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68章: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探春被南安太妃認作義女, 闔府皆喜, 不免洋洋喜氣盈腮,丫頭們都說家裡從前出個貴妃,現今又出個郡主, 將來又是藩王的王妃,可不是應了那句花籤裡必得貴婿的讖?

南安太妃本想帶探春立即回府, 探春卻道:“但求母妃恩典,讓女兒與素日姐妹們一別。”

聽了這話, 南安太妃不覺動了惻隱之心, 嘆道:“既這麼著,過些日子再來接你罷,橫豎還有許多東西得預備呢, 好好給你過個生日。”

說罷, 便對賈母和邢王夫人道:“就有勞府上照料探春幾日了。”

賈母心若黃連,苦澀不已, 忙笑道:“不敢當太妃這話, 我們照料探春郡主是應該的。”

南安太妃又囑咐探春一些話,方含笑離去。

待她一走,探春便跌坐在座,半日起不來身,眼淚便似斷了線的珍珠, 顆顆滾下。

賈母送南安太妃回來,見狀不由得摟著她痛哭,道:“都是我想得不周, 帶累了我的三丫頭!這可怎麼好?這可怎麼好?”

邢王夫人忙勸慰道:“老太太快別哭了,南安太妃認她做女兒,也是一件喜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賈母立刻啐了一口,道:“你們只道是喜事,卻哪裡知道南安太妃這是想叫三丫頭替他們家的郡主和親,好換南安郡王回來呢!郡主是嬌生慣養金尊玉貴的主兒,難道我們家的姑娘便是路邊的草兒由著風吹雨打?這千里迢迢的,叫我如何捨得?”

邢王夫人登時不敢言語。

探春含淚道:“都是孫女兒命苦,老太太白疼我了!”

想到探春即將迎來的命運,祖孫兩個不由得抱頭痛哭,滿屋眾人都陪著落淚。

寶玉忽然慌慌張張地跑進來,一疊聲地問道:“南安太妃來做什麼?老祖宗和三妹妹哭什麼?我聽說南安太妃要認個義女和親,是不是認了三妹妹?”

眾人緩緩點了點頭,寶玉不由得放聲大哭。

王夫人斥道:“寶玉,老太太哭得這樣,哪裡還禁得起你在這裡掉淚?”

寶玉忙忙地止住了眼淚,賈母也停住了,看著王夫人道:“寶玉也是一份赤子之心,他是在擔憂他親妹妹的命運呢,怎麼就不能傷心了?”又拉著寶玉在懷裡,問道:“你搬出大觀園後,住得可好?吃得可香?若不好,我就命你老爺讓你搬回去。”

寶玉苦笑道:“園子裡哪裡還有人?二姐姐早早嫁出去了,少了多少清白人。寶姐姐也搬走了,我也挪了出來,原說還剩三妹妹和四妹妹,還有櫳翠庵裡的妙玉,也能為園子添些光彩,誰承想,連這最後的人都保不住!”

隨即又咬牙切齒地道:“都是男兒無用,才叫清淨潔白的女兒去和親,真真是天下之恥!”

賈母忙按住他的嘴,哭道:“我的心肝兒肉,可不許說這話!在家裡也罷了,倘或傳出去,可怎麼得了?都是三丫頭的命,若早早聽了琳琅的意思給她尋親,何至於此?”

探春泣道:“既是孫女的命,老太太也別為孫女傷悲了。孫女在園子裡再過十天半個月,也就沒福分住了。好歹這幾日,過個清淨罷!我也想見見姐妹們,也想見見琳琅姐姐,大家說說話,只怕一生,也沒機會再見面了。”

賈母聽完,不由得淚如雨下。

王夫人雖待探春淡淡的,此時也不禁紅了眼眶兒。

李紈和鳳姐得了訊息過來,都聽住了,暗暗為探春憂心,雖然南安太妃並沒有明說,可意思卻很明白,探春是和親定了的。

邢夫人道:“也該叫他們姐妹見見了,將來,將來怕見不得了。”

賈母只得打發人分別去定南侯府請迎春,去史家請湘雲,去薛家請寶釵,去楊家請琳琅,本想叫鴛鴦的,可想到鴛鴦才生了個女兒,正坐月子,便沒叫人告訴她。

琳琅此時也聽說了敗仗的訊息,幸而她知道得比外人更詳細些,才略略放心。

只要楊海平安無事,她一時也管不得許多了。

原來楊海等人跋山涉水幾個月抵達了西海沿子時,南安郡王已經兵敗被俘,楊海等將士不敢貪功冒進,也並沒有出戰,只先休整,養精蓄銳,然後再派人打探清楚敵軍底細,雙方戰況,如此個把月,一鼓作氣,勢如猛虎,竟大敗敵軍!

