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變化是真大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等到李小梅考完試,就已經到了元旦。

時間也正式邁進一九八一年。

“四姐啥時候放假啊?”放了寒假之後,李小梅每天起來,都要唸叨這麼一句。

他們這邊天寒,所以寒假長,暑假短。

“大學放假當然要晚一些。”李金梅摸摸已經微微隆起的肚皮,嘴裡安慰著小妹,其實她也盼著呢。

等到臘八這一天,李金梅就熬了一鍋黃米飯。

這邊沒有吃臘八粥的習慣,一般都是在這一天吃黏米飯。

大黃米在大鍋裡慢火煮了小半天,就變得黏黏湖湖的。

鍋底還有一個金燦燦的大鍋巴,等戧下來之後,李小梅和李小鹿就捧著啃。

嘎吱吱的,香甜酥脆,吃得兩個小家夥眉開眼笑。

李金梅還在鍋上蒸了半碗葷油,裡面撒上鹽面和蔥花,到時候舀一小勺放到黃米飯裡,吃起來香噴噴的。

當然喜歡吃甜的,還可以在裡面撒點白糖,又香又甜。

“四姐最喜歡吃黃米飯了。”李小梅嘴裡又唸叨起來。

這時候,屋門一開,伴著一股涼氣,一個人影風風火火地闖進來。

進屋之後,就抱起李小梅,原地轉了幾圈:“哈哈,小梅!”

第一個衝進李衛國家門的,不是李玉梅,也不是吳小玉,而是葛衛紅這個瘋丫頭。

她抱完李小梅,又把李小鹿給抱起來,還半空扔了兩下。

瞧她那樣子,比倆小不點還興奮呢。

“咳!”李衛國使勁咳嗽一聲,“衛紅,放假了你不回家,怎麼又上我家來了?”

葛衛紅朝他翻翻白眼:“我是來金梅姐家裡!”

李衛國好幾個月不和她鬥嘴,正想過過嘴癮,然後就看到李玉梅和吳小玉走進屋裡,便大笑著迎上去:“哈哈,小玉,歡迎回家!”

聽到回家這兩個字,吳小玉臉上也笑容綻放。

“四姐,小玉姐!”李小梅又跳過去,李玉梅抱起小當家,吳小玉則把李小鹿抱在懷裡。

一時間,屋子裡充滿歡聲笑語。

“好好好,這下人齊啦!”鄭先農最後出現在門口,微笑著望向自己的妻子。

他們放假的時間差不多,事先用電話聯絡過,所以一起到的松江縣。

到縣裡沒了客車,然後就去罐頭廠,是司機開小轎車送他們回村的。

兩個小家夥是最高興的,瞧瞧這個,瞅瞅那個,李小梅開口道:“四姐,小玉姐,衛紅姐,幾個月不見,你們好像都變了!”

李金梅笑吟吟地打量著這幾位大學生,鄭先農就不說了,中途回來兩趟,感覺除了更加沉穩之外,沒啥太大的變化。

倒是李玉梅她們三個女生,變化是真大,不說穿戴方面,就是整個人的氣質方面,變化最大。

於是李金梅笑道:“小梅,在首都生活,跟在咱們村裡當然不一樣。”

李小梅點點小腦瓜:“嘻嘻,那我將來肯定也要去首都上大學!”

“行,咱家小梅肯定行。”李衛國也勉勵小妹,他感受最是明顯,這種城鄉差距是真實存在的,而且還會越拉越大。

如果不是李衛國重生,他或許真的會自動放棄和吳小玉的這段感情。

“正好開飯!”李金梅也笑得合不攏嘴。

葛衛紅笑嘻嘻地湊上去,輕輕用手摸摸李金梅隆起的肚子:“金梅姐,你歇著,我們自己來,在這就跟在自己家裡一樣。”

說完,他們就熟練地放桌子,從碗架子裡撿上來碗快。

葛衛紅端進來一大盆黃米飯,李玉梅一瞧就叫起來:“哇,黃米飯,太好啦!”

