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之五:天道人心(中)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發貼人:邊荒傳說(燕飛)

發貼時間:

二、人心

1、八級妖獸

人類,其實就是有智慧,有自我意識的八級妖獸。

宇宙誕生後,經過漫長的演變,銀河系出現了,太陽系出現了,地球出現了,然後,生物出現了,動物出現了。動物進化的歷程是漫長的,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從無脊椎到有脊椎,從低等到高等,從簡單到複雜,如同妖獸的修煉,一級一級往上升,到哺乳動物,已經相當於七級妖獸了。終於有一天,七級妖獸中的猴子,突破了瓶頸,渡過了化形天劫,靈智大開。

剛剛有靈識的時候,八級猴子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和其它妖獸有什麼不同,依然整日與其它低價妖獸為伍,茹毛飲血。慚慚地,八級猴子們發現了智慧的價值:有了它,就不再象低階妖獸那樣,只能跟著本能走;有了它,就可以發現規則、認識規則,在此基礎上利用規則來實現自己的目的,有意識地避開對自己不利的規則。

比如,猴子的戰鬥力本來是有限的,但在掌握了煉製法寶的技術之後,在法寶的增幅之下,猴子的戰鬥力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這是對於規則的運用,是靈智未開的低價妖獸所不可能做到的。從此八級猴子變得越來越強大,種群發展極快,成為了這個星球的主宰,把其它妖獸遠遠地甩在身後。

一闊臉就變,八級猴子們漸漸地忘記了自己的來歷,認為自己和低階妖獸是不同的,給自己起了個名字叫“人”,把低價妖獸叫做“禽獸”,羞於與之為伍。

2、天性人心

人類出現之後,世間就有了人心。

我們很容易把“人心”和“人性”的概念搞混,其實它們有所不同。人性是人類的天性,是人的本能,萬物有天性,動物有本能,儘管八級猴子有了智慧,有了獨立意識,但它本質上仍然是動物,只不過是高階動物而已,它依然受到本能的束縛。人性是可以遺傳,不會輕易發生變化的,只有在人類出現進化時,人性才會跟著改變。但人類的進化畢竟十分緩慢,難以覺察,所以有些人說“人性不變”,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人性的變化極其緩慢,相對於我們不過百年的生命來說,它幾乎是不變的。

人心卻是人類靈智大開的產物。人類擁有了智慧,就有了獨立意識,有了情感、慾望和自我觀念,有了自己的想法,這就是人心。人心是善變的,靈智初開之際,人類仍舊延續著低價妖獸的習慣,做事更多出於本能,率性而為,此時的人心很單純,如同偏僻山村的懵懂少年二楞子,最大的奢望只是每天能填飽肚子。

隨著靈智的開發,知識的積累,技能的提升,人類的各項能力在增強,能力越大就胃口越大,人心在膨脹。在那遙遠的小山村,你只是個純情少年,然而隨著歲月的變遷,來到了大都市,在光怪陸離的霓虹燈下,你就慚慚地迷失了自己,讓慾望象野草般在心頭瘋長,靦腆的村姑早已被你拋在了腦後,此時你迷戀的是豔光四射的影視明星;找個賢淑的小家碧玉雙修早已不是你的渴望,此時你腦子裡裝滿的是和妖冶女子3p的場景。

人性和人心,經常合而為一,難以截然分開。因為人類雖然有了獨立的意識,卻始終難以擺脫天性的束縛,所以本能的衝動,必然會表現為對應的某種想法。比如“君子好俅”是正常男人的天性,有美女從身邊經過時,就會產生想要看上一眼的想法,很多年輕人甚至在看到一個美麗背影時,會急匆匆地趕到前面去,回頭看上一眼,這就是基於人性基礎之上的人心。

人類並未擺脫本能的束縛,所以八級妖獸依然是禽獸。

然而人性與人心,有時候又是相互矛盾的。正常的男人,在看到年輕貌美的異性時會產生想要和她親近的本能衝動,但卻未必會轉化為行動,不會急吼吼地看到個心動的陌生美女就上。因為在我們的想法中,不僅有天性帶來的本能衝動,還有多年社會教育帶來的道德約束,所以人類是講文明的,不會象動物一樣,發情期一來,就什麼都不管不顧了。

