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第二次佈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一樣米養百樣人,每個人都事物的看法都不可能一樣。

有人恨不得投資機構投的錢越多越好,有人卻視資本為洪水勐獸,一分錢也不想要。

晨光文具拒絕投資,早在陸澤的預料之內。

因為創始人陳瑚雄就是這樣一個拒絕資本的人,而且是拒絕的徹徹底底。

在前世,晨光文具最後哪怕為了上市不得已引入資本,也沒有出讓太多股份。

作為家族企業,陳瑚雄三姐弟控制著晨光集團100%的股份,直接和間接控制著上市公司晨光文具88%以上的股權,可謂是非常集中。

而像科迎投資和傑葵投資等資本收購的晨光文具股份,加起來都不超過12%。

由此可見,晨光陳氏家族對於資本有多抗拒,其牴觸程度絲毫不亞於老乾媽家族。

一般來說,這種保守的思維,很難幹成什麼大事。

可陳瑚雄三姐弟卻打破了這個魔咒,不僅把晨光文具發揚光大,更是把企業做成了百億級別的上市公司。

俗話說:“利字頭上一把刀。”

就算是血脈親情,在涉及到金錢的時候,這份情誼也很容易就被利益的鋒刃給一刀兩斷了,這在生活中才是常態。

現實社會中,發生了太多手足之間因為“爭奪資產”而大打出手、反目成仇的例子。

親兄弟之間,為了分父母遺留的一套房子都能鬧得要死要活,更何況是百億級別的上市公司如此大的財富。

只有把親情永遠看作是第一位的家人,才能有如此凝聚力。

在商界,像晨光陳瑚雄三姐弟這樣的例子可不多,像真功夫餐飲、老乾媽這兩個知名的家族型企業,後面都因家族內訌導致企業越來越不行。

都知道家和萬事興,如果親人能齊心協力,那遠比職業經理人團隊戰鬥力強,畢竟自己人更放心。

可現實就是如此諷刺,能做到這點的寥寥無幾。

多數時候所謂的親人更靠不住,遠不如職業經理人來的靠譜。

但凡能做到家和萬事興的家族,其家族成員發展都不會差,即使發不了財,日子也會越來越紅火。

可能真正做到這點的家族,又怎麼會不發財呢。

不然又怎會出現曾經的國內第一富家族,賣飼料起家的新希望集團劉氏四兄弟。

都說潮汕人做生意厲害,豈不知多數潮汕生意人不僅秉承宗族文化,更是有很強的鄉黨互助傳統,所以才把生意做的風生水起。

雖然家族團結的人非常容易成功,但也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排外性。

家族企業不僅不信任職業經理人團隊,就連外界資本也充滿了敵意。

就像陳瑚雄幾兄弟一樣,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願意接受資本的收購。

即使出讓股份,也只願意出讓少得可憐的比例。

所以陸澤在長毛還沒去洽談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因為前世的晨光集團就是如此。

哪怕晨光文具在瀕臨倒閉的時候,陳瑚雄也是向姐弟求助,未曾引入過外來資金幫扶。

所以長毛無功而返,陸澤也絲毫沒有責怪的意思。

既然投資這條路行不通,那他就乾脆不存這個念想。陳瑚雄拒絕他的投資,那筆芯的訂單也不可能交給晨光文具來生產。

否則,和資敵何異。

要知道,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工廠和工廠也不一樣。

【拾光文創】所有的合作生產供應商當中,就沒有一家是陸澤前世聽過的大牛企業。

畢竟他穿越回來本身就帶著巨大的蝴蝶效應,如果再影響點牛人發展程序,豈不是容易失去控制,無端給自己製造出很多競爭對手。

要知道牛人之所以是牛人,就是但凡給個機會就能起飛的那種,因此陸澤也不得不防一手。

而像晨光文具這種,如果把筆芯生產訂單給他們,豈不是助推陳瑚雄快速發展。等他羽翼豐滿,扭頭就和陸澤打擂臺,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投資晨光文具不成,那像得力文具、真彩文具這些成立時間更早的企業,就更不用妄想了。

至於其它知名文具企業,要麼還沒成立,要麼筆芯產品這會兒根本不行,所以晨光收購之路已堵,算是徹底絕了陸澤投資發展的念想。

為今之計,就只剩一條路了,那就是自己建廠。

像晨光文具一樣,自己建一個制筆工廠,徹底解決筆芯供應的問題。

筆芯這玩意兒,雖然技術含量不高,但也是有一定的技術門檻。一旦研發成功,就意味著超脫了一般文具企業,算是掌握了核心競爭力了。

晨光文具之所以能發展壯大,也和此不無關系。

去年陳瑚雄才在浦東六裡建立了籌備廠,今年更是直接在奉賢拿了6畝地自行建廠,可見研發的時間並不長。

畢竟魔都是老牌筆廠的發源地,光是一個英雄牌鋼筆和墨水廠,就有不少退休的老專家。

晨光文具也正是把廠建在魔都,找到了專家才得以做出了書寫感極好的中性筆。

為了討好專家,陳瑚雄甚至在師傅家住了半個月,白天幫師傅做飯做家務,晚上給師孃念新聞,無事時輔導師弟做作業,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師傅終於給感動了。

