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勢震中外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李曄召韓建入朝覲見,韓建畏懼皇帝問罪,稱病推諉不朝,對此李曄早有預料,所以也沒有生氣,只當這件事沒有發生過。

批閱完案頭奏摺,伸了個懶腰,李曄前往長安殿看望淑妃和李廷衣,之前李曄在裴貞一身上因為縱慾過度,便藉口生病不去上朝。

對於李曄的昏君行為,何芳既失望又傷心,好些天都悶悶不樂,李曄自知理虧,費盡心思哄騙了三次,夫妻二人才和睦如初。

及至長安殿,女官肖斯尹等人迎來,李曄淡然一笑:“平身,淑妃何在?”

肖斯尹答道:“啟稟陛下,夫人在後院教廷衣繡工。”

“朕知道了,你去吧。”

在肖斯尹軍機重地拍了一把,李曄哼著小調往後院走去,他的心情相當好,一路上遑論宮女閹人,見了皇帝都躬身請安,李曄一一回應,看到個別年老的宮人,還讓高克禮掏出錢袋打賞一二,感動得這些老宮人連連作揖謝恩,聖人給賞錢,那是真心疼愛咱們這些奴婢。

走著走著,不知覺的就走到了長安殿後院門前。

如今的長安早已不是當年的長安,僖宗返回長安後修繕了前朝,含元、紫宸、延英、清涼等重要宮殿都得了一定修繕,但因為財政捉襟見肘,內中各殿都沒顧得上。

李曄即位後也下旨修繕皇宮,但這一年多以來又打仗又練兵,財政非常緊張,李曄和杜讓能為了省錢搞錢,幾乎是絞盡腦汁,何芳鶯也體諒時局艱難,工部尚書崔昭緯四次提議修繕長安殿她都沒有答應,說長安殿能住,長安殿的宮人也從來不出宮買東西。

單看長安殿正殿的確還可以,去年李曄還在這裡宴請了文武百官,但後院已徹底荒廢了,流水乾涸,花草枯死,荒草齊人高,亭臺半塌半就,滿是灰塵蛛網。

見微知著,管中窺豹,唐統的衰敗氣息撲面而來,推開內院大門,李曄在高克禮和顧弘文的簇擁下入內。

後院空蕩,秋葉滿地,小院正中擺有織機,三個女人正各自織布穿線,其中一個是淑妃何芳鶯,兩月大的德王李裕被她用揹帶背在背上,小家夥趴在母親背上睡得很沉,這傢伙只要離了何芳鶯懷抱,馬上就開始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何芳鶯飽受折磨,一直睡不好覺,這段時間的氣色很差,連織布的時候都把他背在背上。

唧唧復唧唧,三妃當戶織,另外兩女是李廷衣和李漸榮,李漸榮出身貧寒,織布的動作也很麻利熟練,李廷衣挨著何芳鶯坐的,動作不甚熟悉,現看現學。

三個女人織得很認真,對悄然到來的皇帝渾然不知,最後還是李廷衣眼角餘光瞥見身後有人來,這才發現了皇帝,當下不禁雀躍道:“淑姐姐,陛下來了!”

李曄止住要行禮的三女,淡然笑道:“你們怎麼想起織布了?”

何芳鶯起身,展顏一笑道:“閒來無事,不如做些有用的事,能省些開支。”

等她起身,李曄才發現,她只一身樸素衣裳,沒有任何多餘的點綴,只內襯緋紅作為掩映而已,想來也是擔心織布的時候會損壞那些貴重的衣裙。

朝廷今年雖然收入了六百多萬貫錢,但李曄根本沒有過手,都給杜讓能調配了,京畿流民要招撫安置,官員的俸祿,內侍省的開支,神策軍的軍餉,御馬監四營的軍餉,北斗七營兩萬多人的,遭兵禍的鳳翔和隴右要撥錢,製作兵器甲冑也要錢,西川還要燒錢……

看到何芳鶯這身打扮,李曄百感交集。

“芳鶯如此,朕心甚愧……”

何芳鶯拉著李曄手,輕聲寬慰道:“陛下不要這麼說,臣妾甘願所為。”

李曄慚愧一笑,叮囑道:“你才坐滿月子,保重身體為要。”

“沒關係的,臣妾還有一件事要跟陛下說。”

李曄疑道:“何事?”