“今天是臘八啊!”吳小玉說道,畢竟在這插過隊,知道農村的風俗。

大黃米都是家家戶戶自己種的糜子,只不過糜子的產量不高,所以種的都不多,基本上也就夠自家淘米蒸豆包,剩下的能吃兩頓黃米飯。

李小鹿給大夥都盛了多半碗黃米飯,然後在上面舀上一小勺葷油,又拌上點白糖,吃得李玉梅和葛衛紅都眉開眼笑。

大家邊吃邊聊,李玉梅他們聊大學裡面的生活,李衛國他們聊家裡和村裡的情況。

一切都和從前一樣,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推移和空間的距離,而顯得疏遠和生分。

李衛國最先吃飽:“你們回來得正好,今年咱們的水稻收成不錯,等明天把留下的知青都聚齊,一起分錢。”

“太棒啦,回來就有錢拿!”葛衛紅率先歡呼一聲。

“國子,水稻產量怎麼樣?”吳小玉也關切地問道。

“還行,畝產超過千斤。”李衛國輕描澹寫地回到。

葛衛紅眨巴眨巴大眼睛,立刻開始算賬:“那咱們知青種了一百畝,總產量是十萬斤稻米,就按照一斤大米兩毛錢計算,一共是兩萬塊,咱們十幾名知青,每人差不多能分兩千塊,哇,這麼多錢!”

兩千塊錢,確實不少,就算他們讀四年大學都完全用不了,也難怪葛衛紅這麼興奮。

就像她的家裡,雖然父母都有工作,但是兩個人的工資加起來,一年也賺不到兩千塊。

“瞧你這點出息。”李衛國先是鄙視了葛衛紅一下,然後繼續說道,“其中咱們有一小部分大米,出口到南韓,價格是兩塊錢一斤,你們知青還能額外分一萬多塊呢。”

“兩塊錢一斤大米?”葛衛紅他們也都被這個價格給驚到了。

豈不是說,他們每名知青,能分到三千塊。

“國子,那些回城的夥伴呢?”吳小玉比較細心,很快就想到這個問題。

“今年的都有份,那幾位返城的知青,我都已經把錢給他們郵遞過去,全都湊整,每人三千塊錢。”

李衛國知道這些知青有著深厚的情義,所以他早就把這件事給做了,就剩下考大學和留守的這些知青。

吳小玉欣慰地朝他點點頭:“這是應該的。”

而葛衛紅則把小巴掌伸到李衛國面前:“國子哥,發錢!”

李衛國在她的掌心拍了一下:“財迷,等明天大夥都來的。”

還真別說,葛衛紅的小手細嫩許多,不像原來,手掌都磨出繭子。

葛衛紅也不在乎,起身把帶回來的大提包開啟,就開始往外倒騰東西。

她們仨從首都回來,一共拎了仨大提包,裡面有給李小梅她們買的糖果,更多的,都是給王燕和李衛軍購買的結婚用品。

有這個年代最好的化妝品,喜煙喜糖,最後還從提包裡面拎出來一個雙卡錄音機。

“太多啦,你們都還上學呢,可不能叫你們浪費錢,一共花了多少錢,我補給你們。”李衛軍一瞧,連忙表態。

“大軍哥,我們有錢,你就甭管啦。”葛衛紅擺擺小手,然後還拿出來兩個瓷的儲錢罐,遞給李小梅和李小鹿。

她還貼貼李小梅的小臉蛋:“謝謝你呀小梅,跟你學的那首《採蘑孤的小姑娘》,在團裡很受歡迎。”

憑著這首歌,葛衛紅在團裡的年輕人之中,已經嶄露頭角。

事實上,這首歌曲,是1982年才創作並發表的。

李小梅美滋滋地接過儲錢罐,正好原來那個都快滿了,不過小當家可不貪功:“這是三哥教我唱的,衛紅姐,你要謝就謝三哥吧。”

李衛國立刻順杆子往上爬,也學著葛衛紅剛才的樣子,把手伸到她的眼前,逗得大家都笑起來。

葛衛紅也想在李衛國掌心拍一下,終歸沒好意思,她眨眨眼睛,然後抱住李衛國的胳膊,嗲聲嗲氣地說道:“國子哥,我總聽你哼哼歌曲,還有沒有,再給我百八十首的?”

