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開發和保護同樣重要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這時候,李衛國的聲音傳過來:“吳教授,我給你和大姐夫照幾張。”

“都照不少啦。”吳教授嘴裡客氣著,在研究稻米的時候,李衛國已經幫他照了一些相片。

在林子裡轉了一個多小時,大夥象徵性地採集了一小筐金盾凍孤。

田大貴也表示,回去之後,就開始組織人手,開展金盾凍孤的收購工作。

從開春的山野菜,一直到現在,罐頭廠都在開足馬力進行生產,這也叫田大貴心情大好。

而且龍江省那邊的分廠,今年秋天也開始收購,雖然還不具備加工能力,廠房尚在建設之中,但是卻收購了大批的原料,經過初加工,然後運到這邊,估計夠生產到來年開春了。

李衛國給大夥都照完相,這才樂呵呵地說道:“金兄,山口先生,二位遠道而來,我們也得拿出誠意來,用最好的食物,款待貴客。”

“噢,李君,我很期待。”山口宏笑眯眯地鞠躬致謝。

他知道,李衛國口中說的好東西,那肯定是好東西。

限於他們國內的情況,山口宏不能進口大米,心中未免有點遺憾,中午那頓飯,他也是吃撐了的。

大米是真好,令他都怦然心動,準備帶回去一些,留著自家食用。

錯過了這麼好的稻米,山口宏心中多少有些不快,所以他很期待李衛國還能拿出來什麼好東西。

只見李衛國在附近轉悠一陣,然後拿起帶來的三齒撓子,在地上刨起來。

大夥也都好奇地湊上去,倒是吳教授他們,基本已經猜到李衛國的用意。

“這不會是松露吧?”山口宏瞧著李衛國手裡拿著的東西,也不免動容。

李衛國拋了幾下手裡的黑煤球:“山口先生,用松露待客,我們很有誠意吧?”

山口宏連連鞠躬:“不勝榮幸,今天有口福嘍。”

“想不到李兄這裡還有松露出產,不知道品質如何?”金長順也接過來一枚松露,放在鼻子下面嗅了嗅,然後一臉陶醉。

他前幾年在歐羅巴那邊留學,自然對松露比較瞭解。

在他的感覺中,這枚松露的味道很是純正,看來品質不差。

“李君,你們這裡的松露,能有多大產量?”山口宏也同樣識貨,立刻就打起了松露的主意。

李衛國卻笑著搖搖頭:“山口先生,現在的運輸條件還不具備,或許再等上幾年,我們就可以合作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山口宏也頗為遺憾地搖搖頭,像松露這種頂級食材,最好是採挖出來,在最短的時間內,空運過去。

很顯然,現在沒有這種條件。

不過在山口宏心中,也更加期待,他同樣預感到,這座大山,是真正的寶庫,真不知道,裡面還有什麼好東西。

他並不知道,在李衛國心目中,開發和保護同樣重要。

這樣的教訓,後世實在太多。

就像他們這邊,幾十年後,松露資源幾乎枯竭。

原因很簡單,大夥都知道這玩意值錢,都一窩蜂似的衝進林子,不管大小,也不管你什麼生長環境,進行破壞性的開採。

頭兩年確實賺了不少,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所以李衛國並不急著開採松露,也包括其它一些珍稀的特產,最好是能等到他把大山承包下來,有序開發。

