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君權至高無上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日頭漸漸西斜,橙黃的陽光從西邊落在人世間。

朦朦朧的光芒,將高臺下的三名少年郎緊緊的包裹著。

朱允熥無聲的舉起了手,朝著那些始終不能收聲,始終不能散場離去的官兵們揮了揮手。

而後,在那萬餘官兵激動的目光注視下,朱允熥轉過身,沿著高臺邊緣的過道,步伐穩紮的消失在了官兵們的視線裡,走到了被嚇得好似是還沒有回過魂來的年輕知事官王信陵面前。

王信陵身子一顫,縮了縮跪在地上的手腳。

朱允熥只是看了眼,隨後則是轉頭看向看臺上,因為自己的挪步,而轉動身子追隨自己過來的功勳武將們。

“今日所言,稍後自有宮中旨意下來。”

“大明往後如何,允熥在此拜託諸位叔伯了。”

朱允熥說的很客氣,很誠懇。

他甚至是不顧宗室君上的身份,震盪雙臂,揮動衣袍,以最嚴苛的禮節,朝著這群大明的功勳武將們叉手作揖。

便是常森也不禁動容。

連帶著朱壽、桑敬等人,紛紛是從看臺上走下來,擠在過道上重重的跪在地上。

“臣等萬死莫辭,不負殿下之期!”

朱允熥直起腰身,重新看向跪在一旁的王信陵,嗓子裡哼哼了兩聲:“你便是新任通政使司衙門知事官王信陵?”

王信陵低著頭,臉上閃過一絲詫異。

他不曾想到,皇太孫殿下竟然能知道自己這麼一號初入官場的人。

王信陵有些膽怯的悶聲道:“回稟殿下,是臣。”

朱允熥點點頭:“起來吧。既然是白玉秀的同門師兄弟,就該學會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儀態。大明好的很,陛下還在,太子還在,孤亦在,爾等慌什麼?”

王信陵不敢做聲,只是老老實實的遵令起身,頷首低頭,雙手垂拱肅立。

朱允熥搖搖頭,如白玉秀那般的心學子弟,終究是少數,更不要說是高仰止那等人物了。

思緒之後,他便安步繼續。

跟隨在朱允熥身後的朱高熾,則是好整以暇的看向王信陵,低聲提醒道:“還不跟上。”

說完之後也不管這年輕的知事官。

朱允熥從看臺上離開了,秦世子和燕世子也走了。由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孫成,暗衛田麥帶來的人,也都走了。

年輕的知事官,則是一副官場新人的懵逼狀態,尾隨其後的也離開了。

看臺上,長跪的功勳武將們,這時候才一一起身。

這些在大明創立的那些年,同袍軍陣之上,浴血奮戰的功勳武將們,目光相視。

朱壽因為賭局失利而不悅的臉色,這時候也換上了滿臉的喜悅。

他的嗓子裡連連發出一陣陣古怪的聲音。

在桑敬等人微微眯起的眼睛注視下,朱壽終於是再也忍不住的哈哈大笑了起來。

朱壽捧腹大笑,笑得兩眼擠出淚水,手掌一下下重重的拍在大腿上。

壓了上直親軍衛的東莞伯何榮,則是滿臉幽怨的望著上直親軍衛統領常森。

桑敬看著大笑不止的朱壽,冷笑連連。

常森輕咳一聲:“國朝改動,皆為天下社稷,無論是復行秦法軍功爵,還是一切照舊。我等軍中匹夫,當有家國之心,安能坐享太平,當學廉頗,老矣尚能飯。”

說完之後,常森目光掃過在場眾人,又道:“我等家中子弟,若是當真無能,你們安敢讓他們領兵出征?一將無能,累死三軍。自己死則死矣,安敢拖累三軍,拖累朝廷?”

桑敬當即拍著胸膛道:“老子的軍功封不了王,老子也要叫家中的小子們殺上軍陣,為我桑家拼一個王爵回來!”

