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報國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又散了一次早朝,出了大殿,吏部郎中辛嘉祥抬頭看了看昏暗的天色。

已經中午了,天空裡還飄著雨,可惜皇宮裡沒有春末夏初雨打殘荷的風景看。

剛剛頂頭上司吏部右侍郎遊連神神秘秘的一個人先摸出了大殿,自己在後面叫了幾聲完全當沒聽到。

他有些憤憤,自己中進士還比遊連早些,結果在官場爬的還沒人家高,現在可以直接把自己當空氣。

有什麼可得意的?不就是比自己高個兩品嗎,整天把自己當成狗使喚。

而且雖說吏部是六部之首,吏部尚書更是被稱為天官,左侍郎和手下的兩個郎中也是主持著每年六月的京察,捏著地方官員的命脈,堪稱風光無限,但下面的右侍郎和另外兩個郎中就沒這麼風光了。

好巧不巧,他辛嘉祥就是跟著右侍郎混的郎中之一,天天在吏部整理官員卷宗。

當年科舉考的就不咋地,進了官場在地方苦熬十多年,好不容易進了京,還因為一篇奏摺引起了魏皇的注意,調進了吏部。

結果就混到了遊連手下,跟著個沒什麼本事的上官,自己也天天在吏部挨白眼。

他有些惆悵,自己也過了不惑的年紀,此生怕是不能再位列九卿了。

再看看走在前方穿著黑白兩色袍服的靖王與齊王,他砸吧砸吧嘴:說到底還是沒個好爹,看看這兩位,二十歲左右的年紀,已經是一介藩王了,正一品!

齊王還好,自小在京城,又是陛下親子,當年立了國本之後就被封了齊王,只是沒有就藩,這些年倒是在長安名聲不錯。

可那個靖王又是什麼東西?連冠都沒加,自小長在蠻夷之地,只會搜刮民脂民膏的貨色,入了趟京就這麼活躍?靠著賑災一事在朝堂蹦躂參政議事,據說還在京城瘋狂求名,又是買詩又是追求民間女子,搞得自家閨女也成天問自己靖王長成啥樣。

偏偏自己見著他還得上去行禮。

十年寒窗,多年沉浮,抵不過血脈身份。

他甩甩袖子,再沒向那邊看一眼,徑直去了吏部衙門。

......

雨聲連綿,吏部衙門裡,辛嘉祥正和手下官員們用著膳食談天說地,這個聊聊長安最近風物,那個抱怨最近送的膳食真是越來越難吃了,七嘴八舌,倒是一天中衙門難見的熱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辛嘉祥沒怎麼搭話,他吃飯一向吃得慢吃得細,雖然最近衙門訂的膳食確實味道差了點,但也比他家裡做的好多了。

按道理吏部郎中,全大魏最顯貴的一批官員之一,辛嘉祥早應該撈個盆滿缽滿了,但別說,這位確實是比較清貧的。

一嘛,雖然都在吏部,但右侍郎沒實權,辛嘉祥自然也接觸不到吏部最能撈錢的京察一事,二嘛,辛嘉祥從來都是一個不那麼在乎外物的官員。

出身農家,無論是當年外放縣令,還是後來入京進吏部,他還真沒貪過什麼錢。

硬要說有,也就是當年當縣令時候給大戶們寫了些牌匾收了點潤筆,但那才多少銀子?

所以這麼些年,辛嘉祥家中除了從當年科舉就跟著自己,這些年走南闖北好不容易在京城安定下來的老妻之外,也就只有一個女兒和幾名家僕罷了,連上朝都是騎驢的,對比他的身份簡直磕磣的不行。

但辛嘉祥甘之若飴,他是個有抱負的人,有些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自己父母早已過世舉目無親,就只有一個老妻和早晚要嫁人的女兒,貪錢有什麼用?把墓修的豪華些?

要是在履歷上有了汙點,那才是最要命的。

反而仕途才是自己最看重的,沒機會這麼渾渾噩噩到死也就罷了,若是有機會,難道他辛嘉祥多年苦讀又苦熬地方的施政經歷,做不得一任閣老?

謝洵一個探花郎做得,徐子允個老不吝做的,自己就做不得?

他想著些有的沒的,慢慢放下筷子,又細細品了品湯,這才滿意起身。

正準備和一眾同僚告別,卻突然發現了有些魂不守舍從門外走進來的吏部右侍郎遊連。

正在吃飯的眾人立馬噤聲,這位右侍郎雖說在吏部有些窩囊,但為人品性嚴厲端正,平時就講究食不言寢不語坐臥有禮,可萬萬不能當著他面邊吃飯邊聊天的。

廳中一時安靜下來,在場官職最高的辛嘉祥開口道:“遊大人久久未歸,膳食已經送到大人官署了,大人去官署取用便可,大人今日何事耽擱了?”

