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勿謂言之不預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文淵閣裡,在某一個時間段開始,便有了兩名黃門內侍在角落裡旁聽。

凡三品以下官員奏章,皆由內閣決議;三品以上內閣票擬,呈奏皇帝批紅。

某種有別於原本的票擬批紅制度,在洪武二十八年得到了一絲改變。而這個改變裡,也包括了每一日都有兩名黃門內侍代表皇帝,在內閣旁聽所有的決議。

很快。

一名黃門內侍便悄然的,沒有驚動到內閣中任何一個人而離去。

少頃之後。

乾清宮中正在日常含孫弄怡的朱元章,就已經知道了今日內閣裡達成的決議。

朱元章將懷中的朱茯苓交給嬤嬤,揮了揮手示意黃門內侍可以返回內閣,而他則是緩步走到了朱標身後。

朱標這時候正在偏殿書桉前批閱內閣轉交過來的已經票擬的奏章,以及天下三品以上官員送入京師的奏章。

朱元章背著手站在朱標的身後,探頭看向朱標正在手執硃筆批閱的一份奏章。

是湖廣道嶽州府呈奏朝廷的奏章,事關湘西一帶土司流官推行的內容。

嶽州府一半是處於湘西大山之中,從石門縣往西便進入到了固有的湘西地界。

相較於廣西道、雲南道,湖廣道的改土歸流推行的尚算順暢。

而嶽州府呈奏的奏章裡,也只是提議駐紮大庸縣的永定衛在洪武二十九年開墾山中田地,作為永定衛五千多名將士的糧草補充。

朱標仔細審閱,沉思片刻,便執筆批紅。

著允永定衛開墾田地,須得知曉,不可奪百姓田地。

等朱標批閱完畢。

朱元章在其身後輕咳一聲:“湘西一帶民風彪悍,俺記得朝廷在那邊有諸多衛所、宣撫司?”

朱標回首,頷首點頭:“湘西、貴州都司、四川道東部,因大山連橫,歷來都是地方土司自治。為防備地方生亂,朝廷在開國之處就徐徐設立宣撫司,駐紮衛所。”

“熥哥兒說,要讓這些地方的人走出來,只有讓他們都走出來了,才能減少大山裡的爭鬥。”朱元章低聲說著。

朱標笑道:“他只是做了種設想,只是兒臣以為現在大明還沒有這個能力做成這件事情。叫大山裡的百姓走出來,他們做什麼?用什麼養家湖口?靠應天城外那一座座工坊?兒臣以為,等什麼時候湖廣道也能有一座座如應天府這裡的工坊,才有可能做成這件事情。”

朱元章點點頭:“所以新政不能停!”

朱元章覺得在度過開國之處,大明又經歷了前面那些年的內部紛爭之後,現如今做的最對的一件事情,就是讓自家那混小子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折騰。

這些年,應天府匯聚的人口愈發的多了。

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國初的時候,自己一道旨意遷移地方百姓聚集京師所致,而是地方百姓自發而來的。

應天城外那一座座工坊,將應天以西數個府縣的百姓吸引過來做工。

至今,朱元章還記得當初在皇莊推門之後所看到的那一幕。

雖然當時自己被罵成了老流氓,但現如今只要一想到那樣的場景已經擴大了數倍、數十倍,朱元章便心中歡喜。

只要多一個人做活,便有一戶百姓人家能多上一份收入。

這兩年自己很少再去那些工坊看了,但朱元章卻知曉,現在僅僅是城外的一座專門從事棉花紡織的工坊,最少的都能有上千名女工做活。

並且,這些工坊並沒有影響到蘇杭一帶的紡紗。

應天這邊已經建立起以棉花為核心的一整套紡織流程。而在蘇杭那邊,則還是以蠶絲為主。

百姓增收,而地方上卻未曾形成擠壓。

這是朱元章喜歡看到的局面。

朱標目光轉動,低聲道:“父親是在想內閣那邊的決議?”

朱元章拍拍手中拿著的一份奏章,遞到了朱標面前:“俺還沒看,你看看再和俺說道說道。”

朱標眼睛微微眯起,接過老爺子遞來的奏章。

不是孔家滿門沉海餵魚的奏章,而是河南道那邊送回來的。

朱標眼前不由浮現了自家崽那張貌似純良,實則心黑的面孔。

從今日知道孔家滿門沉海餵魚,朱標頭先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樁事極有可能是自家崽幹的。

也只有他才能、才敢幹出這樣的事情。

死無對證啊!

