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乾隆的御駕親征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最終在繼續等了三個多月之後再,乾隆得到的卻是兩江總督彙報的在那個山村所駐紮的山頂之上有一塊百畝地的平臺,因此他們的食物是不缺少的,所以想要透過圍困來讓這群山民彈盡糧絕很顯然是行不通的。

當然兩江總督之所以會知道山頂上有百畝地的平臺以及還能種紅薯這件事情,還是山頂的村民,當然主要是業務員輪迴者告訴兩江總督的。

這不在山頂平臺的百畝地的紅薯成熟之後,業務員輪迴者覺得有必要讓山下還在圍困他們的兩江總督知道只是單靠圍困他們,想讓他們彈盡糧絕那是行不通的。

於是就把已經成熟的還新鮮的紅薯連紅薯帶著新鮮的葉子仍下去了幾個,然後還在山頂邊上喊話兩江總督告訴他們不要白費力氣了,他們山頂平臺上有吃的,想要依靠這種辦法讓他們彈盡糧絕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兩江總督看到這種情況,特別是從山頂上扔下來的新鮮紅薯之後,臉色自然是非常的不好看。

想他堂堂兩江總督,帶領著兩萬人馬居然沒辦法攻破一個小小的村子,這說出去得多丟人,然而事實亦是如此,所以兩江總督只好把這個新鮮的紅薯以及連帶著山頂上可以自給自足的事情寫奏摺上報乾隆了。

而乾隆看到這個奏摺之後也是鬱悶不已,這個小小的獵戶組成的山村,前前後後的時間加起來已經拖了五個多月差不多半年了,但是任然還沒有解決。

於是乾隆最終覺得還是要他親自出馬御駕親征,並且還要帶上紅衣大炮,直接把那個山頂給轟成一片廢墟。

沒錯,就是紅衣大炮,在當時的時代也算是最為厲害的一種火炮了,畢竟當初清軍就是靠著它的威力大破明朝那些堅固的城牆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紅衣大炮的歷史起源則是十六世紀中後期發明於歐洲的一種常用於戰艦的長身管、紡錘形結構的前膛加農炮,在明代後期傳入國內,被國人稱為紅夷大炮。所謂“紅夷”者,紅毛何蘭與葡萄呀也。

因此很多人認為紅夷大炮是進口荷蘭的,其實當時明朝將引進歐洲的長款紡錘形前裝滑膛加農炮都稱為紅夷大炮,明朝官員往往在這些巨炮上蓋以紅布,所以訛為“紅衣”,還有一種說法是清朝對“夷”的避諱,因此改稱紅衣。

據考證,第一批大規模的紅夷大炮輸入是福建漁民在國內海域沉沒的英國軍艦裡打撈的艦炮,根據與當時歐洲火炮標準的對比,紅夷大炮原型之一就是因國的艦載6磅、12磅、18磅前裝滑膛加農炮。

而根據一些史料記載,明朝的紅夷大炮則是從被當作海盜、倭寇擊沉的小股荷蘭艦隊裡打撈上來的荷蘭艦炮,或是在菲律賓的西班牙殖民地鑄炮的工匠帶來的“呂宋炮”兩者均屬於西班牙式紡錘形加農火炮

十七世紀中期,明朝因長時間的戰爭與內部腐敗、工匠缺失而急需大量的優質火炮,因此以增長葡萄呀夷目,明朝對葡萄牙人聚集地的稱呼。本為每年五百兩白銀的租金來威脅澳門的葡萄呀人來長期進行對火炮的代工,並派出官員進行監造。澳悶有當時遠東最好的炮廠“卜加勞鑄炮廠”,與明朝交易的火炮大部分來自這個炮廠。

之後在天啟六年也就是公元一六二六年,紅夷大炮在寧遠之戰中發揮極大威力。據史料記載,清軍的攻城行動在明軍勐烈炮火的攻擊下,八旗官兵血肉橫飛,屍積如山,是努爾哈赤成軍以來的首次挫敗。