八級妖獸依然是禽獸,卻已不是一般的禽獸,是斯文禽獸。

人性與人心的矛盾,突出表現為靈與肉的衝突。在影視作品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一些貌似溫文爾雅的人,一旦受到某種刺激,比如精蟲上腦,就會一反常態,突然間變得象個禽獸;在很多報道中我們看到,有些人明明是個男人,從天性來看,顯然是個雄性,然而在成長環境的影響下,他卻始終認為自己適合做個女人,甚至不惜去做變性手術;異性之間交配是動物的本能,男女之間做愛是人的天性,然而有些人卻喜歡玩“背背”、“女同”。這些人類所特有的行為,是人心變異導致人性扭曲的極端案例,是最尖銳的人性和人心的矛盾,是靈與肉的劇烈衝突。

正是由於人性與人心的衝突,每個人都既是天使,也是魔鬼;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在陽光下是天使,在陰暗中是魔鬼;在人性中善的一面和道德約束佔上風時是天使,在釋放出人性中惡的一面時是魔鬼。所以絕對的好人和絕對的壞人都是不存在的,如同一則簡訊所說,職場上的人就象是猴子爬樹,向下看都是笑臉,向上看都是屁股。其實不管別人是從上往下看你,還是從下往上看你,你都是同一個人,只不過別人從不同角度看,感覺就截然相反。

人心是善變的,從天使變成魔鬼,往往就在一瞬間。在凡人中有不少例子,比如白袍少女小葉子,最初很多道友對其印象不錯,甚至有人期望她成為靈界的女主。然而就在韓立幫她對付了隴東,搶回真靈之血之後,小葉子開始對韓立“警惕萬分”,並且打算動手拿下韓立,只是因葉楚傳音給她,認為把握不大,才沒有這麼做。看到這裡,一些善良的道友們覺得上當受騙了,很受刺激,對小葉子破口大罵,其實這完全沒有必要,人心一直都是這樣反覆無常的,從未改變,不是生活欺騙了你,是你自己看錯了這個世界。對此,老子形容說:第五十八章。。。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3、情感枷鎖

影響人心的第一個重要因素是情感。情感是人類的本能,是天性,嬰兒一出生,就懂得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說明情感是天生的。

情感並不是人類的專利,有些動物,也有大腦,也懂得表達自己的情感,比如大猩猩。當然,動物的情感是極其樸素的,它們只懂得表達一些非常原始的情感。它們之間個體的一些親密接觸,更多的是出於本能,而不是情感,比如母獸照顧幼獸,完全是出於本能,並非親情,這種出於本能的行為,到幼獸一成年就停止了,雙方從此互不相識;公豬和母豬交配,是因為發情,不是因為愛情,完全是出於本能的行為,所以一完事,雙方就各走一邊,再無瓜葛,這有點象男人嫖妓,純粹是為了滿足本能的需要,不是因為情感的需求。

與動物相比,人類的情感要豐富、複雜得多:愛、恨、喜歡、討厭、嫉妒、羨慕、感動、膩味、親切、疏遠、崇敬、鄙視、高興、憂傷……,你根本說不清人類的情感到底有多少。正是因為有了情感,人們的生活從黑白變成了彩色,從此多姿多彩。無數的愛情、親情、友情故事,充斥於現實生活和文學作品中,挑動著我們的神經,經常讓我們感動得熱淚盈眶。

情感帶給人們歡樂,帶給人們豐富的精神生活,也帶給人們煩惱,甚至可以說,過度的情感,給人們帶上了枷鎖。

中國人喜歡講人情,喜歡有人情味。親戚、朋友、熟人,相互間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互相扶持,互相照顧,其樂融融。這樣不是很好嗎?是的,這樣很好,但應講究一個度,過了就不好了。我們的人情社會,就講人情講得有點過頭了,出現了“社會情感依賴症”。去政府機關辦事時,你首先會考慮去找熟人,找朋友,這樣才好辦事,否則你心裡就會沒底;住院做手術時,你首先會去找熟悉的醫生,即使找不到,也會想去給執刀的醫生送送禮,混個臉熟,這樣才能安心。

