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第一百二十章翻篇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錦安別宮。

泰安閣中燒了火盆, 此時溫暖如春的梢間裡, 身在其中的人卻感受不到半分暖意。幾位老大人額上甚至都是冒著冷汗。帝王的眼神沉甸甸地壓在他們心口處, 讓人無法言語。

方才京城賑災事宜剛剛議完,皇上就提起了地動之後皇陵突然出現巨石之事,所有人頓時都是一片默然。

梅尚書與旁邊的幾位同僚對視了幾眼, 心中有些嘆息,似乎歷史又要在眼前重演了。十一年前江首輔剛過逝, 江皇后所出的太子便在秋狩時死於虎口,從此後皇子們就各自為政, 一派散沙;十一年後的現在, 秦首輔久病不能勸諫帝王, 皇家又要再起波瀾——

地動之事半年前就探測到了, 雖然梅尚書一直半信半疑, 但若有深信之人,想渾水摸魚,只要將那方巨石事先埋下, 到今日就能成就異象。

這不是很簡單的手法嗎?

更甚者, 梅尚書還懷疑這個人應該就是皇上。

皇上,究竟想做些什麼?

明康帝看著室內一圈低頭不語的大臣,放下茶碗再次問道:“皇陵之事,眾卿有何意見?”

秦首輔生病之後, 內閣中眾人隱隱以梅尚書為尊,梅尚書見沒人願意當出頭鳥,只得朝前一步出來道:“臣請皇上為受災百姓考慮, 先行安排震後救援之事。至於皇陵異象,此事神異太過,需要再行調查才是。”

梅尚書此話一出,明康帝的面色立刻淡了下來。

去年才由京衛指揮使升任兵部尚書的張將軍張大衍察言觀色,接話道:“朝廷有數萬臣工,賑災之事固然要緊,抽調人手調查皇嗣真相也是緊要之事。先皇借地動示警,咱們若不能及時響應,豈不是辜負了先皇的一片拳拳盛意?”

梅尚書看張大衍一定要將太/祖給扯進來,嗤笑了一聲:“先皇逝去多年,若天上有靈,知道大衍尚書對他的心意如此看中,一定會十分歡喜。”

張大衍立刻豎起眉毛,他最恨的就是別人拿他的名字取笑,偏偏他又生就一雙銅鈴大小的牛眼睛,一生起氣來,真是名副其實的大眼。

張大衍當即就要與梅尚書辯個分明,明康帝恰在此時出聲:“皇室一向人丁不豐,張尚書說得對,賑災之事不能輕慢,先皇示警也要重視。不管找回來的是朕的兄弟,還是朕的皇子,都是一件好事。”

明康帝此言,相當於蓋棺定論了。梅尚書雖然說話一向不饒人,但他在官場中浮沉大半輩子,也懂得看眼色。他嘆了一口氣,若是尋回來的是皇叔還好,若是皇子,朝中又要有變動了。

明康帝說完這番話後接著便下了一個命令,他要回京主持賑災事宜。現下京中還有餘震,梅尚書苦勸無用後,只得噎下心中的擔憂。只是心裡卻再次嘆出一口氣,皇上這一次回京,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

一接到皇上要回京的訊息,太孫便讓人送信給鍾涵。

皇帝說要回京,那折扣是一點不帶打的。第二日早上,車駕儀仗都已經準備好了。

也幸得第二日早晨天氣晴好,聖駕才能一路快馬趕回了京城。

太孫與鍾涵商量的是,百姓們無法長街跪迎,好歹要清空街道,得讓聖駕能通暢無阻回到宮中。

衛紹此時才知道鍾涵為何放棄太孫。他一目十行地看過太孫的信件,太孫在信中措辭和氣婉轉,道是他也知道百姓們的屋舍百不存一,但聖駕回京是件大事,讓鍾涵務必配合才行。

衛紹搖了搖頭,上位者宅心仁厚是一件好事,但若是過於心慈手軟,在處理朝政時便容易被小人影響。他將信遞迴給鍾涵,心中對鍾涵為何把信給他看心知肚明。

兩人先前隔閡太多,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培養彼此的忠誠度。

如何彼此忠誠?

就是從一點一滴做起。

鍾涵是在向他示意,他不會瞞他任何事。

衛紹想了想:“皇上回來後,賑災之事應該就會交給戶部了。若是可能,我們還是應該盡力爭取此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衛紹這句話純粹就是為鍾涵著想了。一件事有始有終才容易被人記住。縱使皇上另有想法,但百姓們的眼睛是雪亮的。誰在這件事裡付出最多,不是他一句話便能指鹿為馬。

與衛紹相處得多,鍾涵也知道他身上有一股傲氣,不屑於算計來的功勞。他笑道:“此事還要看皇上的決定。”

