有的,對趙信也很忠誠,可是他們會有意無意的洩露一些東西,這些洩露的東西,對於趙信而言,是無法接受。

哪怕現在,趙信的根基已經形成,真的要是跟北宋敵對起來,也不怕被一窩端了,可是斷了北宋的這個市場之後,對於他的影響還是有的,最少說,發展的速度拖慢了好多。

可是就算是幾十萬的數字,仁宗並不相信,也是,這裡是北宋,連汴粱這樣100萬人的城市,也是固定和流動加在一起的一百萬,其中還包括了幾十萬的禁軍,真的把禁軍給扣除了,剩下的人員也就是幾十萬。

丁海軍也不是沒有軍隊,他是有軍隊的,可是趙信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問題,並沒有興建,只留下了一兩千人的護衛隊,這個很正常,一些節度使的親衛隊都要超過這個數字,強大一點的,甚至還有個一兩萬的軍隊。

這樣的話,在短短的1年時間之中,丁海軍就已經追上汴粱了,這怎麼可能。

用這個時代的眼光來看丁海軍,註定是看錯的,丁海軍的發展,已經跟這個時代不可同日而語了。

對於丁海軍的人口,貴妃也是知道的不多,她所知道的,都是趙信漏出來的一耳朵半耳朵的,別說是仁宗懷疑了,就算是他,也是有些疑惑的,一個荒僻的小島,什麼都沒有產出,就靠著他,就能夠有幾十萬人,這也有些太神奇了點。

貴妃說了一些,主要是說對兒子的不捨,這些東西的讓仁宗有些聽不進去了,臉上露出了不耐煩的表情,貴妃也注意到了他的表情,嘆息一聲,跳過了這些,把哪一張飛票給拿出來了。

一張紙,印刷的非常的精美,上面有各種各樣的顏色,繪製成不同的圖案,看起來都賞心悅目。

仁宗不明所以,接過來問道:“這是什麼?”

“你看看正面!”

“正面?”仁宗下意識的把這個飛票給反過來,正面的非常的簡單,只是寫著三百萬這個簡單的數字,然後旁邊還有一系列看不出來東西的細小印記。

“三百萬,這是什麼?”

這種大額的飛票,也是為了這一次汴粱之行特別的製作,不客氣的說,這種大額的飛票,或許以後會出現在整個定海錢莊,可是現在,這是幾乎不可能,太大額了,就算是再怎麼大的商人,也不可能一次***這麼多的錢,一般萬貫,十萬貫已經是很大了,也只有國家層面才可以。

知道這個飛票,到丁海軍的每一個店鋪之中,提前預約,就可以換到三百萬貫,略微的吃驚一下,仁宗早就沒有了之前的那種興奮的感覺,錢太多的前提下,這已經不重要了,除了感慨一下,這個兒子賺錢的能力,實在是有些太過可怕了,其他的,就沒有什麼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300萬貫,不出意外,一定是被葉清臣弄走,當然了,另外一部分,趙信交給苗貴妃的的零用錢,那些用各色金屬鑄造的錢幣,這個,仁宗沒有動,反而有給多了一點,比如說,當然了,錢什麼沒有,主要是各種貢品,給苗貴妃不少。

當然了,貴妃也向仁宗展示了從趙信哪裡得到的各種的禮物,除了鏡子讓仁宗略微的吃驚了一下,畢竟之前用的都是銅鏡,沒辦法清晰的照出樣子,可是現在,這個看起來非常精美的鏡子,卻把任何細小的地方都照出來了,甚至在眾多頭髮之中的一根白頭發,也清晰無比,順手拔下也是證明了鏡子的神奇。

作為皇宮,鏡子的用量很大,趙信哪怕是在怎麼的財大氣粗,也只是給貴妃準備了,給皇帝準備了,福康當然也有,剩下的,就不多了,就給了20面各色的鏡子,交給貴妃送禮。

很自然的,在仁宗的要求之下,這20面鏡子,都被仁宗拿走了,甚至趙信給貴妃準備的12面鏡子,也被拿走了8面,只剩下了4面鏡子。

梳妝鏡,最大的鏡子,擺在桌子上的圓鏡,還有便攜的手中鏡子,其他的都被收走了。

貴妃也知道仁宗是要幹什麼,身為一個后妃,女為悅己者容,那麼鏡子,就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工具,見識了趙信的鏡子之後,對於原來的銅鏡,他不能說是厭惡吧,總是感覺到不是那麼的順暢,回來之後,就把這個鏡子給替換掉了,全部都擺上了新的鏡子。