何芳鶯拉著李曄走到一旁,面露難色道:“昨天太后宣見臣妾,說王國舅想去西川前線為國效力,還說如果不能派任西川,出任朔方節度使為國戍邊也可以。”

太后即懿宗皇后,是僖宗和李曄的生母,何芳鶯口中的王國舅便是她的親弟弟,田令孜被逐後,王瑰向僖宗討要節度使,僖宗並不昏庸,知道舅舅沒這本事,給了王瑰一個清水衙門的差事,李曄即位後,王瑰又兩次討要山南東道節度使,因為楊復恭反對外戚干政,李曄也知道王瑰沒這本事,兩次都拒絕了,可沒成想這舅舅還不死心。

歷史上王瑰向昭宗討要山南東道節度使獲准了,但卻沒有徵求楊復恭同意,於是楊復恭指使義子山南西道節度使楊守亮提前在王瑰船上動手腳,王瑰本人及隨從賓客全部溺亡。

有報國之志,無報國之才,李曄很想問舅舅,您老在長安住著不好嗎,老想著出去打仗作甚,不怕死在戰場上嗎?

話說回來,太后多次出面,李曄已不能再拒絕,這是以孝治國的時代,三番五次忤逆父母就是不孝,皇帝也是一樣,如果太后跑去太廟哭訴,李曄就難堪了。

以王瑰的才能,節度使肯定是不能給的,那就讓他去西川打仗好了,反正這是他自己提出的要求。

沉思少許,李曄說道:“轉告太后,讓舅舅做好赴任準備。”

何芳鶯如釋重負,終於清淨了。

說完這時,與何芳鶯恩愛了一陣,李曄又檢查了李廷衣的讀書情況,這小美人已經讀到了憲宗實錄,李曄詢問相關的人和事,她回答得頭頭是道,李曄很滿意,表揚了幾句。

見完何芳鶯和李廷衣,李曄又去看了李漸榮。

李曄勤快房事,也注重細節,打針更是精準,每次都確保注射到位,可李漸榮的肚子就是沒動靜,李曄本以為李漸榮不孕不育,這回見面才知道她已有兩月沒來月事了。

“如此甚好,織布不要勉強,不想織就回去休息。”

“謝陛下關心,淑姐姐待臣妾很好,陛下不用擔心,處置國事為重。”

李曄摸摸她的頭,回首對高克禮吩咐道:“選些細心宮人,照顧好李昭儀。”

“謹遵大家旨意,奴婢稍後就去挑人。”

李曄點點頭,對何芳鶯三人道:“朕還有事,就先走了。”

“臣妾恭送陛下。”

三人齊齊見禮,目送李曄一行離去。

剛回到含元殿,顧弘文進來報告道:“含象殿來報,河東夫人備了晚宴。”

“朕……”

李曄嘆了口氣,起身道:“讓御膳房不用做飯了,替朕更衣。”

換了衣裳,李曄帶著高克禮幾人赴宴。

經過再三考慮,李曄還是把河東夫人的封號給了裴貞一。

至於李廷衣,離她正式冊妃的時候還有兩年時間,到時候封貴妃。

只要李廷衣生了兒子,李克用也不會抱怨什麼。

含象殿燈火通明,大殿金碧輝煌,裴貞一一襲深紅長裙,美目流盼,紅唇奪目,美得驚心動魄,帶著宮人在殿外等候皇帝,李曄到來後,夫妻相視一笑,執手並肩入內。

香爐嫋嫋,裴貞一引李曄於主位落座,李曄落座後,裴貞一施禮坐下,不等李曄詢問,裴貞一就笑笑道:“臣妾今夜請陛下赴宴是為賀喜,此事或可為夫君分憂一二。”

李曄笑問道:“貞一何事?”

