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錦衣衛棒打驅逐百官【為盟主肥田麥加更】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大明洪武二十八年,洪武皇帝有旨意,奪天下功名之輩優待。

自皇室以下,天下萬民一體而等,雜役、正稅,一應均等。

午門前,滿朝文官長跪不起,朝政停擺。

屬於皇帝的旨意,改由書報局刊登文報,準備經由官道驛站發往天下各處。

自一開始,午門前凡是堅持不住,跪倒在地的官員,盡數被錦衣衛扒下官袍、去掉官帽,押往錦衣衛昭獄。

“明天就是第三天了,這些人到底要堅持到什麼時候?”

午門前,錦衣衛衙門的一名千戶官,望著眼前已經跪了整整兩日的文官們,小聲的滴咕著。

昨夜過後,僅僅是今天一天,錦衣衛昭獄之中便已經多出近百名朝堂文官。

再這樣下去,且不說昭獄到底能不能管的下這麼多京官,便是時間再久一點,說不得都要有人跪死在這午門前。

到那時候,訊息一旦傳揚出去,恐怕又會在這已經如同一團亂麻的朝堂之上,再添幾分亂子。

剛剛從宮中走出,到了午門前的現任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孫成,左手壓著繡春刀,臉色平靜:“不能有人死在午門前。”

孫成說的很簡短,但意思很明顯。

此刻值守在午門前的錦衣衛千戶官,轉頭看向鎮撫使。

“鎮撫使也在擔心,會有人跪死在這裡嗎?”千戶官小聲的詢問著。

孫成臉上有些厭煩,現在整個錦衣衛都因為這幫文官而鬧得雞犬不寧,人手短缺。

除了留守應天的錦衣衛官兵,衙門裡大半的人手都在昨夜被撒了出去,奔赴天下各道,監控因為陛下取消讀書功名之人優待,可能引發的地方騷動。

孫成點頭道:“他們死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卻絕對不能死在這裡。陛下的聖明,不能被他們這些賤命給玷汙了。”

千戶官頓足,手掌已經是按在了刀柄上。

孫成很憂慮,也很猶豫。

雖然現在整座應天城都知道,這些官員跪在這裡,是因為惹怒了陛下,而他們又是在為自己的一家之利而逼迫陛下。

但若是這個時候,有人死在午門前,到時候必然會被這些人傳揚出去,陛下最低也得背上一個逼死臣下的罵名。

只是。

驅逐群臣的決定,不是誰都敢下的。

孫成左右看了一眼,在場的錦衣衛校尉們,無不是在注視著他。

堂堂錦衣衛,皇權特許,先斬後奏,什麼時候竟然成了看門的,沒有一個人願意在這裡日日夜夜的陪著那幫沒卵子的文官。

今日在場的禁軍統領,瞧著錦衣衛的人似乎有些不對經。

不由上前到了孫成的身邊。

“你們想做什麼?殿下的教令,只是要你們緝拿那些跪不住的人。”

孫成回頭看向禁軍統領,臉上閃過一抹譏笑。

在禁軍統領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

孫成已經回過頭,目光冷冽的看向眼前逼宮的官員們:“錦衣衛聽令!”

“在!”

在此守了整整兩日的錦衣衛官兵們,齊聲響應。

孫成微微頷首,右手拔刀出鞘,指向前方的官員們:“今有群臣衝撞宮廷,目無君上,大不敬,錦衣衛驅逐群臣,不得有誤,若有抗拒,格殺勿論!”

孫成一言畢。

早就等的不耐煩了的千戶官,立馬拔出繡春刀,領著身邊的副千戶、百戶官、總旗官壓向在場的官員們。

“錦衣衛奉令,爾等即刻退出皇城,若有違抗,格殺勿論!”

“若有違抗,格殺勿論!”

午門前的皇城甬道裡,所有的錦衣衛官兵,皆是抽刀出鞘,壓向跪在地上的官員們。

剛剛才出口勸阻的禁軍將領,被忽然暴走的錦衣衛給嚇了一跳,他連忙伸手拉住孫成,急聲道:“你這是要掀起大亂的!還不快快讓他們都停下來!”

孫成冷眼回頭,手臂一抖,將對方的手掌震開,冷聲道:“錦衣衛上下,心中只有陛下,今日所為,雖無旨意,錦衣衛卻皆為陛下,事後論罪,本官一力承擔!”

