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風言風語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在回潼關時李翰聽著遠處有大隊的馬蹄聲,他站直了身子好奇的向著聲音來源出看去。只見一群騎兵正手持著長矛在圍繞著城牆在策馬而行,這隊騎兵的頭領便是剛剛痊癒的哲布。

“各個百戶和旗總都給我到前面來!”隨著哲布的一聲令下人群中有十來個人策馬來到隊伍的前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謂騎兵,關鍵就在於騷擾和衝陣。咱們的人太少了,衝陣暫且不顧就單聊一聊騷擾。成吉思汗汗王在時,咱們…咳咳。

蒙古騎兵的騷擾就在於騎射,他們先是以輕騎兵快速逼近對方陣營迫使對方步兵結陣。隨後以騎射對其步卒造成殺傷,並立馬回撤吸引對方騎兵追擊。”

“但咱們由於時間緊迫這騎射咱們先放在一邊,咱們先練會此物。”哲布一面說著一面從腰間取下一支短管燧發槍。“雖然這東西精度低的厲害,而且裝填時間也慢。但是這東西在發射後產生的煙霧可以有效的遮掩對方的視線。”

“在遇到對方步卒時,大家應當像我這樣。”哲布一面說著,一面喊上親兵開始示範起來。他們在前面用砍倒了的樹幹做為敵軍的步兵方陣。

只見哲布領著人馬一行十五人直愣愣的便向著那一堆木頭衝鋒而去,在離木堆還有兩百步的時候哲布忽地向木堆右側而去,且一直保持住兩百步的距離。而隊伍的另一半則是往左邊行動與哲布一樣,他們也保持住了兩百步的距離。

在雙方各自平直拉開後哲布與另一對士兵領著隊伍忽地往木堆的中心靠近,隨後在直抵一百步的距離上哲布開火了。槍聲大作後,哲布旋即領著隊伍重新回到了兩百步的距離。隨後便是遠遠的脫離戰場直到在遠方轉了一個大彎後才重新回來。

哲布接著運用著剛才的法子,又是一陣槍響。

隨後他便領兵回營,回到眾人的身前。

“大家都看明白了嗎?”哲布拭去臉上的汗水問道。

“嗯……瞭然。”下面百戶和旗總的回答有些猶豫,看樣子是沒有完全理解。

“唉,那我先講一遍然後再去重新演示一遍,你們看怎麼樣?”哲布嘆了口氣,但這也沒有辦法。畢竟這一支所謂的騎兵現在會的不過是騎在馬上不至於摔下來罷了。

“大家在看我剛才演示的時候應該注意到我一直都與木堆保持著兩百步的距離,這是因為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的火槍射程都在一百五十步到兩百步之間。而想打中這個距離的敵人已經是很勉強了。一般來講超過一百五十步,火槍便可判定為難有殺傷力了。”

“在保持著兩百步的安全距離下,隊伍要分成兩隊。一隊向右側而去,另一隊則要往左側前進。在隊伍逐漸拉開,漸漸成為一條直線時,在最前方的領頭要觀察敵方火銃手的位置。

一旦確認安全,便要快速抵近敵人,在一百步左右開始使用這東西。”哲布晃了晃手中的燧發槍。

“咱們使用這東西是一擊脫離,射完子彈後立馬抽身,不要給敵人火銃手半點反應的時間。在遠處重新繞彎回來後,將馬右側槍套中的燧發槍抽出。重新再來一遍。”

“好的,現在再看我演示一邊。百戶和旗總都給我好好看。等一下就由你們來訓練下面的士兵,懂了嗎?”

“懂了。”下面的百戶和總旗如是說道。

於是乎哲布便又重新演示了一遍,而在這一次演示完畢後,眾人終於似懂非懂的說明白了。

哲布於是放任他們開始練習,並將手下的那幾個親兵派去各隊以作監督和糾正錯誤之用。他自己則是策馬到一處陰涼地打算休息一番。

“哲布!”哲布剛行至樹蔭下便看見了李翰在向著他揮手。

“噢,李翰啊。這幾天清查田籍清查的還算順利嗎?”哲佈下了馬將馬拴在了身邊上。

“嗨,那些鄉紳們啊。”李翰苦笑著搖了搖頭。自打離開渭南後左晉為了更好的練兵索性就把孫傳庭安排下來的政務全部推給了他,要不是在潼關裡還有個能過目不忘的言汐。不然他實在是不知自己怎麼可以應對的了那麼多的政務。

“不說那些鄉紳,說起來這幾天退知回來了嗎?”

