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定海軍,本就繁忙的港口,來了幾個不速之客,不過他們拿著樞密院旨意,很快就融入到了定海軍之中,他們也不是刺探定海軍的虛實,只是觀察鐵路的運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定海軍的鐵路,從建設開始,已經運作了有一段的時間了的,現在正好是最繁忙的時候,樞密院的訂單,也倒罷了,之前因為賈朝昌的要求,在十月份,交付了一大批,現在,河北方面的稜堡,已經在緊張的興建之中,沒有更多的訂單的前提下,交頭不算很頻繁,可是年底了,其他方面的商品,卻活躍無比。

哪怕是在這個時間,沒有所謂的年底旺季,可是到了年底,任何的商家,都需要備一大批貨物,這些貨物用於年底的交易,整個定海軍的船隊,都在這個時刻忙碌無比。

這些官員們,算是見識到了整個定海軍的繁忙,無論是港口,還是在城市,都充滿了新奇的味道,可是這些官員觀察的更多的還是鐵路。

實際上,整個定海軍的鐵路,運作的相當的好,到現在為止,鐵路已經運作了超過10個月了,現在的定海軍的鐵路,主要還是貨運,大量的鋼鐵,還有其他的物資,都是透過鐵路,運輸到了港口,然後透過港口,運送到各個地方。

馬匹跟鋼鐵的結合,就產生了目前定海軍現狀,這些官員們,主要看的,就是鐵路的運作,無數的商品,特別是鐵料,要無數的馬車運作的東西,卻可以透過鐵路很快的運輸到了港口。

這一切,讓這些官員很是好奇,不過他們用了3天的時間,把港口的一切都給記錄了下來,特別是鐵路的運作情況,這些都形成了最原始的資料,彙總到了汴梁。

八百裡的加急,只用了不足3天的時間,就把他們再一次的送到了汴梁,隨同他們一起到達的,還有大量關於鐵路的第一手資料,這些資料,第一時間,送到了葉清臣的手中。

哪怕葉清臣估計的再多,也沒有想到,鐵路是這麼一個樣子的,平均70裡的時速,一次性可以運輸150石的重量,無論是哪一個的資料,都是無與倫比的,更何況結合到一起。

打個比方吧,最為困擾北宋的西北問題,如果修建了一條鐵路,就可以得到很好解決,1000公里的距離,按照這個速度,只需要4個時辰而已,一次性可以運輸三四萬人的給養,這些都是優勢。

趙信之前說的,或許葉清臣不太相信,可是這些親信記錄下來的東西,卻是真真切切的,對於葉清臣而言,這個鐵路的修建,就勢在必行。

哪怕是在年節的時候,三司的運作,也沒有停止,很快的,要求被送到了趙信這裡,葉清臣要求趙信做出一個整體的預算,主要是從汴梁到靈州鐵路的預算。

這個資料,趙信之前的時候,已經在定海軍計算過了,可是現在更加詳細,是從汴梁到靈州的一個基礎的資料。

這一點,早在趙信之前離開定海軍的時候,就已經做過一系列的預測了,各方面的測繪,早在鐵路準備興建之前,就已經進行了,現在的又是半年的時間了,各方面的額資料的,更加的詳細了。

方案這些東西,就是趙信最為擅長的地方後世的時候,寫過多少報告,成為博士,也需要進行一系列體系,一步步走到今天。

更別說,這個方案,是提前就運作好,現在,只是在這些基礎的方案之中,做一個提純和呈現。

在接到了葉清臣的傳訊之後,趙信就知道,這個鐵路的計劃,已經沒有任何的問題了,現在的,只是一個具體的資料問題了。

在原始的資料方面,做了一個簡略的預算,不考慮什麼附加值,鐵路對於北宋來說,就是一個新興的東西,更別說,這是第一條鐵路,很多方面,趙信只是推廣的問題,不存在賺錢。

二里大概是800-1000貫,從汴梁到隴西,差不多就是2000裡,也就是三百萬貫的預算,不是說,趙信新增了很多附加的東西,關鍵是,鐵軌本身,並不是鐵路的全部成本,還包括了橋樑,周圍的佈置,最關鍵的,還是土地的成本。

