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六朝何事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何謂三關?”

“頭為天關,足為地關,手為人關。”

“嬰兒奼女正在何處?”徐重光再問道。

永靈答道:“嬰兒在腎,奼女在心。”

“呼吸何如?”

“撥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則接天根,吸則接地根,呼則龍吟風起,吸則虎嘯風生,呼吸風雲,凝成金液。”

徐重光復問:“何者名為龍蛇?”

“龍者是性也,腎也,蛇者是心中嘉氣也,是不離性也。”

“何者名為出家?”

“出家者,萬緣不掛,自己靈明,乃是出家。”

“何為修行?”

“修者,真身之道,行者,是性命也,名為修行。”

“如何無為?如何有為?”

永靈答道:“學人下手,先以有思有作有為之法系住韁繩,或以樁,或以拳,或聽息,一念下去,總要落個清清明明,一塵不染,方入後天之無為,以待得大定真空之時。”

“如此漸漸,自然有心地大放光芒,虛室生白,金機飛電之日,此時若能時刻相抱,待得天心來複之時,以此一息之機久久不離,自然能得活潑真意流轉,於念頭上回返嬰兒之純淨,此之念頭全是元神做主,以此念下功,或有作之起巽風,勒陽關。或無為之沐浴溫養,總能合道性而不失起清淨。”

永靈最後道:“故總以以入無為而以元神顯發,又無為入有為以招攝虛空真陽補足丹頭,又有為入無為以溫養聖胎,合道虛空,此次第明確。”

“不錯。”師徒二人一問一答至此而終,徐重光看著自己教出來的弟子,點點頭,欣慰的笑笑:“吾道有傳矣!”

“弟子愧不敢當,有負師父厚望。”

“你不必自謙,為師教你的時間,不過是這四五年時間,好在這幾年時間,你已將我一身所學得了十之七八,剩下的那十分之二三,非是你天資所限,而是我所不能教爾。”

徐重光喟嘆一聲,眸中滿是對過往的回憶:“我這一生,所學的東西實在太過繁雜,兼且生性愛學,恨不能遍覽各家拳譜,學盡天下武術,以滿足自己的求知慾望。”

“故而所學武功,連自己都數不清有多少種,本派武術我可以傾囊相授,其餘形意、八卦、太極等我也可以傾囊相授,但其中仍有許多功夫等,皆為彼之門派秘傳,我當年也是因緣際會方才學得,故而未得其允許,不好私自傳授。”

“弟子......”永靈剛想說自己能被收錄門下,已然是感恩戴德,受寵若驚,至於能學到多少東西,其實並無奢望。

“為師自然知你秉性,否則又怎會將你列入門牆之中。”

徐重光笑道:“武道並非是多練一門武術,就更厲害一分,我當年之所以要廣習天下武術,一是因為個人的愛好,二來主要還是因為,不忍見到一眾武術傳承在戰火中斷絕,所以自我勉勵,每多習得一門,日後就能多保留下一分傳承。”

“就如武當,傳承多已斷絕,所幸昔年我所學武當功夫甚多,總算將這份傳承續上,使其不至於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只能容後人空想。”

“你出身農家,心性淳樸,少思少念,我教什麼你便學什麼,更難得是,你從來沒有迫切的想要習得更多武術,讓功力更高、更強的求切之心,這份心理正契合了道教無為而無不為的至理。”

事實上人無論是去學武,還是修道,總是免不了心思起伏難定,徐重光前世也是見過相當多的好道之人,然而這些人剛剛一開始修練,稍微有一點氣感,就不禁胡思亂想,認為自己是不是要修出神通來了。

