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竹舍異聞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王上來了,快去拜見。”

“此事驚動了君王?”

“這是自然,昨日我國起異香,今日國境內暖如春,天降美酒食氣,豈能不驚動萬歲?”

“走,去見駕。”

……

竹舍內四周萬千小人排成佇列,蜂擁去往北面拜見王駕,匯聚軍隊陣列前,跪地叩頭,山呼萬歲。

彼時,金駕下來一中年長須男子。

他身著明綢黃衣,頭戴金色冠冕,一身王者之氣,親和如仁君。

一群高大的將領頂盔帶甲,護衛左右。

一眾女卷文臣,站在君王身後,眺望宴席上三位君子。

那國君受用百姓禮見,說一句‘平身’。

黃門官便揚聲高喝‘免禮平身’,軍前萬眾紛紛謝恩起身。

國君含笑仰望把酒暢談的劉世才三人,對周圍臣子道:“昨日我國萬民飽食香火,乃利見大人之兆。”

“今日果然見大人,他們來我國中擺宴,乃我竹生國之幸。”

“傳令下去,眾百姓只能遠處觀瞻大人,聆聽大人之言,不得攪擾雅興。”

“是。”

有官吏領喏傳達王命。

宰相樣貌文官上前,拱手道:“今日大人在我國中設宴,食香酒氣充斥我國。請萬歲下旨向天求祈,降此食氣,分與國民。”

“使我國小人與三位大人同樂同享。”

國君應允了,宰相領旨謝恩,率領群臣去設法壇,祈請上天降氣與他們。

一位小公主瞻望劉彥道:“父王,女兒覺得中間那位大人甚是不同。他衣氅有寶氣,身上有風氣,可是書中所言‘君子’?”

國君與眾人仰觀,捏須點頭說:“倒像是君子,倘若是真君子,便是我等大幸。”

“快去請幾位仙家,辨認一下三位大人。”

話音剛落,見一群明光小人駕香火而來,拱手禮見王上。

國君還禮,面朝席上三人,詢問眾仙家:“可知三位大人?”

中間為首道人,一眼辨認出華明淵,說:“右側那位大人,乃本家公子華明淵,另兩位大人,貧道未曾見過,不敢亂言。諸兄可知?”

其他明光小人相視觀望劉彥、楊萬山,卻都不知。

這時,聽華明淵斟酒,對兩位笑說:“世才兄高論。”

“小生幸與仁兄結交,此番我明悟真學,多虧仁兄冬至一場點撥。”

“今日當敬酒三杯,以表謝意。”

楊萬山道:“三杯怎夠?起碼三十杯!”

“萬山兄說的是,小生對世才兄之敬,三千杯都不足以表。”

說話,華明淵舉杯拱手一敬,飲下溫酒。

劉彥含笑分顧萬山,舉杯同飲。

身後有萬千小人傾聽,被國君敬為仙家的道人們聽見‘世才’二字,驚喜相視一眼。

為首道人趕忙稟告王上:“恭喜萬歲,今日我國萬千之喜,三位大人皆是君子。”

“其中被呼做‘世才’的大人,乃是一位真學君子!”

“我聞臨安大千坊間,多傳頌這位君子功績,他有拯救大千萬民之功,乃大千上人君子也!”

“哦?”

國君等驚訝欣喜,未想過會有此等大人來他們小國。

喜悅之情在君臣、國民之間傳遞。

宰相領群臣朝見說:“既是大千上人君子,當以大禮焚香朝見。”

“常言道‘上邦天子,為父為君。下邦王上,為臣為子’。”

“我國為小千下邦,見此等君子,該敬若上君,才是為禮數。”

“愛卿所言極是。”

國君立即下旨,讓群臣再設香壇,稍後率百姓朝見‘上人君子’。

後,這位君王心湧勃勃念頭,請仙家一旁敘話道:“諸位可有法術,請那君子與寡人相見?”

“寡人想聆聽儒家大道。”

眾道明光小人聞王上之言,各都面顯難色。

以他們微末之法力,對付遊魂野鬼都難,如何請的動君子出竅?

為首道人再三思量,拱手說:“萬歲有禮賢之心,但我等能力低微,不能撼動君子魂體。”

“不過,可以等三位君子酒醉之後,設法喚其神靈神念,使其發覺我等微末之身。”

“然後,貧道送萬歲登上酒席,面見世才先生。”

“君家一下如何?”

國家喜悅稱‘善’,禮謝眾位仙家,那些道士小人退到一旁商計。

其中一人低頭思量,叫來眾兄弟說:“豆娘小妹已被我等教的差不多了。何不趁此良機,獻與劉世才?”

“世才乃君子大人,若小妹能得其抬舉收入左右,我等豈不是也沾上光彩,受貴人氣運蔭庇?”

“以後小妹在其身邊,我等在此國中也得地位抬升,不管與誰說,都有幾分顏面。”

眾兄弟紛紛認同附和,聚在一起密談起此事。

片刻功夫,那邊禮祭法壇、香桉都設好了。

國君率領家卷、群臣、及眾將來到法壇前。

他問眾仙家:“寡人是先拜上天祈降食氣,還是先焚香朝見那上人君子?”