說完之後,孫成再不顧已經焦急的直跺腳的禁軍將領,持刀走到了已經壓上去的錦衣衛官兵前頭。

忽然獨走的錦衣衛壓上來,還堅持跪在午門前的官員們頓時便慌了起來。

那一柄柄的繡春刀,明晃晃的亮在他們的眼前。

有人想要堅持一二,可那些刀口卻已經是越來越近。

早就憋著火的錦衣衛官兵,此刻一朝得令,頓時便渾身殺氣騰騰。

有機會能鎮壓這些往日裡在朝堂之上喋喋不休的文官,又何嘗不是一種快感。

現在,所有人都在尋找著,哪裡會有人昏了頭的抗拒不從,堅持要留在這午門前的。

“放肆!”

“你們錦衣衛眼裡還有沒有王法了!”

“皇城重地,爾等這是要行兇殺之事嗎?”

“你們怎麼敢的!”

“……”

文官們被刀子嚇得連連後退,嘴裡卻是憤怒的咆孝質問著。

孫成充耳不聞,取下腰間的刀鞘,還刀入鞘:“打!將這些人打出去!”

曾曾曾。

一柄柄繡春刀被送回刀鞘,錦衣衛官兵們手持刀鞘,便開始迫不及待的迎頭抽向眼前的官員們。

頓時,整個午門前慘叫聲接連不斷,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以孫成為首的錦衣衛將官們,列陣橫陳在整個甬道上,手中刀鞘不斷的落在眼前官員們抬起的手臂上。

在後面的禁軍將領徹底慌了。

這些錦衣衛瘋了。

他們竟然在皇城腳下,真的幹出了當眾毆打朝堂官員的事情。

那將領對麾下交代了兩聲,便立馬折身往宮中趕去。

而在午門前,端門後。

因為錦衣衛的突然暴起,原本跪在地上的官員們,整個兒都亂了,所有人都在往後退,擠在一塊,期望能躲過這些已經瘋了的錦衣衛手上的毆打。

慌了神的禁軍將領,一路衝進皇宮大內,站在五龍橋前,往東邊和北邊各看了一眼,這才咬著牙往北邊三大殿後的乾清宮趕去。

盞茶的功夫。

乾清宮前。

帶著滿頭大汗的禁軍將領,重重的跪在了地上:“臣急奏,午門前錦衣衛驅趕百官,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孫成下令,錦衣衛棒打百官以驅逐。”

禁軍將領雙手抱拳,跪在宮門前,臉上的汗水一顆顆的滴在地上。

咯吱。

寢宮的門框傳來響聲。

將領抬起頭,是內宮總管孫狗兒從寢宮裡走出來。

“孫大伴。”

孫狗兒揮揮手,示意噤聲,而後上前到了將領身前,低聲道:“陛下剛剛看完奏章,用過湯羹,正在歇息,莫要驚擾了陛下。”

“可是午門那邊……”

孫狗兒一瞪眼:“左右不過是打幾下罷了,還能打死了人?錦衣衛那是好心,給這些人都趕回家喘口氣,整日跪在午門前算怎麼一回事?”

從午門趕來的禁軍將領一時啞然,不知該如何回答。

原來,錦衣衛棒打百官,還能有這種解釋的?

孫狗兒輕嘆一聲,揮揮手道:“看你跑的這滿身的汗,快回去歇著吧。下回再有事,先報給常統領知曉了再說。”

常森如今一直領著禁軍的差事,統領整個禁軍。

那禁軍將領聽到這話,眼神忽的一顫,方才聽出這是孫大伴在提醒自己今天越權了。

他當即低頭抱拳:“末將多謝大伴提醒。”

孫狗兒臉上露出笑容,再次揮揮手:“去吧去吧。”

等將那將領哄走之後,孫狗兒立馬收起臉上的表情,雙手合在一起,轉過身面朝寢宮的時候,已經是彎下腰,低著頭踱著步子壓著腳步聲重新走進寢宮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陛下,是個榆木腦袋,已經被奴婢趕回去了。”

回到寢宮裡的孫狗兒,躬身站在偏殿裡頭,低著頭輕聲回稟著。

在他的身前,赫然是方才在他嘴裡已經歇下的朱元章。

而在朱元章左右,各自坐著太子朱標和皇太孫朱允熥,在這爺孫三人中間,則是一方大明堪輿。

最新的大明一十四道堪輿圖。

且在最南方,新徵建立的交趾道和佔城道以西,還有不下半座中原的疆土,是被虛線囊括在其中。

朱允熥的視線從南邊大將軍目下統軍所在位置上抽離,看了眼重新回來的孫狗兒,最後默默的注視向老爺子。

朱元章只是嗯了一聲,忽的輕笑一聲:“那個孫成倒是有些大膽啊。”

朱允熥愣了下,老爺子說這話的時候分明是在盯著自己的。

而孫成是什麼人?