常森目光幽幽的盯著桑敬,冷笑兩聲:“頭先讓各家的子弟都操練起來吧,這一遭講武堂也要改一改了,讓那幫小子都進去好生的打磨。

南邊戰事不斷,九邊更是年年討伐犁庭,說起來倭國那邊大抵也要起戰事。涼國公走了一遭西北,在河南道的時候便給殿下上了一道西域疏,殿下很欣慰,其意不言其明。

到時候便讓各家的小子都出去,是真英雄還是真狗熊,戰場上自然能分出高低。”

經由常森一番細說,眾人方才反應過來。

如今之大明,中原故土之地,看似是風平浪靜,但在四域之外,卻有著無數的戰爭在發生著。

那是無數的軍功,在等待著他們去收割。

敵人項上人頭,便是明軍功勞簿的厚度。

朱壽從喜悅之中冷靜下來,語氣卻難掩心中的歡喜:“此番殿下言朝廷復行秦法軍功爵,想來改動之處頗多。朝中這些日子越發不得安寧,朝廷卻不能全都亂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朝廷亂了,國家也就亂了,百姓們何以安寧?我等雖然只是軍中匹夫,卻也難辭其咎。朝廷以王爵虛位待之,乃是對我等莫大的信任和恩遇。

此間之下,我等便要讓這天下穩住,讓大明萬年盛世不被歹人中斷了。”

舳艫侯朱壽的言語,亦是在場眾人的心思。

他說的並不算是含蓄,明裡暗裡都是在指那幫近來鬧事的文官,尤其是今日又聞聽那幫人竟然又正在洪武門前上演了一處乞骸骨的把戲。

而結合今歲開年以來,朝中的走向,直到現下。

誰都清楚,皇太孫殿下是在拉攏他們。

太孫的背後是陛下和太子,這也就代表了那二位的態度。

朱壽的話得到了在場所有人的認同。

常森自開頭的一番話之後便不再說話,只是默默的注視著這幫勳貴。

在功勳武將們因為那莫大的榮光面前,而徹底統一思想時。

朱允熥已經是領著人,由孫成帶來的錦衣衛在頭前開路,直奔洪武門前而去。

京官們這一次惹出的動靜實在是太大了,且不同於上一次的午門前百官靜跪逼宮,那是宮外百姓不能知曉詳情的。

這一次,官員們赤裸裸的將他們與皇帝的矛盾,揭露在了芸芸眾生面前。

滿朝幾乎是九成的文官,盡數都手捧奏疏,跪於洪武門前向皇帝請乞骸骨。

說是乞請,可如此陣仗,倒不如說是逼迫。

他們要用大明朝堂徹底停擺,來逼迫皇帝在這件事情上做出讓步。

朱允熥一路從西城行來,心中清清楚楚。

當他帶著人跨過大中橋,卻是默默下令隊伍停了下來。

孫成在前面轉過頭,看向忽然下令叫停的皇太孫殿下。

朱允熥揮手看向眼前的岔路口,開口道:“走西長安街進洪武門後。”

孫成不知為何太孫忽然不直接去洪武門前,反而是要繞一下到宮門後。但他還是忠誠的執行了命令,調整隊伍轉道西長安街。

等一行人終於是穿過長安右門,進到了承天門前。

打頭領隊的孫成,便看到內宮二十四衙門總管孫狗兒,已經是帶著數名內廷大太監以及數目更多的內侍依仗,等候在承天門前。

孫成回過頭,徵詢的目光看向隊伍中的皇太孫殿下。

朱允熥嘴角微微一揚,臉上露出笑容。

看來老爺子是算準了自己回來的時辰,也算準了自己會走哪條路。

他駕著馬,到了孫狗兒這幫內侍宦官跟前。

孫狗兒忙上前,伸手牽住皇太孫座下戰馬韁繩,沉聲道:“殿下回來了。陛下叫奴婢們候在此處,等殿下回來,便去洪武門外頭平了那幫文官們鬧事。”

朱允熥頷首低頭:“旨意都帶來了?”

孫狗兒點點頭,微微側目。

在他的身後,是五名內官監的太監,各捧一道聖旨,出現在朱允熥面前。

看著旨意擺在眼前,朱允熥嗯了一聲。

他默不作聲的輕擺手中韁繩,孫狗兒撒開手,戰馬便轉向洪武門下的城門洞。

孫成此刻亦有所感,當即大聲呵斥起來。

諸般錦衣衛緹騎紛紛列陣,將皇太孫殿下拱衛起來。

馬蹄陣陣,以緩慢的速度,壓向洪武門外。

此刻的洪武門外,乞骸骨的官員們已經長跪多時,崇禮街上圍觀的百姓愈發的多了。

若非兵馬司不斷抽調人手前來支應,恐怕現場早就要鬧出大亂子了。

而參與乞骸骨的應天府、上元縣、江寧縣三座衙門,則已經是被兵馬司的人給從上到下罵了一個遍。

至於那些朝堂之上的官員,更是被兵馬司的人徹底記恨上,只等一個過錯機會,定是要狠狠的報復一番。

而那些跪在洪武門前的官員們,卻是昂首挺胸。

這一遭,遠不同前番午門前的靜跪逼宮。

那一次他們還保留了最後的底線,還沒有想要撕破了臉。

然而皇帝的意志很堅定,天下讀書功名之輩的優待,終究還是被奪了。

這是在斷根。

皇帝自創立大明,長久以來對朝堂官員的壓迫,終於在這一刻徹底的爆發了出來。

難道皇帝當真敢和天下讀書人作對,當真認定了朝堂之上的官位有的是人來做?

