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節 海戰困境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在周固的奏摺中,簡單的提了一些意見。

首先是領土的劃分,將南部的泰米爾地區,跟錫蘭合併,控制保克海峽兩岸。

然後其他英屬印度領地,劃入非洲公司領地,跟西印度、孟加拉合併。這片廣袤的次大陸將連為一體。不過印度尚存在大量的土邦領地,周固的建議是,繼續保持這些土邦存在。先繼承英國人的政策,待其他地區改革完成後,在討論土邦問題。

改革最重要的內容,就是統一化。首先文字要統一,不過在近兩億人口中推行漢語,成本太高。但如果只侷限於行政中,有可行性,也是必須的。

因此漢語將會被定位官方語言和官方文字,照顧到印度的民族和語言實在太多,漢語和漢字作為所有地區的官方語言之外,在不同民族區域,可以兼顧其他民族,採取雙語進行官方檔案記錄。

透過科舉強化精英階層的漢語漢字水平,想做官,不問出身和背景,只要有學識,能透過科舉即可,而科舉的文字為漢字,初期可以兼顧其他語言文字,但會保留一些獨立的,純漢字考題,透過逐步擴大漢字考題比例,推動完全的漢字化。

這些奏摺只是一個提綱,也不需要詳細的條款,因為不會遇到特別的難度,因為非洲公司在印度擴張期間,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從印度河擴張到恆河流域,基本上大部分印度民族和宗教,非洲公司都碰到了。他們來進行這個統一化是最佳人選,也只有他們能夠做到,並且印度次大陸基本上併入了非洲公司,他們做這件事,也是責無旁貸。

至於改革的成本問題,非洲公司會算這筆賬,他們在印度河和恆河流域的統治,也是經過艱苦的改革,一次性投入大,但改革之後的長期執行成本卻會降低。即便成本高昂,非洲公司也有足夠的能力支撐這樣的改革。

皇太子看過奏章之後,並沒有太在意,他不喜歡周固這個兒子,同樣也不喜歡印度,在他眼裡,美洲要重要的多。

美洲的問題卻讓他一直頭痛不已,治安戰越打越激烈,槍支越沒收越多,反抗越鎮壓越強。

海戰也不讓人省心,地中海方向的海軍調動已經完成,兩百多艘中國主力艦對抗一百來艘英法艦隊,多次爆發激戰,可結果讓人很不滿。接連三次雙方加起來超過百艘主力艦的大型海戰,竟然沒有擊沉一艘英國鐵甲艦,當然也沒有損失一艘己方鐵甲艦。

鐵甲艦的防護太硬了,硬到超過這個時代火炮的能力,雙方都擁有複合型裝甲,鋼製線膛重炮,英國人為了追求大口徑,甚至還主力炮還是前膛炮,口徑高達40毫米。這樣口徑的巨炮,理論上都達到了二戰水平,可為什麼還是擊穿不了防護裝甲呢,原因很簡單,火藥技術發展之後,雙方的火藥基本上都還是黑火藥,諾貝爾發明的炸藥,只能用於民用。火藥棉威力很大,但很不安全。

不過也正因為是使用黑火藥,當前的冶金技術,才能保證在400毫米的口徑,鋼材還能支撐膛壓,否則這麼大口徑的火炮,恐怕會炸膛。

歷史上直到一戰時期,海戰中都極少有鐵甲艦被大炮直接擊沉的情況,規模最大的大炮鉅艦海戰,英德一戰時期爆發的日德蘭海戰,雙方都沒有戰列艦被擊沉的記錄。只有俄國海軍這樣的奇葩,才在對馬海戰中,基本被日本海軍全殲。可那時候日本海軍使用的火藥,是苦味酸。

另外制約穿甲能力的,還有炮彈材料問題,使用滲碳鋼或者鋼鐵的情況下,去硬碰同樣材質的,有軟木作為緩衝的多層複合裝甲,無異於鐵錘砸鐵氈,不是一次兩次能砸碎的。所以海戰中多出現擊傷,很少有擊穿的情況。即便中國海軍裝備了昂貴的鎢合金彈頭,也無法一次性擊穿英軍裝甲,而合金彈頭的價格實在太貴,無法普及使用。所以最大的戰果,也只是擊沉了十幾艘英軍大型巡洋艦。

不過爆炸彈的普及,對人員的殺傷力巨大。中國先後傷亡了近萬名海軍士兵,英法聯軍犧牲的數量則更多,因為中國每次都能用更多的船,更多的炮跟英法聯軍作戰。

看到海戰僵持不下的情況,隨著北美和印度戰場分出勝負,護航需求降低,同時英國的主力艦也大都集中到了歐洲,已經不需要擔心英國主力艦會出現在中國海域破交,因此護航只需要巡洋艦就足夠了,大量主力艦繼續往歐洲派遣。

