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天下,今昔更好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扒了他們的官袍!

去了他們的梁冠!

朱允熥清冷的聲音,迴響在洪武門前。

兩側馬背上的錦衣衛官兵紛紛抱拳抖擻:“領命!”

隨即,官兵們便手撐馬鞍,抬腿翻身下馬。

腳步落地,輕踩地面。

一襲襲飛魚服隨風飄揚,一柄柄繡春刀抽刀出鞘。

國朝的官員都是體面人。

便是在那些尋常普通百姓眼皮子底下,跪在洪武門前,官員們依舊是跪得挺直腰板,且每個人都以整齊的隊伍縱橫排列。

錦衣衛今天沒有動手的打算,官兵們只是手持繡春刀,沿著講究體面的官員們隊伍中間留出的空隙,將這些人給分割開。

隨後,自不用孫狗兒發話。

內宮二十四衙門奉旨隨行出宮的大太監小內侍,便已經是臉色戲謔卻又嚴肅的上前。

“眼睛都給雜家仔細著了!”

“看的機靈些,手腳麻利著點。”

“官袍、官帽,並上官靴、綬帶、腰帶,莫要落下一樣東西了。”

百官面前,一名似是司禮監的大太監,雙手叉腰,站在孫狗兒身後半步,挺著胸膛,目光戲謔陰森的喊著話。

“本官無罪!”

“為何要奪我官服!”

隨著太監和內侍走上前,有官員忽的仰頭尖叫著,手中的笏板、奏章也都被拋在地上。

是件正三品的大紅袍。

由一名太監領著兩名小內侍上前,欲要將那大紅袍扒下。

此刻見其竟然如此驚變。

有陛下旨意在前,又有內廷太監長期對這群素日高傲的文官在心中的怨恨。

周遭更是有無數的錦衣衛虎狼環顧。

便是領頭太監還沒開口發話,身後一名小內侍已經是面目猙獰的上前,右臂帶著一陣風揮動了起來。

啪!

一聲脆響。

在洪武門前發出。

那揮掌抽臉的小內侍,用出了這輩子最大的一次力氣,手掌狠狠的抽在那身著紅袍的官員臉上。

幾枚帶著猩紅的黃白塊狀物,從官員口腔裡飛濺而出,落在地方哐當做響,等止住了滾動。人們才看清,赫然是一巴掌將那堂堂正三品官員的牙齒給抽出來了。

太監皺眉回頭,眼底確實帶著一抹讚許賞識的笑意,小內侍立馬低下頭,做誠惶誠恐狀。

“放肆!”

太監冷喝一聲,也不知是不是在訓斥著低下頭的小內侍,轉過頭方才對已經被抽倒在地上的紅袍官員提醒道:“陛下明旨,恩准爾等乞骸骨。爾此刻此般,難道是要抗旨不遵?”

滿口白牙被抽飛的官員,只不過是須臾眨眼間,半張臉就已經紅腫了起來。

官員伸手捂著臉,跌坐在地上,雙目痴呆,嘴角不斷的滲出鮮血來。

為官數十載,著紅袍,坐高堂,出入自有三班差役開道,一眼可定一地生死也。

那官員何以能想到,不過是一介小小內侍,竟然膽敢在如此多的人面前掌摑自己。

此官員想不通。

周遭的官員們則是心驚膽戰,再望向那些走到跟前,欲要扒下他們身上官袍,去了頭頂梁冠的內侍,死死的壓住心中那剛剛升起的憤怒和不滿。

而這頭的太監,卻是又冷哼道:“煩請錦衣衛,幫這兩不成器的混賬,奉旨扒了此人衣袍梁冠。”

一旁的錦衣衛官兵當即還刀入鞘,上前便是將那官員死死的壓在地上,頃刻間那一襲好看的大紅袍,便被官兵們粗暴的扒下,華貴的梁冠也被取下。

一襲白衣,如同棄子一樣的被拋在地上。

數不盡的宮廷內侍,開始動手扒下洪武門前乞骸骨的官員衣袍梁冠。

周遭圍觀的百姓,何曾見過這等景象。

便是往前數遍歷朝歷代,人們也想不出,什麼時候出現過這般場面。

除了一片片的倒吸涼氣聲,便是最好事的閒散百姓,這時候也不敢開口吱聲。

然而這便完事了嗎?

