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首周票房,三極分化的評價(1章求訂閱!求月票求打賞!)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首日票房1630萬!

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

除了上面的兩個進口大片表現強勁之外,排名第三的國產大片《明日幾時沒有》,票房也就比《那山》多了200萬而已。

是的,在國產保護月裡,也有進口大片。

畢竟在資本和大部分觀眾看來,不能只保護國產電影,而不顧及影院和觀眾的觀影體驗。

這是個悖論。

說回到電影。

票房表現不錯,但是電影的評價,卻出現了嚴重的三極分化。

一部分影迷說,這是個9.5分以上的電影,畫面唯美,細節動人。

一部分影迷說,這是個6.0分的及格電影,畫面很美,但是看著想睡。

一部分影迷說,這是個2.9分的傻逼電影,還不如歸到紀錄片裡,興許能給個9.2分。

三極分化嚴重。

但是整體的評分,居然來到了8.7分!

這就很厲害了,畢竟有一些打著故事熱鬧、畫面精良的電影,評分還不到3分。

不過,在看到首日票房後,霍建啟松了口氣。

同時,那些媒體人、影評人和電影平臺,也是松了口氣。

遲餘和蘇唐傳媒也松了口氣。

“這電影的票房,基本上1億左右了。”

蘇艾菲說著,其實是有些小失望的。

她覺得,雖然《那山》一看就不是能博得大票房的電影,但是畢竟有遲餘參演,萬一能個小爆的話,那對遲餘來說,可是太有幫助了。

幾乎能夠坐實,票房靈藥的稱呼。

她這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平臺那邊之前還說,如果沒有遲餘參演,頂多是2000來萬的票房呢。

雖然有些誇張,但是其實就是這麼真實。

蘇艾菲只是說了一句而已,不過她主要要說的,是《活埋》在國外的票房表現:“很不錯,雖然上映的區域不多,但是像花旗國、島國、泡菜國,還有東南亞的諸國,加上歐洲的一些國家城市,目前海外票房,有2000萬美元了。”

2000萬美元,折算成RMB,就是一億三千萬。

“還不錯。”遲餘點點頭。

又能分小錢錢的感覺,很爽。

“《那山》這部電影,也會在海外上映,尤其是島國和泡菜國,媒體和影評人的說法你也看到了,《那山》可能在他們那邊,更受歡迎。”

“我就不用去了吧?”

遲餘下意識地問道。

首周,為了讓觀眾進電影院看,遲餘跟著霍建啟走了好些個城市,尤其是週末三天,幾乎每天都至少三個城市以上,累到冒泡。

“如果在隔壁上映的話,去是一定要去的。”

蘇艾菲安慰道:“你的《活埋》在這兩個國家也很受歡迎。而且還是戛納影帝的光環,你現在的島國和泡菜國,據說還是很有名氣的。”

名氣意味著,相應的責任。

“這不我們不著急。怎麼著,也下下週的事情了。而且這兩個國家的話,一邊待個一天兩天的就夠了。”

“那還行吧。”

遲餘點點頭。

考慮到陳無極現在正在選演員。

選定演員後,肯定還會有一段集中學習,以及劇本圍讀的時間,所以時間上倒也沒什麼明顯的衝突。

蘇艾菲又感慨了一句:“用第一的排片率,只拿到了1630萬的首日票房,只能說,這是這部電影的極限了。”

然後,兩人就去看關於電影,幾乎是一致好評的影評:

“公路片?山路片?不,這應該是山水大片!”

“故事在鄉郵差父子的跋山涉水中展開。坐坐在電影院,面前展開的是水墨一樣的畫面,和父與子之間的默默的愛……”

“畫面是真的美啊!霍導美工出身,不難理解這部電影能把山色水影包容的淋漓盡致。宋鐵出現的那個黃昏,畫面更是絕美的綻放……”

“這本是一部平白的電影,平白到你一定要耐下性子去傾聽的電影,然後你會體現一場心靈淨化之旅……”

“電影像一篇唯美、含蓄、溫馨、雋永的散文,瀰漫在光影音樂之間的是濃得化不開的情愫,父與子,郵遞員與山民,人與動物,人與自然……”

“飄渺優美的背景音樂,整潔碧綠的鄉村風光,古典風格的江南民居,奠定了整部影片唯美清新、溫情脈脈的基調……”

“年輕的人看這部電影,可能會覺得節奏緩慢,沒有高潮,讓人昏昏欲睡……我卻相反,整部影片如潛潛溪流,涓涓而下,舒緩沉靜,給人洗滌心靈的悠遠之感……”

“這電影用傳統的角度解釋父愛,父愛如遠山,而且一路伴隨,正是這種樸素的寫實方式,才更深入靈魂……”

“攝影太贊了,風景太美了,整部電影簡直清新如畫啊!”

“感動到不行!不輸給現在任何一部國產電影,傳達父愛的國產佳作,不譁眾取寵,但令人難以忘懷。看這個電影,像讀一篇散文那樣舒服……”

“綠色的大山,綠色的郵路,父親在綠色的大山裡走了一輩子,兒子走上了這條路,那個人,那條狗,依舊在郵路上行走,在山中穿行……”

“羅經民的表演讓人信服,遲餘的表演,卻讓人驚豔!”

“從《活埋》到《那山那人那狗》,從新人演員到影帝,他在學習,在進步,但你看不出他身上的匠氣,他眼中的靈氣,難能可貴!”

