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八十章 南極有賣醬油的嗎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船隊就像風浪中的患難兄弟,大的總要照顧小的。顧及到兄弟船隻的航速和環境影響,船隊光是穿越咆哮西風帶就經歷了十天整。船隊要和多個氣旋兜圈子,在氣旋之間左右盤桓,有時向南,有時向西,有時又折返向北。其中兩天多還處於無功的半停船狀態,風浪中,船隊根本就沒有走出多遠。

即使這樣惡劣的境地,還是有敬業的科考隊員把一些儀器投放到水裡,採集科考專案的水下資料。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考察隊員相繼經歷了春夏秋冬四季的變換。從上海出發時,北半球已進入深秋季節;隨著一路向南航行,氣溫逐步升高,赤道地區的溫度飆升至30℃左右;從澳大利亞弗裡曼特爾起航再次向南進發,氣溫逐漸降低,大雨、大風、大霧時刻伴隨著船隊。就在早上,一場小雪毫無徵兆地降臨,漫天飛舞的雪花飄落到甲板上,又很快融化。氣溫低下來,大家找出準備好的厚衣服,有的人就開始穿冬衣了,還有科考隊員穿上了羽絨衣褲。

小包在雪龍號上看海況,從位於雪龍號七層的駕駛塔臺透過玻璃望去,風捲巨浪,迎面撞擊這艘鋼鐵巨龍,發出巨大而沉悶的聲響,海水直接漫過前甲板,浪花飛濺起十多米,沒過前桅杆,向駕駛臺迎面打來,前窗玻璃瞬間模糊,船身上下起伏,人像是坐著蹺蹺板,一下看到的是天,一下看到的是海……

還沒有駛出風暴圈,深夜時分,不知是誰,看見了南極極光,訊息就在月亮號上流傳開來,祝道繡和劉靜靜就開啟窗簾,欣賞這難得一見的奇妙景色。小包不在月亮號上時,一班女子就都到這裡來陪伴劉晴芳幾個,說到底,還是明星效應的作用。

十一月的第一天,船隊終於駛出風暴圈,前面就是馬森島,接近大陸架了,這裡離中山站就比較近了。說的是直線距離較近,這裡海況就和低緯度不同了,需要繞行躲避冰山和洶洶的湧冰區。風浪小的時候,幾艘船上的人都出現在甲板上,開始欣賞即將到達的目的所在。劉晴芳和祝道繡阮罕平等人也紛紛湧向甲板,開始拍照留影。

風平浪靜的時候,船員們似乎忘記了歷經的苦難,大家都是從上海的極地考察基地出發的,經歷了長久的海上顛簸,登船出發前在基地裡學習時,老船員嚇唬人的言傳身教經歷狀況似乎並沒有那麼惡劣,現在離目標近了,人們對心情放鬆下來。

越往前面,就開始遇到冰山。在南緯58度58分附近,人們用肉眼看到了第一座冰山,所有人員們一片興奮。當天下午,又看見第二座、第三座冰山……

小包想先進行環島航行,科考隊的總領隊胡永林和宗樹明說:已經到中山站門口了,還是先把他們急需的物資送過去吧!

大家一起來的,在異地他鄉里,月亮號就不好意思獨自航行了。大家就以雪龍號為前導,破開漂浮的冰面,往普里茲灣前進。

從清水區越過浮冰區,再到陸緣冰區,這個速度就逐漸減慢下來。雪龍號和朝陽號還要做一系列的科考活動,雪龍號投放一套錨碇式潛標系統,是什麼包含的時間序列沉積物捕獲器,重力巖芯採取儀器。朝陽號也在搞自己的科考科目,科考隊員將溫鹽深剖面測量儀(CTD)從甲板上用吊車投放到海中。

越往海灣裡面走,浮冰就越來越多,船隊就走得慢起來,一小時還走不到五海里,小包就急躁起來。

雪龍號是基地破冰船,當前的破冰船一般常用兩種破冰方法,當冰層不超過1.5米厚時,多採用連續式破冰法。主要靠螺旋槳的力量和船頭的撞角把冰層劈開撞碎,每小時能以兩節速度在冰海航行就不錯了。如果冰層較厚,則採用衝撞式破冰法。衝撞破冰船船頭部位吃水淺,會輕而易舉地衝到冰面上去,船體就會把下面厚厚的冰層壓為碎塊。然後破冰船倒退一段距離,再開足馬力衝上前面的冰層,把船下的冰層壓碎。如此反覆,就開出了新的航道。用燃料油為動力的破冰船,多採用柴油機帶動發動機發電,電動機驅動螺旋槳(組合機組驅動),驅動功率可達上百萬瓦,可以滿足較長時間破冰航行的需要。

還有一種方法,太過麻煩,叫堆積水破冰法,就是先將船體內的水抽到後艙,接著把抬起的船頭開到冰面上,然後又將後艙的水抽到前艙,藉助水的重量壓碎冰層。

破薄冰的船在船尾和靠近船頭的側位,分別各裝兩隻螺旋槳,船頭螺旋槳從冰下將水抽出,削弱冰層的支託並使其成為片狀裂開。船在後兩隻螺旋槳的推動下前進。破厚冰的破冰船,為使船可以衝到衝層上面,多在船尾兩側對稱地裝兩隻螺旋槳。