等到從林子裡回來,晚餐的時候,金長順和山口宏也如願以償地品嚐到松露。

這兩個人,除了點頭,就剩下點頭了,實在是無話可說。

除了松露之外,金長順對醬燉泥鰍這道菜,也讚不絕口。

結果吃著吃著,就達成了口頭協議,等到冬天,冰凍之後,他準備收購泥鰍。

金長順在臨走的時候,車裡塞了一袋大米和一袋稻穀,準備帶回去進行檢驗。

李衛國把他送上車,心裡也很是期待著下一次見面。

收穫的稻米,還關係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交任務糧。

李衛國為此還親自跑了一趟糧庫,跟糧庫方面商量一下。

按理說,應該直接按照任務糧的比例,直接上交稻穀。

可是糧庫方面也有點為難:稻穀太少,有點不值當。

李衛國就想出來一個折中的方案:能不能用包米和黃豆這些糧食,來頂替水稻的任務糧。

糧庫主任也不敢私自決定,跟公社的孫主任通氣之後,這才獲准。

這樣就好辦了,李衛國出錢買了不少包米,然後去交了任務糧。

至於收穫的稻穀,最好的留作稻種,因為來年種植水稻的村民增加一大批,所以直接留了五萬多斤的稻種。

剩下的都陸續加工成稻米,等待出售。

並沒有叫李衛國等候太長時間,金長順就把電話打到罐頭廠,表示這些稻米,他全都要了。

但是具體的價格還沒商定呢,李衛國就約定電話聯絡的時間,然後按時去罐頭廠那邊聯絡。

也沒怎麼討價還價,金長順給出了兩元錢一斤的收購價。

量太少,李衛國也就勉強同意,不過在電話裡說好,等到以後產量上去,價格肯定會向上浮動。

回村的時候,李衛國把罐頭廠那幾輛大解放都領了回來,先把大米運到罐頭廠進行儲存,到時候一起隨著罐頭發貨。

幾輛大卡車開進村,立刻引發村民的圍觀。

“國子,大米賣了,多少錢一斤啊?”趙廣定這段時間,最關心的就是這件事。

李衛國豎起兩根手指,朝他比劃了一下。

“兩毛錢啊,那俺還不如去縣裡賣呢。”老趙很是失望。

“是兩塊錢一斤。”李衛國笑呵呵地說道。

“兩塊?哈哈哈!”趙廣定放聲大笑,最後連眼淚都笑出來。

周圍的村民也都是滿臉的不可思議,然後就有人開始幫著算賬,最後得出來的結論是:這麼多錢,咋花啊!

李衛國笑著擺擺手:“只有大粒兒的稻花香,價格是兩元錢,而且人家只收購這種。”

當初在給水稻“噴藥”的時候,濃度十比一的那部分,是數量最少的,總面積也只是佔了將近五分之一。

而且大部分還要留作稻種,所以真正能夠出售的,也才是幾萬斤大米而已。

總價值還不到十萬塊,對金長順來說,實在是一筆再小不過的生意,所以他乾脆沒到場,只是在電話裡跟李衛國溝通一下。

要不是為了以後鋪路,金長順都不想折騰,這些稻米,即便是他運回國內,估計也就是贈送給關係戶品嚐,揚名而已,更別想賺取利潤了。

李衛國又繼續解釋道:“這稻花香算是水稻種植戶集體的,到時候,就按照比例分紅。”

“國子,你就說吧,俺最後到底能分多少?”趙廣定可算不來這麼複雜的賬目。

“大概一萬塊吧。”李衛國很快就給出答桉。

老趙嘿嘿直樂,他倒是不貪心:“那也成,等到來年,咱們不種別的,都種稻花香,那就厲害啦!”

李衛國心裡有數:稻花香是你想種就能種出來的嗎?

