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總體而言,這個從富弼來信之中啟發的技術,也不是沒有收穫的,最少在木器製作上面,收穫不小,其中最鮮明的就是長弓和箭矢,這些基本上都是木質的結構,有了這樣分工的方法,效率可以提升很多,最關鍵的是,製造的難度減少了。

一個工件,他不一定每一個步驟都是要大匠來製作的,透過分類,讓手藝精湛的,做最核心的,不能替代的部件,剩下的,可以大量的使用其他的工人,這樣難度降低之下,就算是效率依然不是很高,只要難度降低,對於木器坊來說,也是效率的提升。

經過了很短暫的組合了之後,木器坊的生產能力提升了5倍,效率微微提升,可是生產成本卻降低了,本身有些擔心,無法完成樞密院下達的軍械任務,也超額的完成了,這也算是一個非常不錯提升。

除了木器坊之外,其他的專案提升的有有限了,在從上到下的重視之中,特別是韓琦親自的坐鎮,倒也摸索出了一部分的東西,效果有好有壞,好的提升提升了很多,壞的地方最多不採用而已。

總體而言,在後來經過計算了之後,把這個應用到了整個北宋的工廠,最終提升的效率大概在半成,摺合成收入,差不多讓北宋的年收入,提升了800到1000萬貫。

這不算是一個小的提升,可是對於北宋來說,影響並不大,北宋經過了之前的快速增長,總量已經相當大了,在超過一億貫的年收入面前,提升個**百,效果並不明顯。

在整個北宋的工廠體系,都開始調整,用流水線,或則類似流水線一樣的方法,改革生產流程,並且提升生產效率的時候,韓琦主導的另外一個調查,也有了最終的結果了。

富弼在來信之中,專門提到了工資水平的問題,這件事情,引起了韓琦的注意,並且做了一個系統的調查,最終的調查結果讓韓琦非常的吃驚,後來的大部分的重心,都放在了這件事情上面。

說起北宋的俸祿,就不得不提起宋朝的官制,這個是相輔相成的,官制代表著俸祿的多少,而且這個金字塔的結構非常的明顯。

北宋的官制,在最初的時候並沒有特意去創設,還是沿用晚唐五代的那一套。有新問題出現的時候就去修修補補,到了仁宗朝,已經相當的混亂了,細細數來,各種的毛病都是觸目驚心的。

這種混亂的結果,造成了俸祿的不確定,也就是說,有很多種的發放方式,同樣品級的,在不同的職司都有不同,更別說不同的單位了。

在慶曆五年之前,這種發放方法沒問題,因為,整個北宋的財政吃緊,不管是那種方式,都按照最低的,就可以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還算是比較平穩。

從慶曆五年開始,整個北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西北開發,遼夏之戰,還是黃河流域的開發,都讓北宋的財政收入開始增長,這種增長之後,亂象就開始產出了。

剛開始,還只是稍稍的提升一點,對一些有盈餘的部門而言,偷偷的提升一點的俸祿,讓官員們過的更好一點,可是接下來,伴隨著收入越來越多,就膽大了起來,反正制度上有,就發,甚至有些,發了多份,按照不同的制度來。

不患貧富患不均,這一點,已經在北宋中樞產生問題了,底層的官員怨聲載道,一些不太好的部門,或者是清貧的部門,可能跟別的部門,月俸能夠差兩三倍。

亂是一個方面,也集中在少部分的職司和部門之中,關鍵是不夠。

北宋開始飛速發展的時間,並不算是很長,可是效果已經相當的明顯了,從000貫不足的收入,一下子提升到去年的1.億,這個提升幅度,是在6年的時間之中完成的,這個增長幅度相當的驚人,幾乎每年都是百分之四五十。

整個北宋是透過定海軍來提升的,一些定海軍注重的東西,他們也會考慮,加上交通便利,運輸量增加,北宋汴梁的基礎物資,價格並不是很貴。

比如說,以大米為首的糧食,他們的價格,不增反而降低,比起平時,最少降低了15%左右,同時,相當的平穩。

無論是春天,青黃不接的時候,還是在冬天,運輸並不是特別方便的時候,價格浮動都不算太大。

連大米都這樣,其他的一些雜糧,甚至是肉食這些,都有相對較大的跌幅,特別是定海軍大規模提供的,比如說海魚,罐頭,各種的海產品,都相對比較的便宜。

如果說生活成本的話,在北宋汴梁,現在的程度之下,生活成本確實降低了,升斗小民,他們單純吃飯上面的花費,平均減少15到0,這對於普通民眾來說,絕對是好事情,他們的生活成本是降低的。

可是官員,並不只是生活的成本,在北宋的發展速度,開始激增了之後,特別是生意好做,又有了工廠這種新的事物之後,底層民眾的日子是好過了,只要勤勞,願意去勞動,日子過的不錯,這根本就不是問題。

這是一個好事情,讓沒有工作,或者過不下去的人,不會因為的沒有錢而餓死,或者是鋌而走險,可是對於汴梁而言,閒著的人少了,一些服務行業,還有一些零散的工種,人就少了。

哪怕是封建王朝,也要遵循一些客觀規律,比如說,工人和僕人的工資水平的提升,比如說,一些服務行業的價格的提升,這些或許對於升斗小民,最底層的,是沒有意義的,可是對於官員來說,都是有意義的。

除了吃,其他的每一個專案都在提升,平均支出提升50%以上,已經吃掉了關於吃上面的增幅,如果再加上其他的支出,那就更高了。

比如說,之前的支出之中,是沒有日用品的支出的,也沒有各種成衣之類的支出的,甚至也沒有馬車和牲口之類的支出的,伴隨著北宋的巨大變化,這些都有了。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是人之常情,面對著更加方便,更加舒適的方法,你讓他還按照以前北宋的過,怎麼可能,就算是意志力很強的,都做不到這一點,更別說自詡精英的官員。