“左指揮使這幾天還是沒有回來,應該是一路去西安府了。之前孫督師不就是要喊他過去嘛。”

“哦……”

“哦?”孫傳庭驚歎一聲,雙目炯炯有神的看著左晉帶過來的樣品。

一個手工打造的木製小車。

“戚家軍的法子倒不是不可以,但是戚繼光的車陣畢竟是多年前在薊鎮打蒙古人時用的。用著東西去對付闖軍你有把握嗎?”

“闖軍的隊伍多以步兵居多,我們在車上安置火炮,鑿出槍眼。遇敵便將車橫住,圍成一圈。在車子的下方放置擋板,防止有人匍匐。在車子與車子之間,我們再夾雜以大盾防禦將空隙遮住。這樣子儘管不能大勝,但也可避免大敗。”

“對方如用重炮呢?”

“所以我們紮營時要多加留意,可選在山頭和山谷地帶。這樣闖軍的火炮射界便被限制住了。如此一來他們的火跑便就很難對我們造成傷害了。”

“嗯,此言有理。”孫傳庭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左晉的這個想法。但馬上他又轉過頭來詢問:“使用此物多是配合火銃與火炮的,現在整個陝西的火銃數量可不多了。”

“無礙,我們可以暫且裝備一軍隨後再慢慢推廣下去。”

聽著左晉這樣說話孫傳庭終於笑了笑,他將左晉帶過來的樣品重新放在了桌子上說道:“這個一軍不會是左指揮使你的那一軍吧?”

“非也,屬下是孫督師帶過來的人。屬下的人馬自然也是孫督師的人馬。”見到孫傳庭這樣問話左晉趕忙辯解道。

“呵,唉……你小子啊,滑頭。”

“撥發給你也行,畢竟現在整個陝西就沒有比你還精於車陣的。但是啊,退知。你可不要當下一個賀人龍啊。”孫傳庭若有所指的說道。

“屬下何德何能可以與賀將軍相比。”

“不,你可比他能多了。”孫傳庭笑著搖了搖頭:“前幾天同州的事情我都知道了,在我孫傳庭這裡待著很為難吧?”

“屬下絕無二心。”孫傳庭的這一番話給嚇的左晉直接跪了下來。畢竟孫傳庭這樣說無異於直接指著左晉的臉說他左退知要謀反。

“別跪了,牛成虎早就死了。沒有人會來拿你的。”孫傳庭擺了擺手,自顧自的找了個位置坐下。

“你這傢伙心中想的大概是孫督師昏庸發聵,強徵民夫,禍亂陝西吧?”

“屬下不敢。”

“有什麼敢不敢的,我看你敢,而且不僅敢想還敢說。和我年輕的時候一個德行,想著要匡扶社稷,想的民為本,君為輕。可是退知啊,你自己好好想一想,你覺得你在這一邊想著這些合適嗎?”

“你以為你在我孫傳庭這裡是為了保境安民?哈哈,咱們不過是給那些肥頭大耳的鄉紳們當刀子罷了。一個一個捐錢納稅時縮的像只烏龜,強佔民田倒是一個比一個手段高明。”

“世人都說李自成裹挾百姓,可那是裹挾嗎?你見過十幾騎出山不到幾年便可以擊破朝廷大軍的嗎?那不是裹挾,那是tnd民心所向。”

“唉……”孫傳庭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我大明一十三省,落到今天這個地步不就是民望甚虧?在朝廷裡面的那些個官員每日黨同伐異,今天是溫體仁,明天便是周延儒。可在我孫傳庭來看他們都是一路人——求田問舍之輩。”

“陛下雖然勤政但卻不明斷,整日憂心這個憂心那個。做出的政令也是經常朝令而夕改。”

“孫督師,皇上又要咱們出兵剿寇了?”左晉試探的問道。

“呵,你小子猜的大差不差。不過皇上還沒有發旨意下來,現在在朝上說話的都是些對地方一無所聞的京官。”孫傳庭苦笑一聲說道。

“唉……大概一兩個月後吧。現在陝西的鄉紳和大小官員都在彈劾我養寇自重,以及想裂土稱王的。聖上對我的信任大概也就一兩個月的時間了吧。”

“這。”聽著孫傳庭的話左晉愣住了。自他們從陝縣敗歸這才多久,朝廷上面竟然又有要他們出兵的意願。

“這上面的人當我們是會妖術的江湖騙子嗎?撒一撒豆子便可以變出天兵天將來給他們蕩平闖寇?”