據說西方的人比較沒有人情味,但人家反而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他們首先考慮的是職責,而不是人情。你不必擔心和辦事人員不熟就不好辦事,不必擔心和醫生不熟就不給你認真做手術,沒有了太多的人情,一切反而變得更加簡單,這些都充分說明了情感不是越多越好。

同樣的規則,在西方很好用,引進國內就不行了,為什麼?因為我們太講人情,在規則與人情發生衝突時,往往選擇避開規則,照顧人情,這樣久而久之,規則就會沒人尊重,無人遵守,形同虛設了。尤其是在人情瀰漫到整個社會,浸入社會的每一個細胞,形成一張張的關系網時,規則就更加難以發揮作用,此時真正起作用的,是一個個基於人情之上的潛規則。

俗話說:人情大於債,對於社會來說,情感不是越多越好,對於個人也是如此,多情的人,很容易戴上“情感枷鎖”。比如韓立,在和南宮發生關係,心裡埋下這份感情之後,就排斥了其它的感情,這是相當明智的。後來一不小心沒有管住自己的第三條腿,和紫靈搞上了,這是一個危機,因為紫靈和南宮,都是相當有主見的人,帶回去兩人還不得鬧翻天?還好紫靈很聰明,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自行飄然遠去,這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有**思維的道友會想,想辦法讓她們和睦相處,不就可以左擁右抱,盡享魚水之歡了嗎?老兄,不是每個女人都那麼花痴,只要能和愛人在一起就無怨無悔,不管和多少人雨露分沾都一點不在乎的。有些牛人能做到三妻四妾還相安無事,分兩種情況,一是此人很強勢,有足夠的威懾力,他的女人們只能在暗處較勁,不敢在明裡生事,但他和女人之間其實更多是為了佔有,而不是愛,因為他並不是太在乎她們的感受;二是此人八面玲瓏,能讓他的女人們關係融洽,但這必然會耗費他大量的時間精力。以上兩種情況韓立都不可能做到,所以他根本沒有多情的條件。

在現實中我們知道,人情債不是那麼好欠的,感情越豐富,身上揹負的情感包袱越重的人,就越會束手束腳。更何況情緒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愛之深,恨之切,往往愛得越深,一旦發現自己的愛被對方辜負了,就會轉變得越快,恨得越深;喜歡得越多,一旦發現其中被掩蓋的敗絮時,就會越厭惡;羨慕得越多,一旦和自己的狀況對比,就會越嫉妒;被感動的次數越多,就會越麻木,對於刻意的煸情會越來越沒感覺,越來越膩味;越讓你崇敬的人,一旦知道了對方隱藏的底細,你就會越鄙視;越是高興的事,一旦發現白高興一場,你就會越難過,因為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不要讓情感氾濫到你自己不能承受的地步,那樣它就會成為你的枷鎖;不要自作多情,那樣你會在感覺良好中出盡洋相;不要感情用事,那樣只會斷送你自己。

4、慾望陷井

影響人心的第二個重要因素是慾望。慾望也是人的天性和本能,人生來就會有一些樸素的慾望,這是先天的,比如餓了就會想吃的,這不用人教,剛出生的嬰兒都懂。

有些慾望跟情感有關。比如你愛慕一個女性,就會有擁有對方的慾望,愛情和佔有慾是很難分清的;你疼愛自己的孩子,就會想讓他過得好,會有望子成龍的慾望;你羨慕別人的富有,就會有拼命賺錢的慾望;你很討厭某個人,就會有踢他一腳的慾望;甚至在你對某個人的仇恨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時,你會有想要殺了他的慾望……

