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對策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向來淡定的杜讓能坐不住了,不等劉崇望和崔胤等人說話,就罕見地率先表態道:“如非萬不得已,臣請陛下三年之內不要大興刀兵。”

李曄頷首道:“願聞其詳,請杜相公教朕。”

這個緊要關頭,李曄最怕的就是宰相們顧忌身份不肯說實話,怕杜然能這些人像明末朝臣矇騙崇禎皇帝那樣對自己報喜不報憂,故而才擺出虛懷納諫的架勢。

杜讓能拱手道:“王建和田令孜撕破臉後,在西川招兵買馬,整肅文武軍政吏治,治下州縣一片祥和,幕僚屬下亦是同心,官職雖是效劉闢自封,但百姓對其都是一片稱道。”

李曄皺眉道:“難道西川百姓對王建已經到了萬眾歸心的地步?”

杜讓能點頭回答道:“王建去年率部橫掃漢州、綿州諸地,所到之處無往不利,其後發兵與顧彥朗圍攻陳敬瑄,若不是部下軍馬多日征戰疲憊不已,成都已然易手。”

“繼續說。”

“田令孜為天下厭惡,雖逃奔成都依附陳敬瑄避難,可此賊禍害朝野十數年之久,京師軍民恨不得將其剝皮挫骨,王建以討伐田令孜為名,朝廷若是拒絕,則名不正言不順。”

“因此老臣以為朝廷應該答應王建,下詔為他的閬州防禦使、漢州刺史正名,劃邛、蜀、黎、雅四州為永平軍,使王建領永平軍節度使。”

李曄心中一驚,沒想到歷史上促成此事的居然是杜讓能,當下假若無事問道:“王建還要求朝廷下詔討伐田令孜和陳敬瑄,杜相公認為該不該答應?”

“陛下!”

杜讓能正要說話,張浚卻迫不及待的把話搶了過去。

“講。”

張浚先是歉意的看了杜讓能一眼,方才拱手對李曄道:“王建此賊攻伐友鄰,有劉闢伐東川李康之相,朝廷許他為永軍平節帥已是天大恩賜,如果朝廷把答應他的全部要求,那李茂貞、王行瑜、李克用、朱全忠的表章準不準?要是照準王建一概要求而拒鳳翔、靜難、河東、宣武,李茂貞、李克用等人怎麼看朝廷?心中定會怨恨,指責陛下厚此薄彼。”

果然是鷹派宰相,絲毫不能容忍有人在地方坐大,理由也非常正大有理。

劉崇望附和道:“王建本就文武雙全,如今又招賢納士,勸課農桑,顯然是暗藏不軌之心,可許王建為永平軍節度使,但不能下詔討伐陳敬瑄,盼陛下三思。”

崔胤亦道:“陳敬瑄對朝廷尚且恭敬,租稅照輸,官吏照請,田令孜論罪當誅,但他是陳敬瑄兄長,二人甚是和睦,若朝廷以誅田令孜為名伐西川,陳敬瑄定然怒而反叛。”

李曄神色不定,內心萬分猶豫,崔胤見狀又說道:“誠如杜相公所言,如今朝廷軍備不振,國庫錢糧吃緊,力保楊守亮已是勉為其難,實在不宜再大開西川戰端,陛下讓臣整頓禁軍,但禁軍要成為一支精銳之師尚需時日。”

杜讓能拱手重申道:“當此之時,朝廷應該將重心放在山南,請陛下三思!”

李曄沉默不語,埋頭陷入沉思。

八年前,黃巢攻陷長安,僖宗逃往蜀中避難,忠武軍監軍楊復光留在關中與黃巢作戰,並將這麾下八千兵馬分為八都,以鹿晏弘、王建、韓建、李師泰、龐師古等八名牙將為都頭,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忠武八都,王建也就此嶄露頭角。

