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1-1752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崇禎感覺很抑鬱,好不容易站出來,搞得這麼激動,竟然是涮我玩的?

其實這也不怪劉首輔,畢竟他從沒打過仗,偶爾激動,以身報國,激動完了,回家睡覺,誤會而已。

但崇禎生氣了,生氣的結果就是,他決定讓劉首輔激動到底,一定要他去督師。

關鍵時刻,楊嗣昌出面了。

楊嗣昌之所以出頭,並非是他跟劉首輔有什麼交情,實在是劉首輔太差,太沒水平,讓這號人去帶兵,他自己死了倒沒啥,可惜了兵。

所以他向皇帝建議,劉首輔就讓他回去吧。目前在京城裡,能當督師的,只有一個人。

崇禎知道這個人是誰,但他不想用。

楊嗣昌堅持,這是唯一人選。

崇禎最終同意了。

三天後,盧象升再次上任。

此時,清軍的氣勢已經達到頂點,接連攻克城池,形勢非常危急。

然而盧象升沒有行動,他依然按兵未動。

因為此時他的手下,只有五千人,楊嗣昌講道理,高起潛卻不講,陰人陰到底,調走了大部主力,留下的只有這些人。

打,只能是死路一條,盧象升很猶豫。

就在這時,他得知了一個訊息——高陽失陷了。

高陽,位處直隸(今河北),是個小縣城,沒兵,也沒錢,然而這個縣城的失陷,卻震驚了所有的人。

因為有個退休幹部,就住在縣城裡,他的名字叫孫承宗。

他培養出了袁崇煥,構建了關寧防線,阻擋了清軍幾十年,熬得努爾哈赤(包括皇太極)都掛了,也沒能啃動。無論怎麼看,都夠意思了。

心血、才華、戰略、人才,這位舉世無雙的天才,已經奉獻了所有的一切,然而,他終將把報國之誓言,進行到人生的最後時刻。

清軍進攻的時候,孫承宗七十六歲,城內並沒有守軍,也沒有將領,更沒有糧草,彈丸之地,不堪一擊。

很明顯,清軍知道誰住在這裡,所以他們並沒有進攻,派出使者,耐心勸降,做對方的思想工作,對於這位超級牛人,可謂是給足了面子。

而孫承宗的態度,是這樣的,清軍到來的當天,他就帶著全家二十多口人,上了城牆,開始堅守。

在其感召之下,城中數千百姓,無一人逃亡,準備迎敵。

每次看到這裡,我都會想起黃道周,想起後來的盧象升,想起這幫頑固不化的人,正如電影集結號裡,在得知戰友戰死的訊息後,男主角嘆息一聲的那句臺詞:

老八區教導隊出來的,有一個算一個,都他媽死心眼。

黃道周和孫承宗應該不是教導隊出來的,但確實是死心眼。

這種死心眼,在歷史中的專用稱謂,叫做——氣節。

失望的清軍發動了進攻,在堅守幾天後,高陽失守,孫承宗被俘。

對於這位俘虜,清軍給予了很高的禮遇,希望他能投降,當然,他們自己也知道,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被拒絕之後,他們毫無意外,只是開始商量,該如何處置此人。

按照尋常的規矩,應該是推出去殺掉,成全對方的忠義,比如文天祥等等,都是這麼辦的。

然而清軍對於這位折磨了他們幾十年的老對手,似乎崇拜到了極點,所以他們決定,給予他自盡的權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孫承宗接受了敵人的敬意,他整頓衣著,向北方叩頭,然後,自盡而死。

這就是氣節。

訊息很快流傳開來,舉國悲痛。

崇禎十一年(168)十二月二十日,聽說此事的盧象升,終於下定了決心。

此前,他曾多次下令,希望高起潛部向他靠攏,合兵與清軍作戰,但高起潛毫不理會。而從楊嗣昌那裡,他得知,自己將無法再得到任何支援。他的糧草已極度缺乏,兵力僅有五千,幾近彈盡糧絕。

而清軍的主力,就在他的駐地前方,兵力是他的十倍,鋒芒正銳。

弄清眼前形勢的盧象升,走出了大營。

和孫承宗一樣,他向著北方,行叩拜禮。

然後,他召集所有的部下,對他們說了這樣一番話:

我作戰多年,身經幾十戰,無一敗績,今日彈盡糧絕,敵眾我寡,

而我決心已定,明日出戰,願戰著隨,願走者留,但求以死報國,不求生還!

十二月二十一日,盧象升率五千人,向前進發,所部皆從,無一人留守。

出發的時候,盧象升身穿孝服,這意味著,他沒有打算活著回來。

前進至鉅鹿時,遭遇清軍主力部隊,作戰開始。

清軍的人數,至今尚不清楚,根據史料推斷,至少在三萬以上,包圍了盧象升部。

面對強敵,盧象升毫無畏懼。他列陣迎敵,與清軍展開死戰,雙方從早上,一直打到下午,戰況極為慘烈,盧象升率部反覆衝擊,左衝右突,清軍損失極大。

在這天臨近夜晚的時候,盧象升明白,敗局已定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7號基地我有一劍深空彼岸明克街13號
相關推薦
金瞳麥田裡的守望者狼群流氓之風雲再起開天秘史戰魂射鵰之我是小人物魔法變狼圖騰當我愛上校花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