動物的慾望都很簡單,一般只跟兩個方面有關:生存和種族繁衍,比如獅子,吃飽了就好了,不會因為閒得無聊去狩獵。而人類的慾望卻稀奇古怪、五花八門,早已超出了生存和種族繁衍的基本需求。人類光吃飽還不行,還得吃好,吃出品味,吃出花樣;僅僅是穿暖了還不夠,還得穿出時尚;做愛不再是為了種族繁衍,更多的是為了滿足****,所以為了玩得儘性,還搞出3p、制服誘惑等等多種花樣;物質生活豐富了,還要欣賞歌舞表演、看電影電視、旅遊,要滿足精神生活的需要;生活不成問題了,還不能滿足,想要出名、掌權、實現自我價值、流芳百世、讓萬人景仰……

慾望是人類多數行為的出發點。我們之所以會去做事,一般是為了滿足自己某方面的慾望,比如努力工作是為了滿足升職的慾望;辛苦賺錢是為了滿足物質生活上的慾望;奮力打拼是為了滿足出人頭地的慾望……

慾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助推器,也是個人奮發向上的原動力,正是為了滿足各種各樣的慾望,人們才會去努力奮鬥,推動社會發展,促進科技進步,創造更多的財富。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慾望往往又是陷井。捕鼠器用食物來引誘老鼠;馴養師以喂小魚來引誘海豚完成動作,這些都是利用了慾望的誘惑。

不要笑話動物沒有智力,被人類玩得團團轉,其實在誘惑面前,人類同樣也會利令智昏,腦子進水。比如韓立在進墜魔谷之前曾說,這麼多人進去,不可能所有人都在找到寶物之後,沒有出來的機會,多半是因為貧心不足,想多試試運氣,結果把自己葬送在裡面了。還有南隴侯和魯姓老者,雖然在尋寶之旅中發現了諸多的疑點,卻禁不住誘惑,沒能停下腳步,傻傻地自己敲著閻王殿的門拼命想擠進去,送給古魔當點心。

遠離慾望陷井才是安全的。老子說:過於熱衷名利,必然會付出巨大的代價;過於貪斂財富,必定會死得很難看。懂得滿足,才不會受到屈辱;懂得適可而止,才不會遇見危險。第四十四章。。。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然而人心苦不知足,慾壑難填,人類什麼時候滿足過?就如同歌中所唱:人心其實比天高,比海更遙遠。

5、觀念桎梏

影響人心的第三個因素是觀念。和情感、慾望不同的是,觀念不是人的天性,不是本能,在剛出生的時候,人的腦子裡是一張白紙,沒有任何觀念。

觀念是後天形成的。在成長過程中,我們一方面透過自己的感官感受環境,在生活中總結經驗,嘗試認識這個世界;另一方面接受學校、父母、社會的教育,被灌輸了各種各樣的觀念,最後綜合在一起,逐漸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有可能某個父親認為世界很美好,他的兒子卻覺得很糟糕,因為個人觀念是不能遺傳的。但某些接受程度較為廣泛的個人觀念,會積累、沉澱下來,變成群體觀念、社會觀念,甚至成為某種文化的一部分。因為在人與人的交往中,觀念透過言傳身教,可以傳播得很廣很遠,可以一代代地傳承下去。還有些觀念,以文字、圖畫等形式,記錄在書籍、文藝作品、生活用品中,可以流傳幾百年、幾千年甚至更久。

文化傳薪火,正是基於這種傳承,我們能夠分享先輩們總結的經驗和積累的知識技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認識和面對這個世界,因為它太大了,太複雜了,以一個人、一代人的思維能力,連摸到它的一點邊都困難,所以我們需要積累。幾千年的文明史,不僅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知識技能進步的歷史,同時也是思想觀念積累的歷史,有了這些觀念的傳承,我們在處理問題時,就可以直接借用前人的視角,嫁接前人的理念,來作出判斷,不必費力地全都靠自已感受、思考,來得出結論。

觀念的傳承綿綿不絕、影響深遠。兩千多年前老子《道德經》中的許多觀念,至今仍在影響著國人,比如“功成身退”、“寵辱不驚”、“大器晚成”、“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治大國若烹小鮮”、“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等。封建帝制已經消亡了上百年,封建觀念至今仍陰魂不散,深入國人的骨髓,打天下坐江山的官本位思想直到現在還大有市場。

