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調教朱溫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在朱溫起兵之前,宣武高層舉行了一場會議。

張氏嘆息道:“起兵自保撐得過一時,撐不了一世,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昏君就是王法,沒有你朱溫狡辯的機會,如果真想保全基業,我覺得還是趁早上表請求舉家入朝吧。”

朱溫道:“讓我們都去長安低聲下氣,看狗皇帝的臉色過日子?”

張氏夫人道:“天行有常,人道有為,制天命而用之,事在人為,基業在人,不在地盤,只要我們一家人在,何愁不能打拼出另外一片基業,就像你當初從黃巢部下歸順先帝一樣。”

朱溫嘆息道:“先帝寬宏和善,對我也是信任有加,李曄小兒卻是個刻薄寡恩的歹毒皇帝,殘暴不仁,反覆無常,猜忌多疑,殺人不眨眼,這樣的皇帝,我怎麼敢去長安投奔他?”

張氏知道朱溫捨不得這份基業,繼續說道:“適才我說的是上策,還有中策,中策就是遣使奉表入朝,歸還滎陽五郡,求割蔡許陳宋四州,請刺史,輸兩稅,朝廷連年用兵,國力消耗極大。”

“宰輔大臣都不願意妄動刀兵,很有可能勸說昏君答應,昏君答應之後,你立足汴州,坐擁六鎮十九州,謹守臣道,等待時局變化,如果昏君跟李克用翻臉,你就能趁機恢復。”

“但這樣一來,未免會給朝廷留下搖擺不定的印象,日後即使入朝,你也難出頭了,再一個就是,昏君生性殘暴兇惡,喜怒無常,反覆再三,猜忌多疑,刻薄寡恩,冷血無情。”

“即使你這回請降輸誠,將來也難保他不會再找麻煩,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官軍又至,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昏君之欲無厭矣。”

“下策是擁兵自重,拒官軍於虎牢關,以六鎮二十州之地抗衡昏君百萬帶甲,這樣即使能得勢一時,估計也支撐不了幾年,還會成全不少仇人,結局多半是覆滅,不需多言了。”

朱溫道:“我選下策,走一步看一步,未必沒有翻盤機會,昏君有十六道兵馬,我部下六鎮也有二十萬勁旅,還有河朔幽雲五鎮為盟,如果謀劃得當,宣武未必不是下一個魏博。”

張氏道:“既然如此,你就好好謀劃吧。

三天之後,朱溫釋出討杜讓能檄文。

朱溫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誅殺宰相杜讓能為藉口,正式在汴州扯旗造反。

李曄毫不退讓,宣佈開除朱溫官職爵位。

朱溫被李曄被雙開後,首相杜讓能上表請辭,次相劉崇望亦於當天求骸骨,以杜讓能和劉崇望為首的中央領導班子自然是想看看能不能息事寧人,儘量把這件事情大事化小。

杜讓能說:“自陛下登基以來,朝廷連續五年對外用兵,雖然稅入日增,國庫愈豐,但是人力漸疲,天下人心思安,朝廷連勝之下,最好恩威並施逼迫朱溫順服,不能一味用兵。”

劉崇望也認為:“各道兵馬雲集洛陽待命,不少將士離家日久,思鄉心切,如果持續用兵,排程輪休不周,軍心難免生怨,萬一再鬧出一起龐勳之亂,陛下會留下罵名於青史。”

中央意見不一,武夫都盼著打仗,文人卻不想打了。

朝廷高層很慎重,上林大學和國子監和首都輿論卻很好戰。

就像後世的網友一樣,中美雙方在國家層面冷戰交鋒,默契的保持著剋制和理智,兩國的憤青極左卻都喊著要滅了對方,美國網友排華,中國網友反美,雙方都是群情激奮。

但是真的打起來了,承受災難的不是肉食者,遭殃的還是升斗小民。

從杜讓能和劉崇望這兩個常務副皇帝的角度來看,能用嘴巴解決的問題就儘量不要動手。

從李曄個人而言,這個事情也沒什麼不好決斷的。

從戰略上來看,在李曄的強勢打擊下,中原各鎮已是驚弓之鳥,只要朝廷措施得當,懷柔和武力兩手並用,五年之內即可徹底蕩平中原,恢復憲宗時代的全國統一不是難事。

難的問題是什麼,難的是人心。

節度使這個制度,一開始為唐帝國開拓疆域數千裡,難道不是好制度?

李唐二百八十九年國祚,方鎮最多的時候有七八十個,造反割據的有幾個?節度使、觀察使、採訪使、團練使、防禦使成百上千人,造反的有幾個,跟朝廷頑抗到底的又有幾個。

但是這個東西為什麼會演變為割據的代名詞?