高坐馬背之上的朱允熥,姿態輕鬆的側目低頭:“繼續念。”

孫狗兒當即再伸手,便有第二道聖旨送入手中。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煌煌有明,二十八載,國初動盪,今爾一十四道,乃赫赫威武之師創立設計之功。

今有四域不定,域外襲擾,王道不加,霸道彰顯。

朕閱諸史,歷數列朝,唯秦法可寄,若創萬世社稷,雄師當有萬世。

今爾,朕襲前秦舊發,復行軍功爵,望赫赫威武之師,彰顯國威於域外,開萬年基業,佑我大明盛世不墮。

著朝堂各部司,共商復行之事,唯以大明社稷為重。

欽此。”

大明復行秦法軍功爵的舉國之策,終於公之於眾,昭於世人。

作為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前秦的故事,已經在中原之地傳播了千餘年。

作為京畿之地的應天城百姓,於秦法軍功爵,至多念頭轉動一二,便已分辨出皇帝陛下的這道旨意,到底意味著什麼。

而原本心中帶著詫異和震驚,手足無措,心生惶恐,被一名名內侍扒下官袍、去了梁冠的乞骸骨官員們,聞聽這第二道旨意,雙眼童孔便是齊齊的一陣收縮。

大明文官集團的臉面,在今天被徹底的踐踏在了地上。

原本,他們並不知道,皇帝到底為什麼敢做出這樣的事情。

然而現在他們終於清楚明白了。

皇帝只是一道旨意,手上便緊緊的握住了百萬柄屠刀。

大明朝再無純粹的文官政治了。

一息悲鳴,在被扒去衣袍梁冠的官員中響起。

孫狗兒這一次沒要朱允熥提醒,已經是將第三道聖旨捧在雙手上。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天下文脈,儒學為首,天下黎庶尊孔聖為天下師,此乃黎庶之願。聖人遺澤天下千年,安享太平,教化之功,可傳萬年。

聖人遺脈,不思追憶前人,不作前人之事,不襲前人之志。目無王法,祭祀前朝,勾連塞外,犯上作亂,大逆不赦。

朕習聖賢文章,心存餘念。大逆赦之,死罪可赦,活罪難逃。

今奪衍聖公爵,奪孔氏九族功名,著有司押送徵南大將軍帳下,以王道仁義,撫平新徵之民。登船往歐羅巴,宣揚中原聖賢遺志。

欽此。”

洪武門前,悲鳴聲終於是停歇了。

若是今日皇帝恩准了百官乞骸骨,皇太孫駕馬威壓百官,是將文官們的臉面給肆意的踐踏在地上。

那麼奪了孔家衍聖公爵位,奪了九族功名,發往新徵之地,發往萬里之外的歐羅巴苦寒之地。這已經是將天下士紳讀書功名之輩,給徹底的踩進了泥土地裡。

此後,天下再無衍聖公。

孔聖還是那個孔聖,還是那位有著大功德的聖人,還是會受到天下人的敬仰,並且與大明一同安享萬世。

但儒家子弟,卻從此徹底成了皇權之下的一支學問。

三道旨意,一道更勝一道,如同驚濤駭浪一般一次次的衝擊著洪武門前的官員,衝擊著圍觀在崇禮街上的百姓和那些聞訊趕來的不曾上奏乞骸骨的官員。

在漫長震驚之下,孫狗兒臉色平靜的宣讀起了皇帝今日裡的第四道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天下黎庶億兆,朝廷分設一十四道,有官員兩萬八,歷年官缺頻頻。

朕有感百姓之艱,天下社稷之難。國朝當開典,取官之道,無過科舉,卻能臣乏乏。

今有思,國家增設學堂,叫人識文斷字,學的本事,推新政,辦新學。

開考公法,凡天下明人,無分左右,並行上下,新政之下,凡有舉人身,有志者皆可赴京,春日錄名參考志向之處。

望天下知,望萬民曉,望有志者皆入朝堂,望群賢共築大明盛世。

欽此。”

新政和新學是什麼?

洪武門前,知之者甚少。

這兩樣,朝廷大抵會在後面解釋清楚。

但所有人都聽明白了,往後在大明做官,不是取得舉人功名、成了兩榜進士就能做官的。

舉人和進士,照舊要參與那考公法。

再見聖旨,春日錄名參考志向之處。其言似是在入仕為官之初,便有了區分,大抵那卷子也是要有所區分的。

“完了,真的全都完了……”

洪武門東側,工部衙門前一角。

從戶部趕來的戶部尚書鬱新和工部尚書王儁對視一眼,嘴裡低聲哆嗦了一下。

天下間的兩榜進士能有多少?

便是這兩科朝廷增加的金榜的長度,但這些年下來兩榜進士也是有數的。

可舉人卻不同了!

原本皇帝奪了天下讀書功名的優待,是讓天下的讀書人都心生不滿。

但如今,只要是有舉人功名,就能參加考公法。

雖然優待不再,可原本非進士可以擔任的官缺,現在那數量最多的舉人也能參與。

王儁渾身發顫,僵硬的轉過頭看向身邊的鬱新,只見對方額頭已經滲出汗水來。

“怎麼敢!”

“怎麼敢?”

“怎麼敢……就讓那幫舉人也……也能高坐部堂了嗎?”