更有小道消息傳出,清國建立的祖宗努爾哈赤,就是唄這紅衣大炮給炸成重傷然後不治身亡的。

之後紅衣大炮又在一六二七年,在寧錦之戰中,紅衣大炮再次發揮巨大威力,明軍大勝。

於是清軍在見識到紅衣大炮的威力之後,自然就十分迫切的想到得到這種大炮的製造方法了。

而後在崇禎四年一六三一年正月,後金在沉陽利用俘虜過來的工匠劉漢,成功彷制了西洋大炮,定名為“天佑助威大將軍”,他們以複雜的退火、淬火程序處理火炮的不同部位,由於夷字犯上滿洲人的忌諱,紅夷大炮便更名為“紅衣大炮”。皇太極在八旗軍設定新營“重軍”,後來佟養性任總兵官,曹振彥任教官,開始在戰爭中大規模使用炮兵。

於是乎在天啟年間讓清軍吃大虧的紅衣大炮就反過來了,在崇禎十二年公元一六三九年,清軍擁有六十門自制的紅衣大炮,在松錦之戰發揮極大戰力,連破明軍據守的塔山、杏山二城。

之後更是在順治元年公元一六四五年,十二月,在入關戰爭中出擊潼關,李自成的大順軍列陣迎戰,清軍因主力及大炮尚未到達,堅守不戰,次年正月,又以紅衣大炮重創李自成的大順軍,李自成流竄至湖北通山縣被害。

在然後順治二年也就是公元一六四牛年,四月二十四日,清軍調集紅衣大炮轟擊揚州城,史可法血書告急,南明政權卻置若罔聞。次日揚州城破,史可法壯烈成仁。

再然後到清康熙八年,即是一六六九年,清朝任用比利時人南懷仁設計多種大炮,有三種型號分別是:輕型大炮“神威將軍”型,中型大炮“神功將軍”型,重型大炮“武成永固大將軍”型。載入清朝官書《欽定大清會典》。

而後解決了吳三桂,以及一幹反叛的康熙覺得天下太平,所以火炮也就不需要發展,亦或是忌憚火器的威力會動搖清朝的統治,於是就下令不準再研發火器了,於是就此清朝的火炮停止下來了。

然後就這樣到了公元一八四零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虎門要塞的大炮重八千斤,射程卻不及因艦艦炮,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江陰要塞竟然裝備了萬斤鐵炮“耀威大將軍”。這些炮看似威武,射程和威力依然不及英艦的阿姆斯特朗炮,加之多年武備廢弛造成與英軍對抗時吃虧不小。

之所以原本還在十八,十七世紀威力還算頂尖的紅衣大炮到了十九世紀就被因軍吊打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十九世紀是西方武器大換代的時期,火炮技術大大改進。

工業革命使得武器製造業使用了動力機床,可以對火炮內膛進行精密加工,更標準化、精密化的各種配件、炮彈生產;連早已被所有國家掌握,然後黑火藥的加工工藝水平都有大幅度提高;火炮射擊的理論與戰術在拿破崙的實踐中得到新的發展。

因此讓當時火炮的威力、射程與射速成倍增長。反觀清朝的火炮,仍然使用最傳統的手工鑄炮工藝,因為管理和工藝等等原因,使當時清朝自產大炮的炮身大量沙眼,炸膛頻頻,內膛的加工也十分粗糙,缺少科學知識兵勇的操炮技術比不上英軍。兩百年前的紅夷大炮在兩百年後已經風光不再,老態龍鍾,無法抵禦西方列強的入侵了。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得歸功於康熙的禁止火炮研究的旨意了,因此才讓西方列強有了追趕和反超的機會。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神秘復甦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深空彼岸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
相關推薦
娛樂在身邊劍閣女弟子修仙日常法醫嬌妻太難惹法醫女友,火辣辣文明玉簡穿越後滿級大佬爆紅娛樂圈滿級大佬修仙日常小小小男傭將軍大人請接招撩夫成癮:將軍大人,溫柔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