為首道人說:“應先拜大千天道,降食氣與萬民。”

“焚香朝見君子,不如等宴席後再行禮數,興許能使君子感應,使其聞聽萬歲之言。”

“若能如此,拜見時則不唐突。”

“仙家言之有理。”

國家稱讚一句,即讓宰相充當祭酒,主持今日‘祈降食氣法事’。

宰相領旨,登上祭天法臺,接過黃門官奉來的杏黃旗和法劍。

他口中唸唸有詞,在臺上揮舞旗幟,持劍踏天罡步數遊走。

群臣齊聲喝響,其他無論君家或百姓,皆跪地向天祈求。

一時,舉國君臣民等萬眾一心,聚合念頭向天祈禱。

法壇之上,大千天道感應,降下三尺無形道氣。

那‘道氣’,在鬼神眼中就是一團金光雷雲,轟隆隆振發雷霆之音,尋常人聽不太清,但傳入小人耳中卻是宏大的道音!

聞天道響應祈求,國家喜悅帶著家捲上法壇進香。

禮畢,宰相將法劍朝天舉起,另一手杏黃旗拂過劍身。

一揮而上,劍尖發出一道靈光飛入那‘金光雷雲’。

霎時間,雷雲霹靂閃爍,分出數道電光,分佈於東南西北四面八方虛空。

酒席上的食氣皆被電芒收納,後分散數道食氣,降於法壇前方‘祈食臺’。

竹蓆宴前,劉彥正持快夾菜,靈覺隱隱感應玄妙包裹周身,籠罩這間竹舍。

他仰頭四顧屋頂,文光入目檢視。

照見屋頂虛空有一片稀薄雲氣團聚,內中顯現‘道法’,法以雷電呈現,如蛛絲分散開來。

此一幕使他頓感奇妙,不知那‘道法’如何產生的。

劉彥異常舉動,引得萬山、明淵好奇,他們伴看一眼竹舍屋頂,誰都沒發現那微妙‘道法’‘道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楊萬山問:“世才看什麼?”

劉彥回神,分顧二人道:“此屋內有‘奇妙’顯現。”

“剛才我文光入目,見上方聚攏‘道氣’,氣集結成雲,內生法雷。”

華明淵驚奇四顧,問:“世才可知是何原因?不知何為‘道氣’、‘法雷’?”

劉彥夾魚肉入口,品嚐說:“所謂‘道氣’,即是‘道以氣呈現’,以無形之道化有形之氣,亦可視為‘道之精氣’。”

“而‘法雷’,是驅使道的‘律令’,亦可稱之為‘請求’。”

“運法驅使虛空之道,即是所謂‘法術’。”

“儒術通玄也是如此。”

“真學儒術是對道理的運用,真學明光就是明悟道理而產生。”

華明淵聽懂幾分。

楊萬山左顧右看,追問道:“可知誰人在施展道法?此間只我等三人,難道屋外藏有鬼神?”

劉彥把手按下他說:“未必是鬼神施法術。”

“我觀竹舍道氣,對我等無害,乃是一團很純粹的道之精氣,可能明淵這間竹舍建於寶地之上。”

“我聽說,世間有些奇妙之地,可以按照時令節氣,自發引動道法聚氣……”

“此乃乾坤運轉之微妙所在。”

楊萬山得解惑,華明淵獲點撥,想起一樁事,講與二人聽。

他說:“我年少時,家中來過一茅山道士。”

“那道士曾言我家桂園是塊福地,說此地乃‘山海之地’,地下有一方國土,內有百萬子民……”

“他告戒家翁,此園不可輕易覆土,否則會傷害那些百姓,引得國中降災禍而生靈塗炭。”

“到時我家之人都將遭報應。”

“家翁深信道士的話。原本是要在此地給我建一座書閣,但恐動土傷害府邸福氣,就在此建了這間竹舍。”

“竹舍建成之後,家翁說他做了一個怪夢。”

“‘夢見大官與他送禮,說是國君的謝禮’,具體說什麼卻記不清。”

“世才可知山海之地?”

劉彥回想山君之言和阿九所談,說:“山海之地,乃小千世界。”

“我一位朋友說,天地初開時,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沉為地,其中又見諸多清濁未分之地,即是‘山海之地’。”

“此地有蜃氣起伏,在天為‘海市’,在地為‘山市’。”

“山海之中,藏有眾多奇景、奇國、奇異。”

“據說,仙家洞天福地,海外的仙山仙島,皆為‘清濁未分之地’煉化得來。”

“大千世界百雜碎,小千世界無數多。”

“山海虛土,有大有小,小則一墳丘,大則千萬丈。”

“我讀《青竹雅集》,其有一篇《小人國》,講的便是‘山市小國’。”

“兩位可有興趣聽?”

萬山、明淵被他引動興趣,請君接講典故。

三人卻不知,這竹舍之下便是‘山市虛土’。

此刻,一國君臣百姓,正在聽‘君子大人’說故事。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驚爆!真千金才是滿級大佬我身後是整個人類史!玄幻:這個爐鼎太逆天網遊:開局無限BUFF,我最強藥師穿成修仙文炮灰女配後木葉:科學改造忍界位面代購商:開局崇禎代購萬石糧輪迴時代:我知道全部劇情模擬:從一人之下開始劍下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