鬱新嗓子裡一片怪異的甜味。

而在崇禮街上圍觀的人群,卻爆發出了一片轟鳴聲。

孫狗兒僅僅是剛宣讀完這第四道大明開考公法的旨意,人群裡便有數不盡的人衝到了最前面,重重的跪在了地上。

“學生叩謝陛下隆恩!”

“陛下隆恩浩蕩,學生等萬死莫辭,誓死效忠朝廷。”

“謝陛下隆恩!”

洪武門前,與那些面無血色、心灰意冷,被扒下官袍,去了梁冠的官員們不同的是。一名名有著舉人功名的讀書人,心甘情願的長跪在地上,嘴裡一聲聲的感謝著重重宮門之後的皇帝陛下。

馬背上的朱允熥望著那些終於反應醒悟過來的舉人們,微微側目看向身後的小胖。

朱允熥低聲開口:“這天下,並非當真都是一體的。天下,想當官的人數不勝數。我家,只需手握一張篩子,篩出足夠優秀有才能的人為官即可。”

朱高熾目光閃爍不平,考公法的事情,交趾道那邊早就已經推行開來了。

只是朝堂上,那些高坐衙門的人啊,似乎總是覺得交趾道太遠,遠得那裡的變化不會影響到整個朝堂和整座大明江山。

只是他們今天開始,註定是失望了。

朱高熾同樣是坐在馬背上,舉目嚮往洪武門南邊的朝陽門。

他眼角一動,低聲道:“人到了。”

朱允熥同樣看了過去,只見朝陽門外,那城外的官道上,早就已經有一隊封疆大吏的儀仗擺開,正慢慢的向著應天城裡而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時候,內官監總管孫狗兒,則是已經將最後一道旨意開啟。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御極二十八載,一日不敢懈怠,時至今日,國事日益繁重,朕每日入鏡,垂嘆朕之老矣。

國家不可一日停頓,社稷不可一日不辛,黎庶不可一日無米。

大明有幸,朕雖老矣,儲君壯年,皇孫茁壯。

政令無出二三,天下諸道每日千萬事,一令通,則天下平。

朕欲養乾清,群賢不亂,國家依舊。

欽此。”

皇帝在說什麼?

皇帝想要表達什麼?

當最後一道旨意在洪武門前傳曉眾人耳中,所有人都愣住了。

皇帝說他自己老了,又提東宮儲君太子,監國皇太孫。

皇帝是要行禪讓之舉了嗎?

一個大膽的猜想,在所有人的腦海中迸發而出。

馬背上,朱允熥亦是不曾想到,老爺子最後一道旨意,竟然會是這樣的內容。

老爺子到底想要做什麼?

便是此刻的朱允熥,也想不通。

只是,皇帝的五道旨意,也總算是全數宣讀完畢。

田麥從角落裡走出,到了孫成的身邊,附於耳邊輕語幾下,隨後又從袖中取出一份文字,遞入到了孫成的手上。

孫成翻開文字冊子,低頭審閱。

少頃之後,孫成抬起頭,看向馬背上的皇太孫殿下。

孫成手握那份冊子,轉過身看向眼前已經被扒下官袍、去了梁冠的官員們。

他沉聲道:“錦衣衛聽令。”

“屬下在。”

“經查,有舊官所行不法。大明律,罪不可逃。點了名頭,凡涉桉之人,皆拿下。”

說完之後,孫成便將手中的冊子遞出。

有北鎮撫司下的千戶官上前,雙手取過冊子。

饒後,原本只做彈壓威懾之用的錦衣衛官兵,便開始比照冊子上的名字,於洪武門前照名抓人。

一時間,洪武門前再起喧譁。

已被皇帝恩准乞骸骨的前官員們,誰又能想到,皇帝前頭恩准了他們辭官,現在就來抓人定罪了。

而當洪武門前喊冤聲大起的時候。

朝陽門下,有小吏入內,高聲報名。

“中奉大夫、資治尹、交趾道布政使司左布政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高仰止,入京述職。”

本該在朝堂之上,入朝述職之時如此報名的高仰止,卻在這個時候,在入城之時被報出名來。

那一樣樣的頭銜,無不是在向朝陽門後的人們傳達著,那位大明最年輕、亦是最前途無量的封疆大吏,終於是從交趾道回京了。

朱允熥提動了一下手中的韁繩,目光穿過眼前被錦衣衛捉拿而顯得混亂的百官,穿過圍觀的人群,看向已經走進朝陽門下的高仰止一行人。

朱高熾在一旁發出一聲悶響。

朱允熥面帶笑容,輕笑道:“大明天下,今昔更好。”

………………

☞月票☜☞推薦票☜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7號基地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史上最強煉器師機鬥巔峰都市修仙:宿命網遊:從稻草人開始無敵S級勇者的我選擇躺平重生之港島豪門琅琊風起時紅樓假庶子從吞噬開始萬倍增幅重生北魏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