原來,100貫,就足夠一個官員,在整個汴梁可以過上比較體面的生活,現在,卻最少提升了50%,這樣還是捉襟見肘的那種,北宋底層官員大部分的借貸,甚至是想別的方法的,比比皆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種情況,當然不可股息,韓琦親自簽發處理的都不少,可是你讓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這也說不過去啊。

經過了比較系統的調查,三品以下的官員,整體的缺口,在0%到50%左右的,這個缺口是實實在在的,特別是針對一些家境不怎麼好的,在汴梁做官,那幾乎是噩夢。

必須要提升,當然了,要看看錢夠不夠,北宋的財政狀況,錢夠麼?

當然夠了,太夠了,這些年來,6年的時間,北宋的財政狀況,開始瘋狂的增長,6年4倍的提升,雖然支出也多,可是盈餘更多。

特別是最近兩年,前年的盈餘達到了1500萬貫,達到了整個北宋發展以來的新高,去年更是驚人,達到了700萬貫。

三司的工作,已經從之前的壓縮開支,變成了尋找專案,這中間,肯定是不必要的花費是不允許花費的,葉清臣形成的習慣,也不支援他這麼做。

關於提升工資,之前就有人提到過,可是不是什麼重要的,對於讀書人來說,談錢,總是不那麼的名正言順的,也就沒有多少人關注。

現在從韓琦的立場上面,提出了這個問題,頓時引來了朝野的一大片討論,韓琦從過去的風格來說,還是比較務實的,他為什麼討論這個問題。

整個朝中重臣之中,學習定海軍,學習的最到位的,就是韓琦,他的不少奏摺,有著很鮮明的定海軍的風格,從提出問題,到問題的原因,再到解決問題,非常的簡明扼要。

實際上,在仁宗接到了韓琦的這個奏摺之後,就已經準備提升月俸了,從後唐到仁宗,幾乎官職沒有多少的變化,零散的修補,反倒是讓整個官職體系,有巨大的漏洞,正好這麼補一補。

一場由月俸引起的整個官職體系的大改革,開始在北宋轟轟烈烈的展開了,後世到了神宗才開始的官制改革,提前到仁宗,無論是資金狀況,還是對朝堂的控制能力,都非常出色的前提下,迅速的得到了討論透過。

官制體系沒有太大的改變,只不過把很多的臨時的部門,變成了常規的部門,比如說,鐵道局,單獨列出來,是獨立的一個部門,直接針對中書門下負責,而三司也分出了一些獨立的部門,唯一沒有多少改變的是樞密院。

在和平時代,錢和權,才是最重要的,軍事,那是次要的部分,在沒有戰事的情況下,沒有被重視。

增加的部門眾多,更關鍵的是,官職體系變的更加的明晰,原來雖然有九品到一品的官職體系,可是真正重要的,是七品以上的,縣令是一個起點,可是透過調整,特別是北宋越發龐大的體系和管理職能,縣令反倒是降級了,降低到了八品,而其他的體系和升級脈絡,也開始明晰。

跟這些權利和任務相適應的,則是月俸的大規模的提升,這個提升幅度,主要集中在中低品。

官員的薪俸較低,主要是三品以下的,三品以上可以稱之為朝廷高官了,這個延續後唐的體系,他們的薪俸相當的高,一個宰撫,不說其他的收入,爵位,職權,就說宰撫本身,00貫的薪俸,150貫左右的糧食,衣服,綢緞之類的定例,加起來每月就超過了500貫,如果再有幾個虛職和爵位,月入000貫不成問題。

哪怕是汴梁這麼高的消費環境,幾百貫都足以解決問題,000貫,真的有些高了的。

韓琦很清楚這一點,他不單單是提升,也有減少,在保證提升幅度不足成的前提下,促進了整個月俸體系的變化。

在月俸體系改革之後,一般六品以上的京官,他們的月俸可以達到150貫左右,並且對於不同級別的,還有補助,比如說,僕人之類的薪水,可以由朝廷負責,這就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支出的。

同時,整個體系也更加的細緻,一部分是月俸,一部分是實物,這些實物都是北宋控制的工廠產出的,既保證了薪水提升的幅度,又讓這些產品有了一定的銷量,這種情況下,自然是皆大歡喜。

韓琦不是銅錢,不是人人都喜歡,但是這一次的官職改革,卻讓他得到了相當大的認可,讓整體的威望更高,權利也更加的穩固了。

大的調整,只用了1個多月的時間,就完成了,體制徹底改變,一些新的部門也開始掛牌,名正言順的來管理,可惜更加細緻的改變,還在進行。

這個俸祿,是針對京官的,很多的資料,是針對汴梁居住的不易而來的,可是每一個地方,都有一個不同的環境,生活水準不一樣,官場消費也不一樣,不可能一刀切。

要保持官員的體面,又不能浪費,這是一個很長期的過程,汴梁的調整,只是一個第一步,在整個北宋的官職體系改革的,這才剛剛開始,只是有一個基礎數字,具體的,還要看各地彙總了之後,在這個技術場面,進行新增,然後才能夠實施下去。

不過現在,最困難的已經完成了,汴梁不但是官員人數最多的,也是最複雜的,牽扯到了東府,樞密院,三司等龐大的職權部門,他們調整完畢了之後,從上到下,調整也就順理成章了。

一個體制改革基本上告了一個段落,不知不覺,從韓琦觀看定海軍的演習開始,已經有4個月的時間了,韓琦動身的時間越來越近了,而趙信等登基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