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楊守亮入朝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七月廿二,朝廷詔書抵達興元。

皇帝不但沒有楊守亮的治罪,還加封他為同平章事,賞賜了二百匹布帛和五萬錢,皇帝還安慰說:“路遠未必同謀,人集未必同心,愛卿驍勇善戰,數年來為朝廷出生入死,是為朕之左膀右臂,愛卿無須為慮,當早日入朝,朕另有重用。”

面對皇帝如此推誠厚愛,楊守亮哽咽的說不出話來,心裡的胡思亂想煙消雲散,也開始著手交接手頭事務,準備收拾東西入朝見駕了。

八月初一這天晚上,楊守亮把幕府僚屬和山南西道的文武官員都叫到了節帥府,包括他的楊子實、楊子遷、楊子釗三個義子,被他攆去壁州當刺史的周雲汀也被找了回來。

望著滿堂文武,楊守亮沉思少許道:“本帥打算明日就離任赴長安面聖,今晚把你們諸位召集在此,是想問問你們,本帥走後,你們打算擁立誰為山南節帥?”

周雲汀和陳徹都默然不語,劉志安拱手問道:“大帥一走,李茂貞定會趁機進犯興元,不知天子有沒有派遣大臣接替大帥鎮守山南?”

楊守亮搖頭嘆息道:“朝廷只派了李忠國和武成策率兵來興元協防,並未任命山南西道行軍大總管和新任山南節度使,讓本帥自選一位忠貞可靠之士接任,天子這般推心置腹,本帥又怎能行這等不臣之事,真叫本帥好生為難!”

原來李曄並沒有任命新的山南西道節度使,將這件事完全交給了山南內部推舉。

聽到楊守亮這話,不僅劉志安和周雲汀等朝廷流官動容,陳徹和張威這些牙將出身的殘暴之輩也流露出了些許震驚和不相信,新皇帝怎麼不按老規矩辦事?

這麼做,是把咱家大帥架在火上烤啊。

見眾人都不說話,楊守亮嘆氣道:“只怕是安中和子遠二人中的一個吧?”

安中是陳徹的字,子遠是張威的字,張威是山南西道節度副使,陳徹則是興平軍副使,這二人跟隨楊守亮征戰多年,在軍中威望很高,對楊守亮忠心耿耿,也深得楊守亮信任。

周雲汀和劉志安等人聽到這話都低下了頭,不願意干涉這事。

楊子實、楊子遷、楊子釗心裡都很不滿,父親這麼說,把我們又當什麼了?可陳徹和張威聽到這話,心裡不但高興不起來,反而都有些悲痛。

他們倆追隨楊守亮多年,與楊守亮的感情非常深厚,不是親兄弟又勝似親兄弟,討伐朱孜的時候,楊守亮受了傷,接連兩天高燒不退,二人日夜守在床邊照顧,又是請大夫又是煎藥,比楊守亮的家人還要盡心,望著一動不動的楊守亮,張威更是默默垂淚,私下對陳徹說:“大哥要是去了,我也就不活了。”

楊守亮決定入朝後,二人傷心不已,多次勸說楊守亮不要走,奈何楊守亮心意已決,二人苦勸無果便只能放棄,今晚聽到楊守亮點出自己名字,陳徹和張威都高興不起來。

楊守亮看著楊子實、楊子遷、楊子釗,語重心沉道:“人心有私,誰都不願薄待骨肉而厚待他人,但擁立非人,不只會敗壞軍政,還會使我宗族敗亡。”

楊子實爭辯道:“父親,孩兒無過啊!”

楊守亮搖了搖頭,長嘆道:“你們三個我再清楚不過,作為本帥假子,不思攻讀訓兵理政,整日好小人賤事,以鬥雞打馬球為長,這樣能做一鎮節帥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楊子遷、楊子釗不敢爭辯,楊子實欲言又止還想說些什麼,卻是沒敢再說出來。

楊守亮又看向站在自己身邊的兒子楊子平,然後對堂下眾人道:“子平雖為本帥嫡長,但一向不同武略,只好詩詞歌賦,值此動亂之時,擔不起鎮帥重任,望諸位為本帥香火計,實在選不出個人來,你們就從安中和子遠二人當中推選一個為留後罷!”

