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莫忘東出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奉天承運皇帝詔中書門下,朕以沖齡,紹承唐統,懼德不嗣,罔敢怠荒,然生長深宮,不通經國,積習易溺,居安忘危,不知稼穡艱難,不恤征戍勞苦,天譴於上而朕不寤,人怨於下而朕不知,上愧祖宗,下負士庶,痛心靦貌,罪實在朕。”

“群僚所言,皆朕之過,人冤不理,吏黠不禁,逆賊不誅,濫用民力,大修宮室,廣發徭役,出入無節,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一人而已,獲罪九廟祖宗,褻瀆諸天神靈,朕不敢自赦,永懷悼嘆,如臨深淵,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隨著司天臺官員的受罰,罪己詔正式公佈,京師四方人心大悅,禁軍士卒感泣,各鎮駐京辦火速抄錄詔書發回本鎮,李曄在朝會上傷心,文武百官陪著皇帝一起流淚。

君臣集體反省後,在皇帝陛下的領導下,滿朝文武把精力重新投入到了中興大業上,一道道詔制相繼發出,顯示了李曄君臣大刀闊斧尋求變革,竭力中興大唐社稷的決心。

四月初一,山南節度判官周雲汀調任西川行省觀察府大使,掌書記劉志安轉任東川行省轉運府大使,山南節度副大使、興平軍節度副使陳徹移任西川車騎府大使。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刑部侍郎張文蔚空降成都,出任西川行省按察府大使,兼成都尹,比部郎中馮宗問空降梓潼,出任東川鹽鐵府長官,分管禁榷府,在峨眉山清修的劉巨容獲命東川車騎府大使。

初二,國舅王瑰獲命西川行省營田府大使,忠心耿耿的右威衛大將軍鄭元規出任東川觀察府大使,膳部郎中裴澈出任東川禮樂府長官,秘書丞獨孤損升任西川轉運府大使。

韋昭度就任西川行省同平章事,崔安潛就任東川行省同平章事,至於兩省各自的五位參知政事人選,朝廷還沒有決定出來,延英殿的內閣會議為此已經爭執了好幾次。

倒也不是為別的,而是沒有合適的人選,杜讓能、劉崇望、柳璨、韓正、楊涉、崔胤六位宰相一致認為,出任蜀中兩省參知政事的官員必須具備必要如下幾項硬性條件。

一,擁護大唐皇帝,與關東藩鎮沒有關係。

二,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朝野風評要好,杜讓能舉了個鮮明的例子,被舉例的物件是大詩人元稹,吃完瓜的李曄這才知道,大名鼎鼎的元稹竟是個始亂終棄的負心漢。

當初元稹與世家名門女子崔鶯鶯一見鍾情,兩人私下幽會,據杜讓能說還偷吃了禁果,結果元稹提上褲子就不認人,轉而迎娶另一名官官女子韋叢為妻,韋叢出身官宦之家,家勢非常了得,但元稹的仕途並不順利,可韋叢非常賢惠,一直無怨無悔跟著他過苦日子。

被貶出長安後,元稹窮得日子都沒法過了,結果還好意思整日喝酒,韋叢知道他心裡苦,默默拔下陪嫁金釵讓他去換酒喝,後來韋叢病重時,元稹卻跑到成都尋花問柳,和詩妓薛濤廝混了三個多月,等他意興闌珊回到家,韋叢沒過一個月就死了,只活了二十七歲。

跟著這個如意郎君,一天福也沒享過,最讓人憤怒的是,妻子病重乃至離世的時候,元稹都不在身邊,韋叢最後一眼都沒有看到這個薄情人,營葬之時,元稹只是假惺惺的寫了一篇祭文,託人在韋叢靈前代讀,後來元稹寫了悼亡詩,估計也是愧極於心了。

韋叢死後,元稹該消停了罷?