瞧著她這副作派,大夥更樂了。

李衛國也忍不住笑:“還百八十首,你真以為我是作曲家啊。”

不過他雖然不是專業的作曲家,倒是會哼哼不少歌曲,等到葛衛紅掌握了一定的聲樂基礎之後,倒是能扒下來不少歌曲。

別的不敢說,幾年之後,叫葛衛紅成為大歌星肯定沒問題。

吃完飯之後,李玉梅收拾碗快,葛衛紅則拿起來笤帚,把屋地掃了一遍,瞧得出來,她在這裡,真的跟在自個家一樣。

拾掇完之後,她就張羅著去鹿場瞧瞧。

不過現在白天短,外面天都黑了,鹿場只能明天再去。

吳小玉則張羅著去老村長等各家轉轉,她們回來,給各家多多少少都帶回來一些禮物。

於是李衛國和李小梅他們就領著這姐仨去竄門子,老村長家,王隊長家,還有王大拿和趙廣定家裡,都轉了一圈。

大夥瞧見他們也高興,用趙廣定的話來說:考上大學了還沒忘了俺們,都是好樣的!

吳小玉也不免動情:“這裡就是我們知青的第二故鄉,這輩子都忘不掉。”

轉了一圈的結果,就是應承下來一圈飯局,都排上號了。

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殺完豬了,今年的年景好,最少的人家,也留了一腳子豬肉,還有宰殺的雞鴨之類,正好請客。

等再次回到李衛國家,已經晚上九點多,大夥都比較興奮,又坐在李金梅這屋的炕上繼續聊天。

吳小玉看看時間:“坐了一天多的火車,我們也早點休息吧?”

其實她主要是想讓李金梅和鄭先農有個單獨的空間。

李金梅當然也瞧出來,笑著說道:“這幾個月,你們鄭大哥都回來兩趟了。”

結果葛衛紅這個沒心沒肺的丫頭立刻叫嚷起來:“鄭大哥,你也太沒出息啦!”

鄭先農被說得老臉微紅,李衛國連忙笑著解釋一番,葛衛紅這才伸個懶腰:“還真有點困了。”

然後她就被李小梅和李小鹿一人扯著一隻胳膊,拉到她們的房間去睡,還有李玉梅,也隨後跟上。

“等等我。”吳小玉也站起身。

李小梅回頭說了一句:“小玉姐,你和三哥睡吧。”

這一下可把吳小玉造了個大紅臉,其實李小梅說的沒毛病,按照他們這邊農村的習俗,訂婚之後,過年過節把物件接來,是可以一起住的。

就算是家裡的大人,都主動給創造條件,即便住的地方再緊張,也得想方設法叫他們住在一塊。

“我去鹿場那邊。”李衛國起身穿衣戴帽,雖然他也有許多話想跟吳小玉說,但是也不差這一晚。

他和吳小玉的目光對視,彼此相視一笑。

儘管四個多月未見,但是兩個人基本上每月一封信,許多話,都在信裡說了。

等到第二天,罐頭廠那邊的王燕和徐明亮也趕了回來,開車送他們的是高大林。

再加上留在村裡的魯大龍和林青,剩下的這些知青算是湊齊了。

大夥都聚到李衛國家裡,歡聚一堂。

李衛國叫大姐從櫃子裡拿出來一個解放包,然後把裡面的錢都拿出來,一沓一沓,都是分好了的。

“我的!”葛衛紅歡呼一聲,先搶過來一沓,還很是財迷地數起來,一共三百張,還真夠她數的。

“我有沒有啊?”高大林也開著玩笑。

這錢還真沒他啥事,不過在罐頭廠那邊,年底的獎金倒是不少。

最激動的是魯大龍和林青,倆人一共六千塊錢,再加上工資收入,直接就跨入小康生活。

別說他們在大饅頭屯安家成家,甚至還能往家裡郵遞回去一部分。

就像魯大龍的家裡,生活比這邊還困難呢,家裡兩個哥哥,還打著光棍,有了這筆錢,啥問題都解決了。

所以當李衛國把錢遞到魯大龍手裡的時候,這個山東大漢也不由得眼圈一紅,眼淚差點掉下來。

林青輕輕拍著魯大龍的胳膊:“我們留下來,絕對是個正確的選擇!”