滿朝誰不知道,他當初是自己身邊的親衛,後面被塞進錦衣衛,短短數年便坐上了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的位子上。

朱標則是在一旁插嘴道:“蔣瓛這個指揮使倒是坐的安穩。”

朱元章輕咦一聲,側目看向老大,哼哼兩聲:“太子以為今天這事怎麼處置?”

朱標低下頭:“一切皆有父皇聖裁。”

朱元章看向朱允熥,揮手指向朱標:“和你爹學著點,滿大明,就數他最精明了。”

在這二位面前,朱允熥只能是充當賠笑的角色,滿臉笑容的點著頭。

朱元章陰陽怪氣了一陣,便轉口道:“咱們家門口也容他們鬧哄哄的吵鬧了兩天,現在趕回去,已經算是給他們面子了。”

朱允熥這時候才搭話道:“孫兒以為,朝廷恐怕還要停擺些時日,今日孫成驅逐百官,他們又多了一個藉口和理由,回頭朝堂上定然是還要鬧一鬧的。”

朱標卻是皺起眉頭看向好大兒:“既以那點注意,便莫要瞻前顧後,當有一往無前之勢。中樞若有動搖,何以令天下信服?”

朱元章適時搭腔:“你看吧,我就說你跟著你爹還有的學。”

朱允熥癟癟嘴:“時下要看的不是應天城,而是地方上的動向,孫兒只是不願百姓再受動盪之苦。國朝二十多年了,天下的百姓也該踏踏實實的過上安穩日子了。”

“北地少士子,藍玉和沐英此刻都統領大軍在外,只要直隸、湖廣不亂,天下士林便惹不出麻煩。”

朱元章中氣十足的說著定心丸。

朱標亦是在一旁附和。

朱允熥低頭看向面前最新的大明堪輿:“大將軍在南邊已經有幾年了,新徵之地漢化漫長,是否該伺機遷移中原百姓前往定居?”

在應天城官場大亂的時刻,朱允熥忽然提出這樣的提議,其中含義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朱標向後一仰,靠在椅背上:“交趾道有過遷移中原百姓。佔城道與西邊征討之地臨近,可往佔城道先行遷移百姓,待大將軍穩定新徵之地,即可由佔城道遷移百姓西行,如此也能節省朝廷耗費,更能立時組成遷移定居,不叫百姓顛簸於路途之上。”

朱元章點點頭:“待此番朝中穩定,便辦這件事情吧。”

朱允熥又道:“曹國公在倭國已有三四載,如今倭國南北兩朝趨於穩定,朝中是否該加派軍馬,守備我朝產出?”

朱元章搖頭道:“倭國不急於一時,咱們家的精力有限。若倭國有大變,便叫九江保住他們自己的性命,往朝鮮過去,等回過頭咱們就有理由打回去了。”

這是存人失地,人地皆在的思路。

朱允熥不再多言,他此刻對倭國有此提議,也不過是因為解縉前番與自己說到過,如今水泥路的修建很是需要人工,若是能呼叫倭工,他就能保證朝廷即便是同時開工三條以上的水泥路,也能保證朝廷的用度不會太高。

倭工實在是勤儉節約的法子。

只是老爺子不同意,那也就沒法子,爺孫三人又往旁的地方討論起來,全然對午門外正在發生的事情於不顧。

今日裡,應天城的百姓看到了難得的一出好戲。

當無數的官員,在錦衣衛的驅趕下,逃出端門、奉天門、長安右門,到了皇城外的時候。

已經有無數的百姓得到了訊息。

百姓們不敢跨過復星橋和大中橋,便聚在太平裡和復呈裡兩處的街面上,眺望著那些從皇城裡奪路而逃的官員們。

官員們後有錦衣衛如狼似虎,前有百姓圍觀,紛紛揮袖掩面,奪路而逃。

嘲笑聲響了整座應天城。

………………

☞月票☜☞推薦票☜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7號基地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史上最強煉器師機鬥巔峰都市修仙:宿命網遊:從稻草人開始無敵S級勇者的我選擇躺平重生之港島豪門琅琊風起時紅樓假庶子從吞噬開始萬倍增幅重生北魏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