譬如有人修練是眉心疼痛,猶如撕裂,就以為是自己要開天眼了,歡欣鼓舞不已。

當然也有些人,打坐的時候壓根就沒有什麼氣感,那就又另當別論了。

又有人好高騖遠,一心追求要修練什麼法術、神通,或想斬妖除魔,或想與人鬥法,或想算命卜卦,乃至想修練房中術、歡喜禪,或是想著修練卜算之法去賭球大賺一筆。

豈不知這種心念一起,反而易走入邪魔外道。

的確有道門前輩因生活困頓,且修道本就需要耗費巨量財力,各種法器的置辦更是一筆鉅款,所以以卜算之法賺上一筆。

但想靠卜算之法去賭球因此修道和修道多年因窮苦或置辦法器而用卜算之法賺錢卻是完全不同的。

再有沉迷於丹道理論而不可自拔者,整天閱覽諸多丹經、道藏,琢磨著什麼是肘後飛金晶,什麼是河車搬運,什麼是虛空大定,如何斬三屍等等,卻疏於實修。

此輩常見於丹書讀得越多,理論習得越多,到頭來反而越是背離實修。

如徐重光前世所知曉的幾位道教高人中,通讀道藏,理論學得極多的固然是有,如陳攖寧,但也有許多道士連字都不認識,第一次修練就直接深入定中,元神顯現。

故而許多高人說起丹道理論說不上幾句,但卻有真修為,而很多人說起丹道理論時一套一套的,但卻並無多少修為。

這也是為何收一佳徒極難,既要痴迷於此道,又要有隨時脫身的大毅力,兼且無論是道還是武,都有許多晦澀難懂的地方,非上智之人不可學,而上智之人又多心思龐雜。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武術?師父,過去您不是一直都說是國術嗎?”

徐重光搖了搖頭。

“武術,強身健體,國術,保家衛國。如今國泰民安,赤日當空,人人平等,縱古之三皇五帝在世也不過如此,國術也不再像十餘年前那樣,更多轉向強身健體之上,這是好事啊。”

“以國術行暗殺之事,終究只是小道,國術保家衛國,強國強種,其實又何嘗不是隱藏在絕望之中的無奈之舉了?我等中華武士奮死拼殺,正是為了未了有一朝一日,殺敵的國術能變為強身的武術。”

徐重光笑笑:“因為那將說明一個事實,我們的國家,再也不用像過去那樣,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用著古老的刀劍,義無反顧的迎向敵人的槍林炮雨!”

“那將說明,我們的國家,已然強盛起來,我們再也不用像過去的義和團那樣靠冷兵器作戰。”

人們總說義和團愚昧不堪,迷信刀槍不入。

更編造出袁世凱是如何揭破義和團騙局的歷史。

然而義和團比誰都清楚自己根本不可能刀槍不入,他們真正喜歡用的是槍!

然而,又有誰給他們槍了?他們用著冷兵器,高呼著刀槍不入迎向敵人的金屬洪流時,子彈會打穿他們的身體,鮮血會濺出,人們能夠感覺到疼痛,能夠看到前排戰士的流血與倒下。

但他們還是義無反顧的向前衝鋒,這絕不是因為他們愚昧到即使親眼見證還堅信自己刀槍不入。

只是,那是一個民族被逼到絕路時,不顧一切的殊死一搏罷了。

他們沒有選擇,只有用自己的肉身去迎向敵人的金屬洪流,用生命譜寫歷史的讚歌!

“這樣,縱然曾經只殺敵的國術最終變為強身健體的武術,甚至是變為表演的花架子,我們這些人也很欣慰了,這也是竇師兄,那些千千萬萬曾經為之努力,為之犧牲的人所想要看到的。”

當科技發達,再也不用像過去那樣依靠大刀、長槍去對抗敵人的大炮,坦克、飛機時,當我們擁有了充沛的火力,國術也將失去他保家衛國的作用,不可能再像過去那樣殺陣殺敵,重新回到強身健體的地位,變回武術。

這是屬於火器的時代,是武人的悲哀與落幕。

但徐重光卻很開心。

屬於武人的時代隨著火器的發達,是註定必然要落幕的,但它生於戰場,也該死於戰場,應該有一個璀璨的落幕。

所幸,它做到了。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武術最後一次煥發出所有的光與熱,就如同迴光返照般,創造了最後一個人才輩出,輝煌無比的時代,然後以那場戰爭做為自己的結局,悲壯的落幕。

從此以後,在戰爭中發展了千餘年之久的武術徹底與戰場告別。

這很好,不是麼?

“永靈,跟我來吧,有些東西,是時候交到你的手中了。”徐重光看了永靈幾眼,隨後帶著他走進一間封閉的房間。

“我此生唯有一樣東西,是始終無法捨棄的。”徐重光指著這間房間的書冊道:“那就是這成千上萬卷書冊!”