“族公為陛下進獻絹三千匹,糧草二萬石,聊表忠君體國之心。”

絹是這個時代的硬通貨,糧草也是李曄迫切需要的物資,在川作戰的諸道兵馬,大多不用朝廷負擔糧草軍餉,但四萬多神策軍的耗費得朝廷管,諸道將士的軍功得以絹結算。

唐代雖然保持海陸對外貿易,但新航路尚未開闢,世界市場不存在,白銀並未大規模進入中國,貴金屬不作為一般等價物進入市場流通,僅供大宗交易結算,有貯藏手段,不具備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價值尺度也只體現在奢侈品身上,其餘商品不以白銀衡量。

簡而言之,黃金白銀在這個時代不是貨幣。

銅錢雖然具備貨幣的各項職能,但弊端也非常明顯,一是價賤體重,幾十貫錢重達百斤,非常不適合大宗交易,更別說用銅錢去結算軍功了,一百萬貫錢,如果透過陸路運輸到西川,僅運輸就是一項巨大的工程,人力物力及附加成本高昂到不可想象。

第二個突出的弊端是易於盜鑄,容易滋生假幣。

每次只要官方鑄行虛價大錢,私鑄就會氾濫,然後泥沙俱下,銅錢可信度降低,進而導致市場混亂,為了恢復經濟秩序,朝廷只得廢止大錢流通,或者宣佈大錢降值使用。

肅宗也鑄行乾元重寶了,但根本沒用。

唐武宗討伐昭義,對將士論功行賞格都是用絹結算。

中唐以後,社會生產常常遭到破壞,物價上漲,鑄錢非常虧本,有時造一貫錢要花費幾貫甚至更多,加之以上因素,官府不願也無力多鑄錢,索性讓絹馬等硬通貨與銅錢並行。

話說回來,三千匹絹真不是個小數目。

按會昌討昭義賞格,這足以支付十個兵馬使的腦袋。

兩萬石糧草也不少,唐代一石約五十三千克,兩萬石就是一千零六十噸,按照後世大米通價計算,兩萬石糧食草料的總價值為二百多萬元,現在是亂世,價值還要高些。

至於這三千匹絹,李曄還不知道產地,暫時只能用人頭估價,但無論屬於八等中的哪一等,三千匹絹的價值都很大,基本上夠支付西川諸將的腦袋,足以減輕李曄的壓力了。

李曄樂得半死,險些笑出聲來。

年少不知富婆好,錯把愛情當做寶,年少不知軟飯香,錯把青春倒插秧,如今重來一次,雖然變性了,但李曄還是領教到了富婆的威力。

李曄面上穩如老狗,心裡已樂開了花,心裡盤算著待會兒如何跟裴貞一恩愛雲雨,正想入非非的時候,李曄突然反應過來一個問題,沒事人家白給你這麼貴重的東西?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把裴貞一賣了也值不到這麼多錢,無事獻殷勤,其中多半有詭,腦袋清醒過來,李曄半開玩笑道:“這太貴重了,你們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裴貞一不以為然道:“自高祖建唐,裴家就與天家休慼與共,陛下發諸道兵馬收復二川,料想錢糧耗費頗巨,所以臣妾修書說明,族老便命臣妾兄長裴進將這些東西呈送陛下。”

裴進?李曄沒印象。

裴家慷慨解囊,可能有為後輩鋪路的想法,也可能是讓李曄欠他們一個人情的打算,這麼想也對,終唐一朝,河東裴氏共出了十七位宰相,裴寂、裴矩、裴炎、裴居道、裴行本、裴光庭、裴耀卿、裴遵慶、裴垍……