仁宗一個大男人,再說還有趙信給的一套12個鏡子,他要怎麼多的鏡子幹什麼,還不是要賜給那些后妃們。

哪怕明明知道如此,貴妃也沒辦法,這是一個皇帝,他跟普通人不一樣。

仁宗走了,甚至沒有留下休息,反倒是貴妃,看著手邊的這些禮物,枯坐了很久,對於她而言,見到趙信,已經是最大的驚喜了,剩下的,一切都不重要了。

貴妃歸寧,這個本應該可以引起巨大的轟動事件,因為沒有人關注,甚至大家都不約而同的避開了這個問題,而漸漸的有些沒有人說起了。

不過,在那些宗室們看來,卻一直都提心吊膽的,他們以前或許不知道,可是慢慢的,在進入到了繼承人的序列之後,哪怕是**個之中的一個,卻也有了向著最高位的資格了,也開始介入到了一些深層次的東西之中。

趙信就是假死之後趙昕,也就是仁宗的兒子,貴妃的兒子,貴妃的歸寧,就是為了他而去的,雖然說,沒有見到仁宗,可是對於他們而言,就如同一把刀,一直都懸在空中。

可是他們沒辦法,不同於之前的汝南郡王,如果當時趙昕就死了,那麼位置一定是他兒子的,因為曾經進入宮中,是用正規的方式,接入到宮中,天然擁有這個優勢。

現在,一共有八個人有這個資格,相互制約之下,只要有一個人動了,被發現了,就白白便宜別人。

再說了,之前已經在宗室的玉蝶之中除名的,要先恢復,也不容易。

北宋的政體,是官家跟士大夫共治天下,講究的就是一個理,合理了,什麼都好辦,不合理的話,那麼,就非常困難的,哪怕所有人都明明知道,為了這個禮,也必須堅持。

這一點,歷史上,北宋發生的,也是跟汝南郡王有關係的,趙曙在仁宗死後登基,什麼事情都不辦,一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名稱,這也就被稱為濮議之爭,說白了,這個持續了18個月的爭奪,就是為了皇伯和皇考這兩個稱呼,說白了,就是一字之差。

可是這個一字,代表著法理,代表著制度,這也是大臣們爭奪的焦點,哪怕因此,耽誤了政壇都無所謂。

這一點的堅持,讓這些人有些放心,只要,不繼續的惡化,他們不會輕易的動手。

他們不知道,實際上,趙信已經開始動了,用丁海軍生產的產品,佔據了整個北宋的市場,未來,用工業化的程度,普及熱武器,並且推動戰艦的發展,哪怕是一個小島的力量,一樣可以壓制住龐大的帝國,這就是現代化跟封建社會的明顯區別。

朝堂上面的事情,很快就轉向了,主要還是放在了遼國,一方面,遼國已經知道了元昊的動向,遼興宗已經開始迴轉,10萬大軍,還有從國內帶走的精銳力量,已經到了草原上面,圍剿元昊的。

可惜,效果如何,暫時真的不怎麼的好說,說白了,哪裡是草原,到處都是路,在草原上,圍剿一個流寇,真的是不容易。

元昊已經把党項族都給轉移了,除非遼國,攻擊肅州,否則,他就可以隨便的跑,然後找機會,給遼國薄弱地方一番攻擊。

這一點,此時此刻的遼興宗還沒有意識到,他甚至還讓興慶府這邊的駐軍,分出了1萬騎兵,前往肅州,在他看來,雙管齊下,一定會讓元昊授首。

可是遼興宗沒有想到,這回成為了他執政的一個轉折點,不但動用了大軍,並沒有拿下元昊,反倒是之前賺到的,一點點的被吐出來,沒有了國土的限制,元昊真正的把遊擊發揮到了極致,在3個月的時間之中,縱橫上千里,大小10多仗,打了就跑,跑了再打,幾乎讓遼國焦頭爛額的,不但沒有起到之前的作用,反而是損兵折將的,甚至連大城市,也被打下來了好幾個。

更加讓遼興宗沒有想到的是,不但元昊在報復,北宋也不懷好意。

從趙信哪裡,知道了稜堡的強大作用,還有長弓的低廉成本之後,整個北方禁軍,最少是17萬人,開始了戰略性的換裝,而換下來的裝備,透過了挑選和選擇之後,被人透過商道,送到了草原的深處。

這些都是大宋最精銳的兵器,哪怕挑選,比如說步人甲之類的,沒有露出去,可是拿出去的,也非同小可。

元昊經過了不斷的殺戮,人有,馬有,可是就是缺乏精良的兵器和鎧甲,這一批大概3萬套的裝備,被元昊利用起來,那可不是壹加壹等於二了,那是真正的化學反應,元昊甚至重新組建了2.5萬人的鐵鷂子,而絲毫沒有意識到這一切的遼國,在圍剿他的時候,犯下了錯誤,重點放在了他故意留下的偏師身上,反而被2.5萬的主力部隊跳出了圈子,最終產生了巨大的後果放。直接影響了遼國的穩定,並且最終給了賈朝昌信心,一直退而又退的遼宋之戰,終於在宋朝的主動之下,爆發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