永靈看見這見不小的房子裡擺放著不知道多少卷書,但卻都分門別類的整齊放好,簡直就是活生生的書海。

“我的天,這裡的書竟然如此豐厚!”永靈不敢置信的看著徐重光道:“師父,這裡的書你都看過麼?”

“十之八九吧。”

永靈心中更加驚訝,但同時亦暗暗下定決心,也要如師父這樣孜孜不倦,博覽群書。

“啊,這裡還有很多醫術。”

永靈走到一個上面貼著醫字,而在這個醫字之下的,是擺放得整整齊齊,密密麻麻的各類醫術,其中更有許多泛黃的古籍,其中朝代多為明清一朝,被徐重光小心翼翼的安置著。

醫、卜、星、相、陰陽、五行......數不清的書籍都陳列其中,令永靈看得目不轉睛。

最後走到一列書櫃上時,永靈更是驚駭不已。

只見這一列的幾個書櫃上擺放著的,竟然是武學典籍,各派的秘傳拳譜。

倘若永靈是未來穿越而來之人,就會發現,這其中的不少書籍,都會在未來失傳!

“這就是我要交到你手上的,一個蘊藏無數書籍的——知識寶庫!”徐重光看著這些書籍,心中感慨萬千。

這其中的大部分書籍,其實都是徐重光自己按照自己的記憶默寫出來的,徐重光一生所習的全部拳術,全部被他寫了出來,陳列於此!

這也正是他一直以來所做的事情。

“修練,其實並不是單純的練武,無為、有為即是修練之真諦,所謂或以樁,或以拳,或聽息,一念下去,總要落個清清明明,一塵不染,方入後天之無為,以待得大定真空之時,方得至誠之道。”

“至誠之道一得,遂有不見不聞覺險而避之能,不僅能洞悉禍福,更能預測國運!”

“而至誠之道,並非是練拳所獨有,與習武與否並沒有關係,歷史上有大儒賢者心意修養到頂點,雖然手無縛雞之力,但是卻往往能先知,從而躲避危險。”

徐重光澹澹道:“就算國外的教派,傳說中,信仰到了極其虔誠的地步,也能夠得到神的庇護,看清楚將來的迷霧,可以成為先知,其實這東西,和拳術無關,讀書,信仰,做學問,都可以練出這個境界。”

“所以人練武,但不能只練武,必須博覽群書,修養心性,我在教你武術的同時,也教你諸多道藏、丹經,正因為武術與丹道,是共存的,武術決不可去丹道化,只剩下招式、技擊、打法。古之武將,倘若不通丹道,也必然透過其他與丹道相通的領域,如中醫、儒學、道學等涵養精神,修身養性,溫養身體。”

“這些書籍,你要好好看,好好讀,決不可只讀那一排的各種武術秘籍。”

這也是為何在龍蛇演義中,如李洛能、董海川、楊露禪等人好幾位宗師雖然身體上沒有達到見神不壞的境界,但是精神上都達到了至誠之道,可以前知的境界。

等到了王超的時代,情況就完全反過來了,巴立明、王超、神最後都是見神不壞但卻沒有至誠之道,僅僅只有唐紫塵一人達到至誠之道的境界。

其中正是由於兩個時代人的精神涵養不同,相比較之下,李洛能、董海川、楊露禪等人雖然不如王超厲害,但在心性上,又要比王超強出不少。

然而就在這時,永靈卻突然問道:“我聽說師父和我說過,已到了至誠之道的境界,師父真能前知國運否?”

徐重光雖略感詫異,但仍然是答道:“然。”

永靈神色激動道:“那師父能能否預測一番,我們日後國運如何?是否已然超英趕美,實現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了呢?”

徐重光不由怔住。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深空彼岸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7號基地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宇宙職業選手
相關推薦
偏偏註定賴上你婚緣已註定大航海時代:我有一艘幽靈船焚天魂主我的夫人竟是魔教教主九叔,我的功法會自動修煉我沒看過火影啊我以荒古聖體橫掃神秘復甦修仙:從心動大律師開始從一人開始升格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