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抵中都,將見炆廢人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洪武二十八年秋。

當朝監國皇太孫,領旨出京。

皇帝的旨意下的很清楚,皇太孫奉旨代表朝廷前往中都,參加已故信國公湯和的喪禮。隨後皇太孫繼續奉旨北巡,察河道總督府,結瓦剌部之好。

當旨意從宮中發出,應天城裡的人們可謂是人生百態。

有人暗自松了一口氣。

也有人擔心新政接下來是否能繼續。

還有一部分人認為,皇太孫乃是國家儲君,不該如此輕易離京,更要去九邊關外那等兇險之地,若是出了什麼差錯,皇太孫殿下有個三長兩短,那可就是國家的不幸了。

只是在這一片各懷心思下,朱允熥終究還是帶著高仰止、白玉秀、馬洪慶、牛大富這四個由老爺子親自指定的隨行之人上了路。

同行的,另有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孫成,暗衛田麥,並錦衣衛緹騎、上直親軍羽林衛千餘兵馬。

自龍灣碼頭登船渡江,於應天府江浦縣浦子口登岸。

趁著官兵們運送戰馬上岸的空隙,朱允熥舉目望向浦子口周圍。

浦子口是離應天城龍灣碼頭最近的一個北岸渡口,大多數要往北方去的人和貨物都會雲集於此。

而如今的浦子口也如龍灣碼頭一般,遠超過往的熱鬧。

整個浦子口上,好似是每時每刻都有數不盡的人,擁擠不堪。

而在遠處,一根根黑漆漆的煙囪,不論是白天黑夜,無時無刻不在噴塗著濃煙。

巨大的倉房,時刻都有成堆的貨物被拉出或是送入。

高仰止看向皇太孫正在注意著那些工坊和倉房,不由一笑,上前輕聲解釋道:“原本這些工坊和倉房都應該是放在應天往太平府那一片地方上的。後來還是應天府的知府上了奏章,說有些東西放在北岸更加方便,所以才都挪到了這邊。”

“應天知府不是你的師弟鄒學玉?”

朱允熥澹澹的提了一句,目光幽幽的從高仰止臉上掃過。

知道太孫什麼都明白,高仰止臉上也不尷尬,依舊是笑著道:“自回京,臣倒是一直不曾再見過這位同門師弟了。”

我們是清白的,你就算是皇太孫,也莫要搞事!

朱允熥呵呵的笑著,轉口道:“鄒學玉是不是等上元門碼頭建好,連通玄武湖的新水道挖好,就要在江浦縣這邊新建碼頭了?”

說完之後,朱允熥便目光平靜的注視著高仰止,看著對方臉上的表情微微的有了些變化。

高仰止終於是露出了尷尬的笑容,小聲道:“臣似是瞧見過這道奏章,內閣倒是也批紅同意了。”

“你們都是在交趾道積攢了無數經驗的人,為官之道自是熟稔。如今多少人回應天了,既然回來,就將當初的經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施政於京師之地。”

朱允熥說著話,瞧著高仰止欲言又止的模樣,便舉手繼續道:“雖然如今只是開始,但應天周遭若是太多工坊冒著濃煙,也不好看,遷來江北,讓京師遠離濃煙,又可方便江北貨物傳送,鄒學玉想的很好。”

高仰止頷首拱手:“倒也是存了私心,這些工坊和倉房留在應天府,則稅賦自然也留在應天府的。”

朱允熥撇撇嘴:“這是他們應天府的本事,別人看上了這些工坊,只管自己去建。”

從應天城外皇莊裡頭的女子集中紡紗織布開始,再到太平府礦那邊因地制宜建起來的一座座工坊。

如今整個應天府周邊,已經有無數的集中人力工坊建成。

有那些絡繹不絕的外商前來,至少當下朝廷是不用擔心做出來的東西無人問津,最後只能盡數收進倉房裡面吃灰。

這話高仰止選擇沉默。

按著殿下的意思,這是要地方上的官府打起來才成。

朱允熥有些索然無味,望著人頭攢動的浦子口,轉口說道:“應天府要建上元門碼頭的事情很不錯。凡是此類涉及軍國之事的東西,朝廷往後還是要一步步的有官民之分。”

高仰止立馬回道:“內閣已經在安排應天周邊有關事宜,爭取往後不會誤了百姓商賈行運,也不能耽擱了朝廷的軍國大事。”

這時,碼頭棧橋上,京軍千戶牛大富已經是抵著刀,威風赫赫的走了過來。

牛大富到了近前,立馬是抱拳低頭,砰砰作響。

“末將參見太孫殿下,見過高閣老。”

朱允熥側目看向牛大富:“可是戰馬都已上岸?”