陳徹和張威聽聞此言,嚇得慌忙跪倒叩首,陳徹流淚道:“末將只曉得打殺,治理軍政之道一竅不通,為一軍之將尚且勉強,哪裡能擔得山南大帥的重任呢?”

楊守亮冷冷的目光一一掃視堂下眾人,最終對陳徹說道:“要是你有意,就隨本帥回長安,當今天子仁德蓋世,又知人善任,你不要怕朝廷會為難你。”

陳徹破涕為笑,拱手應道:“俱憑大帥吩咐!”

張威也想走,但他知道自己不能走,楊守亮在昨天上午就找他談過話了,對他交代了很多事情,又讓他善待治下百姓和屬下文武,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殺人。

言下之意就是,明天走個過場,山南西道十七州就交給你了。

山南文武雖然不知道這事,但大都也猜到了接替楊守亮位置的人多半是張威。

楊子實、楊子遷、楊子釗、楊子平這些子嗣都沒有這個能力,陳徹、趙均成、柳長暉這些武將,雖然戰功赫赫也深得楊守亮信任,但威望不夠。

周雲汀和劉志安等文人,也鎮不住楊守亮嫡系的驕兵悍將,縱觀山南上下,有這個資歷、威望、本事接替楊守亮位子的人,只有山南節度副使張威。

話說到這個份上,楊守亮也就沒再直言讓張威接任的話了。

張威性情兇狠好殺,對堂下多有猜忌,這事必須要山南文武眾口一致去推選他,這樣張威就會感念山南文武的推舉之恩,日後性情和言行也會收斂很多,不至於殺人立威。

交代完大小事情,楊守亮又把張威叫到近前吩咐道:“王建心懷劉備之志,又有劉闢據蜀中作亂的野心,我料早晚必成氣候,為山南大患,你定要設法把他騙來興元殺掉。”

山南文武都知道楊守亮忌憚王建,上任山南以來曾多次召王建來興元,但王建都託辭沒來,張威怎麼也沒想到大帥給自己的最後一道命令居然是殺王建。

眼見張威失神不語,楊守亮大怒,拍案呵斥道:“本帥說的這些你記在心上沒有?你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讓本帥如何放心去長安!”

張威害怕,連連作揖致歉,楊守亮重新說了一遍,又凝聲問道:“可記下?”

張威拱手答道:“已熟記於心,必斬王建首級以獻朝廷。”

“應當如此。”

楊守亮頷首微笑,張威和陳徹都紅了眼,一副依依不捨的樣子。

“月有盈虧花有開謝,人生最苦是離別。”

楊守亮很是感慨,拍了拍張威肩膀,安慰道:“今當臨別,不必傷心,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醉笑陪君三萬場,不用訴離殤,若爾等能打敗李茂貞和王行瑜,為朝廷保住山南西道十七州,本帥死而無憾,魂歸九幽亦含笑泉下矣。”

陳徹再也忍不住,坐在地上哭了出來,張威也哽咽不能言。

山南軍政要員看到這兩個兇殘大漢在楊守亮面前哭成這樣,亦是各自心有慼慼,在劉志安等山南高官的輪番勸說下,陳徹才止住了痛哭。

楊守亮起身走到周雲汀面前,竟是朝周雲汀深深一拜:“之前多有得罪,盼君心中勿怪,君為朝廷忠貞,當竭力與威同心護守山南,江湖路遠,就此別過。”

周雲汀嚇得不輕,亦被楊守亮此舉深深感動,連忙回拜道:“下官口無遮攔,幾度頂撞大帥,大帥不以為仇,反倒如此厚待下官,下官……”

