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十全老人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然而乾隆得到兩江總督的奏摺之後也是感到頗為意外,有點不敢相信。

沒想到兩萬大軍居然攻不下一個千人不到的小山村。

雖然兩江總督都已經說了那個村子所佔據的地方地勢險要十分的危險。

但是具體到怎樣的危險,如何的地勢險要卻是沒有說明。

畢竟奏摺裡除了文字描述又沒有把那個小山村的地形圖給畫出來。

不管既然強攻不下來,那就圍困吧!直接圍困到他們彈盡糧絕,不就可以了。

於是乾隆當即就下旨,讓兩江總督直接圍住那個小山村就行了。

兩江總督接到聖旨之後也是破位無奈,不過是皇上的聖旨那也只能這麼幹了。

不過這一下圍困之後雖然輪迴者所在的那個山頂之上有一百來畝的地種了紅薯不至於讓人餓死,但是別忘了山頂的平臺上的樹木被砍伐變成田地之後,就沒有了樹木了。

而沒有了樹木自然也就意味著沒有了柴火,而原先,下山出去打獵的獵人除了會打獵之外還會在周圍的樹林子裡撿一些幹樹枝回來當柴火做飯的。

但是現在被兩江總督的這兩萬大軍一圍困,別說打獵了,柴火也沒了。

不過還好的是,紅薯雖然煮熟吃才更有營養更好消化,但是生吃也不是不能吃。

“大家別擔心,雖然沒有柴火了,但是就算只吃紅薯也不會讓我們餓死的!就算是靠著這些紅薯我們也可以自給自足的,我就不信了,這群官兵還能把我們圍上一輩子!”

業務員輪迴者看著一眾一臉哀愁的村民安慰著說道。

當然雖然在安慰,但是業務員輪迴者心裡也是十分的苦澀的,同時也在怪罪著主神,把他們送到什麼時代不好,偏偏給送到清朝中期的乾隆盛世,要是送到清朝初期,說不定還能拉起一幫起義者然後憑藉著手裡的栓動火槍還能把清軍給打出關內,甚至消滅也不是沒可能。

但是偏偏穿越到了和平的乾隆盛世,在這個和平的年代,你叫人怎麼去拉起一票人更著自己幹造反大業阿!

雖然說在乾隆年間有過十次叛亂,但是這些也都只是小的叛亂而已,當然乾隆也因為平定了這十場叛亂把自己封為十全老人。

這十次功績分別是:平準噶爾為二,定回部為一,掃金川為二,靖臺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爾喀降,合為十。

這十次功績是乾隆這一生中最為滿意的十次。

但認真說來十全的確有些濫竽充數,不過就事論事來說,乾隆的兩次平定準噶爾,一次平定回部的意義重大,因為這三次戰役過後,星疆徹底重新迴歸到我國的版圖之內。

星疆古稱西域,西漢開始納入我國的疆域。明朝時期受限於農耕文明的局限性還有陸上絲綢之路的衰落,只是收回了西域的東部。而乾隆年間是徹底收回,大大的鞏固了我國的疆域版圖。

但其他七全者,就有一些小題大做和湊數之疑了。

比如面甸、安南之役清朝是損兵折將無數,最後還是這兩個小國懾於清朝的體量巨大,認為打不起消耗戰才主動議和讓慫使才使乾隆有臺階可下。二徵金川雖然意義重大,加深了改土歸流。但損失也不小,同時這些戰役屬於鎮壓少數民族起義,並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

而抬灣鎮壓天地會林爽文的起義竟然被算入十全之內更是讓人匪夷所思。

所以說乾隆這個十全老人自稱還真是有些誇大事實了。當然最後也的確不全了,銘國時代乾隆帝的安息之地裕陵被東陵大盜孫點英光顧,過後乾隆帝的屍骨是再也全不起來了。

至於說後來乾隆帝有沒有後悔這個自稱呢,答桉自然是沒有的。

乾隆帝在乾隆六十年讓位於嘉慶帝,自己退居幕後是為太上皇,到了嘉慶四年才駕崩。等於說又當了四年的實際統治者。

其中值得幸運一說的是,乾隆禪位以後嘉慶登基的當年,清朝中期最大的起義白蓮教起義爆發。

這樣一來,這場聲勢浩大的起義是在嘉慶年間跟十全老人乾隆帝治下的強大國度是沒有關係的。

嘉慶三年,白蓮教起義的領袖之一王三槐被擒。乾隆帝得知以後,得意洋洋的侈談“武功十全之外”,又“成此巨功”。

說明了乾隆帝壓根就沒有後悔過。

所以雖然說乾隆年間發生了十次的叛亂但是卻是和一眾輪迴者們所降臨的兩江之地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在乾隆年間兩江之地還是十分和平的。

而這樣的和平環境反叛自然也就無法和清初明末時期的李自成那樣只要稍微一起義,那就可以立馬裹挾著大量吃不飽飯快要餓死的平民老百姓去攻打縣城,乃至京城了。

至於明末起義的表面原因在於商品經濟的急劇發展和剝削程度的急劇加重,農民和地主之間的矛盾,社會各階層和封建統治者之間的矛盾,加派激化矛盾,而其深層次矛盾則在於明朝中後期的制度體系—宦官和賦稅制度。

以及屯田制中的軍屯制度到後來弊端暴露無遺,首先是剋扣糧餉,明後期,將領剋扣士卒糧餉是一個極其普遍的現象,他們用睃削所得,過著糜爛生活,向兵部官員、監視太監和紀功御史等人行賄,營求升遷或開脫罪責,其次是軍隊的屯田多被軍官、豪強和內監佔奪,使軍隊失去糧食的來源,決定了霸佔軍田的人同士卒的矛盾激化,平時摩擦甚多。

明中期以後,國家財政的破產和賦稅的加派,不斷提取太倉銀兩供自己享用,甚至把外庫的藏銀輸入戶部,導致國家財政內外交困,面臨破產。並且為了應付日益增多的軍費開支,朝廷不斷地加派賦稅,明朝統治階級在全國範圍內以徵礦稅為名,派遣了大量礦稅監,魚肉人民,加重百姓負擔,加速了階級矛盾激化。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當然還有大自然的天災,也就是明末時期的那個小冰河時期。

其實小冰河時期對於北方雖然影響較重,但是對於南方而言卻是沒有那麼嚴重的。

所以每個朝代的滅亡的最大原因其實還是在於人性的貪婪得不到遏制,官員的貪汙腐敗得不到有效的懲罰。

皇帝做為唯一一個監察百官的人如果出現昏庸無能,那麼百官的貪腐自然就會日益嚴重得不到有效的扼制。

然後大量的官員貪腐在得不到有效扼制的情況之下,就必然會出現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現象出現。

然後社會資源分配達到極大不平衡的情況就必然會導致起義造反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神秘復甦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深空彼岸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
相關推薦
娛樂在身邊劍閣女弟子修仙日常法醫嬌妻太難惹法醫女友,火辣辣文明玉簡穿越後滿級大佬爆紅娛樂圈滿級大佬修仙日常小小小男傭將軍大人請接招撩夫成癮:將軍大人,溫柔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