僅僅是因為中央賦地方度支人事等各項職權於節度使一人?

成德割據那麼多年,王承元寧肯殺了兄弟也不肯割據,你很難想象到,這個傢伙居然是王武俊的孫子,殺了田弘正滿門重新舉兵造反的王廷湊卻是王承元最信任的衙內兵馬使。

還有王景崇,他在成德當政的時候,年年給皇帝上供,吐蕃人打來了,他還會調集精銳兵馬從河北遠赴長安勤王防秋,聽兵部指揮,路費錢糧也全是自己掏,不找朝廷要錢。

黃巢造反的時候,戰死的藩帥刺史一大把,江西觀察使曹全成明知道北伐是死,他明知道自己打不過黃巢,但他還是要去,他偏要去,他就要去,最後全軍盡數在泗水戰死殉國。

齊克讓明知道去山東守不住,他還是要去。

劉巨容明知道襄陽守不住,他還是要單槍匹馬去上任。

說他們割據,他們可以為唐朝獻出自己的一切,說河朔三鎮驕橫,王武俊的孫子王承元比誰都忠誠朝廷,田承嗣的侄孫子田布寧肯自殺也不願意割據,王景崇把李家當大哥。

可是你說他們恭敬吧,李克用敢把段文楚千刀萬剮。

還有朱溫,跟著僖宗的時候完全就是個大忠臣,堅決服從僖宗的一切指示。

讓打黃巢,豁出命來幹。

讓剿秦宗權,克服一切困難也得上。

讓他去陳許解圍,哪怕孤軍深入面對數倍之敵,毅然堅決赴戰。

讓他打孫儒,怕得半死也出兵。

讓他保護漕運,只要汴州有我朱全忠在,江南財賦就一定準時進京!讓他幹掉李克用,哪怕他的兵力不到李克用的五分之一,他還是壯著膽子在上源驛佈下殺陣,雖然放了水。

在僖宗眼裡,什麼是忠臣?這就是忠臣!

但是後來,後來的事就不用多說了。

禮崩樂壞,人心爛了,為什麼都說人心不古。

節操碎了,再想重圓就難了,野心產生,再想扼殺就難了。

忠奸不是從臉上就看出來的,也不是史書上寫出來的,許多本性忠貞的臣子在許多迫不得已的時候會反叛,比如建貞年間的嶺南節度使哥舒滉,就是因為不滿德宗殘暴才割據。

也有許多應當算是早年心存不軌的人,因為善於審時度勢,反而會博得令名得到善終,比如說在武漢帶兵的扶風郡侯楊守亮,官居檢校吏部尚書,這輩子註定要得個美諡了。

比如江西觀察使鍾傳,被李曄一頓毒打教訓之後,現在就跟個乖寶寶一樣,兩稅不絕,上供不斷,要美人給美人,三個女兒全送給昏君當妃子,昏君指哪他打哪,絕無二話。

“如果苻堅淝水獲勝,慕容氏姚氏還會再起嗎?”

“只怕會死心塌努力為苻堅開疆拓地,然後功成身退在京養老罷?”

李曄忽然想起了長安的故事,想起了許多定都長安的古老王朝,想到了其中一個很強大的胡帝國前秦,想到前秦的結局,李曄忽然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使人忠誠的不是心地。

是形勢,是絕對強勢。

如果宇文贇稍微像個人,楊堅就是最不可能背叛的那個人。

如果楊廣不瘋狂犯病折騰,李淵就是最不可能背叛他的那個人。

男人沒用,再恩愛的夫妻,早晚也會分道揚鑣。

如果王朝國勢江河日下,最忠誠的大臣也會狠心棄她離去。

李曄思緒紛擾,又拿起朱溫的奏章細看。

大勢如此明了,就算朱溫再頑悖,也能看得出來和朝廷作對,或者說給重建和諧社會實現大唐帝國偉大復興添堵意味著什麼,朱溫是個善於審時度勢的人,不會不明白這一點。

既然這樣,他的態度為什麼這麼強硬?

如果說鍾傳奔襲宋州是為了向李曄證明自己和江西政府的能力,那麼朱溫如此強硬起兵是不是也在暗示李曄,我朱溫也很強大,如果你真的收下我,我也能為你東征西討?