就跟之前,準備的淮河的入海口一樣,明明知道,這能夠大幅度的減少定海軍的成本,增加定海軍商品的運輸量,可是牽扯到了土地的問題,這已經不是地方政府能夠解決的問題了,更別說是丁海軍。

北宋雖然存在節度使,甚至在他們的領域,節度使的權利,比起唐朝的節度使,還要大的多,幾乎是軍政兩方面,都是一把抓。

可是北宋的節度使,掌握的地盤非常的小,或許不是每一個都是縣的程度,可是比起縣,只是多了一點點。

更別說北宋對於節度使的限制,連立國的功臣,都被杯酒釋兵權了,更別說這些節度使,他們的全力,在出了各自的地盤之後,被限制的很厲害,就算趙信跟淮南東路的節度使關係很好,也不可能影響到他,所以,哪怕是淮河的這一條運河,投入不大,涉及的也不多,可是最終,還是沒有開工建設。

鐵路也是如此,哪怕是鐵路佔用的土地,遠比運河更小,一條可以容納4000石,甚至是更大的船隻的運河,單純他的寬度,就超過了100米,加上兩岸的距離,最少也是400米的長度,這樣300裡運河,佔用的土地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鐵路就不一樣了,鐵路的寬度,最多也就是三四米的樣子,加上兩次的一些必要的區域,最多也就是50米左右,這比起來運河來說,幾乎是十倍的縮小的,佔用的土地更少,哪怕距離更長,整體的預算也不高。

一條通向靈州的鐵路,整體的預算也只是300萬貫左右,這個預算遠比葉清臣向的要小很多,可是效果上面,卻更高。

資料方面,葉清臣知道的不多,只能夠夠按照趙信提供數據來簡單的計算。

按照每天1000列來算,一列大概是15噸左右,每天的運力,都超過了1.5萬噸,一年下來,數百萬噸,換算成石,那是20 倍提升。

這樣的數字,在後世看來,已經是非常的小了,

開玩笑,後世的鐵路,可不是現在這樣的鐵路,只有一節車廂,最多也就是兩三節,馬的力量,跟蒸汽機比起來,那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按照一節火車60噸的運輸能力來計算的話,,擁有一列50節車廂超級火車,總運力超過了3000噸,這還是單獨一個火車,後世的鐵路,已經把各方面計算到了極點,一個列車他們之間的距離,已經壓縮到了極點的。

哪一個幹線鐵路,不是以億噸位基礎了的,幾百萬噸,可能就是一天的運力,可是對於北宋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

幾百萬噸,幾百萬石,已經可以發起一場大規模的戰鬥了,按照一個士兵,消耗10石的物資來計算了,這已經能夠支撐一個士兵進行長時間高強度的戰鬥了。

以前的運輸方式,1石的物資,運輸到了前線,最少要消耗三五石的糧食,這也是西北物價高的根本,有了鐵路的話,無論是速度還是運力,都壓縮到了極點。

葉清臣是有見識的人,哪怕因為歷史的局限性,他不可能知道鐵路的整體作用,可是這個眼光還是有的,有了這麼一條鐵路,未來的西北,也會變成河北,可以源源不斷的支撐大量的物資。

定海軍從成立到現在,各方面的執行,已經非常的完善了跟最初的時候,設計的已經有了不小的變化了,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執行的時候,逐步的改動,現在如果日夜不停的話,一天可以執行最少1000裡,真正達到日行千里。

運送的東西也多,經過了簡單的調整,最大的運輸量已經達到了20噸,換算成北宋常用的單位,就是4000石,這麼一個運力,已經相當於海上,最大的船隻了,這是在陸地上面,就以河北的京杭大運河為例,最大的,也就是800石,也就是說,一節鐵路的車廂,相當於這樣5艘船。