這幾日一歇下來,鍾涵心中就牽掛著在道觀中的溫含章。雖然此次地動震源在京城,但外頭冰天雪地,保不住會誘發其他災害。

縱使知道府中準備十分妥當,但他們母子獨自在外,他實在不放心。他此時的心情,比起當時讓妻子在京中獨自生產還要來得焦慮。他嘆出一口氣,心中有牽掛便是如此,一刻都不得安寧。

衛紹見鍾涵時不時就摸向手腕處一根已然脫卻了顏色的端午百索,心中酸澀複雜,便轉移話題道:“不知道子明與伯母在外頭如何了,幸好他們這一回不在京城。”

鍾涵一向敏銳,衛紹話裡的言不由衷雖然掩飾得極好,但仍舊被他察覺到了。他道:“這一回京中受災情況並不嚴重,等著皇上回來後,與外頭的通訊就順暢了,保定府離京城還有一些距離,子明與岳母應該是沒事的。”

衛紹應了一聲是,之後便藉口出去探看災情出了府衙,腳步匆匆,三兩步便消失在鍾涵的視線裡。

鍾涵背著手看著他的背影,心中不知道在想著什麼。

……………………………………

冬日的雪地裡十分熱鬧。空曠的京城街道上林立著一個又一個的粥棚,上空散發著嫋嫋煙氣,許多裹著棉衣的災民拿著碗筷在大排長隊。

衛紹穿著一件厚重的皮毛披風走在雪地,但凡遇見災民,無論男女老少都會朝著他善意地笑著。這幾日許多人都認識都督府的標誌。衛紹雖然是借調過來的,但他身上的披風卻是一件工作服。

據說是鍾夫人無償捐贈給都督府上下的,上頭縫製了一隻寧遠軍的狼頭標誌在領子處。

一想起這件披風的來源,衛紹便不由得一笑。

拐過一個街角,衛紹便看見前頭設立的四個粥棚,隊伍長得讓人難以忽略。跟在衛紹身後的年輕小兵頓時肯定道:“不用猜就知道這一定是鍾府的粥棚,城裡的人都知道鍾府施粥最厚道。”

衛紹臉上出現一些笑意。他每日的工作,有一項就是檢視這些賑災民棚的情況,務必不能出現事端。好在百姓們也知道朝廷大半年前就準備起來了,看著京畿倉庫糧豐炭足,又有城裡一些富戶也一塊施粥放米,有得吃有得喝,惶恐情緒便沒有過分滋生。

街道上甚至還有一些孩童在玩耍嬉戲。孩子們的歡笑聲就像充滿希望的冬日陽光,將本該死氣沉沉的災後營地瞬間啟用了起來。小兵感嘆道:“前幾年我家鄉鬧饑荒,要是當時官府能有這些準備,我肯定就不當兵了。”

衛紹道:“世道總歸是會越來越好的。”隨口應了一句之後,他便走進鍾府的粥棚檢視。負責粥棚的下人一看見衛紹湊到幾個大藥鍋前,便立刻過來笑著解釋,道是裡頭熬煮的都是府中事先備好的驅風寒的中藥材,又有一鍋是剛熬好的凍瘡膏,每個排隊的人都可領一份回去。鍾府的人也知道備災的事是自家老爺負責的,見著衛紹都十分和氣,還盡心地將藥材從鍋裡撈出來讓衛紹檢視。

衛紹點了點頭。許多災民都是領完了粥後便將驅寒與凍瘡藥也一塊領了,排完隊後便到附近的避風處大口吞嚥起起來。更多人的是選擇回到自己的那一處民舍,裡頭燒著柴火,一掀開簾子就有一股暖暖呼呼的熱氣往外跑,裡頭的人許是覺得寒冷,婦人的叱罵聲伴隨著男人的討好聲一塊響起。

嘈雜的打鬧聲在這冰天雪地,卻讓人的心情無端溫暖起來。衛紹嗅著空氣中粥香和藥香,突然想起幾年前在才墨堂中的情景。

沒有與死亡擦身而過的人,無法理解別人雪中送炭的心情。

他深深呼出一口氣。他若是要與鍾涵合作,這些心思就不應該在他心中再出現。

不知道走了多久,又繞到了鍾府施粥的大路上,身後跟著的小兵笑嘻嘻地與衛紹道:“大人,都走了大半日了,該輪到下一隊出來了。不如咱們歇歇腳?”

衛紹剛應下來,那兵士立時就扒了身上的兵服跑到鍾府的窩棚前排隊,他年輕,也不覺得冷,更不覺得害臊,就這麼笑著對衛紹招了招手,接著就從身上拿出一副碗筷叮叮叮地敲起來。

衛紹看著他那模樣,面上失笑不已。

天災過後,天朗風清,所有一切都該翻開新的篇章,他也該是如此。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7號基地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修行從小兵開始養個女王當老婆偽信者御妖齊天人在龍族,和繪梨衣一起模擬人生我不可能會錄這種自述分手後,我成了唯一玩家漫威裡的唯一玩家黑科技農場萬教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