不久,楊復光擊敗朱溫奪回鄧州,王建立下了戰功。

楊復光在河中病死後,忠武八都前往成都迎駕,回長安的路上,八都老大鹿晏弘看山南西道節度使牛勗不順眼,發兵攻取興元,驅逐牛勗自稱留後。

僖宗覺得鹿晏弘是個忠臣,什麼也沒問,讓他當了山南西道節度使,王建也跟著當上了刺史,但沒有赴地方上任,只是名譽上的。

後來王建、韓建、李師泰等人被田令孜收買,與鹿晏弘等分道揚鑣,又入蜀在廣元接到了迴鑾長安的僖宗,僖宗將王建等人的兵馬併入田令孜麾下,賜號隨駕五都。

至此,王建再一次初次揚名。

田令孜與王重榮爭鹽池翻臉後,王重榮聯合同樣仇恨田令孜的李克用進逼長安問罪,田令孜畏懼李克用如虎,挾持僖宗逃往興元。

王建則被任命為清道使,並負責保護傳國玉璽,由此可見僖宗對其之信任。

僖宗逃離長安後,李克用不願鬧得太難看,退兵駐紮河中,上表僖宗請求誅殺田令孜,奈何朱孜趁他李克用走後也造反了,派兵捉拿僖宗。

僖宗無暇答覆,倉皇南逃。

逃亡途中,棧道被燒燬,大火黑煙沖天,僖宗邊走邊哭,說李克用對不起自己,王建左手拉著僖宗的御馬,右手把僖宗揹著背上,一邊安慰僖宗,一面帶著他逃出大火。

逃過一劫後,僖宗也累了,枕著王建的腿睡去,王建一路愣是沒動,僖宗醒來後,非常感動,把自己的外袍賜給了王建。

田令孜被逐後,楊復恭上臺,大肆排斥田令孜黨羽,王建因為是田令孜養子,也受到了牽連,被楊復恭趕到利州當刺史。

楊守亮到任山南後,對王建也十分忌憚,屢次召他前往興元,但王建都沒敢去。

王建怕楊守亮對自己動手,在周庠的建議下招募了八千士兵,順嘉陵江襲擊閬州,驅逐了閬州刺史楊茂實,自稱閬州防禦使,並向成都的田令孜示好。

與此同時,王建又招兵買馬擴張勢力,聽從牙將張虔裕、部將綦母諫勸說,廣泛網羅治下人才,善待州縣百姓,堅守尊奉朝廷和天子。

王建奪取閬州後,楊復恭感覺自己被打臉,惱怒之餘準備向王建問罪,杜讓能勸阻說,王建此舉雖然目無朝廷,但他一直在給朝廷進獻錢糧,算了罷。

楊復恭不好駁了杜讓能的面子,方才罷休。

但王建的坐大也引起了陳敬瑄的高度緊張,加上王建和東川節度使顧彥朗曾經同在神策軍中任職,二人關係非常好,陳敬瑄害怕二人圖謀西川,於是讓田令孜寫信命王建來成都,王建拜田令孜為義父,也不好推辭,便帶人出發了。

誰知剛行到鹿頭關,陳敬瑄就反悔了,下令讓王建返回閬州。

王建大怒,你他媽拿我當猴耍?憤怒之下率兵攻破鹿頭關,敗漢州刺史張頊奪取漢州,又進軍學射山擊敗西川偏將句惟立,攻克德陽。

陳敬瑄遣使責問王建,王建卻道:“父親召我前來,半路又命我回去,顧公(顧彥朗)一定會懷疑我,我已經沒辦法了。”言下之意就是自己已經沒有退路了。

不久,東川節度使顧彥朗聯合王建圍觀成都,可陳敬瑄也不好對付,雙方進入對峙狀態。

至今年三月僖宗病危,朝廷無暇他顧,但是西川這麼鬧著也不是回事。

韋昭度左思右想,便任命左諫議大夫李洵為兩川宣諭和協使,勒令顧彥朗罷兵停戰,顧彥朗答應了,但要求朝廷另派大臣鎮守蜀地,並要求朝廷劃地讓王建當節度使。

給你臉了?