本來大敗敵軍也是捷報,只是雖然敗了敵方,也收回了從南安郡王手裡丟的失地,但南安郡王卻還在敵軍手裡,並沒有救出來。

敵方被楊海他們大軍打怕了,便以南安郡王性命要挾議和,請公主下嫁。

當今登基至今,較之上皇,當今性子頗為嚴苛,名聲素來不好,近半年來罷免了不少官員,抄沒了不少人家,倘若不應議和,收回南安郡王手裡兵權時,少不得要揹負罵名,因此便應了番王和親的要求,但番王每年還得進貢無數。

幾位公主年紀尚小,況且聖人也不願自己的女兒去和親,便圈定了南安郡王的妹妹。

在這時琳琅便有所預料,南安太妃自然不舍親女,所以認一個義女來和親勢在必得,因此見到賈母打發來的人時,已經不覺得詫異了。

迎春逃過了嫁給中山狼的命運,這位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敏探春終究沒有逃過和親!

因此眾人見到探春,都不由得暗暗落淚。

探春也跟著哭了一場,隨即勉強笑道:“我常說,若我是個男兒,早該出去建功立業了,何必圈在家裡無所作為,誰知竟應到這裡了!姐妹們也不必為我擔心,我這樣的性子,到哪裡都能過得好,也不會委曲求全。”

寶釵嘆道:“你這一去,必有一番作為,也不枉了你素日心氣。”

探春聞言苦笑。

琳琅道:“哪有那麼好?三姑娘也想得太好了些!先別說風俗不同,語言各異,再說千里迢迢,水土不服也有呢!幸而咱們非戰敗之國,他們只是俘虜了南安郡王去,卻被咱們打敗,不然你去那裡,也只有受人欺壓的份兒!”

探春聽完,雙目頗有神采,問道:“敗的是他們?”

琳琅點點頭,將得的戰報告訴他,囑咐道:“你去之前,記得先叫人教你那裡的風俗和語言,免得到那裡別人說什麼做什麼你都不知道。”

探春一一謹記在心,道:“姐姐的話,我記著了。”

環視眾人一番,不禁道:“我本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咱們家從外頭一時是殺不死的,只能從內裡殺起來,才會敗落。你們都說甄家抄了,我卻說也該咱們家抄了,也應了,可不是抄了園子,也沒查出多少賊贓來!我這一走,倒也落了個乾淨,只是剩下的人呢?也不知道這赫赫揚揚的榮國府,又能支撐到幾何!”

寶釵笑道:“你擔心太過了些,哪裡就如此了?”

探春冷笑一聲,道:“我如今,也不過是白擔心!橫豎我走了,眼不見心不煩!只是這裡終究是我的家,這裡有我的父母兄弟親人,我如何能放得下心?”

琳琅嘆息一聲,道:“三姑娘說得不錯,上下爺們竟不如一個姑娘有見識。”

迎春是不在意這些的,惜春年紀又小,都無言語。

湘雲卻滴淚道:“這才幾年,姐妹們一個個都散了,三姐姐一走,什麼時候能見?”

探春道:“我怕,我一輩子都不得回來了。”

說得眾人都越發傷感。

正在這時,趙姨娘大哭大叫地進來,一行哭,一行道:“你是我腸子裡爬出來的,你這一走,既得了郡主的封號,又做了王妃,倒是體面,可丟下我們母子怎麼辦?”

琳琅等人都站了起來,寶釵給侍書使了個眼色,叫她讓人預備熱水。

探春氣得漲紅了臉,道:“事已至此,姨娘又來表白什麼?”

趙姨娘扯著嗓子嚎道:“我不許你丟下我和你兄弟!”

眾人連忙相勸,只勸不住。

探春冷笑道:“我只認老爺太太,況這事也不是我能做主的,太妃已經認下我了,姨娘這麼說,不叫我去,竟是不如叫我一頭撞死,只是便是死了,也連累一家子老小,覆巢之下無完卵,到時候家裡不好,姨娘和環兒就能得好?”

這話不啻晴天霹靂,趙姨娘一怔,隨即又大哭起來。

眾人聽得好笑,又傷心,琳琅柔聲道:“趙姨奶奶如此哭鬧,叫三姑娘怎麼做人?豈不是讓南安太妃以為三姑娘不願意了?若是這麼著,南安太妃便不喜三姑娘了,即便不喜,仍舊要和親,到那時,見罪於義母,三姑娘如何自處?”