如此方便快捷,而且非常不錯,建設起來的投入也不算太大。

葉清臣在稍稍的看了之後,就拿著方案,到了宮中,見仁宗了。

仁宗拿著這個方案,這才明白,之前他從貴妃哪裡拿了300萬資金,他心中有數,也感慨萬分,看起來困難的財務問題,在趙信的手中完全都不是什麼問題,趙信就如同庖丁解牛一般,輕而易舉的就解決了眾多的問題,十萬,百萬,甚至是千萬貫。

一個簡單的作坊,收益百萬貫,一個鐵匠作坊,直接讓北宋的貼料,升級換代,用更好的鐵料,甚至是精鋼,取代原有的鐵料,並且因此,讓整個北宋節約了千萬貫。

本身已經逐步嚴苛的北宋的財務狀況,在第一時間得到了好轉,同樣的,短短的10個月的時間,節約了大量的,一直以來,想要進行,卻沒有辦法進行的黃河的治理,也開啟了,總投入超過3500萬貫,每一年的投入1000萬的超大型的工程,資金上面,得到了保證

大型工程,對於一個國家的推動是巨大的,比如說京杭大運河,直接奠定了開封在北宋的位置,並且一直以來影響整個元明清三個朝代。

原因非常簡單,在過去,非常苦難的交通條件之下,水運是最為便利,也是使用各種費用較少的,同事,發達的水運,造價也低。

可是推動這個京杭大運河的建設的隋煬帝,卻因為奢侈,並且背上了京杭大運河的罪過,在很長一段時間之中是批判的。

實際上,當時的隋朝,沒有足夠的力量推動這麼一個而大型,大規模的建設的,只能夠徵發民力,就如同當年的秦始皇修長城一樣,長城是好,如果王朝有這個資金的話,興建,對於王朝的防禦力有巨大的提升,可是沒有的話,只能夠對內壓迫,這又不是奴隸社會,奴隸是沒有人權的這是封建社會,在這個社會之中,貿然的徵發,一定會釀成民變的。

實際上,秦朝因為長城滅亡,隋朝也是同樣,可是長城和京杭大運河,都是整個國家級的體系攻城,對於這個國家,有著巨大無比的好處,甚至因此,影響了數十年數百年甚至更多的時間,在這個時間之中,長長久久的影響。

北宋當然知道,修建黃河水利的好處,一旦修建完畢,整個北方,將會從現在的幾年一遇,降低到更低的程度,之中情況下,單純只是一些損失,就會非常的少,

可是之所以沒有推行,就是因為沒錢,哪怕是最好的光景,也因為巨大的投入,沒辦法儲存更多的資金,眼睜睜的看著這個過去。

現在有了鐵料,在整個朝堂的前提下,可以節約千萬館,並且已經彰顯出來的時候,葉清臣還不利用,他很清楚,政府是龐大的,各方面的擁堵,也會逐步的增加,在這個初期,不解決掉,把這個錢給規定了使用了,很快的瘋狂增長的費用,就會把這個節約的資金給吞掉,還不如這麼快的卡其。

可是,西北的問題,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果把西北的各方面運輸費用,降低八成以上的話,單純韓琦定下來的這個大規模的交易,就可以讓整個北宋,獲得超過500萬貫的收益,更別說,還有趙信這邊廉價的產品。

300萬貫的總投入,這一點,北宋現在擠出來,是有些困難的,可是如果趙信拿來的300萬貫,應用上的話,那就完全不存在的什麼問題了。

仁宗此時此刻卻是非常異樣的感覺,300萬貫,他這段時間,一直在考慮這個錢要怎麼做,有心用在宮廷的建設上面,卻因為種種顧慮而沒有實行,現在,這筆錢,終於有了運作的方向了。

葉清臣的目的,他也很明白,省去了很多的過程,他直接把錢交給了葉清臣。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