沒有。

據杜讓能說,韋叢撒手人寰後,元稹忙壞了,先娶了安仙嬪,安仙嬪去世後,又娶了河東裴氏的美人裴淑,與此同時他還想盡辦法收了名動兩都的女明星劉採春為妾,一起生活了七年,劉採春最後不知何故還是被拋棄了,出家當了道士,最後據說是投河自殺。

至於元稹在政治上的劣跡,就不一一列舉了。

李曄總結陳詞道:“褲子一鬆,心就軟了,褲子一提,心就硬了,這就是大多數男人,擔任蜀中兩省參知政事的人必須具備良好的操守,朕認為杜相公說的對,務必好好政審。”

第三,學歷要求最低為常科進士,秀才、明經、俊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道舉、王霸、多才、嶽牧、宏詞、幽素、直言極諫等明制科出身的一律免談。

第四,無獲罪記錄,無被貶嶺南的經歷。

第五,身體健康,年齡不超過七十歲,心理素質達標,具備較強的抗壓能力與責任感,善於屬官管理,營造良好的官場風氣,具備較強的人際溝通組織能力,具有良好的管理執行能力,積極執行朝廷下達的各項決策決議,並能根據實際形勢適時提出一定的建議。

所以按照宰相們的建議,能出任這十位參知政事的人並不多,部郎級官員倒是滿足以上要求,但先前已經抽調了一批,再抽的話六部就要癱瘓了,畢竟短時間內沒有合適的人頂班。

柳璨提名了一些九寺官員,但都在廷議中被否決了。

“罷罷罷,準備科舉!”

除此以外,內閣會議還決定,詔令靈武節度使韓巡迴朝述職,改靈武節度使為朔方節度使,由鄭從儻次子鄭孝遠接替,在靈武擔驚受怕了四年多的韓巡終於得願所償。

在此之前,韓巡接連七次上表請求入朝,理由更是花樣百出,這回是舊疾復發,下回就是墜馬,再下回就是思念天子,老臣日夜都盼著回長安看陛下哇,以至於都思念成疾了。

叫他去戍邊,不是颳風就是下雨,李曄乾脆滿足他的要求,自鄭從儻病薨後在長安家中賦閒了一年的鄭孝遠也準備去禍害吐蕃人了,鄭家二將軍帶兵打仗可是從來不帶給養的。

鄭從儻有五子三女,長子鄭預承襲了鄭從儻的文風,溫和好文,次子鄭孝遠繼承了鄭從儻的武風,粗獷暴戾,果決擅武,鄭從儻出鎮河東時,鄭孝遠既給父親當警衛,也是河東牙將之一,朱玫和王行瑜曾是他的同事,這三倆貨在河東的時候很出名,與南山猛虎、雲州鴉兒一起被太原百姓稱為河東三害,鄭朱王各自還有外號,分別是人屠、府狼、從蛇。

鄭孝遠的人屠外號甚有淵源,鄭從儻坐鎮嶺南時,鄭孝遠曾背地裡把一群死囚亂棍打死在獄中,事後險些被鄭從儻活活打死,但還是不改,鄭從儻出任宣武節度使時,派鄭孝遠出城剿匪,每掃平一窩土匪,殺光燒光拿光,但凡抓到地痞流氓,統統當街吊死。

這還是鄭二將軍心情好的時候,心情差的時候,直接把人拖出去,挖個坑活埋起來,只把腦袋露在外面,然後把人撂在野外風餐飲露自生自滅,過幾天想起來再派人去,也不管死沒死,直接拿把鐵犁頭開過去,把腦袋犁下來掛在樹上讓過路人看,端的駭人恐怖。

鄭從儻出鎮太原的時候,一行人到任當天,鄭孝遠看上去非常親熱,跟河東將領有說有笑,但翻臉就設計把參與殺害康傳圭的亂兵宰了個乾乾淨淨,腦袋割下來掛在營門示眾。

李克用與鄭從儻交火時,鄭孝遠再次大開殺戒,率二百牙騎直奔黑鴉軍,獨自騎馬砍殺李克用部胡漢士兵將近一百人,雲大士兵望風而遁,李克用憤慨道:“生子當如鄭二郎!”

