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 應用疑惑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軍械司木器坊,這裡曾經是整個北宋,最為龐大的製作箭的場所,不過現在慢慢的恢復了。

本身,北宋的軍工,絕大部分都交給了定海軍,無論是從鎧甲,武器,包括刀槍劍戟這些東西,因為很簡單,定海軍製作出來的,質量比北宋的要好很多的,價格上面,只是北宋四分之一,甚至更低,這種情況之下,當然是買便宜的。

不過伴隨著定海軍攻破遼國,在一定意義上面,跟北宋處於並立的狀態,那麼武器這樣的東西,就不能掌握在對方的手中,趁著現在沒有撕破臉得到前提下,大量的購買了各種的武器裝備好耗材,可是自身的體系,也會興建起來。

富弼總結出來的經驗,韓琦認真的看了一遍,還真的就是很簡單,太難的話,富弼也總結不出來,一聽就懂了,在這樣的前提下,韓琦也知道,如果能夠學到的話,以目前的北宋的工廠產值,哪怕效率提升1成,最終利潤的提升,都是以千萬貫為單位的,真的提升個三五成,對於北宋的提升,不言而論的。

或許,這個跟定海軍的實力差距,依然會很大,可是這已經是他們能夠做到的最好的。

小規模的嘗試,特別是在木製的結構之下,很合適,所以韓琦來到了木器坊。

作為首相,突然光臨軍械司的一個小小的單位,這個單位的負責也不過是五品,跟韓琦之間有天上地上的區別,同時,早就通知他們,找到一些能工巧匠,最好是製作木器。

工坊之中,別的不多,匠人是真的多,負責官員找了十來個巧匠,稍稍磨合一下,就可以開始了。

韓琦簡單的看了一下,本身準備離開,可是這些巧匠們,還真的是不錯,稍稍的觀察了一下富弼的經驗,就開始工作了,聽起來,可能花費的時間不長,韓琦索性等一下。

大概是一炷香時間,中間有人交流了幾下,並且重新的分工,然後,開始了一波正式的製作,這個製作,節約了一定的中間步驟,最終,效率大概提升了半成。

這樣的效率,提升不算明顯,最少說,韓琦臉上,並沒有高興的表情,這時候,其中一個工匠說了幾句,幾個人湊在一起,大概交談了一小會,然後重新的分工,並且到的工坊之中,再叫了幾個人出來。

韓琦不熟悉木器坊之中的一切,到時負責人相當知趣,上前就解釋道,最早來的,這是木器坊手藝比較好的,他們都可以稱之為大匠了,每一個人都可以獨立開工,十幾個人用於工序的製造,有些浪費了,所以叫來了一部分小工還有學徒,進行相應的配置。

韓琦眉毛一挑,他有些明白了,如果說有些東西,只有工匠能夠做,這樣的效率提升半成,並不算高,可是如果降低到小工,幫工,甚至是學徒的程度,這不就以為著工匠的數量的提升麼的。

實際上,真正的結果還不單單是這樣,最終這個工序,由原來1個工匠,降低到了個工匠,4個小工,還有1個學徒,人數增加了6個,可是工匠的數量大大的減少。

最核心的,必須要工匠的,由工匠上,剩下的,由小工和其他人來做,效率似乎還增加了。

畢竟,到了一定的層次,又是在韓琦這麼一個宰撫的面前表演的,那些工匠們,不自然的就炫技了,而不是追求效率,看到了韓琦的不滿,又重新調整,只是追求一個速度,加工的,也是最少的部分,當然效率提升了。

有些時候,增加人手,也是一個提升效率的方法,多了6個人,在整個工序之中,相當的關鍵。

最終,效率提升了5成以上,這個結果,不但是韓琦滿意,就算是負責木工坊的人,也有些難以相信。

人多了五成,從1個人,變到了18個人,可是要知道,之前的1個人,全部都是木工坊的最好的匠人,他們的數量,就算是在木工坊之中,也只有不到50個人,可是小工和其他的學徒,數量可就多了,最多的學徒,最少有5000人以上。

這個只有50個匠人,還有極少一部分的資深小工能夠製作的木質器具,如果按照這個來調配的話,最少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組,同時聽說,如果調配合適的話,一個匠人就可以了。

這也就意味著,效率提升了50%,甚至不能這樣算,一個匠人,加工完所有的步驟,那需要的時間,可是現在時間的1倍,眾多人分工合作之下,整體效率提升了十幾倍的。

聽到了這個結果的,韓琦很高興,如果這個工作效率提升10被以上,那麼整個北宋的工廠效率整體提升5成的話,北宋的財政收入,大概會提升7000萬貫左右的,這筆錢真的不小,跟定海軍之間的差距,不是小數字能夠抹平的,需要慢慢來,不能太著急了,

可是在木器上面取得了收穫的時候,轉而到其他的產品上面的時候,韓琦有些懵了,從定海軍哪裡購買的裝置,他們只會按照裝置的佈局和運作來生產,根本無法改動,這就對產能提升有很大的制約,如果說,只是對木器的改變的話,也提升不了多少。

北宋這些年,也不是一點發展都沒有的,在這麼多年的發展之中,也總結除了一些東西,在定海軍提供的機器的基礎上面,進行了一些的改進,比如說,仿造建設了一些工廠,這些工廠,在整個工廠的領域之中,只是佔據了成,可是這個讓韓琦看到了希望,只要這個改變,哪怕只是成,提升也是成,那麼北宋的財政收入,會在現有的基礎上面,再提升好幾個檔次,比如說,提升1000萬,甚至是000萬貫。