大夥都笑吟吟地望著他們,滿眼都是祝福。

這時候,葛衛紅也數完錢,又想起來一項重要的事情:“咱們的水稻種得這麼好,不如就叫知青稻吧?”

大夥紛紛點頭表示贊同,尤其是鄭先農,覺得這個名稱非常有紀念意義。

“三哥都取名叫稻花香了。”李小梅別看小,知道的事情可一點不少。

李衛國還真忽略了這方面,他想了想,也覺得這名字不錯,甚至以後開發出來的商品,都可以用這個來冠名。

於是他也就從善如流:“以後咱們在國內就這麼叫,如果出口的話,就叫稻花香,畢竟知青這個稱呼,那些老外也搞不懂。”

分紅完畢之後,大夥就開始熱烈地討論下一個話題,那就是王燕和李衛軍的喜事。

其實也沒多遠,日子早就定了,定在臘月十二,就剩下三四天的時間。

準備工作早就完成,就等吳小玉他們放假呢。

像是屋裡的傢俱,以及被褥等等,全部就緒。

隨後就兵分兩路,女同胞們都去新房,幫著收拾。

李衛國家一共五間房子,最東邊的兩間,是李金梅和鄭先農住著。

隔著一個走廊,中間兩間就是準備的新房,最西邊的一間小屋子,是屬於李小梅和李小鹿的。

進到新房裡面,牆壁是上幾天剛剛粉刷的,一片雪白之中,微微透出一絲青色。

外間屋就算是客廳,裡間屋有一鋪炕。

立櫃,兩個小櫃兒,梳妝檯,炕琴等等傢俱,都靠牆擺放著。

櫃蓋上方的牆上是一個鏡框,裡面是王燕和李衛軍的一些相片。

最中間,是兩個人的結婚照,這會兒當然沒有婚紗啥的,是李衛國給二哥和王燕照的,比照相館裡,多了幾分生氣,那個一般都比較死板。

洗印的時候,還特意洗成四寸照,在這個年代,就算是大規格的相片了。

櫃蓋上面,擺放著一些家用電器,吳小玉和葛衛紅贈送的錄音機最顯眼。

本來田大貴還想照著李金梅那時候的樣子,也把冰箱彩電都置辦嘍,不過被王燕謝絕。

反正他們也不準備分家,沒必要都置辦雙份的,實在太浪費,這個年代的人都崇尚節儉。

“國子哥,你送的禮物呢,我們怎麼沒看到?”葛衛紅在新房轉了一圈,就發現問題。

“我的禮物早就送出去了,王燕姐很滿意。”李衛國笑著答道。

葛衛紅瞧瞧王燕,果然看到她臉上燦爛的笑容,於是就好奇地湊上去:“燕子姐,讓我們看看是什麼禮物,別被我們的錄音機比下去,那國子哥就丟臉啦,嘻嘻。”

李衛國當然很不滿意:“一臺錄音機你也好意思顯擺?”

這話在當時來說,肯定有點問題。

就算是在大城市,要是能拎著一臺錄音機在大街上熘達,錄音機裡再放點港臺歌曲,那絕對都能羨煞旁人。

葛衛紅當然不服氣,拉著王燕的胳膊,要她把禮物拿出來。

王燕也拗不過她,只能從身上拿出鑰匙,插進一個小櫃兒的鑰匙孔裡,櫃子用的是比較老式的扣鎖。

這下又引得大夥一陣鬨笑,林青起鬨道:“燕子姐,這還沒進門呢,就當起掌櫃的啦。”

旁邊的李衛軍聽了也不惱,只是憨笑著望向王燕,眼裡滿是寵溺。

王燕掀開櫃蓋,取出一個小布包,放在桌子上。

葛衛紅手快,連忙把布包開啟,然後四下裡就響起一片驚歎:啊!

