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真實的大明朝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既然此刻在開封府城外的災民,並非是河南道真正的災民,那麼那些真正的災民,必然還在別的地方。

真正的河南道災民在哪裡。

這就成了一個縈繞在所有人心頭的問題。

裴本之卻是沒有當即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目光閃爍著看身邊的那些假災民。

“殿下打算如何處置這些人?”

朱允熥微微一笑:“裴縣令久在河南,自是最清楚這些人的情況。孤於河南諸事,皆聞裴縣令之諫。”

朱允熥的話音剛落,身邊的官員群裡頓時響起一陣的輕呼聲。

站在他身邊的小胖亦是側目驚訝的看了過來。

這是話裡有話啊。

裴本之抬頭望了眼正目光深邃的盯著自己的皇太孫,低聲道:“昨夜開封府城出事,今日這些人便匯聚在開封城外。想來這些人的跟腳左右不做是開封府城周遭士紳人家,以及定居開封府周邊的商賈之家。臣以為,當問責今日一概人等矇騙上差之罪,定律當杖責。”

朱允熥笑了笑,揮揮手,回過頭看向高於光等人:“你們覺得,裴本之這樣定罪,是否得體?”

高於光等人這會兒腦袋裡已經是在飛速的運轉著。

如今河南兩司衙門上至布政使、按察使,下至三班衙役都盡數被緝拿審訊問罪。

而此刻被留在蘭陽縣的潘德善,皇太孫為其奏疏請命為黃河治河大臣的奏章,也已經是在送往應天城的路上。

現下整個河南道最關鍵的就是先穩定官府,而後穩定民生,一步步的讓河南道革故鼎新,煥發新面貌。

如同皇太孫所言,裴本之在河南道為官多年,雖然一直都是小小的一縣縣令,可那也是因為被河南道各級衙門不容所致。

一個潘德善成了治河大臣,那定然是要有一個熟悉河南道情形的兩司衙門主官來配合潘德善,推進往後的朝廷在河南道的各項政策。

高於光僅僅是用了盞息的功夫,便通盤想清楚了這前前後後的問題。

高於光當即開口:“如殿下所言,裴縣令久處河南道之官,熟稔河南道政務。如今河南道上下大起風波,裴縣令作為少有清流能臣,他的諫言,臣等以為無有不可。”

高於光很乾脆。

自己現在確實是暫時的接手河南道兩司衙門中的布政使司衙門差事,但那也是因為河南道兩司衙門昨夜盡數被緝拿扣押審問。

對於自己將來的仕途安排,在高於光心中看來,大抵是不可能直接作為一道主官的。

這個時候抬裴本之一手,也算是提前留下一份官場上的香火情。

果然。

朱允熥在聽到高於光的回應之後,臉上的笑容更加的濃郁了一些,他望向裴本之:“既然高主事等人沒有異議,那這些人該如何定罪,便由你定奪了。”

裴本之點點頭,大明現如今方才創立不夠二十八年,朝野上下還沒有到一個蘿卜一個坑的地步。驟然而起的封疆大吏,也不是沒有出現過。

交趾道那位年輕的布政使,這幾年可是朝堂上的大熱人物。雖然其一直未曾在應天城朝堂上發出聲音,人還遠在交趾道,但朝廷上上下下,誰能忽視了那個年輕的封疆大吏的存在。

交趾道每年歲入更是佔據了大明兩成的地步,且穩步提升,以交趾道一道轄控佔城道,以及南征大軍目下一切新徵之地。

自己雖然多年為陳留縣一縣縣令,卻也未嘗不可成為河南道的封疆大吏。

只不過裴本之還算冷靜,未曾喜形於色。

領了命之後,裴本之肅手站在一旁,低聲道:“殿下是否想要看看開封府那些真正的災民情形?”

