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8章 你命無憂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李元景的女兒嫁了房遺愛的兄弟——老三房遺則,高陽公主想,如果荊王李元景上位的話,總會比李治對自己有照顧。

公主的智慧有時也不怎麼樣,除了任性及大膽。

據說高陽公主曾打算聯絡高履行一起幹,因為高履行承襲了高儉的從一品申國公爵,尚的是太宗第九女東陽公主,也是個駙馬。

高履行置身事外,絕不參與。

然後房府老大房遺直告發了這些人的密謀。

高陽公主已不僅僅是鄙視房遺直了,因為房遺直食言,公主還經常到李治跟前說房府大哥的壞話,房遺直丟了身上承襲的爵位公主才解恨。

房遺直本來私下裡答應過高陽公主,只要高陽公主去同李治求情、將二弟房遺愛的車裂轉為體面些的斬刑,他便和公主在一起。

而時為皇太弟的李治將房遺愛無罪釋放了。

二弟沒死,房遺直也就沒必要履行對高陽公主許下的諾言了。房黑炭每天在府內出來進去的晃盪,這種偷摸之事還怎麼進行?

這樣的結果,令高陽公主對李治極度不滿,她怪李治為什麼不按自己說的做、一刀殺了房遺愛。她將房遺直的食言,也歸罪到李治的頭上。

在對待謀反的事件上,永徽皇帝有兩位天然的同盟,一個是趙國公長孫無忌,趙國公就是再攬權,也知道那是妹妹的孩子坐著皇位時才有的權力。

另一個是兵部尚書薛禮。

金徽皇帝離開時,對任何的人、任何事,都沒有來得及同李治交待,但他唯獨說了薛禮,“薛禮是朕的義兄,因而也是你的義兄,有薛禮在,你命無憂!”

沒有對一個人切實的瞭解,誰在最後的關頭都說不出這樣的話來。

有這樣的兩個人在皇帝身邊,一百個駙馬謀反也不成啊。

但是初出茅廬的李治,並沒有享受到皇帝應有的威嚴。皇帝被他的舅舅、趙國公長孫無忌以及趙國公手下的褚遂良、韓瑗等人重重包圍,讓皇帝半點兒施展不開手腳。

皇帝派長孫無忌審理此案,長孫無忌利用駙馬們的謀反案大開殺戒,牽涉之人越審越多,皇帝的哥哥、叔叔也被扯了進來。

這有點出乎永徽皇帝的意料,因為他的皇兄在離開時,極為看重的幾個人——李元景、李恪,居然也涉案了。

皇帝請求赦免他們的死罪,卻被宰相們冷冰冰地擋了回來。

皇帝的父親在世時,曾以大規模的斬殺皇族人來立威、並成功威懾了眾多的朝臣,讓他們心薦戒懼之意。

而這一次都反過來了,朝臣們藉著一次高陽公主引發的亂象,對著皇族人大開殺戒,李治求個情都不成。

荊王李元景、吳王李恪、駙馬房遺愛、薛萬徹、柴令武、巴陵公主等人全部被殺了。褚遂良一向與李道宗不協調,上書彈劾李道宗與房遺愛有私交,然後一班宰相群起而攻之,李道宗配流象州。

被流放的還有左驍衛大將軍執失思力、譙國公柴哲威、尚書奉御薛萬備。李愔雖然早已是庶人,但與兄長李恪連坐,被流放巴州。

在此案中被處決和流放的人中,有許多人以前支援過李承乾或李泰,或是與他們有過間接聯絡。

這一事件不只是反對永徽皇帝的陰謀,更像是太宗末年儲位鬥爭的繼續。

但不論從哪方面看,空前的勝利者都是長孫無忌,趙國公志得意滿,而永徽皇帝李治,則越發顯得落寞無奈。

英國公李士勣於同一月內,被起用為大司空,徐王李元禮為司徒。

有御史彈劾兵部尚書薛禮,稱他對上番府兵被人私相利用之事失察,理應負有責任。

宰相們群起而攻之,薛禮的兵部尚書幹不下去了,依著宰相們的主意,要將薛禮貶到下邊的某一州去做刺史。

此時皇帝李治還記著他皇兄的叮囑,“有薛禮在,便有你的命在”,皇帝雖未意識到這句話的意義,但是他相信,自甘抹去皇族身份的皇兄、唯一對他說過的這句話,絕不會是為了害他。

為了薛禮的去向,年輕的皇帝在政事堂同宰相們極為少見地相持。薛禮退居左千牛大將軍,降一階到了從三品,鎮守玄武門。

此事過去不久,涼州都督長孫潤痛斥父親,說他沒有在審案中處以公心——當然是在私下裡見面時說的——他的話令趙國公痛心不已。

長孫潤對父親說,“為何牽連吳王?那是陛下好不容易起用的、還算有點能水的親王,你已貴為一品公,還求什麼!”