說著說著,竟是哽咽哭泣起來,再也說不下去,一撲通跪在了地上,楊守亮將其扶起,隨後與兒子楊守平離開節帥府,連夜收拾東西準備走人。

在周雲汀、陳徹、劉志年等人的極力支援下,再加上張威深受楊守亮信任,山南文武推舉張威為山南西道節度留後,主持山南西道大局。

張威上臺當天,立即派人向朝廷進奏章,把自己對山南西道的人事安排通知皇帝。

是通知,而不是請示。

四鎮之亂後,朝廷威望一落千丈,不服王令的方鎮大帥死後,往往由子侄或部將自立為留後,根本不聽長安號令,若是皇帝不下旨承認,立刻舉兵作亂。

淮西三吳就是例子,王廷湊也是好例子。

儘管德宗皇帝為防止節度使突然死亡造成時局動蕩,著手在各鎮部署行軍司馬為儲備節度使,但還是有節度使死後,手下將領或子侄女婿殺死行軍司馬自立。

及至文德,唐統國勢江河日下,但仍然是人心所向,屢有李克用和朱全忠這種兼具忠臣和反賊雙重屬性的人力挽狂瀾,才使局勢不至於崩潰。

山南西道能夠實現完全不流血的和平交接權力,當真是罕見了。

第二天一早,天色還是灰濛濛的,楊守亮一家人終於要出發去長安了。

楊守亮出了府門,卻看到了令他險些哭出來的一幕,百姓自發站在街道兩邊,也不說話,就那麼站在那默默看著他,部下將校和牙兵也立在府門前,亦是一臉不捨。

牙兵央求他不要離開興元,街道兩邊的百姓也哭的哭喊的喊,場景很是感人。

山南文武和興元本地的名門望族也自發來到城門口送楊守亮,周雲汀作為代表向楊守亮敬酒送行,並念了一首太白詩聊表離別之意。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楊守亮會心一笑,卻不忍再看這場景,狠心轉身登車,上得馬車,掩面泣涕百餘行,幾百牙兵攆上前去追車,張威、周雲汀等人又拉又勸才止住。

朝廷對楊守亮的入朝顯示出了極大誠意和禮遇,皇帝特遣御史中丞崔昭緯、戶部侍郎鄭絮、翰林學士陸伯言、京兆尹王溥等人率領隨從前往藍田迎接。

八月初五,楊守亮抵達長安,皇帝又遣吉王李保、宰相劉崇望等人出城十里迎接,並大擺儀仗排場,南北二司禁軍列陣通化門,京城百姓也在路邊圍觀。

當晚,李曄在延英殿宴請群臣,拉著楊守亮的手入殿,君臣二人相談甚歡,對於楊守亮想把兒子楊子平送入國子監讀書的請求,李曄痛快答應。

李曄賜給楊守亮的府邸在光大坊,宴會結束後,李曄命劉間率五百金吾衛護送楊守亮前往新宅安家,沿途楊守亮看見了許多宅邸,但都漆黑一片,無人居住。

京城寸土寸金,怎麼會有這麼空宅,楊守亮心中奇怪,便詢問劉間,劉間笑著說道:“大人說這些宅邸啊?這都是陛下為各地方鎮大帥準備的,將來都要住人的。”

楊守亮疑問道:“都是哪些地方的大帥?”

劉間邊指邊說道:“這座是給鳳翔李茂貞的,這座是為夏州李思恭準備的,前面左邊三座分別是給義武王處存、魏博樂彥楨、成德軍王鎔準備的,那裡是給鎮國軍韓建、靜難軍王行瑜、華州韓建等人準備的,太多了,末將一時半會兒說不完。”

楊守亮心中一驚,面色一下子變得很難看,劉間急忙又說道:“大人不要亂想,陛下要重用大人,所以大人的宅子不跟他們在一起,還得往前走很遠,在劉相公宅邸旁邊。”

聽到這麼一說,楊守亮心裡才安定下來。

劉間又自顧自道:“”陛下還在安順坊宅給陳敬瑄和王建各自安排了一處宅子,不過我看陳敬瑄和王建無福消受了,末將說的這些話,還請大人不要說與第三人知道。”

“本公知曉。”

住進大宅子,並無眼線監視,出入也自由,楊守亮一家人終於徹底放下了心。

八月十一,李曄詔命張威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內侍省宦官張泰為山南監軍使,同時下詔催促李忠國和武成策儘早率軍起行,早些到興元鎮守。

八月十三,李曄在延英殿詔對楊守亮,隨後委之為吏部侍郎,賜封漢南侯。

訊息傳出,長安輿論一片譁然,各鎮進奏院使亦是震驚。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我有一劍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
相關推薦
沒人比我更懂穿越!御獸:開局覺醒九星天賦在遮天變成女妖的那些年詭秘:魔女先生與獵人小姐攝政王的寵妻日常第三種絕色精靈:我轉生成了百變怪科學修仙:開局製造飛劍加特林精靈時代:帶著裂空座去高考半死人之停止輪轉的齒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