等到把稻花香大米都裝上卡車拉走,還剩下三十多萬斤普通的大米呢,這些就歸大夥自己支配。

雖說是普通的,但那是相對於稻花香來說,整體品質,還是比市面上的大米要好上許多。

其中李衛國佔的份額最多,其次是屬於知青的那部分,一共是一百畝的。

李衛國決定給換算成錢,然後給那些離開的知青郵遞過去,等到來年,就沒他們的份兒了。

剩下的百畝稻田,就會歸入王燕、徐明亮、魯大龍和林青這幾名留守知青的名下。

因為他們既然選擇留下,那麼戶口就在大饅頭屯不動,當然也得分地。

這個秋天,對大饅頭的村民來說是忙碌的,雖然早早就收拾完秋兒,但是有一半的人家,繼續進行秋整地。

而且和往年的秋整地不同,今年的重點是旱田改水田,這個就比較費工了,關鍵還牽涉到一個灌既的問題,這樣一來,那些原本守著河邊的低窪地塊,一下子就變得搶手起來。

想想去年分地的時候,都搶著要好地,分到窪地的家庭,都好一通抱怨。

現在好了,終於輪到他們揚眉吐氣。

就在這樣忙忙碌碌中,終於開始落雪,田裡的勞動,這才告一段落。

與此同時,大饅頭屯這個大包幹的試點,也迎來不少參觀者。

因為縣裡已經確定,今年冬天,全面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聽說不僅僅是松江縣,全省都是如此。

有現成的成功經驗,所以不少公社的幹部和村幹部,都來大饅頭屯取經。

這土地到底怎麼個分發,還有生產資料怎麼分配,對農戶來說,都是頭等大事,萬萬馬虎不得。

結果老村長和王隊長他們就有得忙了,不過這也是好事,畢竟大饅頭屯這個偏僻的小山溝,以前可沒有這麼多人來湊熱鬧。

在聊天的過程中,大夥當然也聊起了今年的收成,都是農民,湊到一起,當然最喜歡聊的就是地裡能打多少糧食。

聽說大饅頭的糧食產量,一下子提升了快到百分之五十,那些公社幹部和村幹部,也都震驚不已。

“這些都不算啥,俺們村李衛國他們種植水稻,畝產都超一千斤了。”王隊長說這話的時候,也無比自豪。

“李衛國啊,俺知道,不是你們這的民兵連長嘛,這小夥子真厲害。”一個李衛國的同行說道。

“還是小夥子啊,有物件了沒?”一個中年人問道,他也是村長。

老村長哈哈大笑:“你們就別惦心了,國子早就有主,不過俺們村裡可不少好小夥兒呢,想給介紹物件的趁早。”

結果還真有人動了心思,覺得這大饅頭屯今非昔比,真要是把自家閨女嫁過來,以後肯定能過上好日子。

不僅僅是村長隊長他們忙,李衛國也一直都沒閒著,這些日子,李衛國帶著人,又搭起來好幾座大棚,都是準備開春給水稻育秧的。

還好有了去年的經驗,大棚建設得很是順利。

既然把大棚建起來,那也不能閒置,先種點大棚蔬菜,等到年前,能賣就賣點,實在不行,還能留著自個吃呢。

鄭先農去上大學,大棚就落到魯大龍頭上,他一個人是肯定伺候不過來的。

所有準備種植水稻的村民,湊在一起商量一番,決定每家出一個人,給魯大龍打下手。

這樣一來,魯大龍手下,也有了二十多個人。

他領著這些人,整天在大棚裡面忙活。

今年種植的蔬菜品種增加不少,除了去年的芹菜韭菜之外,還增加了黃瓜。

而大棚裡面專門有一小塊地方,是屬於李衛國的,而且他種植的作物,也與眾不同。

“國子,你這是種人參籽啊?”王大拿瞧出來門道,換成旁人,還真不認識這東西。

李衛國點點頭,他蹲在那,用手扒出一個個小坑,每個坑裡放一枚參籽,然後又培上土,全程都十分仔細。

王大拿則搖搖頭:“國子,你這不行啊,你這參籽,明顯是山上野生棒槌採集的,要是種植園參,得用馬牙子。”

他說的馬牙子,就是園參種子的品種,和野山參略有不同。

“大拿叔,我就是準備等發芽之後,移栽到林子裡的。”李衛國嘗試的是移栽林下參,不過目前他手頭的參籽數量不多,只能先少量試試。

王大拿有點明白了,不過繼續搖頭:“那也不成,人參籽是最難發芽的,你就這麼種到土裡,肯定不能發芽。”

