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4章 宮門大開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皇后身子晃了兩晃,被樊鶯和思晴一把扶住了。她淚如泉湧,問道,“金蓮是怎麼死的?”

內侍道,“貴妃是懸樑。”

皇后立時悔道,“陛下盛怒,處置她是有些狠了,而我早該想到的,這都是我的過錯!我曾立誓,與西州出來的姐妹們同享富貴,可她卻先走了!”

崔嫣和婉清也唏噓出聲,誰都沒了主意。

大明宮自新後入主以來,猛然出現這種橫死之事,而且死的是貴妃,這不是好兆頭。每個人除了驚愕莫名,心一下子都亂了。

皇后有氣無力地道,“我們快去看看,快去人給陛下送信。”

樊鶯問,“可曾將姐姐放下來?”

內侍道,“淑妃娘娘,貴妃是陛下明令幽禁之人,尋死也是抗旨的大罪,沒人敢動啊,看護貴妃的宮人即便看著貴妃吊起來,也無權制止,只能飛報皇后裁定,但沒有半刻拖延。”

皇后有氣無力,恨道,“你們這些閹人!居然如此行事,看著她上吊都不阻止,恨不得她死得透徹!還不快去解下來!”

樊鶯道,“姐姐且慢!內侍說的有理,我們不可錯上加錯了,你們去後千萬不可動她,等我去太極宮找師兄回來!”

說罷,她起身就走,不忘叮囑道,“等我回來。”

皇后帶人趕往大福殿,路上仍然垂淚道,“樊鶯也是急糊塗了!從這裡往太極宮,有數道宮門、幾條長街,此時出入,門禁盤問森嚴,等到她與陛下回來,恐怕金蓮早就涼了!”

她們到了大福殿外,皇后舉步想進,但內侍攔阻道,“娘娘不可!陛下有旨,自皇后往下任何人不可見貴妃,不然便是違旨!”

皇后道,“就是他逼死了金蓮,人倒還這般威風。”說著執意要進。

思晴道,“姐姐,樊鶯有話,我聽著必有原因,我們此時若進去,不但於事無補,恐怕還要憑添違制之嫌!”

此時,兩名看護貴妃的宮人就在外邊,她們上前勸阻道,“娘娘,吊死的人模樣極是嚇人……再說,也無聖詔……”

思晴隨手狠打其中一個宮婦的嘴巴,罵道,“真沒見過像你們這般冷血之人!謝姐姐死了,也沒你的好!”

宮人嚅嚅,滿臉的委屈,“德妃娘娘,我們盡了本份!”。

皇后道,“思晴,你說的有理,我們就不進去,等陛下回來。”

……

樊鶯飛奔回自己住處,取了百寶囊不往丹鳳門去、而是直奔右銀臺門。

大明宮有左、右銀臺門,左銀臺門在東宮牆,右銀臺門在西宮牆,是離著這裡最近的地方。

樊鶯奔至右銀臺門,沿著上城的馬道跑上去。

守門的有禁軍一位郎將、有內侍省一個從七品下階的寺人當值,他們一眼見到來人,從她樣貌以及宮中唯一穿著胡服的裝束上看,立刻認出是淑妃,不知她天黑了跑上來有何事。

樊鶯不及多說,吩咐,“拿匹馬來!”

立刻有人牽過來,樊鶯飛身上去,沿宮牆上的車道打馬向南飛馳。

右銀臺門南邊還有兩門——日營門、興安門,日營門守衛遠遠看見有匹馬飛馳而至,欲上前盤問,但人馬已一晃而過,往南去了。

日營門上守門的郎將喊道,“這還了得!什麼人這樣大膽,敢宿夜縱馳。給我拿了此人,不可放過,不然我們誰也無法交待!”

門上禁衛吶喊一聲,隨後便追。

在興安門,他們被人阻住,各管一段,日營門上的人就不能再追了。興安門上的郎將同樣正在呼喝著,“快追,居然連個模樣都未看清,當我們這裡是東市麼?”

樊鶯在前面跑,後邊有人騎馬緊追不捨。身後興安門上多年來少見地點起了燧火,將校們高聲叫喊。大明宮正南面,緊臨的建福門很快發現了,同樣點起了燧火傳信。

大明宮下,光宅、翊善、長樂諸坊本來已快進入宵禁,坊正們正差派著人手關閉坊門,猛然見大明宮上烽火接連燃起,城頭人喊馬嘶,不知發生了什麼大事。

在大明宮的西南角,從興安門、建福門奔至的禁衛們在這裡匯師,“兄弟,發生了什麼大事,搞出如此大的動靜?”從建福門趕來的郎將問道。

“別提了,老子今日可攤了大事,興許是宮中進了飛盜,萬不可讓他走脫了,看他往哪裡逃!”