一般對付半米以下的冰用前種方法,當遇到更厚的冰塊時,就要用船的撞擊作用來制服它。這時候破冰船就向後退,然後用自己的全部質量向冰塊猛力撞上去。這時候起作用的已經不是重力,而是運動著的輪船的動能;船好像變成了一個速度不大但是質量極大的炮彈,變成了一個撞錘。

幾米厚的冰層,破冰船就得用它堅固的船首猛烈撞擊幾次,才能把它們撞碎。所以破冰船都是用很厚的鋼板做的,很結實的。

雪龍號是首次遠航,破冰操作是第一次,就不是那麼熟練,速度就很慢。小包聽了介紹,就問老王:咱們的月亮號設計得怎麼樣,能不能負擔起破冰任務,擔任快速領路者?

老王說:月亮號採用特種合金鋼製作,尤其是前端艦艏部位撞角,是七點五釐米的特種鋼材可以經得起155榴彈炮的迎面直擊,內部更是加裝大量支撐結構,比雪龍號更加堅固結實,動力方面比它們三條船加起來更大,完全可以走在前面。只是需要全功率高速使用,就會損耗更多的能量和燃料,還會對船隻壽命產生影響。

老王還在報告可行性分析,小包說:不會散架吧?

老王回答說:在目前的海況下前進,需要補充四次核燃料,使用六十年又八個月十六天後,就會有多處斷裂,那是不斷撞擊造成金屬疲勞的原因... ...

老王還在喋喋不休,小包伸手摸摸它的頭。不發燒啊!這老王是怎麼了?怎麼變得這樣饒舌,難道是低壓空氣造成內部器件紊亂?暫時沒事就行,還說這麼多!

聯絡船長李鍾,叫輪機房準備,咱們繞到前面做開路先鋒。又聯絡雪龍號和青海湖號,月亮號要到前面擔任破冰任務,大家準備跟進啊!

青海湖號上的船隊隊長胡清科就乘坐直升機飛到月亮號上來,看是怎麼回事。

四十分鍾的準備之後,在李鍾指揮下,月亮號開始加速,船身開始顫動起來,速度要提上去,還得倒車一段距離,於是在停頓倒車之後,月亮號從雪龍號的右側,擠破冰層,開闢出另一條航道。

南極地區的春天即將到來,洋麵的覆冰厚度大部分在一米左右,月亮號在超過雪龍號之後,開足馬力,保持八九節的航速穩速前進,叫科考隊的總領隊胡永林高興不已。胡亂評價說:要是有一艘這樣的核動力科考船,南北極足可去得!

小包沒有聽到這句話,這是後來宗樹明說給小包聽的。小包咧嘴一笑,說:你知道這樣一艘船的價值麼?用在這樣的科考上面,我是不看好他的收益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宗樹明想,科考就是科考,怎麼和收益扯上聯絡了?這是關係國家名聲和科研水平與地位的事情,怎麼和收益掛扯上了呢?

小包見他在思考緣由,覺得他的思想和自己還不在一個頻道上,還不是自己需要的助手,就微微一笑,沒有解釋。

今年這次科考隊進入南極,是中國南極考察隊第十次到訪南極,八五年落成的長城站和八九年建成的中山站,每年都有補給船在夏季送來物資補充,也就是一兩艘小噸位船隻能到達極地,今年這樣的大規模的來了補給船,那可是破天荒的大事。月亮號是遊艇,就不用說了,雪龍號提前一年首航,青海湖和朝陽號也來跟著湊熱鬧,除了送來充足的物資,還送來大量人員,那就是祖國最大的支援啊!

月亮號的艦載儀器顯示,前面是超過三米的整塊冰層,封閉著整個普里茲灣,再繼續前進,就裝逼過火了。何況這裡沒有深水碼頭,即使再前進五公里,大型船隻也是靠不了岸的。望遠鏡裡看著岸上的人在揮舞旗幟,雪龍號和青海湖號上開始給直升機預熱,科考隊隊長胡永林和幾個骨幹領導乘直升機上岸接洽。小包可不想太擠,拉著胡清科和宗樹明,套上大衣,登上自己船上的直升機,也到岸上看情況去了。

三架直升機上岸,就直接降落在基地的雪地上。中山站站長也是科考隊隊長何勝仲帶著所有隊員等候在外面迎接。這個科考站此時總共有24名隊員駐守,出來派出四名到海岸邊上打起旗幟迎接外,剩餘二十名人員都在外面等候。

小包和眾人握手,在胡永林做介紹的時候,何勝仲熱情地說,歡迎包總來考察站指導工作!小包也笑著回答:我帶月亮號來旅遊,就是個打醬油的,可給你們幫不上什麼忙!

歡迎!歡迎!來這裡旅遊。包總還真是好雅緻啊!何勝仲是北大出身,和小包算是校友,很熱情地打趣說。

南極旅遊還是個新話題,迎接的隊員互相看一樣,就有人低聲討論:南極有賣醬油的嗎?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深空彼岸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
相關推薦
官妖最強升級系統完美至尊絕世戰魂修羅天帝歷史粉碎機寒門梟士逍遙夢路系統的黑科技網咖醫等狂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