像是在野生環境下,人參籽通常是被鳥獸吃掉,在肚子裡經過一部分消化,外面的種皮被消磨掉一大部分,再排洩出來之後,就比較容易發芽。

“沒事,我就是試試。”李衛國拿起小水壺,開始噴水。

一共才五十多粒兒人參籽,攏共也沒佔多大的面積。

“俺瞧著夠嗆。”王大拿也就站起身,出去放鹿了,估計等到發不出芽來,李衛國也就死心了。

李衛國卻是笑而不語,他還是有點信心的,要知道,小水壺裡面的水,那濃度是按照一比十來勾兌的。

一連過了十多天,他也不見參籽冒芽,挖出來一個瞧瞧,一點都沒變樣,絲毫沒有發芽的跡象。

還真不信邪了,他又從寶珠裡面弄出來點水,這回換成一比五的試試。

這水就連他也省著使,一天就能取一瓢,而且就算你想多攢點都不行,取出來要是不用的話,一天之後,裡面的靈氣基本就全都消失了。

又過了一個禮拜,他又挖出來一顆參籽,這玩意確實出了名的難發芽,還是一點沒變樣。

李衛國也氣得直瞪眼,乾脆直接把寶珠裡面的水調出來一瓢,挨個給五十多粒兒參籽澆了一遍,正好用完。

這次要是再不發芽,他也沒招了。

等第二天李衛國來到大棚的時候,終於發現在黑油油的土裡,冒出來一支支的嫩芽,它們看上去是那樣的纖細,卻又充滿生機。

哈哈,總算是發芽啦,李衛國也心頭大喜,嘴裡忍不住大笑起來,結果把棚子裡幹活的人都給招來了,就連在鹿場幹活的王大拿,也聞訊而來。

王大拿仔細研究一下那些小苗,確定不是雜草之後,也滿臉的不可思議:“國子,真發芽了!”

李衛國也牛哄哄地點點頭:“大拿叔,等到來年,把參苗移栽到林子裡,幾十年之後,咱們也能……”

王大拿擺擺手,打斷了他的暢想:“園參能夠移栽,可是真正的野山參,俺還沒聽過也能移栽的,人挪活,樹挪死,這野山參最有靈性,別說移栽了,就是上面的葉片被野牲口啥的吃了,都會在地底下休眠好些年。”

休眠也是野山參的特性,或者說是一種自保的手段,它們可以在土壤下面休眠,然後指不定啥時候又冒芽。

所以老百姓都傳言,說人參會跑。

李衛國這下也不敢確定:“大拿叔,那就等來年試試,如果都能順利成活,我再想法多弄點參籽,把整個大山當成咱們的參園子。”