趙國公對老兒子說,“金徽陛下不在了,李治壓不住人,什麼都靠我們自己了,為父更不能不為長孫家的長遠考慮。”

長孫無忌這句話的結果是,涼州都督直接給皇帝上了辭狀,辭去了都督一職,然後拉起夫人高堯去黔州,打獵為生。

這日,薛禮回到府上,夫人柳銀環憂心忡忡地勸道,“夫君,大丈夫應時而動,該趨吉避凶,此時我們該謀退身步了。”

薛禮當年投軍時,便是柳夫人相勸的結果。那時她勸薛禮建功立業,而此時,他們已經有了一對龍鳳胎,兒子丁山、女兒金蓮早已繞膝。

如果像長孫潤那般退歸林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薛禮對夫人道,“我曾經有一言答應過兄弟,任何時候都要在永徽陛下身邊。如今兄弟不在了,我豈能後退。”

柳銀環不再相勸,因為她也看出來,皇帝為保薛禮,已盡了最大可能。

而涼州都督的辭職令長孫無忌痛心疾首,他有法子天、有法子地,卻無法自己的不孝兒子。

本來,長孫無忌打算等薛禮下來,好將老兒子長孫潤調入中樞主持兵部,這麼一來全盤的計劃全他娘打亂了,兵部歸英國公李士勣兼領。

但長孫潤的決然退出,更讓長孫無忌體會到自身力量的轉弱,他弄權不但不收斂,反而更厲害了。

趙國公對朝政的把持,已經不僅在朝政,連永徽皇帝後宮之廢立,也管。

王皇後“有美色”,“婉淑”,在家世、出身、與皇室的關係、以及年輕漂亮方面都擁有武則天比擬不了的優勢條件,但是正是這些造就了她的高傲。

她有當朝的宰相舅舅,連趙國公都對柳奭用意的拉攏,她不相信羸弱的皇帝會動了換掉她的決心,即使皇帝不愛她們,她們還有倚仗。因而高傲如昔。

武媚娘在深宮之中除了依靠與皇帝的感情,還有什麼可以依靠呢?

皇帝退而求其次,希望給武媚娘一個特殊的宸妃稱號,讓她的地位在皇后之下、其他嬪妃之上。

這是皇帝妥協的一個重要訊號,既然皇后的位置不能給武媚娘,那麼讓武媚娘做一個更高的嬪妃也能安慰一下她,只要不是武媚娘當皇后,那麼太子的位置也不會動搖。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是,皇帝沒有想到。

他的這個想法剛出口,立刻遭到侍中韓瑗的明確反對,“妃嬪有定數的,今日另立別號,不可。”

皇帝曾極為悲忿地據理力爭,“朕的皇兄——金徽皇帝在位時,大明宮那可是設定過九妃的!”

有人輕飄飄的問道,“陛下,不可胡語,除了先太子承乾做過儲君,還有陛下的哪位皇兄曾在位過?”

抹去金徽皇帝在位的一切記載,雖然就是金徽皇帝的主張,但不得不說,李治當時並未反對。

他有過私心,認為此舉可以徹底免除上一任皇帝對他的影響,此時面對大臣的詰問,李治沒話可以反駁。

李治妥協也不行,大臣們擔心隨後皇帝再增加要求,因為從宸妃到皇后兩者位置離的太接近了,不能開這個先例。

皇帝最好什麼都不要考慮。

李治同武媚娘曾私下裡相擁而泣,皇帝說,實在不行的話他就去黔州請兄長回來,他真不想做這個皇帝了。

事情的轉折出現在一場大水,這次天災讓李治終於看到了自己的力量。

永徽五年三月,李治率領眾臣前往萬年宮,名為春遊實為換個辦公環境。

萬年宮位於麟遊縣西天台山上,在貞觀年稱九成宮,宮殿修在半山腰,規模也很大,皇帝的後宮以及重要大臣都能住在裡面。

這是五月的某天深夜,西天台山上突降大雨,山洪突如其來,奔突而下。將半夜裡毫無防備的衛士、附近居民淹死三千多人。

大水衝入萬年宮,宿衛的軍士、大臣們四散逃命。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倉皇逃命,逃到了高處,這才看到渾身上下同樣**爬上來皇帝和武媚娘。