朱標甚至猜到了,那只船隊裡的官兵,恐怕這個時候已經去往南征大軍裡面了。

這是最好的安排。

連帶著,朱標都已經想到,只要自己查一查那些官兵的家人,這個時候是不是已經不在家中,就能知道這件事的真相。

手拿著自家崽送回應天的奏章,朱標沒有急於翻閱,而是開口道:“內閣的意思,丟擲開中制的事情,讓外頭沒有太多精力只關注孔家的事情,兒子以為倒是可以。

畢竟對外頭那些人而言,已經死了的孔家人,已經沒有了什麼作用。這兩年朝中愈發嚴苛,他們大抵也不可能在這件事情上敢於明言誹議。”

朱元章哼哼道:“俺倒是想看到他們明言誹議一二。”

朱標默默的翻了翻白眼,老爺子這是手上有開始發癢了。

他轉口道:“只是開中制一事,卻不單單涉及山西道。一旦朝中開始,連帶著兩淮鹽場也得要生出事端。”

朱元章澹澹道:“兩淮已經開始往應天走動了,昨日裡兩淮就有人去了刑部尚書祁著家中。”

很顯然,即便是口口聲聲要禪讓的朱元章,可他作為皇帝,對腳下的這座應天城還擁有著絕對的控制。

若是祁著現在就在這乾清宮中,恐怕已經是跪在地上請罪了。

朱標倒是習以為常:“天底下有本事的人很多,於我家而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只是,若想要心思一樣,卻是少之又少。

祁著尚算可以,歷任官職,做事都算得上得體。既然父親知曉兩淮往他那裡走動,想必自然也知道祁著是作何反應的。”

朱元章冷哼一聲,臉上卻是露出笑容:“他敢做什麼反應,不過是將兩淮進京的人給湖弄走了,連帶來的東西也都送回了。”

“還算是知道規矩。”

“他要是不懂這個規矩,現在就已經跪在這宮門外請罪了。”

朱元章語氣嚴厲,只是臉上的笑容卻一直不曾消失。

作為大明的皇帝,朱元章始終相信,強壓和嚴苛的律法之下,才能保持官員們的純潔。

這是大明開國皇帝的威嚴。

朱標笑了笑,不再說話,終於是低頭開啟手中的奏章。

剛剛看了開口,朱標便忍俊不禁的笑出聲來。

“這混小子!”

他這麼一番表現,朱元章心中的好奇瞬間拉滿,立馬伸著頭看了過來。

只是看了一眼,朱元章也露出笑聲。

只見朱允熥在這奏章打頭便寫到:孫兒上奏皇爺爺,問皇爺爺最近吃的可好,睡的可香。

巴拉巴拉,一大段的家長裡短。

朱標一目三行,在看到那混小子還提到了自己,心裡原本還有著的莫名的一絲情愫,方才徹底打消。

“兔崽子整日裡沒個正經,還怎麼當個父親!”

朱元章笑罵了一句。

朱標的臉色卻是忽的一頓,眼神也瞬間陰沉下來。

“河道上的事情查明了,是河道所用的青石出了問題,被青石產地的百姓動了手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說到最後,朱標的聲音愈發變小。

朝廷治河,沒有一處可以挑出毛病的,這從頭到尾就是一項善政。但就算如此,還是有百姓會在青石上動手腳。

這說明什麼?

如果不是奏章後面的解釋,朱標還要以為朝廷治河的善政,到了地方上就成了勐如虎的惡政、酷政。

朱元章這時候已經是在朱標身邊坐下,兩人一同將整本奏章看完。

父子二人同時輕嘆一聲。

朱標眉頭皺緊:“做起事還是不曾有顧慮,為何不先呈奏朝廷,再由朝廷下旨處斬。”

這是在說朱允熥將安樂村百姓,盡數押回洛陽城,當眾處斬的事情。

朱元章卻是很滿意:“亂中取穩,震懾地方。有白蓮教在,河南道出了事後便生出謠言。這小子是要用安樂村的人頭來震懾地方,手段鋒利了些,卻也是這時候最好的法子。”

朱標無言以對。

他現在對自家老爺子這種沒理由的隔代親,早就已經麻木了。

老爺子可以罵自家那小子,但若是旁人,包括自己,都是不允許的。

朱標轉口道:“熥哥兒似乎是不打算等下去了,想要快刀斬亂麻解決山西道的事情。”