遊連有些恍惚,他沒有在意辛嘉祥說的話,好像在思考著什麼,腳步未停,說話間已經走過了官署:“辛大人隨本官來一趟。”

眾人面面相覷,遊連今日的樣子實在太古怪了,但眼看著就要沒了人影,辛嘉祥只能與同僚告別後連忙跟上。

他走在遊連身後,看到遊連還是蹙著眉頭若有所思,也沒有開口打擾,只是跟著進了遊連的官署。

坐下之後又安靜了一會兒,遊連這才開口:“辛大人,本官在吏部這些年處處受氣,也就辛大人算是與我一條心,有些事情也只能與辛大人探討一二了。”

辛嘉祥連忙應道:“多謝侍郎大人看重,願為大人分憂。”

“剛剛本官去了一趟司禮監,何公公讓小黃門給我遞了訊息,只有一句話,”遊連似乎還是有些不可置信,“‘遊大人可願為天官?’本官雖說不明其意,但還是去了一趟司禮監。”

辛嘉祥也愣住了,一個內侍對一個在朝官員,尤其是多年鬱郁不得志的吏部侍郎問道願不願意做吏部尚書?這算什麼事?

但他沒有開口,只是等著下文,這些年在吏部自己對遊連可謂表現得忠心耿耿,這件事他既然開了口,就一定會說完。

果然遊連繼續開口了:“...本官到了司禮監後,何公公邀本官共飲,言談中居然說他有辦法讓本官當上吏部尚書,而且只需要很短的時間。”

辛嘉祥不可置信:“何公公當真如此說?雖說何公公掌了批紅蓋印,但吏部是六部第一衙門,又是吏部尚書這個緊要位置,何公公哪兒來的膽量和氣魄說這番話?”

遊連的臉色有些蒼白,聲音也有些乾啞,撫著鬍鬚的手有些顫抖:“本官也有些不解,但詢問之下何公公只是笑而不語,直到本官追問許久,何公公才坦誠道內閣盧閣老是他的人!”

宛如無聲驚雷在腦海炸開,辛嘉祥一瞬間就明白了。

內侍的批紅,內閣的票擬,吏部的摺子...

看來何公公許諾的吏部尚書真有可能不是開玩笑的。

他的聲音依舊平穩:“遊大人如何回覆何公公的?”

遊連搖了搖頭:“當時本官也是一時震撼無語,反應過來之後才向何公公問道為何會將這等隱秘事與本官全情托出,你猜何公公怎麼說?”

辛嘉祥搖頭表示不知。

遊連苦笑一聲:“何公公說本官在吏部舉步維艱是朝堂都知道的事情,而且本官當年也因為貪了些錢被御史彈劾過,何公公找出了當年的摺子,覺得本官一定會將此事應承下來,這才找上了本官。”

他有些自嘲的撥弄了下桌案上的杯子:“確實,仕途不順,心有貪意,這麼一個好機會擺在面前,何公公是認準了本官會動心啊!”

辛嘉祥臉色不變,開口詢問:“那遊大人作何打算?”

“本官與辛大人一同在吏部打熬了這些年,也算患難與共,而且本官很欣賞辛大人為人處世的風格,所以今日才坦誠相告,便是希望能得到辛大人的建議,實不相瞞,本官也有些迷茫了...”

遊連仰起了頭,閉上眼睛繼續撥弄茶杯:“嘿,吏部尚書...”

辛嘉祥沒有去看遊連,而是看向了窗外:“下官記得,當年遊大人是中了榜眼?”

“不錯。”

“三甲進士要騎馬出南華門唱名,陛下親自賜酒,遊大人還記得那一幕嗎?”

遊連微微一嘆:“此生最美風景,怎能忘懷?當年唱名時心中便想著此生必報國恩了,只是這些年庸庸碌碌,實在是耽誤了心中豪氣。”

他突然一愣,然後釋然:“本官明白辛大人的意思了,確實,雖說多年仕途不得意,但本官也是十年寒窗南華唱名做上來的正經侍郎,而且深受國恩這些年衣食無憂,此刻居然會為了一個閹人言語心思不定,卻是讓辛大人見笑了。”

辛嘉祥拱手稱不敢。

似乎想明白了的遊連精神好了起來,他直接站起身:“此事事關重大,若是盧閣老真與何公公共同進退,那看何公公的動作,朝堂要起大風波了!本官這就去與首輔大人訴說此事,也就首輔大人還能壓制何公公了。”

辛嘉祥也隨之站起身,不由讚道:“我大魏有遊大人這般見利不忘國恩,遇事立身愈正的官員,何愁不國泰民安?下官欽佩不已!”

遊連也笑著向這個自己的下屬行了一禮,這個多年在仕途上沒有建樹連連碰壁的官員,終究還是選擇了心中如當年苦讀那般單純樸素的理想。

只為報國,報國而已!

兩人拱手道別,遊連自去尋首輔謝洵,而辛嘉祥也出了侍郎官署,站在了走廊上。

雨還是沒停,吏部庭院裡的花木也被打得有些有氣無力,左侍郎官署裡的笑談聲隱隱傳來,整個長安籠罩在雨後的霧氣裡。

他摸了摸下巴上蓄了很多年的鬍鬚,若有所思:“何公公,盧閣老,謝首輔...”

“吏部尚書...”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7號基地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
相關推薦
人在大唐,開局錯認李二明日方舟之整合之火玩家請閉眼無上傳承餘光我,反派,開局薅主角聖女!我的搜查一課大叔兇猛我在古代當海盜遠古種田:山野漢子輕點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