探春聞得她說,又是淚落如雨。

趙姨娘扯著琳琅的衣袖道:“好姑娘,好楊大奶奶,你是最有出息的,你也能見到太后主子娘娘,你給求個情兒,別叫三姑娘和親去!”

琳琅苦笑,道:“倘若我有這麼大的本事,便不會坐在這裡跟三姑娘話別了。”

探春道:“姐姐別聽姨娘胡說!來人,送姨娘先回去。”

看著趙姨娘憤恨不平的神色,探春又低低地道:“我在家住不了幾日了,姨娘這樣鬧,能有什麼好處?也別太難為琳琅姐姐,她也不容易。”

趙姨娘只得氣呼呼地走了。

她一走,探春澀然一笑,道:“這可怎麼好?”

眾人相顧嘆息,都不好說趙姨娘的不是,卻也沒有什麼好話安慰她。

過了良久,探春才道:“我有些話兒問問琳琅姐姐。”

眾人不免有些詫異,倒也各自走開。

琳琅看著探春,眼裡閃過一絲好奇,問道:“三姑娘有什麼話問我?倘或問我戰報,或者番王的訊息,我所知道的已經告訴你了,別的也不知。”

探春緩緩地搖了搖頭,道:“並非此事。”

琳琅挑眉道:“不是?”

探春起身,叫侍書拿來收拾好的一個包袱,開啟給琳琅看,有兩個匣子,每個匣子開啟後,都是滿滿一匣子的金珠簪環,看來探春的首飾大多都在這裡了。

琳琅望著眼前的東西,奇道:“三姑娘這是做什麼?”

探春微微一嘆,道:“好姐姐,我是看明白了,上上下下醉生夢死,哪有幾個知道即將大難臨頭?甄家抄了,咱們家又怎麼躲得過?不但我們家,怕史家王家薛家也未必能脫得干係!正如先前說的,我走了倒清淨,下剩的人怎麼辦?我素日也沒錢,幾個月才攢十幾吊錢叫寶玉給我買玩意兒,倒是歷年來積攢了不少首飾,特特收拾出來託給姐姐,望姐姐在老爺太太姨娘環兒有難的時候援手一二,把這些東西給他們作日後衣食之計。”

琳琅心中讚歎不已,口內卻道:“我哪有這些能為?就怕姑娘所託非人。”

探春掩上匣子,重新包好,道:“若是姐姐都無能為,別人就更不用說了。除了本家的人,我也只認得姐姐一人,姐姐好歹幫他們一把。”

琳琅見她情真意切,只得答應著收下。

探春見她答應,神色間十分喜悅,卻叫侍書先把包袱拿下去,事後將東西分送各人時,才和兩件瓷器並名家法帖一起,將裝著首飾的包袱送給琳琅,別人都沒在意。

琳琅一路嘆息,若賈家有主事的人有探春一二見識,哪裡還會有抄家之噩?

過了幾日,便聽聞南安太妃正式認探春作義女,並請封為文和公主,即日和親。

訊息傳到賈家,賈母和寶玉大放悲聲,下剩姐妹們也都涕淚不已,啟程的日子定了,賈母只得按著品級大妝,忍痛帶著邢王夫人李紈鳳姐等人到了船渡口送探春登船。

這日是三月初三,也是探春的生日,細雨紛紛,彷彿夾雜著她無限的悲傷。

探春一身公主大妝,更顯得面龐豐潤,晶瑩華彩,宛若神妃仙子。

跪下磕頭,拜別的父母再也不是賈政王夫人,而是南安太妃,她這位南安郡王的妹子,終於要踩著紅氈,踏上千里迢迢的不歸路。

賈母等人受她叩拜,再也忍不住眼淚了,簌簌而落。

探春雖不敢痛哭,也自傷悲,磕畢頭,低低地道:“自古離合皆有定數,從此以後,分居兩處,各自保重,莫要牽掛。”說完,狠了狠心,轉身而去。

長長的紅氈似乎望不到頭,眾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她越走越遠,登船而去。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光陰之外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深空彼岸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韓娛之金牌製作人金牌製作人穿越之醜女丫鬟穿越之低調丫鬟星光閃耀:第一製作人[紅樓]大丫鬟奮鬥日常重生之王爺的丫鬟不好當尊貴丫鬟替嫁丫鬟【全集】替嫁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