因為殘忍好殺的性情,因為先斬後奏的大膽,鄭孝遠不知被鄭從儻打了多少回,每次被打急了都信誓旦旦道:“父親別打了,孩兒知錯,一定反省改正,再不敢揹著父親胡來了!”

父子之間的關係雖然一直不和睦,但在鄭從儻病薨當天,鄭孝遠卻捶胸頓足,坐在地上彈了彈的哭,一度更是哭昏死過去,每每在家中看到鄭從儻的遺物,也是兩行貓尿長流。

鄭從儻去世後,鄭孝遠的性情也害了他,討伐李茂貞、吳自在、王建的時候,鄭孝遠多次請戰,李曄詢問宰相們,杜讓能回答說:“此子雖為忠良後人,亦驍勇善戰,但性情殘暴好殺,驕橫難制,除鄭相公外,難為他人驅使,若使之參戰,易與前線將領產生不和。”

李曄覺得也是,於是委婉拒絕了鄭孝遠的三次請求,不過為了避免傷他的心,李曄下旨徵召他為武學教頭,派去武學當教官,教教神策軍那群不成器的軍頭們怎麼殺人帶兵。

效果也是明顯的,武學步兵科第三期第九第十第十一班的軍官們在連續五次的弓馬刀劍騎射兵法考核中都是同期第一,騎兵科、火器科、參謀科、裝備科、行軍科的學子很眼紅。

如果給李曄的御用打手們分個先後,順序是人屠鄭孝遠、三姓家奴李忠國、口吐芬芳劉過、大障武士裴進、四處走走高傑、神通後人李溫玉、一言不發夏允文、腦袋很大王有石。

八個人都是能動手就不嗶嗶的狠角色,殺人如屠豬狗,李忠國是李曄侄女婿,劉過是劉崇望養大的親侄子,裴進是裴貞一哥哥,高傑是高崇文嫡重孫,鄭孝遠是鄭從儻次子,李溫玉是獲罪宗室後人,夏允文和王有石是長安靖國坊的脫產小地主,都是絕對效忠李曄的。

通俗點說,這八人就是皇帝本人的牙將,所以經過深思熟慮後,李曄決定把鄭孝遠放到朔方軍,培養成下一個郭子儀、李光弼、李嗣業、考慮到他的性情,還得給他派個副使。

除了鄭從儻,他還服誰呢?老上司劉崇龜是一個,但劉崇龜病得很重,已經不能出朝治理地方,就算劉崇龜身體健康,作為四朝元老劉崇龜也不可能去給他當副手,位置會對調。

想來想去,李曄竟然沒想到合適的人選。

“罷了,你們下去商議。”

放下朔方節度使和鄭孝遠,再看內閣的第三項決議。

西川平定後,被徵入武學讀書的原禁軍將官李挺、王元垂、徐文悅等第一期八十六名軍官終於獲准畢業,將被分派前往鳳翔、隴右、朔方、東川、西川、朔方、潼關等地效力。

此前平叛有功的山南軍、鳳翔軍、隴右軍、山東軍會有相當部分的將官被徵入武學進修,東川和西川的殘餘軍隊在解散之前也會被遴選一批好苗子集體送入武學第四期學習,王宗黯、王宗佶、魏弘夫、句惟立、楊晟、史朝先等西川降將的兒子也會被相繼徵入武學。

至於王宗黯等人從不從,這不需要李曄考慮,上山當土匪尚且需要投名狀,投靠朝廷當然也要交納投名狀,兒子都捨不得,那只能證明你有二心,交代後事等著跟王建上路罷。

在這些人上路的時候,劉崇望三弟、都郎中、京兆少尹劉崇彝抱恙請假,李曄遣使探望,不想病情愈發沉重,於四月初九病逝長安,臨終前仰天高呼:“秦漢唐兒,莫忘東出!”