每一個唐朝皇帝在位的時候,都有裴家宰相執政,自李曄以來,雖然裴貞一嫁給了天家,雖然裴樞掌管御史臺,但就是沒有裴氏出身的宰相,裴貞一的父親裴靜也只是算學博士。

魏晉之世,河東裴氏與琅琊王氏同盛一時,人稱八裴八王,裴徽比王祥,裴楷比王衍,裴康比王綏,裴綽比王澄,裴瓚比王敦,裴遐比王導,裴邈比王玄。

王與馬,共天下,前王后謝,裴王輔國。

可當初的魏晉高門到現在已離開了決策層,有了落寞的勢頭,歷史上裴樞和裴贄雖在昭宗朝拜相了,但那是在三鎮犯闕事件之後,而且李曄已不是本人,也不打算啟用他們。

世家也好,寒門也罷,延英大舞臺,有才你就來。

沒有宰相的才能,趁早死心。

反正科舉也快了,到時候李曄會一一審閱裴家子弟的答卷,確實有不錯的,李曄自然會重用培養,不過對於被裴貞一點名的裴進,李曄還是得先開個後門。

沉思少許,李曄開口道:“裴進如何,貞一為朕細言之。”

裴貞一露出了笑容,立即按預備好的言辭說道:“臣妾長兄裴進為東眷支,諗郡公嫡子孫,擅經多才,尤精陰陽縱橫兵法,武功過人,曾隨諗公出關討黃巢,時年十六。”

“裴諗的孫子?”

聽到諗郡公三個字,李曄有些震驚。

裴貞一重重點頭,保證道:“千真萬確,人證物證俱全。”

裴諗是裴度膝下四子,曾任職兵部,官至太子少師,封河東郡公,黃巢起義爆發後,裴諗前往襄陽就職,與山南東道節度使劉句容及江西招討使等人共同防禦黃巢東進。

中和三年,秦宗權南下,劉巨容兵敗,裴諗率兵斷後,掩護劉巨容等文武官員東撤,最後戰死殉國,追封河東郡公,裴諗長子裴沼隨劉巨容返回成都後不久,宰相王鐸與宦官楊復光發起長安收復戰,裴沼主動隨軍出征,最後戰死在通化門,身中四十七箭殉國。

李曄沒想到,默默無名的裴進會是裴度的四房重孫後人。

裴度四房三代人,止今僅存裴進這個少年郎,可謂滿門忠烈。

想起這些事,李曄也搞清楚了裴家的用意,應該是想為裴進謀個為國效力沙場的武職,這少年郎隨爺爺血戰襄陽,又隨父親反攻長安,想來也是希望為聖人建功立業。

如果他真的專攻文術,打算科舉入仕做個文官,根本不需要跟著長輩轉戰四方。

沉思少許,李曄感慨道:“你明天接他進宮,朕考校一下。”

裴貞一道:“臣妾問過哥哥,他說想去西川為國效力,夫君能答應嘛……”

“考校完畢再說,你不要這樣……”

裴貞一拉著李曄的手搖晃,神情語氣很是肉麻。

“朕……”

枕邊風最致命,李曄最終答應派裴進去西川,但前提是他透過考校,裴貞一達到了目的,當下風情一笑,緩緩依偎到李曄懷裡,但李曄心中始終有種賣官鬻爵的罪惡感。

不過這種心理也並不嚴重,在這個禮崩樂壞的時代,開後門太正常不過,要想整頓吏治,恢復初唐的官場風氣和用人制度,現在還不是時候,眼下得團結拉攏各派一致對外。

若裴貞一所言不假,為裴進開後門也是值得的。

晚宴結束後,夫妻二人進入恩愛環節,行完房事,推開爛泥般的裴貞一,李曄在心裡告誡自己,一定不能成為李隆基那樣的皇帝,楊國忠這樣的庸人千萬不能放進朝堂。

胡思亂想一陣,夫妻二人昏昏睡去。

次日,李曄在含元殿召見王瑰和裴進,前者是太后的親弟弟,後者是裴貞一的同族哥哥,都是後族外戚,李曄有賣官的罪惡,裴進亦有買官的屈辱,皇帝問一句答一句。

“何謂治軍,何為用兵之道,裴進且試為朕言之。”

裴進絲毫不慌,拱手淡定道:“治軍之政,謂治邊境之事,匡教大亂之道,以威武為政,誅暴討逆,所以存國家安社稷之計,是以有文事必有武備,故含血之蠹,必有爪牙之用,喜則共戲,怒則相害,人無爪牙,故設兵革之器,以自輔衛,故國以軍為輔。”

李曄點點頭,又細問道:“二者關係如何?”