牛大富點頭:“回殿下,現在便可繼續啟程前往中都鳳陽。”

“那就出發!”

朱允熥低喝一聲,在田麥帶上來的官兵簇擁下,穿過人群擁擠的浦子口。

等出了浦子口的範圍,又有一片另一種熱鬧的場面出現在朱允熥的視線裡。

已經騎在馬背上的朱允熥,揮著手中的馬鞭指向前方:“這是通往鳳陽城的水泥路吧。”

高仰止望了一眼,便側目看向一旁騎在馬背上的白玉秀。

“這事情,微臣倒是知之甚少,還是有勞白主事與殿下奏對吧。”

他這就是揣著明白裝湖塗,且如此的明顯。

朱允熥從善如流的看向一旁的白玉秀。

年輕的吏部清吏司主事多少還是有些緊張,輕咳一聲道:“回殿下,此處確為通往鳳陽的水泥路。工部在兩端同時開工,預計明年就能修好。”

朱允熥看了看白玉秀,隨後目光便移向水泥路工地上。

白玉秀皺了一下眉頭,繼續道:“根據內閣的行文,朝廷督造修建的幾條水泥路,都有招募沿路百姓為工,從事部分工序。大多則是以……瀛洲諸道勞工為主。”

幾人紛紛觀望過去。

朝廷大肆使用瀛洲諸道勞工的事情,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甚至在朝廷官員們看來,只要給一口吃的就能讓這些勞工賣力替朝廷幹活,但凡是有一點不滿,直接砍了腦袋就是。

如此簡便的事情,滿朝人人樂意。

國家的建設,以能一種方式進行著,人人都知道背後藏著的鮮血,但沒有人會主動將這件事情挑出來。

眾人望著工地上,基本分不出來自何處的工人們。

只有仔細的觀察,才能分辨出,從沿路附近招募的大明百姓,臉上更多的是帶著喜悅的表情。

其實朝廷完全不用從沿路招募百姓用工。

只不過但凡是涉及到地方上的事情,稍微有一個處置不好,便有可能引起百姓們的憤怒。

讓沿路的百姓參與水泥路修建,與其說是用工不夠,倒不如說是朝廷多出一份錢糧來安撫這些沿路百姓,也算是提前告知這些百姓,往後當要有一份護路的心思在。

朱允熥點點頭:“工部做的不錯。只是往後那鐵路,恐怕不會這麼容易就能修建的……”

水泥路還可以在原本的道路上進行修建,只有部分道路崎區的地方,或許才有可能改道亦或是改變地形。

但鐵路卻是不一樣的。

為了保證火車的通行安全,鐵路修建的準則之一就是儘可能的保持筆直。

這就讓朱允熥想到自己當初的各種聽聞。

其中就有無數是牽扯到地方宗族風水等問題的,也因此引發了無數的動亂。

不過大明要建設鐵路,大抵還要些時間去準備。

隊伍離了浦子口,便沿著通往中都鳳陽府的官道驛路北上。

往鳳陽過去,不過三百裡的地,緊趕慢趕也只要四五日的時間就能到。

皇太孫代表朝廷親臨鳳陽,參與信國公府的喪禮。訊息在太孫的隊伍抵達鳳陽前,就已經入了城。

鳳陽又不似其他地方,滿城住著的都是大明開國的功勳。

當初皇帝陛下起於淮右,鳳陽作為老家,乃是功勳臣子最多的地方。但凡是數得上數,排的上號的,都要在鳳陽城裡置辦起一套家業來。

一早。

鳳陽城外,信國公府老老小小便已經齊出,等候在官道旁。

連帶著,中都留守司、鳳陽府,以及城中各家也都派了人出城。

原本依著中都留守司衙門和鳳陽府的意思,是要去六十裡外的紅心驛為皇太孫接駕。之前那頭先遣的官兵卻是提前過來通報,鳳陽府不必大動干戈,莫要驚擾地方百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此,才算是讓鳳陽城裡的人只在城外等候。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此時秋高氣爽,便是等候的久了一點,也不覺得累人。

當日頭還沒走到正午,遠遠的,官道上就已經有了動靜傳來。

官府便立馬派了差役趕過去打探訊息。

等不了多久,官府的人便騎著馬趕了過來。

“是太孫!”

