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燕王府責無旁貸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於此北地的壯麗景色一樣,戍堡上的男人們也盡顯豪邁。

站在牆垛後披甲戴胃的中年男子,揮著手中的馬鞭遙指北方連綿山脈之後的草原,豪情萬丈。

“此生,本王定要馬踏大漠,乃至狼居胥山,設壇告祭上蒼!”

肩頭飄著幾片雪花的大明燕王朱棣,眉宇成峰,威風赫赫。

在其身邊,乃是大明開國功勳宋國公馮勝、潁國公傅友德、定遠侯王弼、全寧侯孫恪,以及燕王府三護衛統領、北平都司指揮僉事張志遠,開平衛指揮使戚鑑。

宋國公馮勝和潁國公傅友德,如今都已不再年輕,年過五六十。但作為開國功勳,他們二人又常年在九邊駐守,與九邊藩王出關北征草原,便是不發一言也是一片威嚴。

見著朱棣又如此豪情,要行前漢冠軍侯之舊事。

馮勝開口道:“王爺馬踏大漠,乃至狼居胥山,老夫定為王爺前鋒。”

傅友德亦在一旁不甘示弱道:“這前鋒大將必是老夫,親帥我大明兒郎,殺的那元賊落荒而逃、聞我明軍而喪膽之!”

燕王和老將國公們在肆意的發洩著心中的豪邁,周圍一眾侯伯將領,亦是滿臉笑容。

在這冰天雪地裡,誰也不甘落於人後。

這,就是大明九邊那數十萬邊軍將士的代表。

定遠侯王弼在一側說道:“今年西邊的瓦剌部派了使臣南下應天,要和朝廷議和。雖然在末將看來,我大明不必理會這些被趕出中原的賊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朝廷顧慮大局,已經定下和瓦剌部商議互市的事情。陛下還派了太孫殿下北巡,要親赴關口上和瓦剌部商議互市。

想來等西北那邊暫時安穩下來,朝廷就能全力籌備我們這邊北征一事了。到時候,陛下也定然會如往常一樣,欽點王爺為統兵元帥,帶著末將們出關馬踏大漠草原!”

朝廷在長城以東對關外的軍事行動,這些年都是以燕王或是晉王為首,執行的每一次北征任務。

如今晉王那邊。

想到晉王府所在位置。

戍堡上的眾人便是會心的對視了幾眼。

朱棣目光深邃,他自然知曉這些軍中老將的想法,而他還知道更多的內情。

他開口道:“淮安府那邊今年調運了不少糧草過來,等開了春就往西北那邊送。朝廷要做的事情很多,既然朝廷現在有了這等意思,也能抽出手來將當初那些弊端給消除,我們就要做在朝廷前面,不要讓西北那邊的將士們餓著肚子。”

張志遠適時開口:“王爺體恤邊軍兄弟,末將敬服。北平都司月前已經在整頓各處大倉,只等開春化雪,道路堅固之後就將糧草給發運去西北那邊。”

看到張志遠說話,朱棣臉上的笑容就更加的濃郁。

對於這個當初從應天被趕出來的人,朱棣始終覺得他就是自己的福將,更是自己手中最鋒利的那把刀。

就是這個張志遠,硬生生憑著自己的真本事,在這雄才雲集,大將多如牛毛的九邊長城外,竟然是闖出了一個小殺神的名頭。

明年。

等到明年朝廷再定下北征的事情,待凱旋而歸,朱棣已然想好,要再為張志遠向朝廷請功。

一個北平都司指揮使的位子,總是少不了的。

若是自己操作得當,到時候讓張志遠獨領一路為先鋒大將,得了首功。

說不得還能為他向朝廷請下來一個伯爵。

聽著張志遠在自己有所想之前,就已經安排北平都司開始籌備發往長城西邊邊軍的糧草。

朱棣臉上盡是滿意:“有志遠在,本王足可安心專注北征一事。”

燕王喜愛小殺神,這在北平已經不是秘密了。

就連當初被燕王收入麾下,以為心腹的丘福和朱能二人,也時常感嘆失寵,但在領兵作戰這一樁事情卻又不得不佩服張志遠的狠勁。

他是真的敢做那種只帶著百十人,就往上千人的敵軍陣中衝殺的事情。

就衝著這一點,北平沒有人敢說張志遠的不是。

對於燕王這時不時的誇讚,張志遠早已習慣了。

他只是默默的笑著,低聲道:“只是屬下以為,明年朝廷不一定會有再行北征的意思。”