在最危急的時刻,他們都把皇帝給忘了。

當夜值班將軍恰是薛禮,他不能衝入後宮,但在萬年宮的玄武門上登高而呼,給皇帝和武昭儀傳信,皇帝和昭儀被驚醒了,逃出來時,大水已經淹沒了他們的寢宮。

這次大水,終於讓李治看到了身邊最可靠、又最具武力的一個人,他又想起了金徽皇帝的那句話,“有薛禮在,你命無憂。”

此時的皇帝不敢過度重賞薛禮,武媚娘說,這會令那些在危急關頭棄他們而去的重臣們慚愧,對薛將軍只會有不利。

因而皇帝只是賞了薛禮一匹御馬。

人有天命,又脆弱如此,這是皇帝在這場大雨中的寶貴感悟。

既然我命無憂,身為一個皇帝憑什麼要怕來怕去?在朝堂上怕大臣,在後宮裡看皇后的臉色!皇帝的脾氣在這一夜大水過後發生了明顯變化,他突然開始強硬起來。

一場甥舅之戰,拉開了大幕。

——永徽五年六月癸亥,柳奭罷職,王皇後的一個靠山倒了。

——永徽六年五月癸未,左屯衛大將軍程知節為蔥山道行軍大總管,討伐阿史那欲谷,皇帝對外表現強勢。

——永徽六年七月乙酉,中書舍人李義府為中書侍郎,參知政事。皇帝有意識地提撥聽話的人上位。

——永徽六年八月,褚遂良和長安縣令裴行儉的一次私會被人告發。九月庚午,貶褚遂良為潭州都督,長孫無忌的力量被嚴重削弱了。

——永徽六年十月己酉,廢王皇後為庶人。乙卯,立武媚娘為皇后。

——永徽六年十一月己巳,武皇后殺王庶人(王皇後)。

顯慶元年正月辛未,廢皇太子李忠為梁王,立代王李弘為皇太子。

八月辛丑,程知節同阿史那欲谷激戰於榆慕谷,大敗敵軍。皇帝終於找回了自信。

不久,皇帝任命李義府擔任中書侍郎,晉升為四品官。

趙國公只想替外甥多操操心、按他的意思影響朝政走向,但是當這位唯一的外甥變得強硬起來時,他忽然發現沒什麼應對之法了。

永徽六年九月,伴隨著褚遂良的下臺,許敬宗出任禮部尚書。在更改史書的過程中,許敬宗和皇帝建立了牢固的私人關系。

雖然禮部尚書只是一個清貴、卻無什麼實權的職位,但是許敬宗畢竟可以摻和到尚書省的議事了。

皇帝立誰為昭儀,大家都可以睜只眼、閉只眼。

而當皇帝公然要立他的庶母為皇后,大多數朝臣都保持靜默時,許敬宗堅決地支援了皇帝。

十月十九日,百官上表,請求冊立武媚娘為皇后,皇帝只好尊重大家的意願,下詔命令立武則天為皇后。

原來皇帝一直為百官的待搭不理而憋悶不已,如今百官都成為了皇帝的擁護者。皇帝的決心和長孫無忌的後退讓百官看到,力量大的人原來是皇帝,而不是趙國公長孫無忌。

人多向來不說明什麼,武媚娘該不該成為皇后,多數人並不關心,他們更關心自己,而不是關心皇上、也不是什麼倫理。跟著趙國公安全那就擁護趙國公,跟著皇帝安全,那就擁護皇帝。

轉年,顯慶元年正月,根據許敬宗的提議,原來的太子李忠出身低微,皇帝將李忠廢了,立武皇后四歲的兒子李弘為皇太子。

趙國公已無能為力。

當初他反對立武媚娘為皇后,是因為在武媚娘的身後看不到一點可以拉攏的力量,反對武氏成為皇后的本身,便是對王皇後和她身後力量的拉攏。

現在一切都變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深空彼岸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韓娛之透視未來武俠之獨孤九劍未來盡頭井口戰役二次元帝國武家蘿莉好種田末世建築師英雄聯盟之災變時代慕南枝我是女唐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