“我們終於有一個,可以扛大戲的年輕演員了!我們終於不用再害怕,以後每年的電影,看到的還是那幾張本來已經可以當爺爺,卻仍然跟小姑娘談戀愛的臉了!”

“陳無極說,遲餘是他敲定的第一個主演,這說明,他已經進入了那些大導演的眼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或許他出演的《流浪地球》,值得我們期待一波?”

評論大多是好的。

“這些人的眼光還是不錯的。票房不高的電影,大部分可能是爛片,但也有可能是高分電影。”

蘇艾菲說道。

遲餘笑了:“其實表現已經很不錯了。你想想,如果換在99年那會兒拍出來,會有人看嗎?”

“難,這種電影,也就是現在一部分人開始懷舊了,才會看。否則在那會兒,大家都忙著賺錢,誰會看這種連家長裡短都沒有的電影。”

是的,99年到2000年那會兒,內地電影,看起來還沒什麼出路。

那會兒,還是香江電影的黃金時代。

說回到影評。

除了一些遲餘的粉絲讓人哭笑不得的操作之外。

關於電影,評分低的人,大多就是給分不說話,而評分高的那幫人,就基本上跟寫小作文似的,篇篇都像是觀後感。

甚至有人拿他跟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相提並論。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一個泡菜國的導演拍的,但卻完完全全是島國風格的電影。

電影獲獎無數,評價頗高。

這樣對比,無外乎傳遞兩個資訊。

一,這是部奔著得獎去的電影。

二,這是部對票房沒多大野心的電影。

當然了,反應最大的,要數遲餘這近一年來積累的粉絲,尤其是那些非影迷群體。

他們走進了電影院,本來是想到東華帝君在電影裡的盛世美顏,結果,當遲餘那張鄉下小子的臉出現在大熒幕上後,他們失望了。

而當他們看完了電影,發現電影居然如此之沉悶後,更是失望。

然後就有一部分人跑到遲餘的圍博賬號下面,部他為什麼拍了一部又醜又悶的電影?

有回覆者評論說,是不是他被公司強迫的,如果是,就眨兩下眼睛。

隨後就有人去蘇唐傳媒的官方賬號下面哀求,千萬別讓遲餘走小李子的路線啊,要一直帥下去啊。

小李子為了拿到影帝,“自暴自棄”的做法,確實讓人感動。

但是,絕對不包括那些看過他早期顏值的顏粉。

用一部分顏粉的話說:“演技派裡不缺你這麼一號,但是顏值界,絕對是巨大的大損失。”

對於粉絲們的“暴動”,遲餘和蘇唐傳媒都很無語。

好在另一波影迷發話了,他們先是發出了遲餘最近的活動照片,以證明他仍然是帥的,然後又把那些影評人的評價拿了出來,證明這是個好電影。

於是風波就這麼平息下去了。

與此同時,接下來的幾天,《那山》的票房走勢,並沒有超出預測。

除了週末兩天稍有反彈之外,整體來說,不溫不火,首周7日票房來到了5200萬。

相比《活埋》四天一億三千萬的票房,《那山》可謂是慘淡。

這個不能比。

實際上,5200萬票房,《那山》早就開始盈利了。

由於演員不多,又便宜,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鏡頭,都是實景拍攝,而且是在大山裡的鄉村拍攝,所以成本幾乎壓到了一個讓人無法想象的地步。

“前前後後,這部電影,不過就花了600萬而已。而且這600萬裡面,只有三分之一是演員的片酬。”

面對記者的採訪,霍建啟如是說道。

如果按比例的話,演員的片酬佔了33.3%,這已經有點偏高了。

但是如果考慮到裡面有個戛納影帝的話,那就實在是太便宜了!

不少人,包括陳無極私下都吐槽道:“老霍這孫子太特麼運氣了!”

只有郭番跟霍建啟有一見如故的感覺。

“霍導,200萬的演員片酬,遲餘那邊,肯定沒多少吧?”記者問道。

霍建啟哈哈大笑起來:“那是肯定的啊。當然,我這是幸運,趕上了好時候。我這部電影拍的時候,遲餘可還不是戛納影帝,哈哈哈哈!”

他笑的很狡猾,也是打心眼裡慶幸。

如今電影已經在賺錢的路上了,他自然是很開心的。

“那導演是不是應該給我們的主演包個大紅包呢?”

“哈哈,紅包是一定得給的。再怎麼說,他私下裡也喊我一聲叔,這聲叔可不是白喊的。”

霍建啟絲毫不避諱,二人私下近乎子侄的關係。

遲餘被記者問到,他只能顧左右而言他地說道:“這部電影,更像是獻給過去那些年,以及如今還在基層工作的,如鄉郵員一樣的堅守者。”

好吧,他這麼一上高度,記者就不好再追問片酬的事了。

第二周,就在《那山》龜速地收割票房時,陳無極的《霸王別姬》,終於確定了最後的主演陣容。

陣容公佈後,娛樂圈一片譁然。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7號基地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
相關推薦
LOL:OMG為什麼是神作為英雄復活的我竟成了偶像我在精神病院建天庭現實世界模擬器我的人生狂跑偏綜漫入侵:我能汲取別人能力她們都想殺死我大宋世祖人住超神,渣在諸天惡魔獵手想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