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圖謀山西道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曹震的聲音,在黑夜的曠野裡顯得格外的清楚。

只是他卻滿臉凝重,一副視死如歸的表情。

“殿下乃是監國皇太孫,是國本,是根基。殿下一人之安危,牽扯無數人,更干係天下那億兆百姓。”

“殿下乃千金之軀,當高坐明堂。朝中文臣武將,皆可由殿下驅使。殿下要治理天下,則有文臣輔左,若要征討四方,自有無數良將可點。”

“臣等忠心大明,追隨殿下之志。固有殿下榮,則臣等滿門榮耀之私情。卻亦有殿下穩固,則天下穩固之念。”

“殿下若是有事,則太子憂傷,陛下神傷,臣不知那時候宮中會生出何等事故。但臣等知曉,殿下若是出事,臣等必然會受牽連,如是高閣老亦有可能被廢黜。”

“朝堂之上,洪武新政大抵便是如那曇花一現。臣等固然一死,但是人皆有一死。可新政若是驟然停下,天下百姓又將如何?殿下這些年之佈局,又當如何?”

曹震雙手豎起,重重的錘著胸前鐵甲,砰砰作響。

“於公於私,臣都不同意殿下入山西道!若是殿下一意孤行,臣便要行那僭越之舉,扣下殿下。臣屆時自會自戴枷鎖,回京請罪!”

黑夜裡,清化鎮明軍大營外,氣氛一瞬間冰冷到極點。

大明開國景川侯曹震,臉色凝重,雙目堅毅,毫無更改之意。

高仰止等人亦是面色沉下,紛紛望向臉色平靜的皇太孫殿下。

良久。

寂靜了許久的曠野裡,朱允熥輕笑了兩聲。

他伸手指著曹震,笑道:“這裡竟然有個不怕死的。”

曹震此刻心中卻也是萬分緊張,如此當眾勸諫反駁皇太孫的意志,往小了說那是不尊教令,往大了說那就是僭越大逆。

就是衝著他剛剛那番話,現在皇太孫將他斬了,誰也不能說出什麼反對的話來。

然而在曹震,乃至於更多人看來,皇太孫很多時候是不清楚自己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

曹震覺得,哪怕是拼著自己今夜被皇太孫嚴懲,也得要讓他知道,他自己對天下的重要性。

大明朝堂之上,百萬明軍裡頭,最是直爽的曹震,難得的當了一回硬脖子。

高仰止在一旁看了眼曹震,顯然對於這位景川侯今夜有別於過往的表現,感到一絲意外。

他輕聲道:“殿下,景川侯今夜乃是赤誠之言,便是有所唐突之處,也是情有可原。”

朱允熥側目瞅著高仰止,挪嘴道:“孤可還沒有說要給他定罪。”

曹震眼瞅著朱允熥臉上露出的一抹輕笑,趕忙臉色一變,恢復成了往日裡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不吝模樣,彎著腰縮著腦袋,搓著雙手。

“俺就知道殿下不是那等聽不進勸的人,更是那通情達理的。俺這是擔心殿下安全,若是殿下真要進山西道,俺曹震肯定是衝在殿下前面,為殿下擋刀。就是拼著俺死在賊子手上,也定然要叫殿下安然無恙!”

朱允熥有些無奈的瞪了曹震一眼:“你少撒潑打諢,小心回頭孤讓你兒子吃掛落!”

景川侯嫡子曹炳,如今就在應天城講武堂裡上學,和常繼祖是同學。

他們那幫在朝功勳子弟,都是這兩年陸陸續續進的講武堂,差不了幾屆。

曹震一聽皇太孫提到自家老大,趕忙閉上嘴,連連搖頭,表示自己不敢再瞎逼逼了。

朱允熥輕嘆一聲,這幫開國功勳、軍中老將,自己固然有威嚴的時刻,但是這些都是皇室統治的根基,更多的時候還是要多親近一些。

恩威並重,方得始終。

他開口道:“山西道,於孤而言,固然還是要去的。”

曹震眨著眼,表露著自己原先就有的擔憂。

高仰止和王信陵二人則是微皺眉頭。

“孤打算先下手為強,搶在反賊們起事之前,尋得機會,四面合圍山西道,一舉全殲賊酋!”