可是韓琦的想法是美好的得,現實卻是無情的,在小範圍還好,一旦到了大範圍,比如說,零件很多的前提下,很難一樣的。

除非是木器坊的這種,本身就熟悉的工人,不熟悉的工人,每個人的手藝都是差不多的,製作出來的東西,也是似模似樣,卻組合不到一起。

一個人做的零件,只能夠用在自己的物品上面,這是絕對沒問題的,一旦每一個人做一個,根本組裝不到一起來,勉強裝起來的,整體的效能,也真的算不上很好。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韓琦找了很多人來瞭解,甚至一些仿製的人,可是這些人也真的是說不出所以然來,最終,把根找到了木器坊的身上。

木器坊經過了韓琦的提點,開始使用這種方法,並且迅速推向的整個木器坊,短短的時間之中,就發現的,效率提升了很高,卻也遇到了同推廣一樣的問題。

不過木器坊還是找到了解決的方法,那就是經驗比較豐富工匠,可以大規模的減少這種事情的發生,具體的原因,還不清楚,但是整個效率來說,沒有預想的那樣,提升10倍以上的效率,只是提升的五成左右。

對於木器坊這樣,擁有數千工匠的大作坊,提升五成左右效率,已經相當的可觀了,不但生產的東西,大規模的增加,成本也開始下降。

這個解決方案,有些讓韓琦頭疼,他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總不能把人集中到一起,先按照原來的方法逐步的熟練,等上三五七年,再採用吧,那個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難不成,是富弼沒有學精,或者,這個方法,只能夠應用到木器加工上面。可是富弼信中,說了各種的工廠,都是使用這樣的技術,這就讓韓琦有些迷茫了。

怎麼想,都想不太明白,算下日子的,距離定海軍的開國大典,也沒有多少天了,在這個時候之中,韓琦沒有必要再糾結這個問題,從某種意義上面說,學到了更好,學不到,到了定海軍再說,有些話,富弼不好意思問,韓琦可以。

韓琦打定了這個主意,還真別說,真的找到了根源,如果趙信在旁邊的話,還真的就能夠解決這個讓所有北宋工匠,哭死不得其解的的事情。一個很簡單的原因,度量衡。

秦始皇的功績,不單單是統一天下,更多的是樹立了一個大一統的理論,天下統一了,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這個才是關鍵,同樣的語言文字,同樣的標準,才能夠把整個國家和民族凝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流水線這個技術,看起來很簡單,從外人看來,不過是讓一個人,專注於加工一個零件,產生更好的效率,所有的機器設備,也是為了加工某一個零件作為輔助的,讓效果更好。

在這個技術之中,有一個非常隱秘的地方,知道的,就知道,因為這是流水線技術的核心,標準化,不知道的,就容易忽略。

那就是統一的度量衡,在後世,應該更加細緻,稱之為標準化,整個流水線,甚至是整個工業區,一切的配套設施,全部都是標準化,任何一個配套的工廠,生產的部件,都可以裝在任何一個產品之上,這樣才是流水線的根源。

在定海軍,初級的工廠,比如街道的製衣廠,可能對於規格方面,不是那麼的重視,可是你要是釦子歪到了一邊了,也不行啊,一個大體上面的標準是必須的,從各種工具的不同,零件的精密度不同,這個需要有一個標準的尺度。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個尺度就是衡量流水線的一個關鍵,超過了一定的標尺,就裝不上去了,或者是轉上去了的整個的質量不過關,稍稍的使用幾天,就會壞掉。

這就是一個比例,在定海軍,看起來沒有人管這個,可是這個尺度和度量衡的問題,一直都是提前做出來的,在流水線設定的前期,就已經做出來了,在初期運作的時候,還有專門的人來測量,以保證整個標尺的合理,而富弼去看的,都是成熟的,全部都是熟練工人的工廠,這些人千百次的重複一個勞動的前提下,幾乎已經熟練到了極點,他就算不用卡尺去測量,也知道東西是否合格,就很自然的,漏掉了這個問題。

這實際上,也是木器坊能夠使用這個流水線的根源,木器坊的工匠,全部都是熟練工,他們製作的,又是小東西,這些東西,或許每一個個體都會有差別,可是這個差別不大,因為弓箭也好,弩箭也好,太過離譜的話,是會出現廢品的。

在長期的工作之中,這些工匠們形成了一個差不多的標準,在這個標準之下,再結合起來,使用流水線的技術,就容易許多了的。

可是在那些工廠之中,一部分是仿制定海軍的機器,一部分是在定海軍的模式之中,得到啟發,最終形成的工廠,他們的工人都是不那麼熟練的,很自然的,就要出問題了。

這不得不說,一個拔苗助長的問題,科技的發展,都不可以一蹴而就的,比如說,在完全沒有計算機,對於高分子材料也完全不瞭解的二戰時期,一個手機過去,會讓整個世界科學家都蒙圈的,同時,手機也不是單獨存在的東西,在作戰的時候,手持無線電,比手機不知道好多少,因為手機無法脫離基站存在,一旦基站遭到了攻擊,那麼手機,也就會失去作用了。

可是在和平的年代,在日常生活之中,人們在使用手機的時候,就不必考慮這個問題,功能需要越來越強大,同時,也輕巧的,還有別的附加的功能。

如果說,北宋,在這個方面,繼續的努力下去,慢慢的研究,或許還是可以弄明白,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可是現在,這一點是不可能的。

韓琦也沒有辦法,這個研究,暫時就放在了木器具,而沒有推廣下去。

在沒有一個完整的研究體系的北宋面前,這個東西放下了,那就等於說,放棄了這麼一條路,這對於北宋來說,卻是是一個缺失,就算是韓琦能夠從趙信這裡,得到最終的解釋,也可以讓北宋的工業,有較大的提升,可惜沒有一個根治體系的技術學習過程,沒有了定海軍的支援的話,那就會逐步的消散,本身獲得的提升,也會靡然眾人。(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