在老師傅把關下,晨光文具的研發和生產質量很快就提升許多,這才有了發展壯大的基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一支筆看似簡單,其實在生產的時候,僅僅是筆頭的製造就有20多道工序。就連筆頭上這一個小小的球珠,或許都需要一整個研發團隊去不斷鑽研。

比方說如何讓一支筆頭怎麼摔都壞不了,如何讓一支筆保持最佳的出墨狀態,只有把一件件小事做到極致,才能造出讓使用者滿意的筆芯。

好在這研發門檻並不高,不是特別高精尖的玩意兒。陳瑚雄能在魔都找到專家,那陸澤也自然可以。

只要肯持續投入去研發,技術儲備就會越來越好,產品效能也會越來越有競爭力。

比起晨光文具,陸澤的資本優勢要強大的多,實在不行去泡菜國或霓虹國那邊,偷挖兩個退休的老師傅過來。

有強大的資本在,不管哪裡的人才都可以為我所用。

心裡打定了建廠這個主意,陸澤就不做他想,一心為這個事情去謀劃。

第一步就是找專家,挖人才的事情。

他又吩咐長毛:“你去花錢多打聽一下,東海的傳統制筆廠有什麼老師傅、老專家比較牛,想辦法請來,咱們自己辦廠。

然後,泡菜國和霓虹國那邊,也託人留意留意,有沒有這方面的專家可以挖過來。

晨光既然不答應,那咱們就自己幹。”

“老闆,真要自己建廠?那這個廠子建在什麼地方?”長毛劉小軍小心翼翼地問道。

陸澤想都沒想,就回覆道:“要買地建廠,自然是首選在魔都了。這還用想嗎?”

“老闆,魔都這邊的用工價格可不低呢。”長毛好心勸了一句。

陸澤沒好氣的訓道:“我不知道嗎?用你多操心,聽吩咐就對了,快給我找人去。”

“是是是,我這就去打聽,一定把專家請來。”長毛點頭哈腰的應承道,立刻退出了辦公室。

在魔都建廠,陸澤自然有自己的打算。

或許在別人看來,這邊成本高建廠不划算。但是對陸澤這個穿越大老來說,在魔都建廠那幾乎是無本生意。

因為魔都城市發展太快,地價瘋漲,要不了幾年說不定你建廠的地塊就被徵用拆遷。

到時候不僅可以獲得一筆巨大的賠償和補貼,還能用這錢升級一下廠裡的生產線和機器設備。

唯一的要求就是,你能看準地方,既要不耽誤干擾生產,還要能在關鍵時刻處於被拆遷的範圍。

而這一點,恰恰是陸澤這個重生者最有優勢的地方。

他把目光投向了大虹橋地區,沿著外環隨便套一塊地方建廠,以後也是會翻個十幾倍的價格。

因為大虹橋地區,以後不僅會擴建機場,還會修高鐵站,通數條地鐵,建國家級會展中心,周邊小區也是一個一個建的飛起。

在這邊投資地塊建廠,絕對是可以大賺一筆。

現在買地的這點成本,根本就不叫事兒。要知道晨光文具這兩年在魔都投資建廠,也不過就花了幾百萬而已。

以陸澤的實力,完全可以玩一個騷操作佈局。

先現在虹橋地區投一塊最好的地建廠,等過個十年八年的要拆遷了,再搬遷到更偏遠的地方去。

不過也只有在東海他敢這麼玩,畢竟東海的營商環境是最好的。

要是換了其它省份,說不定工廠被強拆了,一毛錢賠償都撈不到。

而在魔都,經常聽說有些小破廠老闆,因為廠建的早,原本不怎麼賺錢的廠被拆遷,賠償數千萬而一夜暴富。

這就是陸澤把魔都作為工廠首選地的原因,至於這年頭那點工人的工資差異,和拆遷回報一比算個屁。

要是真玩的騷氣,他完全可以囤地玩。反正這會兒工業用地便宜的很,多少外資企業都在魔都靠著買地建廠賺了一大筆。

但陸澤不可能把資本完全用來囤地玩兒,因為做生意他能賺得更多。

他打算先在大虹橋地區囤幾塊地建廠,【絕味包子】、【徐記米粉】、【拾光文具】的中央工廠都可以建起來。

然後再在更郊區的地方,多囤幾塊更大的地,暫時當倉庫使用。

一旦虹橋近郊這邊的地要拆遷了,就搬去更郊區的地塊,正好擴大產能,升級產線,一氣呵成。

因為更遠的郊區地塊,現在更為便宜,對陸澤來說用地成本並不高。

心裡越琢磨,越覺得這事的可行性很強。

如果要說投資地塊會佔用流動資金,那就想多了。拿著土地許可證、房產證可是隨時能去銀行低息貸款的。

陸澤於是把這些想法都寫在了本子上,準備進行來魔都的第二次佈局。

等第二次佈局順利實施,他旗下的生意又會再次上一個新的臺階。

---------

PS:昨晚實在太累了,今天起大早才爬起來補完替換,抱歉了。

繼續碼下一章,爭取今天早點更新出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深空彼岸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7號基地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宇宙職業選手
相關推薦
第三降臨病美人放棄掙扎[重生]風起龍城千年軍閥從諾克薩斯開始西遊:我能修改旁白國運:沙漠吃雞,開局大禹治水我在群裡做仙尊宗門:這個師尊有億點苟苟在宗門,我能修復萬物不跪即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