他指示說,“他沒地方可去,就被我們堵在西南角。”

大明宮西南角的宮牆之上,有司天監構築的一座觀星臺,高約丈二,兩邊有斜階可升入臺頂,上邊安置著渾天黃道儀。

這樣的觀星如,在大明宮宮城四角都有一座,只是上邊的陳設不同。

臺頂到臺基是一道豎縫,最上邊架著一根橫樑,臺基下邊、正對著臺子的縫隙,向北、朝著興安門的方向,用白色玉石鋪砌著一條一丈長的“量天尺”,上邊鑿有刻度。正午時分,日光投射梁影,映於量天尺上,可錄日長。

此臺平時用於觀測天象,還有個額外的用處——萬一大明宮遭遇來自西內苑或宮城正南方向的敵襲,守宮禁衛只須上了觀星臺,便可同時防衛兩方面的來敵。

因為在觀星臺再外側,南面和西面距離著宮牆的垛口只有五步遠的距離,有人從這裡攻上來,也會受制於地方狹窄而無法施展,只有捱打的份兒。

上一次,晉王李治與武媚娘,便是站在觀星臺與垛口之間,避開了隨行內侍的眼目。武媚娘從這裡拋了一塊銀牌子到西內苑東宮的牆下、戲弄過呂氏。

那匹馬就在觀星臺下,人已不見了。

有的軍士執槍、戟上了觀星臺,有人繞到臺後去,雙方同時喊起來,

“將軍,臺上無人!”

“將軍,人在這裡!看你往哪裡跑!”

人們從觀星臺兩邊圍堵上去,觀星臺後邊豎著一根兩丈來高的木杆,上有風標正在隨風晃動、指示著風向。

而那個人正在試圖推倒木杆。

禁衛們立時明白了這人的意圖,大明宮西南角與東宮的東北角相隔很近。郎將笑道,“大膽蟊賊,還不束手就擒,居然想借杆逃入東宮!”

話音未落,這人便一下子愣住了,他認出了這個人,哪裡是什麼蟊賊。

火光晃動,照著那人已將風杆根部砍開的一道六成大的豁口,她不能全都砍開——大明宮宮牆高大,人站在這裡已是夜風掀衣了,杆頭的風更是強勁,若將木杆全部砍開,興許木杆一下子便被風吹到城外去了。

但這人卻推不動,回身吩咐道,“你們都愣著幹什麼,還不助本妃推它倒過去!”

人們早就認出來,兩方面門衛緊追不捨的,原來是淑妃娘娘。大明宮內沒有什麼女子一向穿著緊身的胡服,且容貌殊麗如此。

“娘娘,你,你這是……”兩名郎將不約而同的問道。

淑妃道,“來不及多說,我是去太極宮見陛下,快來助我!”看來淑妃經過這頓疾奔,又揮纏鶯劍砍風杆,人已接近力竭。

郎將馬上招手,上來十一、二個力壯禁衛,大家一起上前,扶住風杆齊聲發力,只聽木杆根部“咔嚓”一聲折彎,只連著絲絲縷縷,眾人之力抵抗著西北風的力道,使木杆緩緩朝著東宮的宮牆倒去。

轟隆一聲,木杆的頂端在東宮宮牆上彈了一下,牢牢卡入對面的垛口。

“娘娘,你、你是想從這裡過去?但牆高三丈多,又這麼大的風,娘娘萬一失足……卑將萬死難辭其咎啊!”

淑妃緩了緩,不能再拖延了,說道,“陛下從這裡是過不來的,你們速速通知丹鳳門,就傳皇后懿旨,馬上大開丹鳳門等待陛下回宮!”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說罷,她一步躍上宮牆,舉步邁上木杆。

眾人不敢怠慢,有人下去往丹鳳門傳令,有人站在原處,目不轉晴地盯住淑妃身影,她已踏上了橫擔在兩宮之間的木杆,輕盈地飛步而去。

有人嘆道,“娘咧,今天我可開眼了!”

……

丹鳳門。

燈盞亮如白晝,宮門異於往日地緩緩開啟,門禁如臨大敵,有兩隊禁衛執著兵器列隊於門下。

……

安仁殿。

趙國公和小太監徐韌不住撲撫皇帝胸口,又按他人中,口中呼道,“陛下醒來!陛下醒來呀!”