“是太孫殿下來了!”

差役騎著馬,高聲吶喊著。

鳳陽府的官員們便立馬舉起手招呼了起來:“都打起精神來!莫要在殿下面前,丟了咱們鳳陽的臉!”

若非是信國公薨逝了,鳳陽府定然是要安排上三班鼓樂,敲鑼打鼓的迎接皇太孫駕臨鳳陽府。

中都留守則是餘光看向湯家那幫老老小小,隨後高聲道:“太孫殿下少來中都,這一次也算是回祖宗之地,誰要是在殿下面前失了禮數,就是和整個中都作對!”

今日出城的湯家人,老老少少加起來總有幾十號人。

信國夫人胡氏裡面穿著誥命,腰上系一根麻繩,在幾位女兒的簇擁攙扶下立在湯家隊伍的最前面。

早就從應天回鳳陽的湯家老四湯燮,則是領著家中一幫男子靜靜地等候著。

如今任職五軍都督府的湯醴,在當時也隨著四哥湯燮一同回了鳳陽。

至於湯家老二湯軏,他這些年都在太原中護衛當差,雖然湯和薨逝那一日,湯家就派了人去太原府報喪。

但按照路程,湯軏還得要幾日才能趕回鳳陽。

官道上,皇太孫行在、錦衣衛北鎮撫司、上直親軍羽林衛,各色旗號林立。

就連高仰止也有一面屬於他的,文淵閣大學士旗號。

“臣等參見皇太孫殿下。”

當隊伍前面的兵馬向著兩側挪開,將駕馬而行的朱允熥暴露在中都鳳陽各司各家人面前,眾人紛紛躬身頷首作揖。

這可是皇太孫殿下為數不多的,第二次回鳳陽啊。

容不得中都上下人等全神貫注,全力以赴,不在太孫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

朱允熥坐在馬背上,看著城下的人群。

這裡有中都留守司衙門的人,也有鳳陽府的人,更有鳳陽府下直轄的鳳陽、臨淮、懷遠、定遠四縣衙門的人。

除此之外,凡是能叫得上號的淮右功勳,悉如當年的六公二十七侯人家,也都一一到場。

“諸位都起了吧。”

朱允熥打馬到了近前,親兵護衛上前牽馬,他則是輕身下馬。

在朱允熥之後,則是高仰止、白玉秀等人,以及六部三法司的隨行官員。

“臣等謝恩。”

城下,中都人等恭敬起身。

中都留守封雲松當即上前:“殿下舟車勞動,中都今日已經設宴,為殿下與諸位上差洗塵。稍晚,可移居中都留守司別苑。”

中都留守司衙門這是在搶人!

一旁的鳳陽府知府丘鳳珍目光澹澹的掃了中都留守封雲松一眼,將自己想要引殿下下榻府衙別苑的話給咽會肚子裡。

朱允熥澹澹的輕咳一聲,目光斜向身邊的高仰止。

高仰止當即上前,面對中都眾人開口:“殿下今日入城,先行往信國公府,代朝廷祭奠已故信國公,稍而轉居中都皇城,祭大明列祖。”

中都留守司留守封雲松和鳳陽府知府丘鳳珍兩人頓時啞然,皇太孫這是哪裡也不去,先去祭奠了信國公,再去皇城居住。

完全不給他們獻殷勤的機會。

這時候,高仰止卻是又道:“隨行兵馬,由中都留守司安頓。隨行官員,由鳳陽府安頓。”

中都留守司本就是中都地界上諸衛兵馬的頂頭衙門,安頓隨行兵馬也在情理之中。

隨行官員則由鳳陽府安置,也是附和常理的。

倒是顯得不偏不倚。

只是一旁的湯燮、湯醴兩兄弟卻是有些緊張。

殿下入城要去家中祭奠亡父,這是朝廷的恩典,湯家只會滿門榮耀。但殿下卻要去中都皇宮入住,這卻是叫人頭疼了。

那炆廢人,可是就被圈禁在鳳陽,住在中都皇宮裡頭的。

這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地方。

殿下難免會與炆廢人撞見。

………………

☞月票☜☞推薦票☜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深空彼岸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我有一劍7號基地
相關推薦
史上最強煉器師機鬥巔峰都市修仙:宿命網遊:從稻草人開始無敵S級勇者的我選擇躺平重生之港島豪門琅琊風起時紅樓假庶子從吞噬開始萬倍增幅重生北魏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