說完,太子轉頭看向身邊的老爺子。

朱元章這時候卻是沒有說話,微微皺起的眉頭,顯示出他正在思考著問題。

良久之後,朱元章在張開口。

他不曾先說朱標提到的事情,而是說道:“熥哥兒要老三去大同,和藍玉一起領兵坐鎮。但俺倒是覺得,咱們家老三可能不會答應。”

朱標也皺起眉頭:“老三是個直性子,就算清楚山西道可能會出事,按照他這個性子,恐怕還在想著要親手擊殺賊酋。”

說完之後,朱標給了一個眼神給老爺子。

朱元章搖搖頭:“兒子大了,俺這個當老子的說話也不管用。老三不走,就隨他。”

朱標無奈,只能繼續道:“那朝中是不是也應當有所準備了?”

朱元章拍拍屁股站起身,雙手叉腰:“熥哥兒要進山西道,老三不離開太原城。

看來他們兩個人都做好準備了,既然如此,朝廷就降旨昭告天下,停了開中制吧。

大明的兵馬,豈能一直交由一幫商賈之輩養著?長此以往,這是大明的兵馬還是商賈的兵馬?”

朱元章眼露鋒芒。

朱標衝著外頭喊了一聲:“取山西道及周邊堪輿來。”

少頃,內宮大總管孫狗兒便帶著人,送了一張被固定在木架上的堪輿進來。

朱標抬頭看向堪輿,通盤打量之後說道:“延安府和西安府需在黃河以西防備山西道賊子西逃。河南道、河北道,想來熥哥兒已經做了準備。大同也有藍玉在,固然無事。”

說著話,這位大明太子緩緩站起身。

朱標走到了山西道堪輿前。

“山西道已成合圍之事,籠中打狗,朝廷受一時風波,而定邊軍長治久安,此亂可由朝廷先手而動!”

朱元章雙目閃動,望向堪輿東北角無名之地。

“加急,告訴老四,他的兄長和侄兒要以身犯險。他這個當弟弟、當王叔的,該出手的時候就出手。”

朱標頷首點頭。

朱元章又道:“昭告天下,非朕薨,洪武新政絕不更改,凡作亂者,誅九族,勿謂言之不預!”

……

太原城,李府大院。

堂皇不弱於晉王府的李府大院,是整個太原城裡最門庭若市的地方。

每一日,數不盡富可敵國的晉商人家,總是要來李府一趟。等到晚些時候,山西道三司、太原府知府衙門、陽曲縣衙的那些個官員們,也總是要過府的。

噠噠噠噠噠。

李府門前的大街上,馬蹄聲急切。

等到了府門前,馬背上的人已經跳了下來,門口的僕役趕忙拿住韁繩,將馬牽到一旁的拴馬石前。

而馬上跳下來的人也已經是快步走進了李府。

蹬蹬蹬。

腳步聲有些凌亂,一路到了李府中庭,轉向一旁的一間密室。

砰砰砰。

來人站在門外,敲響門框。

“回稟老爺,南邊有訊息過來,事關當朝皇太孫朱允熥。”

李府中庭旁的密室,作為晉商魁首,太原首富,李家家主的李文相,正在李本幹的陪同下,和劉宗聖飲茶,商議著起事於山西道的事情。

聽著外頭的動靜,李文相的眼瞼輕輕的動了兩下。

“進來。”

說罷,李文相衝著劉宗聖使了一個眼色。

劉宗聖端起茶杯,低下頭,手捏茶蓋抹動著茶湯上的茶沫。

外頭的人進了密室。

低著頭,不敢看屋裡都有哪些人。

李文相眯著雙眼:“朱允熥幹什麼了?”

來人躬身抱拳:“回老爺,朱允熥帶著人朝廷北巡官員進了澤州,正沿著官道往太原府而來。”

曾。

正在飲茶的劉宗聖,一下子就站了起來,雙眼瞪大的看著來人。

………………

☞月票☜☞推薦票☜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明克街13號宇宙職業選手7號基地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深空彼岸我有一劍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
相關推薦
史上最強煉器師機鬥巔峰都市修仙:宿命網遊:從稻草人開始無敵S級勇者的我選擇躺平重生之港島豪門琅琊風起時紅樓假庶子從吞噬開始萬倍增幅重生北魏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