說完之後,他看了一眼朱棣身邊的功勳老將們。

人們的臉上自然是露出了一絲狐疑。

你張志遠打仗是厲害的,是個狠角色。但朝廷的事情,你還能這麼清楚,說的就像是你能猜到皇帝的心思一樣。

張志遠卻是默不作聲。

他不知道皇帝陛下會怎麼想,但是唐可可從暗衛那邊來的訊息,卻都是最新的。

朱棣臉上閃過一絲意外,有鑑於張志遠在軍略上的出色表現,他不由開口道:“志遠為何有此一說?”

“山西道。”

張志遠只是靜靜開口回了一句。

朱棣眉頭皺起。

他知道山西道的事情,雖然他只是大明藩王,只有在朝廷有旨意的時候,才能統御除了燕王府三護衛以外的邊軍。

但不代表,他對北平乃至於河北道所發生的事情不清楚。

張志遠這時候又道:“太孫行在行文真定府、保定府,衛所兵馬向西控扼山西道。僅此一事,便足以說明太孫殿下要對山西道動手了。

一旦山西道那邊動了兵事,朝廷為了穩定九邊,防備關外元賊南下,必然會暫時停下北征一事。

唯有關內安寧,亂子不會波及九邊,等到那個時候,朝廷才會重開北征一事。

末將才疏學淺,但想來朝廷眼下籌措與瓦剌部議和互市一事,為的也是穩定西北局面,不讓九邊出現兩面作戰的情況。”

宋國公馮勝哼哼道:“山西道能出多大的亂子。晉王藩國太原,這些年老夫也時常在晉王麾下領兵北征,有晉王在山西道,就不會出什麼大亂子。”

“不!”

朱棣這時候眼中已經生出凝重,看向馮勝:“熥哥兒從來不打沒準備的仗。就算當初在交趾道,他登城一事在朝中有所詬病,但那也是他有把握才做的事情。

這一次熥哥兒調真定府、保定府西進。想來……大同和山西道兩側也有教令行文。而熥哥兒眼下大抵是在河南道,那邊有藍玉和沐英他們,另有新任河南都指揮使於馬,都是熟手的人。”

馮勝一聽燕王此番推斷解釋,也終於是明白了過來。

他先前不知,只是因為今年一直駐守宣府鎮這邊,對河南道和山西道的情況不曾瞭解。

但身為大明開國功勳,因功封公,馮勝在軍略之上的謀斷自是百萬明軍之中的魁首。

他當即目光憂慮道:“太孫殿下若當真如此大費周章,只能說明山西道的境況很可能遠超老臣的設想……”

傅友德則是在一旁,頗有深意道:“太孫殿下大舉調動地方兵馬,山西道難道不知?老臣對此,頗為疑惑。”

長城上的風雪忽的大了起來。

寒風刺骨,冰雪順著人們後背衣領,滑落進身體裡被體溫融化,讓人不禁周身發寒。

朱棣將視線從北方大漠收回,轉身看向西南側山西道方向。

“或許山西道境內賊子並非不知,而是也在做局……”

朝廷大規模調動兵馬,是完全不可能瞞得住的。

中原不是關外草原,數萬人撒出去,在那茫茫無邊的草原上,就如同是砂礫入河流,讓人尋不到。

“太孫會如何決斷?”

全寧侯孫恪低聲念道著。

他們都是久處邊疆的老將,常年在外,難得一年裡偶爾那麼一段時間才會奉召回京,這幾年朱允熥在朝廷裡闖出來的名聲,傳到這千里之外的九邊,早就變得模湖起來。

北上運河,跨直隸、山東、河北,數千裡的路途,一篇千字文到了這裡最後也只剩下一句總結的話來。

皇太孫不再過往,頗為神勇英武。

這是如今九邊上下對當朝皇太孫朱允熥的認知。

當然,邊軍對朱允熥最大的瞭解就是,朝廷如今施行的軍功爵之法,就是這位年輕的皇太孫一力推動的。

朱棣在沉眉回想著最後一次和那位年輕的侄兒見面的場景。

似乎是老爺子將家裡的兄弟們都召回京師的那次宗室家宴。

在一眾兄弟裡面,太子兄長是最受兄弟們敬重和信服的。作為大明皇室二代,雖然有些人秉性暴虐,但更多的卻是都有真本事的。

他們都是跟隨著老爺子,從大明立國之初就一路過走來的。

時常,朱棣會在思考著,太子兄長繼位大統,天下自然還是會一帆風順。

但是若再往後呢?