皇帝靠在趙國公懷裡,很快眼珠動了動,“撲稜”一下跳起來,剛才他明明摸到徐惠的腕上脈搏,一下一下無比清晰。

他撲至徐惠床前,再去摸脈,這一次又得以證實,“舅父大人,她真的沒死!”

趙國公早已猜到,無比驚訝地問小太監道,“你快說,是怎麼回事?”

徐韌道,“這是陛下英明,陛下早知道我姐姐未死,因而才不讓下葬,國公你可一句也別問我,我什麼都不知道。”

長孫無忌滿腹狐疑地再看皇帝,分明他根本不知。

但金徽皇帝已欣喜若狂,伸手揭去蒙於徐惠臉上的絹帕,見她眼窩深陷沒有一絲血色,“徐韌,快去傳朕的旨意,請太醫前來診視!”

徐韌道,“陛下,太醫能有多大的本事?我這裡有續命良方在此,你只須照做,可保我姐無礙。”

說著,小太監遞過一頁紙,上邊歪歪扭扭寫著幾行字,“……待脈搏平常,移去此珠,不可輕揭絹帕,以防害眼……兩日內以水潤唇、兩日內以水調蜜入喉,兩日內三進米湯,以兩匙為宜,又兩日內可進稀粥……”

皇帝“叭”地一下再將絹帕給徐惠蓋到臉上,伸手拿了凝血珠揣到懷裡,屋中頓時陷入一片黑暗。

趙國公朦朧見皇帝一回身,靠著徐惠的床沿直接坐在地下,拿著那頁紙抖著,就道,“哼,是左手寫的!”

他問徐韌,“快說!是不是有個白胡子老頭兒來過這裡?”

徐韌吱唔著說道,“陛下……沒有啊,反正我我姐已沒事,你還探究這個做什麼?”

皇帝坐在那裡,啞然失笑,“好,朕便不問,但這字字跡未乾,若不是用左手寫的,朕一時都認不出來。”

徐韌端了水碗,只摸著黑、將矇住徐惠的絹帕從下邊揭起一角、露出嘴巴來,醮著水潤她的嘴唇。

而床上之人悄無聲息,仍如死人一般。

趙國公也去摸過徐惠的脈,此時如釋重負,嘆道,“老夫之錯,想是可以彌補了!”他對皇帝道,“她此時病情未定,陛下不宜對外公佈。”

皇帝道,“嗯,就依國公。”

長孫無忌道,“陛下,徐惠的心意只有老夫最懂,她死也死過一回了,今番回生,微臣總有一件事,要代她向陛下請求……不惜以微臣的國公之爵來換!”

皇帝像是無比疲憊,又心滿意足,說道,“那當然!舅父不必舍你的國公之爵,徐惠失而復得,朕良助未損,欣喜如狂,又豈會在乎她幾個願望!朕不但要如她所願,還要再提她的官職、要直到尚書令,還要再給她個姐姐呢!”

就這麼摸著黑,趙國公道,“陛下……尚書令之職可不是她想要的!”

皇帝一聽,便明白了對方的意思,他不說話,這件事可不是鬧著玩的。

趙國公道,“徐惠死了,我們照常將之下葬!否則,微臣還是不要這個國公之爵!”他噓了口氣,自語道,“幸虧她未死,不然怨氣便帶到地府去了!微臣彌之晚矣!”

皇帝與趙國公講了徐孝德所述之事,長孫無忌再度驚訝,“我說陛下為什麼說要給她個姐姐!原來如此!”

遠處可聞禁鼓聲聲,已入宵禁了。

皇帝與趙國公都不說走,最欣慰的正是趙國公長孫大人,

他暗想道,“原來劍拔弩張的朝堂,隨著徐惠的轉生,看來可以平息一下子了!看看褚遂良讓皇帝揉搓的那副慘相,難道自己就好受嗎?”

他親持那八千畝的地契,到大明宮與金徽皇帝認錯,皇帝也未收回去,連一句過重的苛責話語都沒有,這個面子已夠大的了。

但皇帝越是如此,趙國公內心中對自己所行的懊悔,越是不能輕易原諒。

如今徐惠不死,那麼自己身上所有的過失都只當沒有,擺在他們許多人面前的,又將是一條君臣和睦的光輝大道。

門外,一陣蹄聲從北面跑過來停住,有一人不經通報直接闖進來,站在安仁殿的門內喘氣。

人們驚訝地看到,來的是淑妃樊鶯。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深空彼岸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韓娛之透視未來武俠之獨孤九劍未來盡頭井口戰役二次元帝國武家蘿莉好種田末世建築師英雄聯盟之災變時代慕南枝我是女唐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