朱允熥將確定的目光投向裴本之。

裴本之瞭然的點點頭。

旋即,他便徑直的到了從陳留縣領軍,趕到開封府城外上直親軍羽林衛指揮使湯弼面前。

“煩請湯將軍,帶著麾下的弟兄們,先將這些人羈押看管起來,待下官伴駕回城後,便開具官府公文定罪行刑。”

裴本之此刻全然是一副主政河南道的模樣,只是不曾言明,卻就是這樣做了。

高於光等人沒有異議,朱允熥也沒有異議。

這個時候,能主動挑起河南道這幅破落擔子的人,沒有人會在這些繁文俗節上苛責所少。

湯弼對此自然也沒有任何的意見。

自他率軍坐鎮陳留縣以來,與裴本之這位河南道鐵脖子便相處頗久,對這人的秉性也最是瞭解。

是個好官。

這便是湯弼對裴本之諸多印象之中最清晰的一個點。

而只要有了這個印象,其他的事情也就不成問題了。

湯弼點點頭,一揮手,麾下的羽林衛官兵將開始將此處城門前的那些個偽裝成災民的人紛紛扣押捆綁起來。

這邊的裴本之則是面朝著朱允熥等人做出了請示的姿勢。

“高主事安排好留守開封府城的人手,繼續接手河南道兩司及開封府各司衙門的事情,餘下的都隨孤一同去看看河南道真正的災民吧。”

朱允熥丟下一句話,高於光等人便立馬安排了起來。

少頃,大批的隊伍開始從開封府城結群離去。

而那些本意是要掀起民意,脅迫朝廷饒恕河南道上下官員的人,只能徒留下一地沒有意義的喊冤聲。

……

開封府是個很沒有意思的地方,抬眼望去天是那樣的天,地是那樣的地。一眼望出去,地面平整的一路連到天邊和天空融在一起,沒有任何的起伏和波瀾。

唯一有起伏的地方,還是沿著黃河河道累年累朝修建起來的黃河大堤。

除此以外,開封府真的是個無聊的地方。

也正是因此,很多時代居住在開封府,且家族綿延數十、數百年的人家,紛紛都修建起了高宅大院,又因為前宋開封乃是中原王朝京都,朝野上下喜好江南風情。開封府到現在,大多數的人家,修建的宅院也都是帶著一股子的江南制式。

那好似永遠都開採不完的太湖石,在開封府是最尋常的東西。

舊時趙宋皇家用著大船運來的太湖石,尋常人家便用著小船大車拉過來的太湖石。

各式的林木花卉,也一應都比照著江南宅院修建。

開封府往中牟縣方向,有一片名為東湖的水澤地。

像東湖這樣的地方,在整個開封府周邊,都算得上是風水環境尚佳的地方了。

也正是因為,小小的東湖水澤周遭,便齊刷刷的坐落了四五座營造奢華的宅院人家。

至此之時,東湖畔的一處宅院外,一行人從開封府城方向行色匆匆的而來。這些人到了府門前也不做停留,看守府門的僕役遠遠的瞧見了這些人,便已經是將府門開啟。

人群走進了府門,而後府門便被僕役給關上。

少頃乃至府邸後院,臨近東湖水澤,可眺望目睹湖面的一片別苑裡。

幾名身著儒雅的老者和中年人,早就已經匯聚在此,烹煮新茶,品茗賞景。

“今年雖然開封府遭了災,但各家目下也都陸陸續續兌下不少田地了吧。”

“雖然不少好地的春耕給耽誤了,但想來朝廷是會免稅的,如此算來今年也不算差。”

“大概是這樣的,朝廷免賦的事情,聽說已經在醞釀中了,到時候或許還可以藉機再和那些泥腿子兌些上田。”

幾名走在客位上的人輕聲帶笑的說著話,相互交談著各家今年的進項。

坐在主位上的是已經穿著錦緞的中年男子。

很尋常的中原漢子的面相。

卻總是一副士林儒士的做派,蓋是因為這戶人家這幾年陸陸續續的出了好幾個秀才和舉人。雖然並非只是主脈獨出,也算上了別支,可那也是一姓人家。

如今,只要再出一個進士,那便可以在開封府裡多說上幾句話了。

也正是因此,這裡便成了東湖周遭人家,近年來最常聚集用的地方。

中年男子沉聲道:“昨夜城裡的事情,大夥也都知道的。兩司衙門和開封府衙門上上下下,都被朝廷給拿下了。我只想說一句,算作提醒,也算作定心。”