韋昭度心中惱怒非常,斷然拒絕。

兩個月前,王建收到僖宗駕崩、韋昭度罷相的訊息,於是發兵攻取鄰近州縣,又驅逐了彭州刺史吳啟,以此向李曄政府示威,然後才上了這道請封進奏章。

這便是王建的發家史和最近的動向,李曄非常想殺了王建,但眼下朝野重心都在山南,李曄已經沒有多餘的實力去制服王建,而且也沒有合適的罪名。

要是因為打了幾個州縣就被李曄治罪,那天下方鎮大帥都該死,何況王建深受僖宗寵信,自己貿然對王建動手,恐怕會引起關中諸鎮的高度緊張。

畢竟在世人眼中,田令孜才是罪該萬死之輩。

杜讓能和劉崇望建議讓王建當節度使,不要下詔討伐陳敬瑄和田令孜,是出於制衡之道的考慮,田令孜的確該死,可如果因為討伐田令孜而讓王建做大失控,那就是得不償失了。

而且朝廷現在的重心在山南西道,保住楊守亮、挫敗李茂貞和王行瑜的陰謀,才是李曄的當務之急,深思熟慮一番,李曄決定忍下這口惡氣。

“傳朕旨意,詔王建為閬州防禦使、漢州刺史,劃邛、蜀、黎、雅四州為永平軍,使之領節度、度支、鹽鐵、轉運諸事,至於討伐田令孜的要求,不許,理由你們自行編造。”

憲宗能派高崇文滅掉劉闢,朕也能派人滅了你王建,想割據西川當二皇帝,你就死了這條心罷,五年之內,朕必殺你王建以洩今日之恥。

“陛下英明!”

杜讓能松了一口氣,他很怕李曄惱羞成怒之下跟王建撕破臉,好在這個少年皇帝最終還是忍住了,如此英武睿識之君,或許大唐中興真的有望。

處理完西川的事,李曄將目光轉到了關東。

張全義看河陽節度使李罕之不順眼,率兵奪城將其驅逐,在李克用眼皮底下做這事,無異於虎口奪食,自然是徹底的激怒了李克用。

李存孝奉李克用之命率軍協助李罕之反攻河陽,張全義抵達不住,轉而向宣武軍求救,而朱全忠正在蔡州與秦宗權激戰,無暇他顧,只讓丁會和牛存節去幫忙。

在河東和宣武的支援下,李罕之和張全義在溫縣和太行山一帶展開了生死激戰。

李曄也樂意他們去打,打得越兇越好,反正也打不出個什麼結果來,李克用滅不了朱全忠,朱全忠也滅不了李克用,雙方只能扶持代言人火拼。

看完李克用的進奏章,李曄也知道李克用在打什麼主意,是想趁著朱全忠在蔡州與秦宗權拼命的機會,讓朝廷在背後給朱全忠捅刀子。

不求滅掉朱全忠,讓他不好受就行。

考慮到秦宗權的存在,加上朱全忠進奏章表了忠心,而且還向朝廷進獻了大量錢糧,李曄決定拒絕李克用的要求,讓劉崇望和崔胤出面勸和。

李曄也不怕會得罪李克用,反正李克用被朝廷拒絕已經不是第一回了。

三年前,王重榮與田令孜翻臉前夕,田令孜進言僖宗說,王重榮此人居心叵測,留在關中有大患,不如將其調任兗州,讓定州的王處存為河中節度使。

僖宗也不喜歡王重榮,於是答應了這個請求,考慮到王重榮不會輕易就範,又下詔讓李克用出兵保護王處存的地盤,王重榮則致信矇騙李克用。

”朝廷密詔於我,等你來到河中,就讓我和王處存一起殺了你。”

王重榮不但寫信騙了李克用,還偽造詔書給李克用看,又把這件事栽贓嫁禍給朱全忠。

在密信末尾,王重榮直言不諱道:“賊子朱溫之前在封禪寺就想殺了你,好在吉人自有天相,可你以為朱溫會放過你?他現在還是弄死你,這詔中所言就是朱溫出的主意!”

李克用信以為真,接連八次上表,請求僖宗下詔討伐朱溫,但僖宗卻不同意,李克用憤怒不已,但沒有僖宗的命令,他最終還是沒敢妄自行事。

這種事李克用都能忍下來,故而李曄也不擔心這回拒絕會招致李克用怎麼樣。

稍稍思索,李曄對崔胤道:“崔相公派人告訴朱全忠,讓他調回丁會和牛存節,如果他不同意,就說朕已經讓下詔李克用讓退兵,河陽的歸屬問題,讓李罕之和張全義自己解決。”

“謹遵陛下旨意。”