老朱家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江山,百姓好不容易能過上安寧日子,總不能短短數十百來年一切就都煙消雲散了吧。

只是讓朱棣沒有想到的是,當初那個還在向自己呼救的侄兒,現如今已經成長到了這等地步。

朱棣有些恍忽,心中卻也莫名的松了一口氣。

“現在還沒有任何訊息傳來,便說明熥哥兒是在穩紮穩打,徐徐圖進,老成持重。”

似是覺得說的還不夠,朱棣又說道:“我大明有一位好皇太孫!”

啪!

戍堡下的風雪中,隱隱約約傳來一擊鞭響。

隨著是一道慘叫聲。

張志遠幾步便走到了鞭響聲傳來的方向,從戍堡上眺望下去。

只見在皚皚白雪裡頭,長城上的修建並沒有因為這場風雪而停下來。

那些腳上帶著鐐銬被流放至此的人們,正在獨石堡監工們的鞭撻下,繼續為帝國的九邊防禦做著貢獻。

長城的修建,歷來都是本著就地取材的原則,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持朝廷的開支在一個最低限度。

獨石堡周遭山裡產出石料,因而這一帶的長城修建都是以石材為基底,兩側及頂部夯土加固。

石材的堆砌並沒有使用任何的粘合劑,一片片的石料被打磨成需要的形狀,隨後層層疊加在一起,在重量的擠壓下就能嚴絲合縫牢不可破。

而整個長城,也並非是所有的地段都可以讓人在上面通行的。

長城最大的作用,從來都是阻攔草原上的騎兵衝鋒南下。

只要有這一道城牆在,就能阻攔下草原騎兵衝鋒的勢頭,隨後將這些騎兵拖入到中原軍隊熟悉的作戰方式裡去。

朝廷這兩年有錢了,長城的修建便得到了更多的錢糧,也因而會有更多的人被抽調到長城上做工。

在戍堡下,那些修建長城的流放之人裡,張志遠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那是當初從應天城被貶官發配到開平衛的黃湜。

這麼多年了,他竟然都沒有死。

張志遠眼裡多了幾分好奇。

很顯然,在如此寒冬裡,還在長城上做工的自然不可能是那些經由地方官府徵辟的普通百姓。

朝廷還沒有嚴苛到讓治下百姓在冬季修建長城。

此時長城上的這些人,都是朝廷犯官,亦或是作奸犯科被發配流放到邊關上的人。

對待這些人。

以張志遠的瞭解,也就比那些從瀛洲弄回來的倭奴好上一點。

朱棣這時候也領著人走了過來。

他同樣是一眼就看到了戍堡下,風雪裡腳上戴著鐐銬,雙手抱著好幾塊被削的平整的石板。

“那是黃子澄?”

朱棣眉頭微微皺起。

張志遠點點頭,低聲道:“此人當初在應天犯了事,還是被王爺押回北平的。”

“本王知道他。”朱棣皺著眉頭,當眾說道:“他怎麼還活著?”

開平衛指揮使戚鑑臉色一頓,抬頭望向戍堡下那個叫黃湜的犯官。

他倒是不清楚王爺竟然對這個人也是瞭解的。

而王爺剛剛那番話,也無疑是在表達著心中的不滿。

戚鑑低聲道:“北柵子口外面,預備再修建幾座山頂望樓,要在明歲開春前建好,末將會親自盯著這件事情。”

既然王爺不滿這個黃湜還活著,那就讓他為了九邊防禦,凍死在關口外面吧。

朱棣皺起的眉頭重新舒展開。

已經是將視線收回,轉身看向戍堡上的眾人。

“皇太孫殿下的安危,干係我大明社稷。”

“山西道或將生出事端,本王身為宗親,斷然不可能坐視不管。”

“於國家之事,燕王府責無旁貸。”

………………

☞月票☜☞推薦票☜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秘復甦7號基地我有一劍深空彼岸唐人的餐桌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明克街13號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史上最強煉器師機鬥巔峰都市修仙:宿命網遊:從稻草人開始無敵S級勇者的我選擇躺平重生之港島豪門琅琊風起時紅樓假庶子從吞噬開始萬倍增幅重生北魏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