這種傳承和嫁接有時候會走向一個極端:在填鴨式的教育模式下,很多人漸漸地喪失了獨立思考能力,借用前人的觀念成了一種習慣,言必引經據典,動不動就這個古人曾經這麼講,那個權威曾經那樣說,似乎先賢們沒有說過的話,就值得懷疑,依據不足,缺乏可信度。

其實任何觀念的產生,都有其時代背景。離開了這一時代背景,其存在的合理性就值得懷疑了,就有可能過時。但我們在傳承某一觀念時,因為時移世易,往往無法一目瞭然地知道其產生的背景,所以很難分辨哪些觀念已經過時,哪些仍然適用。

在傳承前人的觀念時,我們不僅接收到他的經驗,也接收了他的謬誤,所以要批判地吸收。但這很難做到,因為觀念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你看某方面的書多了,和某類人群接觸多了,思想就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發生變化,這是防不勝防的。所以你千萬不要得罪領導身邊的人,比如他的老婆、秘書、司機什麼的,因為枕頭風之類的很厲害,不知不覺就把你在領導心中的印象吹黑了。

從全面的、運動的角度來看,任何觀念都不可能是完全正確、永遠正確的。所以不要相信世界上存在“真理”、“天理”,因為任何“理”都是人為的觀念,都不會是絕對正確的,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時點,得出的結論會截然不同。對於你來說有理的,站在對方的角度可能就一點道理都沒有,所以在民間發生糾紛時,經常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永遠也扯不清誰對誰錯;孤立地看有理的,系統地看就可能只是一個笑話;短期看有理的,從長遠看可能就完全站不住腳。這就是老子所說的:第一章。。。名可名,非常名。

在現實中,如果迷信前人的觀念、群體的觀念、社會的觀念,沒有學會自己思考,學會懷疑,你就會形成思維定式,觀念就會成為你精神上的桎梏。

6、赤子之心

情感、慾望、觀念,三者交織在一起,生成一顆顆複雜深沉、變化莫測的人心。

其實人類本能的情感和慾望,是單純而樸素的。我們看到,在一些與世隔絕的地方,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刀耕火種的簡單生活,然而一旦這裡被開發成旅遊景點,來往的人流帶來了複雜的思想觀念,人們就會很快地被同化,想法越來越多,人心越來越浮躁,再也看不到原來的純樸。所以觀念是情感和慾望變得復雜的罪魁禍首,是分化人心的催化劑。

有些觀念所發揮的作用是難以想象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多子多福”、“人多力量大”的觀念,讓國人大大提高了“生產力”,爭著搶著要多生孩子,使這塊越來越貧瘠的土地上,擠滿了十四億嗷嗷待哺的人口;“以小腳為美”的觀念,讓無數婦女飽受摧殘;“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觀念,壓抑了不知多少對相互愛慕者的人性,比如《臥虎藏龍》中的李慕白和俞秀蓮;當社會的價值觀念只剩下“金錢”這個單一標準,“成功人士”等同於“有錢人士”時,發生毒奶粉、激素門等事件就理所當然了。

有人認為:掌握了正確的觀念,就能夠站在道義的制高點上,所向披靡,所以有一句話叫做“仁者無敵”。其實事實恰恰剛好相反,在現實中比較容易成功的,往往不是那些重感情、講仁義的人,反而是那些不受情感束縛,不受觀念制約的人。

如同《厚黑學》中所說的那樣,皮厚心黑的人更容易成功。因為心黑的人,不受感情的束縛,你拿捏不住他的軟脅,他卻可以毫無顧忌地對付你;皮厚的人,不受觀念的制約,無恥者無畏,做事不會束手束腳,下黑手打悶棍樣樣在行,只管目的,不擇手段。這樣的人只要有強烈的慾望支撐,就很容易成功,很容易實現自己的目標。