同時戰爭中又有一批新艦下水,中國海軍實力持續加強,又能往地中海方向派遣更多的戰艦。盟友的海軍也已經完成了編隊,統統派到地中海去。

半年時間過去後,地中海方向的艦隊規模已經達到了80艘一等鐵甲艦,專門用來爭奪制海權。至於巡洋艦等輔助戰艦,反而較少,都散開到了其他海域,在全世界範圍內絞殺英國的海運。

英國這樣一個國家,失去海外資源的供應,他們連基本的糧食都無法保證。海軍預計,更可能是封鎖戰術最後逼迫英國投降,而不是從正面直接摧毀英國艦隊。

這時皇太子無法接受的,所以一場煩惱,嘗試各種辦法尋找突破口。

在這種情況下,他對印度就更不關心了,所幸將這個不喜歡的兒子,扔到印度,他愛幹嘛幹嘛。

中國在海洋上絞殺英國運輸船,英國人當然也在做同樣的事情,這種事情,其實拿破崙戰爭期間英國人就做過了,當時英法兩國主力艦的決戰一直沒有發生,特拉法爾加海戰,其實算不上什麼決戰,只不過是一場遭遇戰,英國人贏了,也沒有掌握制海權,法國海軍還是在全世界的大洋上絞殺英國運輸船,英國也在全世界範圍內打擊法國運輸船。

海軍計劃更改作戰計劃,他們認為從地中海方向突破已經很難短期完成。因為英國海軍控制了馬耳他和西西里島,同時背靠義大利、法國的港口,補給能力極強、受傷戰艦能夠快速修復。義大利、法國和西班牙,以及跟英國同盟了兩百年的葡萄牙,海陸方面,英國海軍都佔據地利,從正面強行突破難度很大。

海軍認為西非是一個軟肋,海軍輔助艦隊和南非王國海軍聯合作戰,已經在西非取得了一些戰果。非洲公司組織的剛果和尼日軍隊,在地面上進展同樣快速,海陸配合,已經將英國勢力從幾內亞灣完全驅逐出去。

目前英國在西非的據點,基本上只剩下一個幾內亞比索。如果能從地中海抽到三十艘主力艦,開往西非地區,足以拔出英軍最後的據點。非洲公司的陸軍,也已經在尼日爾河上游向法國殖民地發動了猛攻,海陸配合一旦拿下塞內加爾,從這裡出發,燃燒石油的中國海軍艦隊,有能力直接從維德角開往英國本土。

佔領西非之後,還能切斷南美地區向英國的物資輸送,失去印度之後,巴西的棉花至關重要,失去巴西的棉花供應,就不是紡織工業破產的問題,連軍用棉紗都會成為稀缺資源。

海軍還計劃另一個大計劃,那就是切斷北美跟英國的直接聯絡。

英國海軍一邊在跟中國爭霸地中海,一邊還維持著北美航線,始終有強大分艦隊在提供護航,讓中國的破交艦隊對英國北美航線的運輸一直無法切斷。

英國人保持北美航線一個最大的地利就是,英國本土距離紐芬蘭島的距離實在太近,幾乎可以說是北美大陸距離歐洲最近的距離。這樣就保證了美國的物資沿海北上,最後在哈利法克斯、紐芬蘭等地接受英國海軍護航,然後安全的度過大西洋,將美國生產的寶貴的糧食、武器裝備甚至粗鋼等原料源源不斷的輸送到英國。

因此水師的計劃是,直接攻佔這些英國港口,否則根本不可能切斷英國航運。儘管中國海軍艦隊數量更多,但灑在大西洋這樣廣大的海域,根本就看不到。後世每時每刻航行在世界海洋上的遠洋巨輪數量高達十萬艘,可大海上走一圈還是茫茫一片。中國就幾百艘巡洋艦而已,可以封鎖一個港口,封鎖一條河流,但不可能封鎖一片大洋。

既然英國商船和艦隊一進入茫茫大海就很難抓到,那麼就直接在他們停靠的港口下手,攻佔他們的港口,讓他們無處停靠,問題也就解決了。

但這個方案,皇太子還是不太滿意,他盯著的是英國海軍,要摧毀的是英國基於強大海軍建立的上海霸權。沒有了海軍,就英國那幾座孤島,皇太子根本不放在眼裡。

於是水師只能繼續修改計劃,可是從地中海突破,直接摧毀英國艦隊,困難太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英國佔領的馬耳他猶如一根毒刺,一邊是被英國和義大利奪走的西西里島,另一邊是非洲之角突尼西亞,中間是一道突尼西亞海峽。英國海軍集中部署在這裡,只要中國海軍無法在海戰中直接摧毀英國海軍,就必須撤退。(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明克街13號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深空彼岸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7號基地
相關推薦
影子人這個秘書不好惹我在西遊鎮守天牢天書封神傳我的物品能進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