大夥當然不信,嘻嘻哈哈地研究一陣,不過對於李衛國的想法,他們還是比較佩服的。

畢竟野山參的生長週期非常長,最少也要二十年以上,才初具藥效。

二十年,這都一輩人了,能有這麼長遠的規劃,可見李衛國的心胸,甭管最後成不成,都值得稱讚。

而隨著天氣越來越冷,村民也正式開始進入到貓冬兒模式,日子變得清閒起來。

每到這個時候,有一種人最忙,那就是保媒的。

他們正好利用冬閒,走村串戶,給年輕人牽線搭橋,所以定親和結婚的,一般也都放在這時候。

往年間,來大饅頭屯說媒的,大多是想看村裡的女青年,介紹給外村。

至於村裡的小夥子,找對象一般不大容易。

這個原因說起來也簡單,都是窮給鬧的。

誰家也不願意把自個閨女打發到大饅頭屯這個窮山溝,吃不上穿不上的,那不是受罪嘛。

可是今年有了很大的不同,大饅頭屯分田到戶,家家收入都不錯;而且守著大山,現在也變成優勢,能夠採集山貨,這又是一大筆收入。

日子好過了,自然來說媒的也就多了。

這一天,王大拿邀請李衛國去他家吃飯,因為他兒子王小龍,今天相親。

王小龍也算是李衛國的手下,負責在水庫打漁,所以李衛國也就欣然前往。

進院看到一個馬爬犁,等李衛國進屋一瞧,好傢伙,還有熟人。

只見一個大漢從炕沿上站起來,結結實實給李衛國來了個熊抱,赫然是李大勐。

“勐子,你咋來了?”李衛國也好不驚喜,使勁拍拍李大勐的後背。

“國子哥,給小龍介紹的物件,是俺們李啞巴屯的,知道俺對這邊比較熟,所以就讓俺跟來了。”李大勐也非常開心,他最樂意來這了。

撒開李衛國的胳膊之後,李大勐這才把客人給介紹一番。

來的是女方的父母,還有一名介紹人。

李衛國打量一下那個姑娘,長得挺周正,穿著也樸素,而且李大勐既然也跟了來,說明肯定不差。

不然以李大勐的性子,肯定就跟王大拿交實底兒了。

“歡迎啊,快坐,趕了這麼遠的路,趕緊上炕暖和暖和。”李衛國嘴裡熱情地招呼著。

女方的家長也姓李,而且李衛國去那邊送梅花鹿的時候,還見過李衛國。

於是大夥坐下聊天,李衛國也就表揚了王小龍幾句,誇這兄弟肯吃苦幹活,每月也有固定收入。

這年頭相親,除了人品,也就是看家庭了。

像王大拿這種,在農村也算是比較出色的了。

媒人也在旁邊幫襯,所以一時間氣氛很好,不出意外的話,這門親事應該差不多能成。

飯菜也十分豐盛,有魚有肉,還燉了兩隻小公雞,香噴噴的一大盆。

連媒人都眉開眼笑的:今天能造一頓好的。

其實從吃喝方面,也能瞧出來一家子的日子好壞。

等小酒喝到高興處,倆孩子的親事也就定下來,剩下的事情,就慢慢商量。

李衛國和李大勐則聊了不少他們那邊鹿場的情況,還算不錯,沒有遭損的,過冬的草料和精料,也都準備妥當,就等著來年割鹿茸呢。

“勐子,你有沒有辦法弄到參籽,不要園參,要野山參的。

李衛國想起參籽的事情,就順口向李大勐詢問。

李大勐搖搖頭:“還真沒這玩意,一般就算挖到棒槌,也把參籽灑在周圍地上,這是咱們放山人的規矩。”

這話倒是一點不假,正規的放山人,都懂得永續利用這個理兒。

不過李大勐也沒叫李衛國失望:“國子,我去年上我大爺那邊買鹿,他們那邊的林子,出產的野山參比咱們這邊多,等到來年紅榔頭市的時候,咱們去那邊轉轉。”

說完他又有些不忿地搖搖頭:“可惜啦,要是江東那邊,棒槌更多,都被毛子給佔了!”

李衛國聽了,倒是心裡一動,按照原本的生活軌跡,他還在那邊放了好幾年山呢,不過是受人僱傭,就賺個工錢。

但是現在不同了,他有著寶珠這種逆天的東西,採挖到棒槌,直接收進裡面,神不知鬼不覺的。

而且一道大江,根本就攔不住他,還不是想啥時候過去就能過去。

他不由得越想越興奮:“好,勐子兄弟,等到明年夏天,咱們一起去瞧瞧,最好幹一票大的!”

“好。”李大勐是不知道,李衛國的想法是多麼駭人。

等到吃飽喝足,事情也商定下來,李大勐這才趕著爬犁,拉著幾個人踏上歸途。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7號基地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這個影帝叫崇禎修仙:坐碎仙觀後,房東逼我打工還債武道從九龍拳開始武道宗師:我的資質全靠功法堆諸天:我有熟練度系統重生後都是她們主動的孕吐後,財閥大佬現身官宣五年後,兩個幼崽帶她虐翻財閥集團公子無雙中華美食家
作者隱為者其他書
你好,1983 仙吏 獵諜 老胡同 工業之王 大國手 寂滅魔靈 妖皇 原力覺醒 信仰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