朱允熥望著黑夜裡的太行山脈。

這一條山脈於分佈在山西道境內的眾多山脈,將整個山西道擠成了一條狹窄的縫隙。

但是同樣的,也為山西道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形優勢。

在那崇山峻嶺之間,凡是能讓大批人馬通行的地方,皆設有關隘,駐防兵馬。

山西道要出來,難。

但是外面的人想要進去,只要山西道封鎖各處關隘,也難進。

“殿下心中應當是已有定計了吧。”

年輕的通政使司知事官王信陵,低聲滴咕著。

他覺得殿下不是那等莽撞之人,固然他當初在交趾道的時候會身先士卒,搶先登城。

但這些年下來,殿下定然是知曉以他的身份,已經不必再做這等以身犯險的事情了。

這太行山後面的山西道,現如今是個什麼情況?

那可是隨時都有可能會生出遍地反賊的兇險之地。

而且這幫反賊還完全不同於以往。

他們手中有錢有糧還有人。

山西道現在就是一個還不曾噴發的火山,在那高高的山口下面,正有洶湧的岩漿在激盪著,每一次碰撞都會激發出劇烈的火焰。

而這個火山也隨時都有可能會完全噴發出來,將山腳下的一切都給淹沒吞噬乾淨。

如果皇太孫沒有十足的打算,是斷然不可能說出要改變計劃,做那以身犯險冒進山西道的事情來。

朱允熥轉頭看向王信陵,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清空太原府以南各府境內衛所兵馬,前番以行文山西都司,皆以提防河南道生變為由,調諸衛兵馬南下。

而今,再以籌謀明歲開春,朝廷征伐關外為由,再調山西都司衛所兵馬北上大同,轉由涼國公藍玉統御。

以大同兵馬,暗中看管鎮壓山西道境內北上之衛所兵馬。”

將山西道境內的衛所兵馬清空,只保留太原府境內有限的兵馬。

這便是朱允熥的計劃之一。

高仰止眼瞼動了幾下,明顯是在思考由此而帶來的影響和可能性。

他開口緩聲道:“將山西道衛所兵馬南北調離,固然可減輕後續壓力,即便是晉商過往有所收買。但在所調衛所周圍亦有朝廷別處兵馬威懾,大概是不會生變的。如此,殿下要進山西道,可能遭受的風險也就小了很多。”

身為內閣大臣,即便是最年輕的那位,高仰止還是措辭的很謹慎。

曹震則是滴咕道:“風險變小,卻不代表就完全沒有風險了。”

高仰止接過話:“是這樣的。而且若是大舉調動山西道兵馬,也必然會引起反賊們的注意。即便是朝廷有所掩飾,也不可能消除反賊們的揣測。”

朱允熥笑道:“太原城裡,還有晉王府的三衛兵馬可以供我們呼叫吧。”

這時候,一旁的孫成卻是臉色微微一變。

他趕忙上前:“臣請罪。”

朱允熥愣了一下,轉頭看向孫成:“你又有何罪之有?”

孫成臉色漲紅,當即就跪在了地上:“回稟殿下,剛剛入夜之前,臣接到了山西道那邊傳回的一則訊息,尚未來得及稟告殿下。”

曹震在一旁看不下去了,嚷嚷著:“你有話就說有屁就放,懸在這裡吊人胃口?”

孫成小聲道:“殿下前番行文晉王府,要晉王殿下北上大同,和涼國公一同坐鎮大同,控扼山西道北部。晉王殿下已然抗令不尊,言稱要與太原城同在,死守太原城不落於賊子之手。晉王府三衛兵馬,也……也要調往寧武縣那邊……”

大明朝的晉王爺要和太原城同在?

黑夜裡,分明看不清每個人的臉,卻又能從彼此臉上看到那一抹抹濃郁的驚訝。

朱允熥驚訝之餘,卻是有所感嘆。

“三叔這才是以身犯險,明知可能會身臨險地,卻面不改色,與城同在啊。”

高仰止則是急聲道:“晉王這不是胡鬧嗎!到時候賊子若是擒住晉王,叫殿下何以處置?若放賊子作亂而不顧,則叫天下寒心,百姓受災。若是強行鎮壓,則晉王危矣,殿下必遭宗室攻訐!”