主家開了口,在場眾人紛紛止聲,皆是抬頭側目看了過去。

中年男子繼續道:“河南道的官場如何,和我等人家沒有關係,今天城外發生的事情,我是事先和你們打過招呼的,如果你們還是參與了,那不要怪我沒有提醒。

我等人家只要記住一點,不論誰來河南道為官,只要他們入了局,那就得想著咱們,不能忘了咱們的好處。”

“這是自然,這是自然。”

“還得是您目光長遠,若不是您事先提醒,今天開封府城外的事情,我們這些人只怕早就已經全力下場了。”

“管他是誰來,只要當了河南道的官,他貪財咱們就送去白花花的銀子,他好色咱們就送上一個個小娘子。若是都不缺,咱們就給他一個大大的功績!”

“就不信這些當官的,還能從河南道乾乾淨淨的離開!”

中年男子對此回答很滿意,點了點頭:“合該是這個道理。眼下,皇太孫和朝廷的那些隨行官員,只怕還要在河南道待不少時日,我是聽聞啊,其他人是開始不安分了,覺得衙門裡的官都被抓了,接下來就是他們,似乎是有些串聯,意圖做些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說到這裡,中年男子停了下來,看向眾人。

眾人連連搖頭。

“我等皆是良善人家,又如何會做那等大逆之事?”

“這樣的事情,我等定然是不會做的。”

正待這時,庭院外剛剛入府的一行人,終於是趕了過來。

其中領頭的人直接到了眾人眼前。

中年男子跳動眉頭看向來人,沉聲道:“發生什麼事情了?”

“回稟老爺,陳留縣縣令裴本之,今日帶著屯駐在陳留縣多日的羽林衛官兵到了開封府城。到了之後,裴本之便將今日在城外鬧事的那些人給悉數拿下,現如今他正領著皇太孫等人往東湖這邊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往東湖這邊來了?”

席間,有人忽的站起身,臉上滿是驚訝。

餘下的人亦是看向坐在主位上的中年男子,紛紛露出憂慮的目光。

“快!”

“讓那些人都頂上去!”

“告訴中牟縣的人,叫他們小心了做事,莫要露出馬腳來。”

“再警告了那些泥腿子,要是膽敢在皇太孫和上差們面前吱聲,回頭勞資們就給他們婆娘、女兒統統弄進院裡來!”

中年男子對著從開封府城趕回來的人當即下令,那人便火速轉身離去。

男子看向在場臉色緊繃著的眾人,笑了笑道:“看來今天這茶是要留到明天的了,諸位也快些回家佈置好吧,便依著往日商議好的來,莫要急,朝廷過往不曾發現,難道現在就能發現?”

眾人這時候哪裡還敢停留,連話都不曾留下,便紛紛拱手起身,轉身離去。

……

“牆是用泥田的土混著稻草築範起的,幾根橫樑加上豎梁,擔著稻草一層層的壓下去,也就算是個好房子了。”

“瓦片那就不是百姓人家能用得上的東西。”

“若是遇到大雨天,屋外大雨,家中小雨,這才是尋常的事情。”

東湖北側,靠近黃河大堤的一片村舍外,裴本之騎在馬上,對著朱允熥和朱高熾等人輕聲解釋著。

在眾人的眼前,是一片由一座座低矮房屋組成的村子。

村子裡,大半的房屋土牆都是露著破洞,或者屋頂凹陷下去的。

村子外面,連綿不絕的田地裡,還殘存著這一次六府大水遺留下來的河道泥沙和雜物。

裴本之揮手指向一處:“那邊,原本是一片村子,下官當初初來開封府的時候,來過這裡,整個村子在我朝創立後,都起了瓦房,只是沒用幾年的光景,整個村子都沒了,人都成了那些人家的佃戶。房子沒了,被弄成了地,中牟縣的黃冊賦稅賬面上,卻沒有任何的記載。”