“唉……退知啊。你回去好好練你的兵去吧。你要什麼我儘量會給你補齊,你這支隊伍就算是我孫傳庭的最後底牌了。”說完這一句孫傳庭頗為無力的坐倒在椅子上。

孫傳庭今年五十一了,聖人說五十是知天命之年。假託著朝廷上的這些風言風語孫傳庭也終於得以一窺自己的所謂天命。

“屬下領命。”

“別整天給我屬下來,屬下去的。我聽著彆扭,老夫我是看你是個可塑之才所以才和你說這些的。給別人裝樣子可以,給我就沒有必要了。你的性格我還不瞭解?一心想的所謂百姓,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現在做的是什麼?”

“聖人說:‘民為貴,君為輕。’可是在現實裡那個不是君為貴,民為輕?咱們不過是聖上的一把刀罷了,聖上樂意我們便去剿滅叛匪。聖上要是不樂意咱們就得摘帽走人。你這樣一心想著百姓,我看啊。呵,你倒不如去投闖。”

“唉……算了,不聊這個。言家小姑娘這幾天是不是一直跟著你在一起?”孫傳庭將話題轉移開來說道。

“是。”左晉木訥的點了點頭,顯然他是被剛才孫傳庭的言語給驚訝到了。

“嗯。”孫傳庭點了點頭,良久才嘆了一口氣說道:“我對不起他們一家人啊。說起來你打算怎麼安排人家?”

“我原本打算等關外安定些了就送她去浙江找親戚的。但……”

“但什麼,人家姑娘不樂意?”

“正是。”

“呵。”孫傳庭忽地笑出聲來。他搖了搖頭說道:“你在這裡給我揣著明白裝湖塗,在人家姑娘哪裡你也給人家揣著明白裝湖塗?你以為你把人家送到親戚那邊就是對人家好了,你難不成沒有聽說過吃絕戶?”

“算了,這也隨你。回去的時候記得去我家一趟,我家的那位黃臉婆唸叨你好一陣子了。她一直都是把你當作晚輩來看待的。”孫傳庭擺了擺手,說話間便要送客。

“是。”即是如此左晉也只好告退。但他沒有注意到,在他退出大門時孫傳庭的眼神一直落在他的身上。

看著逐漸消失在視線中的左晉,孫傳庭不免回想起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那個自己,自己年輕時又何嘗不是抱著平天下的願望走進官場的呢?

但當年那個一心為民的理想主義孫縣令早就再俗世裡消失的看不見了,現在留下來的唯有一位叫做孫傳庭的督師。而這位現實主義的孫督師想的唯有如何蕩平闖寇。

“唉……”不知道是人老了還是環境所然,這幾天孫傳庭嘆氣嘆的頻繁,嘆的深長。有時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嘆氣,或許在他的心中,他自己也明白自己的所作所為除了貽害百姓難有什麼作為。

孫傳庭自己也不樂意出兵,在他看來最好的出兵事件即是上次,上次出兵他還掌握著陝西秦軍殘存的精銳。但那些精銳此刻都已經葬身陝縣了,而導致這一結果的便是崇禎皇帝的那一封聖旨

在北京的皇帝陛下想的並非是前線戰士的處境,他想到唯有決勝。他想依靠著一場決勝來埋藏他的對手。

呵,孫傳庭笑了笑。依靠著一場決勝便可以挽天下之傾覆了嗎?依靠著一場勝利便可以扶大廈之將傾嗎?

更何況這違背兵法想法是否真的可以勝利呢?

不和於國,不可以出軍。不和於軍,不可以出陣。

不和於陣,不可以進戰。不和於戰,不可以決勝。

皇上如此樂於用兵,那麼是符合了孫武兵法的哪一條呢?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7號基地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這學姐,也太正常了吧!重生之我1992馴獸為夫:帶上狼王闖異界穿書後,我成了惡毒反派的親媽西遊之造化天司全民開拓:我能合成萬物美漫:從維度魔神開始楚氏春秋傳我攤牌了,我是祖國人!從外門開始,單挑修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