只見裡面金燦燦的,晃得大夥眼睛有點花。

一對金鎦子,其中一個稍大,一個稍小,顯然是男女各一枚。

然後就是一對金鐲子,樣式雖然比較古老,但是凋琢精美,透出一股貴氣。

最後還有一副耳墜,也是金的,造型優美,一瞧就是高階貨。

這布包裡面,赫然是一套黃金首飾。

“哇,真漂亮!”葛衛紅嘴裡大讚,女孩子對黃金飾品,普遍缺乏抵抗力。

拿起來欣賞好一陣,葛衛紅這才問道:“國子哥,這些都是你送的?”

李衛國點點頭:“其實都是以前傳下來的。”

這些首飾一瞧都有些年頭,李衛國也只能說是傳家寶。

“我也想要。”葛衛紅道出了在場女同志的心聲。

結果喜歡玩笑的高大林可逮住機會了:“嘿嘿,人家這是家傳的,傳媳不傳女,衛紅你想要也行,除非嫁給國子當媳婦!”

大夥立刻都跟著鬨笑起來,葛衛紅卻是滿不在乎,還很是配合地抱起李衛國的胳膊:“國子哥,你要是也送給我一套,我就嫁給你。”

大夥這下更樂了,彼此的關係都很好,開玩笑再正常不過。

說笑一陣,葛衛紅就把首飾都給王燕佩戴上,戒指手鐲什麼的都好說,唯獨耳墜比較麻煩。

因為現在扎耳朵眼兒的還非常少,除了那些從舊社會過來的老太太,還保留著耳朵眼,剩下的,基本都沒有。

在當時,扎耳朵眼不僅僅是審美問題,而是上升到政治高度的事情。

直到幾年後,才陸陸續續地有人打破了人們固有的觀念。

葛衛紅拿起耳墜,朝王燕的耳垂比劃一下,結果意外地發現,王燕已經穿了耳孔,在精巧的耳垂中間,插著一根細細的笤帚糜子。

其實就是一根極為細小的小棍兒,時常活動一下,可以防止扎完的耳朵眼再長死了。

“燕子姐,你啥時候扎的耳朵眼?”葛衛紅高興地咋呼起來,就像她這種要登臺表演的演員,現在都還沒扎耳朵眼呢。

“有三個多月了,是村裡的五奶奶給扎的。”王燕笑吟吟地答道。

李衛國這套首飾,送得比較早,王燕也就狠狠心,找村裡的老人給扎了耳朵眼兒。

這手藝不少老人都會,等過幾年,開始流行戴耳墜之後,不少小姑娘,都是家裡的老人給扎的耳朵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先用手指,把耳垂來回揉捏,捏麻了之後,用擦過白酒的做活針,直接穿透耳垂,一點都不疼,然後就用小細棍兒穿裡面,慢慢等兩個月,基本就長好了,非常簡單。

葛衛紅就把耳墜給王燕也戴上,這下好了,愈發光彩照人。

大夥瞧得直拍手,都說這新娘子漂亮。

“燕子姐,這個頭型也得做一做,可惜咱們這不能燙頭。”這年頭,個體的美髮店還沒有,燙頭還是非常高階的技術,只有大城市才有。

不過這也難不倒葛衛紅,畢竟是歌舞團的,經常化妝,只見她從自己的包裡翻出來一堆東西,都是塑膠做的小圓筒,周圍一圈全是密密的倒刺,用來纏住頭髮,繞成卷兒。

雖然不像燙頭那般持久,但是卷完之後,也能定型一兩天,應付婚禮夠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7號基地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這個影帝叫崇禎修仙:坐碎仙觀後,房東逼我打工還債武道從九龍拳開始武道宗師:我的資質全靠功法堆諸天:我有熟練度系統重生後都是她們主動的孕吐後,財閥大佬現身官宣五年後,兩個幼崽帶她虐翻財閥集團公子無雙中華美食家
作者隱為者其他書
你好,1983 仙吏 獵諜 老胡同 工業之王 大國手 寂滅魔靈 妖皇 原力覺醒 信仰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