官員們望著黑洞洞的洪武門城門洞。

他們很想看到,皇帝從城門下走出來。

然而。

在長久的等待之後。

洪武門後卻是一陣整齊的馬蹄聲傳了出來,經過城門洞的擴散,那馬蹄聲清晰到了壓碎一粒石子,也傳入到了官員們的耳中。

馬蹄聲愈發的近了。

原本還好整以暇的乞骸骨官員們,心中好似是被那馬蹄給踩亂了起來。

在萬眾矚目之下。

一匹高頭大馬,從幽暗的城門洞下走了出來。

“是皇太孫!”

“竟然是太孫殿下駕馬而出!”

“那些人都是錦衣衛吧,怎麼還有那麼多的太監?”

“這是要做什麼?”

“……”

崇禮街上圍觀的人群中,發出了驚呼聲。

朱允熥高坐馬背之上,左手攥著韁繩,右手輕握馬鞭搭在左手手腕上。

他的身子,隨著座下的戰馬,有節奏的律動著搖晃著,姿態輕鬆隨意至極。

戰馬沒有得到停下的指令,便四蹄輕踩地面。

諸多駕馬的錦衣衛緹騎,簇擁拱衛著朱允熥,向著城門前的百官們壓上來。

戰馬愈發的近了。

馬蹄聲鑿穿在心口裡,戰馬的吐息聲,似乎已經是撲面而來。

當朱允熥座下戰馬一路到了洪武門前最前排的官員跟前,戰馬只要低下頭,便能枕在那官員的頭蓋骨之上的時候,他手中的韁繩方才被拉住。

逼到近前的戰馬,讓那官員一下子便慌了神,低呼一聲,整個人就趴在了地上。

朱允熥目光冷漠,俯視著這座應天城裡幾乎是全部的文官。

“孫狗兒,宣旨吧。”

孫狗兒從一旁閃身而出,昂首挺胸,好似是目空一切。

他輕輕伸出手,便有一名內官監的大太監將一道聖旨送入手中。

孫狗兒一抖聖旨,雙手捧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有明開國二十八載,革除前朝亂政,再造華夏之治。二十八載,朕夙夜難眠,憂心社稷黎庶。朝堂禮賢下士,以誠待賢,厚以優待,望群賢至,社稷安寧。

今有官逼宮於午門在前,又有乞骸骨於後。攜社稷安寧,意圖私慾。朕御極二十八載,非爾等所擁,乃天下黎民所護。

黎庶無罪,黎庶無辜,黎庶當溫飽。朕夙夜長思,朕願為三萬官罵,卻不敢叫一民責。

今日爾等乞骸骨,朕允之。望爾等散官返鄉,能為我大明良善之民。需知王法森嚴,詔獄空空。

欽此。”

半白半文的奏疏,自孫狗兒的嘴裡宣讀而出。

洪武門前,已然是鴉雀無聲。

沒人能夠想到,皇帝會有這等堅決的意志。

那通篇聖旨,左右只有兩句話。

皇帝和百姓站在一起,皇帝同意百官乞骸骨告老還鄉。

原本意圖以天下官員乞骸骨來逼迫皇帝妥協的官員們,徹底懵了。

皇帝當真該叫滿朝官員散去,卻沒有一絲的猶豫,態度是如此的果斷堅定。

馬背之上。

朱允熥冷哼兩聲:“皇帝得萬民擁戴,至高無上!絕不為任何奸佞之輩妥協!”

說完一聲後,朱允熥輕抽馬鞭,那鞭尾卻是輕輕的掠過馬前的官員面頰。

一絲細微的血痕,頓生於面。

朱允熥則是冷聲道:“陛下既已恩准百官乞骸骨,爾等還不速速扒了他們的官袍,去了他們的梁冠!”

………………

☞月票☜☞推薦票☜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7號基地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史上最強煉器師機鬥巔峰都市修仙:宿命網遊:從稻草人開始無敵S級勇者的我選擇躺平重生之港島豪門琅琊風起時紅樓假庶子從吞噬開始萬倍增幅重生北魏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