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9-1750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崇禎十一年(168),盧象升到京城赴任。

他趕到京城,本來想馬上找皇帝報到,然而同僚打量他後,問:你想幹嘛?

之所以有此一問,是因為這位仁兄來的時候,父親剛剛去世,尚在奔喪,所以沒穿制服,披麻戴孝,還穿著草鞋。如果這身行頭進宮,皇帝坐正中間,他跪下磕頭,旁邊站一堆人,實在太像靈堂。

換了身衣服,見到了崇禎,崇禎問,現在而今,怎麼辦?

盧象升看了看旁邊的兩個人,只說了一句話:主戰!

站在他身邊的這兩人,分別是楊嗣昌、高起潛。

這個舉動的意思是,知道你們玩貓膩,就這麼著!

據說當時楊嗣昌的臉都氣白了。

崇禎倒很機靈,馬上出來打圓場,說和談的事,那都是謠傳,是路邊社,壓根沒事。

盧象升說,那好,我即刻上陣。

第二天,盧象升赴前線就任,就在這一天,他收到了崇禎送來的戰馬、武器。

其實崇禎送來這些東西,只是看他遠道而來,意思意思。

然而盧象升感動了,他說,以死報國!

就如同九年前,沒有命令,無人知曉,他依然率軍保衛京城。

他始終是個單純的人!

幾天後,盧象升得知,清軍已經逼近通州,威脅京城。

當時他的手下,只有三萬多人,大致是清軍的一半,而且此次出戰的,都是清軍主力,要真死磕,估計是要休息的,所以大多數識時務的明軍將領都很消停,能不動就不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然而盧象升不識時務,他分析形勢後,決心出戰。

盧象升雖然單純,但不蠢,他明白,要打,白天是幹不動的,只能晚上摸黑去,夜襲。

在那個漆黑的夜晚,士兵出發前,他下達了一條名垂青史的軍令:

刀必見血!人必帶傷!馬必喘汗!違者斬!

趁著夜色,盧象升向著清軍營帳,發起了進攻。

進攻非常順利,清軍果然沒有提防,損失慘重,正當戰況順利進行之時,盧象升突然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他的後軍沒有了。

按照約定,前軍進攻之後,後軍應儘快跟上,然而他等了很久,也沒有看到後軍,雖然現在還能打,但畢竟是趁人不備,打了一悶棍,等人家醒過來,就不好辦了,無奈之下,只能率前軍撤退。

盧象升決定夜襲時,高起潛就在現場。

作為監軍太監,高起潛並沒有表示強烈反對,他只是說,路途遙遠,很難成功,盧象升堅持,他也就不說了。

但這人不但人陰(太監),人品也陰,暗地裡調走了盧象升的部隊,搞得盧總督白忙活半天。

差點把命搭上的盧象升氣急敗壞,知道是高起潛搞事,極為憤怒,立馬去找了楊嗣昌。

這個舉動充分說明,盧總督雖然單純,腦袋還很好使,他知道高起潛是皇帝身邊的太監,且文化低,沒法講道理,要講理,只能找楊嗣昌。

在楊嗣昌看來,盧象升是個死腦筋,沒開竅,所以見面的時候,他就給盧象升上了堂思想教育課,告訴他,議和是權宜之計,是偉大的,是光榮的。

盧象升只說了一句話,就讓楊嗣昌閉上了嘴。

這句話也告訴我們,單純的盧象升,有時似乎也不單純。

“我手領尚方寶劍,身負重任,如果議和,當年袁崇煥的命運,就要輪到我的頭上!”

袁崇煥這輩子最失敗的地方,就是不講政治,相比而言,盧象升很有進步。

九年前,他在北京城下,親眼看到了袁崇煥的下場。那一幕,在他的心裡,種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他很清楚,如果議和,再被朝裡那幫言官扯幾句,漢奸叛徒的罪名,絕對是沒個跑。

與其死在刑場,不如死在戰場,他下定了決心。

楊嗣昌也急了,當即大喝一聲:你要這麼說,就用尚方寶劍殺我!

盧象升毫不示弱:

要殺也是殺我,關你何事?如今,只求拼死報國!

楊嗣昌沉默了,他明白,這是盧象升的最後選擇。

盧象升想報國,但比較惡搞的是,崇禎不讓。

事實上,盧象升對形勢的分析是很準確的,因為夜襲失敗,朝廷裡那幫吃飽了沒事幹的言官正準備彈劾他,漢奸、內奸之類的說法也開始流傳,如果他同意和談,估計早就被拉出去一刀了。

更麻煩的是,崇禎也生氣了,因為盧象升上任以來,清軍依然囂張,多處城池被攻陷,打算換個人用用。

此時,一位名叫劉宇亮的人站了出來,說,我去。

劉宇亮,時任內閣首輔,朝廷重臣,國難如此,實在看不下去,極為激動,所以站了出來。

崇禎非常高興,大大地誇獎了劉大人幾句。

等皇帝大人高興完了,劉大人終於說出了話的下半句:我去,閱兵。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7號基地我有一劍深空彼岸明克街13號
相關推薦
金瞳麥田裡的守望者狼群流氓之風雲再起開天秘史戰魂射鵰之我是小人物魔法變狼圖騰當我愛上校花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