歷史上的朱溫,是一個性格十分復雜的人。

出身書香門第,祖輩都是官學教師,一直跟本地豪紳士族聯姻。

中和元年,唐廷流亡政府糾集八道二十萬兵馬,發動東西會戰,為阻遏從荊襄荊南鄂嶽湖南江西一帶出發的唐軍北伐洛陽,保衛新生的齊政權,朱溫去了最危險的河南參戰。

從河南返回長安後,朱溫馬不停蹄人不卸甲,再次空降咸陽主持大局,抗擊唐廷流亡政府從邠寧、長武、武定、鳳翔、鄜延、夏綏、朔方、涇原、彰義等地調集來的九鎮邊軍。

朱溫再一次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華,在渭水一帶重創定難軍。

中和二年春,宦官楊復光統率大軍進駐河中。

楊復光糾集各地藩鎮,計劃收復同州,朱溫臨危受命,此後連續擊退唐軍進攻,為保衛長安出了很大力氣,包括他冒死孤軍堅守同州與官軍野戰,當時唐廷在河中蒲洛一帶糾集了超過十萬的野戰部隊,在這種條件下孤軍堅守顧城,城破兵敗身亡的機率大到無法想象。

但是朱溫並沒有退縮,這足以證明他應該不是個貪生怕死的人。

但是另一方面,在中和三年秋的蒲洛會戰中,他又展現出令人不解的一面,李都卸任河中節度使後,僖宗命令王重榮接任,王重榮上位後積極組織反攻,挑選精銳牙兵三萬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河中甲士本就善戰,河中也是老牌藩鎮,河中軍是晚唐政府的王牌軍,得知王重榮統率近七萬甲士開赴同州,又聽說楊復光統率的各路關東藩軍也在前進的路上,在同州已經堅守了近半年的朱溫怕了,但他卻燒燬了所有帶不走的軍械物資,與各路唐軍進行了誓死戰鬥。

在這段時間,朱溫連續十次上表黃巢求援。

明明怕的要死,但他還是抱著敢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意志。

但在另一方面,他又展現了令人不齒的一面。

宰相王鐸來到鳳翔接替鄭畋擔任剿總司令後,積極組織各路兵馬反攻長安,面對這樣的大勢,在同州被圍半年彈盡糧絕之際,他殺了拒不投降的監軍嚴實等人,隨後開城投降。

當楊復光想殺他的時候,他又厚顏無恥的把王重榮認作舅父,投降朝廷後,他立馬積極組織討伐黃巢,而此時他的義子家卷還抵押在黃巢手裡當人質,但他卻是不屑一顧!

在此期間,他又多次拒絕了黃巢的勸降,事唐決心非常堅定,之後他還給尚讓等人寫信,勸他們認清形勢降唐,但遭尚讓拒絕,陳州被黃巢包圍後,僖宗命令各道兵馬前往解救。

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朱溫克服一切困難,歷經大小數十戰,直到擊退黃巢。

綜合來看,朱溫未必是個鐵桿逆賊,但起碼是個功利主義者。

不到絕境,他絕不會背叛你。

但是在身陷絕境之時,他會審時度勢,決不會做出以死殉節的事情。

如果僖宗能活到五十歲,朱溫多半會畫像凌煙閣。

對於這種精緻利己功利主義者,李曄相信,只要給朱溫一頓毒打,讓他認清實力差距,明白這天下是誰當家,他就會是李唐最忠實的走狗,就像他當初忠誠黃巢和僖宗的時候。

像朱溫這種人,別看他現在氣勢洶洶,一旦確認形勢無力回天,早上想投降那就決不會拖到晚上,朱溫這樣的人有很多,比如祖大壽,比如洪承疇,比如劉良左,都是一路貨色。

洪承疇:“喳!奴才遵旨!”

一想到這樣的場景,李曄就忍不住笑。

想了想,李曄駁回了杜讓能和劉崇望的防禦建議,咬人的狗,被主子一陣亂棍打疼了,夾著尾巴蜷縮在角落裡的時候,你看它還敢呲牙咧嘴嗎?調教朱溫跟養狗是一個道理。

皮鞭李曄已經準備好了,就等著把朱溫綁起來調教了。

“念先帝播越草莽之悽,祖宗創業守業之艱,斷宜進取為第一要義,進不銳則御不堅,綏靖魏博,乞和淮西,早晚為患,及今不備,萬一飲馬洛陽,恃威求王,將來何辭於人?”

“傳朕旨意,按預定計劃行事。”

“綏靖怠戰者,觀望不進者,暗通曲款者,勾結朱溫者,滅三族!”

昏君大袖一揮,語氣不容置疑。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我有一劍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
相關推薦
沒人比我更懂穿越!御獸:開局覺醒九星天賦在遮天變成女妖的那些年詭秘:魔女先生與獵人小姐攝政王的寵妻日常第三種絕色精靈:我轉生成了百變怪科學修仙:開局製造飛劍加特林精靈時代:帶著裂空座去高考半死人之停止輪轉的齒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