裴進繼續道:“國以軍為輔,君以臣為佑,輔強國安,輔弱國危,在所任之將,非民之將,非國之輔,非軍之主,故治國以文為政,治軍以武為計,治國不可以不從外,治軍不可以不從內,上有所好,下必效之,所以軍中上殘則下殺,為將者審視而事,不可不查。”

“治內不同於治外,治內軍不同於治外國,內謂諸夏,外謂戎狄,四方戎狄禽獸,難以理化,宜以威服,非創以兵威,不知罔懲,禮有所任,威有所施,內外不能一概而論。”

“是以黃帝戰涿鹿,唐堯戰丹浦,舜伐有苗,禹討有扈,自五帝三王至聖之主,德化如斯,尚加之以威武,故兵者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一味用兵殺人,不足以治軍理兵。”

李曄臉上露出了笑意,稱讚道:“殺治不類,卿家甚善,繼續說!”

“夫用兵之道,先定其謀,然後乃施其事。”

“審天地道,察眾人心,習兵革器,明賞罰理,觀敵眾謀,視道路險,則安危處,佔主客情,知進退之宜,順機會之時,設守禦之備,強征伐之勢,揚士卒之能,圖成敗之計,處生死大事,然後乃可出軍任將,張禽敵之勢,此為軍之大略也。”

“夫將者,人之司命,國之利器,先定其計,然後乃行,其令若漂水暴流,其獲若鷹隼之擊物,靜若弓弩之張,動若機關之發,所向者破,而敵自滅。將無思慮,士無氣勢,不齊其心,而專其謀,雖有百萬之眾,而敵不懼矣,所以苻堅敗於肥水,永為世鑑。”

裴進娓娓道來,一點也不卡殼。

不愧是頂級門閥出來的子弟,這份氣場和功力確非一般人能及。

之後李曄又考校了五經六義,裴進亦是對答如流,所言頗受李曄認可,等裴進在校場為李曄展示完過人的武功和飄逸的劍術刀法,李曄已下定決心重用這個言行有儀的少年郎。

相比裴進,舅舅王瑰就像個草包。

李曄問了幾句就沒心思多問了,讓舅舅回家待命。

十月十六日,裴進單騎入川,奉命前往劉崇望幕府效力。

王瑰獲劍州司馬,發往李保麾下,王瑰對此任命非常不滿意,但因為受到了宦官顧弘文的嚴詞警告加威脅,最終只得乖乖前往劍州赴任,臨走跟太后抱怨,又要侄子小心近侍。

李曄勉力了幾句,終於把這個麻煩精舅舅送離了京城,顧弘文對王瑰的警告威脅是李曄指使所為,效果也是顯著的,宦官一下場,跟皇帝講條件的外戚馬上變成了乖寶寶。

上月發出的討賊制書,經朝廷和劉崇望運作,終於看到了效果。

宰相劉崇望親自擔任諸道行營都統,名義上指揮四面招討及下轄部隊,實際指揮李忠國、孫惟、楊守亮、李保、張威、武成策等部,崔胤為西面行營都統,統率山東軍隊,張浚為北面行營都統,指揮隴右軍隊,韓全誨擔任南面行營都統,統率威遠鎮南二軍。

李保雖然被任命為東面招討使,但因劉崇望已經前往四川督師,並坐鎮梓潼協調東南西北四面軍隊,所以蜀王李保沒有再被任命為東面行營都統,此職由劉崇望親領。

此次出兵共彙集近十萬兵馬,包括神策軍、鳳翔節度使、隴右節度使、山南西道節度使、鎮南節度使、威遠節度使、山東處置觀察等使、忠義軍、奉義軍、天威軍、均金商房等州刺史和御馬監虎豹營、陷陣營及天樞、天權、天璣、玉衡、搖光北斗五營。

朝廷宣佈出兵三十萬討伐王建,在梓潼坐鎮的劉崇望於十五日飛馬傳命四面行營,命各路兵馬接令後水陸並進,崔胤沿南充、遂寧、樂至、資陽一線逼眉山,斷成都南路,李忠國攻鹽泉解救楊守亮,合鳳翔軍剿滅李簡、華洪、王宗侃等蜀軍。