推屋為田,不記黃冊。

這還是最常見的剝削手段。

卻讓親眼目睹到的朱允熥和朱高熾等人臉色鐵青。

裴本之今天卻像是故意要給他們上眼藥一眼,手指一揮,又指向了另一個方向。

“那邊瞧著是一片墳塋地,可是但凡只要是給那些土堆扒開,就會看到底下什麼都沒有。瞧著這些新土就知道,這是為了這一次朝廷賑濟六府準備的。”

“還有那邊,便是頑童跳進去也淹不死人,底下弄成黑泥,一尺深的水瞧著也是深不見底的樣子。”

裴本之說著說著,自己的表情也變得有些闇然起來:“這只是最常見的法子了,只要這塊地不算田地,那就上不了朝廷的兩稅賬目。可說到底,那些人家還是要佃戶去耕種的,口糧總還是給的。”

朱高熾算得上是第一次見識,也是第一次聽聞到這些大明朝最低層的事情了。

他張著嘴,滿臉的不可思議:“竟然還能有這等事情。”

說完之後朱高熾便目光不善的看向高於光等人。

這幫人同樣是科舉入仕,同樣是從大明朝的底層走上來的。

眾人臉上頓時露出尷尬的表情。

高於光低聲道:“臣在老家,絕無此等之事。”

朱允熥澹澹的回過頭:“你們能隨孤來來一遭河南道,便都是被錦衣衛查過的。便是你們這些人家名下的佃戶,也是能吃上一口飯的。孤總不能真的想著人人都是聖賢吧。”

朱允熥好似是自嘲的說笑了一陣。

高於光等人卻是立馬下了馬,跪在地上。

“臣今日便修書回家,叫了家裡清退名下佃戶,還田於百姓。”

朱允熥搖搖頭:“當真是活不下去的人家,便是成了佃戶也非不可,你們沒有底價擠兌購田,甚至逼著人家賣妻賣子,便算得上是清白人家了。只是若人家往後想要變回變身,爾等人家卻是不可阻攔。”

高於光等人這時候已經是後背一片冷汗,哪裡敢多嘴一句,紛紛點頭應諾。

朱允熥也不願再和這些人打太極,能清清白白當官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只要沒有剝削百姓,戕害良善積貧人家,便都說得過去。

他轉過頭看向裴本之:“說說吧,那些真正的災民都在哪裡?”

裴本之想了想,看向前面:“就在前面,臣若是記得不錯的話,那邊是有一條河的,連著北邊的雁鳴湖,一路通往黃河的。這一次都淤塞上了,災民們都在那邊做工清淤。”

朱允熥點點頭:“那就過去看看。”

隊伍再一次快馬加鞭起來,望著河道和雁鳴湖方向趕過去。

少頃,當一陣陣吆喝聲傳入眾人耳中的時候,裴本之臉上露出一絲笑容,隨後又變得凝重起來:“殿下,便是在這裡了,這邊算得上是整個開封府災民匯聚最多的地方了。”

翻過一個算得上是開封府地界上少有的高坡之後。

一條南北走向的淤塞河道就出現在了朱允熥的眼前,再入眼,整條河道上無數的百姓正在清理著河道中的淤塞物。

對於朱允熥等人的到來,似乎並沒有多少人能夠關注到。

而在眾人剛剛趕到的時候,下游那邊不遠處,卻是傳來了一陣嘈雜聲。

“開飯啦!”

“開飯啦!”

“鄉親們都先放下手上的活計,過來吃飯吧。”

“今天鹹菜肥肉乾飯,油水管足!”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7號基地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史上最強煉器師機鬥巔峰都市修仙:宿命網遊:從稻草人開始無敵S級勇者的我選擇躺平重生之港島豪門琅琊風起時紅樓假庶子從吞噬開始萬倍增幅重生北魏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