曹震亦是面露不滿。

他知曉晉王向來都與太子殿下親近,也是九邊諸多宗親藩王裡面,對太子殿下最是鼎力支持的一位。

但此番選擇,卻明顯是在打亂這邊的佈局。

朱允熥目光有些恍忽。

他想到了正在大本堂裡進學的晉王府世子朱濟熺。

在老爺子那一眾皇孫裡面,朱濟熺是如今最年長的那一位。

但是在應天,他也是最低調,最不愛與人說話的一個。

在朱允熥的印象裡,朱濟熺不如熾哥兒多智,不如炳哥兒勇武,但他卻有著另一種讓人願意留在身邊的感覺。

在不多的交往接觸中,朱濟熺那耿直的性子,最讓朱允熥記憶猶新。

而且,似乎是因為三叔和太子老爹的關係,朱濟熺總是願意和自己閒聊。卻從來也不說朝堂上的事情,只說大本堂裡各家堂兄弟每日發生的事情,也會偶爾說些大本堂放假後,他在應天城裡遇到的新鮮事。

這就是一個老實且耿直,沒有多少心思的人。

而後,朱允熥又想到了將來晉王一系所遭遇的變故。

心中不免又多了幾分唏噓。

想著當初那個能在藩國當眾車裂人的三王叔,又聽聞這幾年晉王朱棡頗有改善,更是多了不少的賢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朱允熥臉上露出笑容,轉口道:“三王叔要與太原城同在,此乃我宗室之骨氣!便是有所違令,但我們為何不換個方向去想?”

曹震連忙好奇道:“都這樣了,殿下還能怎麼做?”

朱允熥輕口道:“既然三王叔也留在太原城,手底下必然是有所準備的,斷然不可能只有那要被調離太原城的王府三護衛兵馬。到時候,我們何嘗不能在太原城裡應外合,徹底肅清太原城,令山西道正本清源!”

高仰止見皇太孫已經斷然不可能更改主意,心中雖然緊張,但還是不斷的思考著若是北巡行在真要進山西道後的各種安排。

黑夜裡,這位著紅袍,手握帝國內閣大臣之權柄的年輕人,沉聲道:“殿下若跨太行入山西,北巡兵馬不可少一人。景川侯麾下兵馬,若左右護衛,或短日尾隨。”

高仰止的臉上露出一抹狠色:“山西道可亂,關口可失,百姓可臨危。然!殿下之安危,重如泰山,不可有一絲閃失!”

……

在距離懷慶府很遠的北方九邊長城上。

冬季的雪,已經將長城內外覆蓋的嚴嚴實實。

冰冷刺骨的風,叫長城上的大明邊軍只願縮在戍堡裡烤著火取暖,而不願到外面去。

若非每日都有巡邊的任務,這些情願直面草原騎兵手中彎刀的大明最強戰力,也不願去面對那大自然所帶來的冰雪威力。

一場接著一場的雪總是下個不停。

一直下到整個北方都變得人跡罕至之後,方才停了下來。

似乎,北方的雪,就是在提醒人們,沒事別出門。

只是帝國的執行,卻總是需要人們走出燒著火堆的溫暖的屋子。

宣府鎮,和西邊接壤的大同鎮,共同組成了山西、河北一帶長城的重要軍鎮關隘。

宣府鎮境內共有十一衛、七千戶所,合共超過六萬大軍雲集一處。組成了河北道西北一側最重要的防禦線。

敵軍過宣府,則可直入北平府,繼而暢行於整個河北道,乃至於繼續南下逼臨黃河,威脅中原安寧。

而在宣府鎮前出最遠的東北側。

依山而建的長城,巍峨且肅穆,安靜的護衛著帝國每一天的安寧。

開平衛,與開平忠武王常遇春有著同一個稱謂的大明衛所,正是宣府鎮東北側最核心的防禦力量。

開平衛中軍治所,坐落在一片山脈之間的獨石堡。

獨石堡往北,出東柵子口、北柵子口,便可衝出大山進入大漠草原。

此時的獨石堡已然與所有整個北方長城一樣,被皚皚白雪所覆蓋著。

山腳下的獨石堡因為駐紮著開平衛的主力,偌大的獨石堡周圍一遭倒是被戰馬給踩踏出黑色的泥土來。

從獨石堡往北邊山上,也暴露著一條條黑色的痕跡。

那是獨石堡這邊的役工們修繕長城所留下的印記。

在北柵子口和西柵子口之間的山頂上,沿著山嵴線而修建的長城蜿蜒崎區,最高峰修建有一座磚石材質的望樓戍堡。

此刻在戍堡頂部的城牆跺後面,正聚集著一群披甲外罩大氅的明軍將領。

這些人正對著長城外指指點點,不時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

………………

☞月票☜☞推薦票☜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深空彼岸光陰之外7號基地
相關推薦
史上最強煉器師機鬥巔峰都市修仙:宿命網遊:從稻草人開始無敵S級勇者的我選擇躺平重生之港島豪門琅琊風起時紅樓假庶子從吞噬開始萬倍增幅重生北魏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