合張浚、張威、孫惟、武成策、李保、御馬監、北斗七營東面諸軍進討巴西王建,均金商房等州刺史馮行襲等人沿涪水攻涪城和梓州,力爭切斷王建南下退路。

韓全誨、杜弘徽、劉道言等人,北上與西面行營策應,直搗梓州。

對於劉崇望的人事任命,李曄一一批准。

訊息傳出,長安輿論譁然,關中諸鎮震動,關東各鎮駐長安進奏使空前活躍,紛紛將朝廷發兵討伐王建的情況詳細報告給了本鎮,凡是知道的都寫上了,唯恐有所遺漏。

定初元年十月十九,龍劍、玉山、保大、保塞、武定、匡國、鎮國、邠寧、天雄、鄜坊、夏綏等關中藩鎮駐長安進奏使入朝參上,各進本鎮大帥奏章,外宅藩鎮請求出兵討賊。

二十二日,河東進奏院進李克用奏章,外人不知克用所言。

定初元年十月二十五,帝於延英殿大宴中外群臣,龍劍、玉山、保大、保塞、武定、匡國、鎮國、邠寧、天雄、鄜坊、夏綏等關中藩鎮駐長安進奏使受邀,河東、河中、宣武、荊襄、荊南、淮南、浙東、浙西、魏博、成德、平盧、義武、義成、太平、天平、歸義、嶺南東、嶺南西、安南都督府、桂管經略招討等使等關東藩鎮駐長安進奏使亦受邀入座。

三省五監六部九寺二十四司和御馬監、軍務處、內侍省、神策軍等中央南北二司文武百官與會,太后、淑妃、河東夫人、李昭儀、李廷衣、睦王李倚、永平公主等皇族宗室后妃與會。

中外齊聚,勢震大明宮。

是夜酉時二刻,大唐皇帝李曄駕臨延英殿,並發表以維護大唐統一為核心的重要講話,但閉口不提藩鎮跋扈,還點名表揚了李克用、朱全忠、王行瑜、韓建、楊行密、趙德諲等人,各鎮自然知道這是一種妥協,當下都起身高呼萬歲,聲討了楊復恭、李茂貞、王建的滔天罪行,表達了本鎮與逆賊不共戴天的決心,堅決團結在以李曄為首的朝廷周圍。

今天大宴中外群臣的目的在於融洽君臣同僚關係,同時溝通對話保證朝廷和地方藩鎮雙邊關系實現穩定友好發展,李曄發言完畢後入席,隨後由首相杜讓能代表朝廷致辭,他對諸位臣工為大唐盡心盡力的付出表示了感謝,希望接下來能繼續保持這樣的風貌。

接著是次相柳璨致辭,他對皇帝陛下的款待表示了感謝,代表群臣表示忠君忠大唐是人臣職責所在,未來會繼續團結在英明神武的至尊聖人周圍,為實現大唐中興而奮鬥終生。

最後是各鎮進奏使代表發言,魏博進奏使趙文立表示,魏博六州將一如既往尊奉大唐正朔,魏博上下與蜀中逆賊不同戴天,提議全體中外大臣及宗室后妃起立為皇帝壽。

震天響的萬歲響畢後,宴會正式開始,淑妃何芳鶯和宰相柳璨代表皇帝敬酒,然後是文人賦詩武人舞劍,接著又是美人歌舞表演,絲竹亂耳,美人奪目,交談愉悅,真是其樂融融。

宴會結束後,眾人各自出宮,皇帝重臣留下議論兩川軍事並詢問各項後勤工作進展,西川戰事是朝廷目前最重大的事務,東川西川的所有公文都被要求在第一時間送到皇帝手中。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我有一劍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
相關推薦
沒人比我更懂穿越!御獸:開局覺醒九星天賦在遮天變成女妖的那些年詭秘:魔女先生與獵人小姐攝政王的寵妻日常第三種絕色精靈:我轉生成了百變怪科學修仙:開局製造飛劍加特林精靈時代:帶著裂空座去高考半死人之停止輪轉的齒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