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送錢的買賣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劉襄畫的圖紙工匠沒看懂。

鐵匠工師誠惶誠恐,一副想問又不敢問的樣子。

“你過來。”劉襄招招手,指著圖紙給他解釋:

“這是一個給土坯塑形的模具,由兩個部分組成,這裡是個沒有底的圓筒,裡面有十二個小指粗細的立柱,圓筒外面箍著一個四尺長的把手,另外這個是個能自如進出圓筒的蓮藕形狀的鐵片,鐵片上面連線著一個從圓筒的另一側小孔中穿出來的把手,是為了方便把土坯從圓筒裡面推出去。”

見工師還不明白,他開口問到:“這裡有藕嗎?”

“有。”

“去拿一個過來。”

工師慌忙跑出去,不多時拿著一根三尺多長的藕,氣喘吁吁的回來了。

劉襄掰下來一節,削去兩頭,只留下三四寸高的中間一段,跟工師說道:“這種樣子的,直徑五寸,高四寸的土坯,中間十二個孔洞,怎麼做模具你自己想去吧。”

有了實物,雖然尺寸不符,但工師已經弄明白了,拿著圖紙急急忙忙的去做樣品。

蜂窩煤的生意,前景挺不錯的,燃料這種消耗品是個大市場,它的成本又很低,也沒什麼技術含量,最繁瑣的一步就是把煤砸成碎末,其實也可以用碾子或者用石磨。

漢代採煤都是人工,採出來的大多是塊煤,上好的都選走了,就剩下碎渣。

以八份煤,兩份土的比例,再加入少許石灰,加水攪拌和泥,像打土坯一樣,用模具壓成直徑五寸,高四寸的蜂窩狀煤餅就完事了。

加粘土是為了塑形和延長燃燒時間,使火焰溫和,還能阻止煤灰散落。加石灰是為了還原硫。石灰加水就成了熟石灰,成分是氫氧化鈣,點燃後與硫反應成為硫酸鈣和水,能去除二氧化硫的嗆人煙氣和硫化氫的臭味。

推廣蜂窩煤不是想賺多少錢,是為了給商隊找一條財路。

他麾下的商隊已經開始分流,做得大的,已經走出幽州,用牲畜、鹽、陶器、優質皮毛,開闢了南方商路,換回了糧食、生漆、絲綢、漆器等等商品,利潤不小。

特別是近海貿易,大把的賺錢。

可還有很多人,他們本錢不足,人也老實,家中子弟也沒立什麼功勳,他們沒有得到多少緊俏的商品,仍然在家門口挑擔子,這種小貨郎也就勉強湖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劉襄想找幾條財路,讓老實人也能賺錢。

蜂窩煤這種有需求,能長久做下去的生意,需要吃點苦出點力,正適合這些人。

都是軍屬,不說一碗水端平吧,總得想點辦法,讓他們共同富裕。

模具很快就做好了,對於這些手藝精湛的匠人來說,最難的是理解劉襄的思路。

煤也不缺,早就有人砸成了細碎的粉末,直接加土加石灰再加水攪拌均勻,劉襄全程就是動動嘴,十幾個煤餅就做成了。

拿到火爐邊烤乾,其實可以自然陰乾,只需要兩三天,可劉襄不想等,他要當場點燃看看燃燒效果。

藍色的小火苗柔和的在氣孔中冒出,燒起來以後煙氣很小,肉眼幾乎不可見,味道也不嗆人,如果在爐膛中燃燒,味道和煙氣會更小。

如他所想,成功了。

“這個蜂窩煤比木炭好,燒起來不嗆人。”趙雲在一邊誇讚。

劉襄搖搖頭:“肯定不如上等木炭,像銀霜炭和獸碳就更不能比了,但好在成本低,價格不會定的太貴,稍微殷實一點的人家都能用得起。”

很多百姓其實還是用不起,他們都是自己打柴,蜂窩煤再便宜,也是要花錢的,他們捨不得。

“主公準備賣幾錢?”

趙雲這麼一問,劉襄還真是不知道具體該定價多少,煤炭還沒流入民間,根本沒有市價可以參考。

“木炭多少錢?”

趙雲思索了一下:“普通木炭一錢兩三斤,上等木炭就貴了,定價各不相同,有一斤兩三錢的,也有一斤十幾錢的。”

劉襄想了想,覺得應該跟普通木炭的價格差不多,否則沒有競爭優勢,又轉頭問海南的工官:“挖一斤煤要耗費多少錢?”

“回稟將軍,挖煤不要錢,現在煤礦都是苦役,一天兩頓飯就夠,一人一天至少能挖一百五十斤。”

問了也是白問,他只能自己計算成本,一個下礦的力役,人工費用在兩百錢左右,每月吃食百錢,服裝工具的磨損也得百錢,每月能挖煤四千五百斤。

粗略的來說,一錢十斤多點。

“煤炭以後對外售賣,只賣劣質的碎煤,暫定三斤一錢,一個蜂窩煤重兩斤左右,暫時定價為一錢一個。”

工官趕緊紀錄。

“不必過於死板,要隨行就市。”

“唯。”

模具的圖紙,蜂窩煤的配方,製作的流程,工官也記錄了下來,歸入將作監的檔桉。

劉襄要在每個縣都開一家煤廠,在本地挑選軍屬商隊經營,挑那些只會吃苦賣力氣的,將作監會派人傳授技術,由他們負責製作、運送,佔股五成。

市場推廣就用不到他們了。

他們也不會。

“從海陽招一些人,每月一百五十錢,運煤送去各縣。當地的煤廠抓緊時間製作一批蜂窩煤,吾有用處。爐膛也燒製一批出來,越快越好。”

劉襄推廣市場有兩條路,官方採買和送給大戶試用,以他的名頭,那些富豪總會再採購一批,否則就是不醒目了,只要用了一段時間,蜂窩煤會打動他們的。

看到官府和富豪們都在用蜂窩煤,殷實的人家自然也會感興趣,以蜂窩煤的價效比,市場就開啟了。至於以後的經營,他就不管了。

市場推開了,地方專營給了,技術提供了,原材料送上門了,這都幹不好,還能幹什麼呢?回家抱孩子去吧。

反正成本不高,賠也賠不了多少,出不了人命,沒什麼大事。

他只是提供了一條路徑,怎麼走是別人的事情。

將作監開始推廣蜂窩煤,他們跟商隊打交道最多,情況最熟,緹騎派人監督。

劉襄當天就離開海南,出發去各地視察,先去了海陽的鐵礦,然後是令支的田地、糧倉,土垠的織造工坊、煤礦,又經過無終去往狐奴、漁陽。

在狐奴、漁陽待了幾天,繼續南下,去軍都縣看了看居庸關,上谷郡安安靜靜不敢找事。

繼續南下,在薊縣追上了大軍,留左軍校尉王興在此駐兵,劉襄帶著中軍南下涿縣,那裡是最終的目的地。

十一月十七,甄逸打頭,領著一大群人,出城十里,迎接劉襄凱旋。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鬥破:從收雅妃為侍女開始無敵太監武帝,冷宮掃地一百年全球進化:我覺醒了SSS天賦重生嫁給了死太監遮天之我有一枚種子魔獸之暗影奧術師御天狂鳳丹麥崛起1890我有一個諸天模擬器我不是氪星人,我是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