一語既罷,溘然長逝,享年四十九,諡曰貞武,追贈刑部尚書,廢朝一日,賢貴妃劉疑聞叔父病逝,號聲大哭,虎豹營統軍劉過聞叔父病逝,當場癱倒,雙拳猛擊地面,鮮血長流,李曄亦是悲痛,親寫輓聯一副,命宦官持之出宮弔唁,責令禮部予以隆葬。

“秦漢唐兒,莫忘東出!”

劉崇彝出殯當天,神策軍將士振刀怒吼。

與貞武公葬禮同步舉行的還有對鳳翔軍的整編工作,因為西川戰事的原因,整編工作一直拖延到今年四月份才開始進行,鳳翔各部兵馬被集體整編為四個營,每營五千人。

合計裁汰老弱病殘八千餘人,被汰者都發有錢糧,老人回鄉養老或者轉為戶籍地的衙吏,每月除了工錢還會得到一部分少少的撫卹錢糧,年輕人或回鄉務農,或拿著遣散費當起家資本,從此經商為賈人,還有不少人加入商隊當保安,務農經商都不肯的,隴右節度使張浚給他們介紹了一個很有前途的職業——麻匪,當然這個職業的營業範圍是在吐蕃境內。

告示一出,從者如雲,有三千多名鳳翔士兵帶著吃飯的傢伙去了隴州,當兵久了就會跟社會脫節,有人渴望回家摟著老婆孩子過安穩日子,也有人希望留在軍中搏前途,讓他們都回去安心務農當良人很難,與其讓他們成為社會閒散黑惡人士,不如繼續讓他們打打殺殺。

整編完成後,四個營獲得了靈臺營、武亭營、承天營、護國營的軍號,靈臺營和武亭營的一萬將士從此將鑄劍為犁,把手中的刀劍變成鋤犁,作為鳳翔轉院府的生產建設兵團。

靈臺和武亭川都是一馬平川的沃野,夠他們施展。

李曄也想好了,靈臺地區種小麥,武亭川一帶種水稻。

至於護國營和承天營,將會繼續保持作戰部隊的職能,所部軍餉糧草均由朝廷直接供給,武學會選派一大批軍官下放到兩營,原本的將領當然也會遴選一批集體徵入武學進修,務必徹底祛除李昌符和李茂貞這兩個逆賊對鳳翔軍的玷汙,恢復鳳翔軍作為西陸邊兵的風貌。

除了鳳翔,在楊守亮的勸說下,山南西道節度使張威也上表請求整編,李曄非常高興,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授右神策行營都知兵馬使,其子張天合、張天存徵入武學步兵科。

也由不得張威不同意,他的山南西道節度使是楊守亮給他的,他和楊守亮什麼關係?兩人都是從王仙芝亂軍起家的,都是江西洪州人,楊守亮發跡之前,張威是他的牽馬親兵。

楊守亮到任興元後,張威是他的牙將,正是因為他對楊守亮的忠心,李曄才得以兩次無償調動山南軍隊參戰,對岐對蜀戰爭中,張威也很盡心,就怕給在朝廷當官的大哥拖後腿。

山南西道的全部兵馬共三萬四千人,包括兩千馬兵,裁汰老弱病殘五千餘人後,剩下的兩萬九千人被編成了五個營,兩個營屯田,三個營保持作戰部隊職能,由朝廷財政供養。

第119章 莫忘東出

已加入書籤

下載免費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我有一劍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
相關推薦
沒人比我更懂穿越!御獸:開局覺醒九星天賦在遮天變成女妖的那些年詭秘:魔女先生與獵人小姐攝政王的寵妻日常第三種絕色精靈:我轉生成了百變怪科學修仙:開局製造飛劍加特林精靈時代:帶著裂空座去高考半死人之停止輪轉的齒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