之所以讓崔胤辦這事,是因為李曄看中了崔胤陰險狡猾這一點。

這傢伙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騙人唬人是一把好手,歷史上在劉季述囚禁昭宗後,在朱溫進入長安前,長安朝廷就是他當家,而且朱溫本來也不想插手朝廷中央的鬥爭,但正是因為崔胤的多番鼓動,他才下定決心進京勤王。

陰詭的披金戴紫,跋扈的持節封王。

左狼右虎,環伺李曄,李曄只能驅狼吞虎才能制衡朝野,從中保住朝廷和自己。

這兩件事拿下主意,李茂貞和王行瑜的事就好辦了。

先前李茂貞、王行瑜、韓建、李茂莊、王行約五鎮節度使齊齊上表李曄請伐楊守亮,但在李曄的堅持下,朝廷決定力保楊守亮,故而駁回了五人的進奏章。

五鎮請伐楊守亮,主要組織頭目是覬覦山南土地的李茂貞,二號組織者是與楊守亮有舊怨以及想跟著佔便宜的王行瑜,韓建、李茂莊、王行約則是搖旗吶喊助威。

在判明形勢後,李曄採取了不同的應對策略。

對李茂貞和王行瑜,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好言好語說明了自己力保楊守亮的緣由,並表示此意決不更改,二位卿家勿復再言,不要再打楊守亮的主意。

可是發給韓建、李茂莊、王行約三人的詔書,李曄的措辭卻非常嚴厲,直叱三人多管閒事,對朝廷大政方針指手畫腳,夥同黨羽威脅天子。

韓建、李茂莊、王行約的勢力比之李茂貞和王行瑜要弱小得多,被李曄這麼一訓斥,都嚇得不輕,加上本來也沒多少討伐楊守亮的意思,於是都打消了主意。

現在這個皇帝不好糊弄,咱們還是安分些得好。

是以當李茂貞再傳信給他們,讓他們隨自己一起進奏章時,三人都委婉拒絕了,但李茂貞和王行瑜都已經做好出兵準備,哪裡肯就此罷休,分別又向李曄上了這道奏章。

可李曄已經決定死保山南,並且做好了開戰準備,因此當然不會同意,劉崇望和杜讓能正在全力應對接下來有極大可能爆發的山南戰爭,也知道李曄態度堅決,因此沒有多勸。

“山南之事,朕意已決!”

李曄將李茂貞和王行瑜的奏章挪到右手邊,冷聲對劉崇望吩咐道:“告訴李茂貞和王行瑜,朕決不會伐山南,若爾等執意為之,勿謂朕言之不預。”

“這……”

劉崇望面露難色,這也太強硬了些,如此答覆,豈不是把鳳翔和靜難都得罪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要是他李茂貞不識相,朕也不會怕他。”

李曄無視劉崇望的意思,乾綱獨斷道:“他在整軍備戰,朕和楊守亮也沒閒著,他要奪取山南西道,就讓他來試試,相公不要再說,照朕說的辦就是。”

“既如此,臣……遵旨!”

杜讓能和張浚等人之所以沒勸,是因為對這場戰爭很有信心。

靜難和鳳翔兩鎮雖然兵馬精銳,但楊守亮和李忠國的兵馬也不是吃素的,一年半載之內,李茂貞絕對拿不下山南,而這一年多時間裡,朝廷可以做很多事。

唐統雖然式微,但也不是你李茂貞和王行瑜兩個人就能顛覆的,一年之後的長安是什麼樣,五位宰相都不敢保證,不過以當今天子的神武英明,肯定會比文德元年好很多。

李曄之所以敢跟李茂貞和王行瑜翻臉,也是因為有底氣,因為這時候的朝廷還輸得起,但要是山南被李茂貞佔領,就很難再有翻盤的機會。

李曄寧可壓上全部家底跟李茂貞分個高下,也不願坐以待斃。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我有一劍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
相關推薦
沒人比我更懂穿越!御獸:開局覺醒九星天賦在遮天變成女妖的那些年詭秘:魔女先生與獵人小姐攝政王的寵妻日常第三種絕色精靈:我轉生成了百變怪科學修仙:開局製造飛劍加特林精靈時代:帶著裂空座去高考半死人之停止輪轉的齒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