觀念往往會被用作束縛人、制約人的一種工具,“以德服人”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但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觀念不是對付任何人都管用的,碰到不理睬這一套的人,“以德服人”就是個笑話。比如孔子曾經把他的理念拿去各國推銷,卻沒有什麼市場,因為戰國時期是弱肉強食,拳頭說話的時候,在這樣的環境下講仁義,就是捆住自己的手腳任人宰割,誰都不是傻瓜。到了漢代,江山大一統了,皇帝希望老百姓乖一點,便於管理,這時候就有推廣“仁義禮”的需要的,好比養雞的農民不喜歡小公雞好鬥,因為打架會掉膘,不長肉,所以農村專門有閹雞這一行業。儒家的那一套,正適合用作對民眾進行思想閹割的利器,所以大受歷朝歷代統治者的推崇。

“仁義道德”、“封建禮法”逐漸成了人們頭上的緊箍咒,禁錮著國人的精神。樹立道德楷模是朝庭的慣用手法,統治者把孔子塑造成聖人,掛上牆上,同時按照他們的標準,尋找現實中一些比較符合要求的人,加以美化,包裝成先進典型,號召民眾向聖人學習,向模範看齊,以此引導社會風氣向他們所期望的方向轉變。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樹立道德標杆的行為,助長了社會的虛偽風氣,因為沒有哪個人是十全十美的,你要把他塑造成完人,就必須掩蓋他身上的缺點,放大他的優點;社會有好的方面,也有醜陋之處,你要給統治者歌功頌德,宣揚歌舞昇平,就必須給現實塗脂抹粉,自動過濾掉其中的醜惡現象。

楷模過於高大完美,民眾就開始虛偽了。為了迎合上頭的喜好,博取社會大眾的喝彩,大家都把自己裝扮成正人君子,在臺上戴著面具唱高調,在臺下摘下面具說真話;在人前按標準格式講套話,在背後小圈子裡說實話;逢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久而久之,整個社會就虛偽成風,人人都是演員,個個都在演戲。

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中泡久了,就象吃多了大肥肉一樣讓人膩味。所以在看到忘語構築的“不分正魔,只問本心”的凡人世界時,很多人會眼前一亮,倍感震撼。如果說在現實中我們所處的是一個臉上塗滿脂粉的虛假世界,那麼忘語筆下的凡人,就是一個洗淨沿華、素面朝天的真實世界,這裡的人們,活得自然,活得真實,他們只有最樸素的情感,最本能的慾望,沒有任何人為的世俗觀念。凡人這本書所描繪的,是一個原始的社會形態,是一個遵守叢林法則的世界,裡頭沒有勵志,沒有煸情,沒有仁義,沒有禮法,沒有**,只有最真實、最純樸的人性,沒有汙七八糟的人心。所以你在裡面看不到有人胸懷遠大理想,試圖拯救天下蒼生,造福黎民百姓;看不到有人情感氾濫,想要撫慰世界上所有女子寂寞的心靈;看不到大義凜然的仁人志士;看不到道貌岸然的衛道士;看不到複雜的心理描寫;看不到催人淚下的真情告白和感人的故事情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故事的豬角韓立,是一個不受情感束縛,不受觀念制約,不受慾望誘惑的苦修士,修仙是他的本能,幾乎是他生命的全部。這種人,以世俗的眼光來看,是一個無情無義、無悲無喜、無欲無求的人,和動物沒什麼兩樣。但按照老子的觀點,他卻是一個最純粹的人,第十九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是最有德之人,因為他有一顆沒有受到情感、慾望、觀念汙染的“赤子之心”,象嬰兒一樣純潔無瑕。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凡人看了兩年,貧道最大的收穫是從中感悟到了什麼是天道,什麼是人心。因為有洗淨鉛華的凡人世界來對照,我們能更清楚地看到現實世界臉上的脂粉;有素面朝天的韓立來襯托,我們能更深刻地認識現實生活中紛繁復雜的人心。

不難看出,戴著情感枷鎖的人,很難欣賞韓立的“赤子之心”;深受觀念桎梧的人,很難認同韓立的“赤子之心”,所以心懷糾結的道友不在少數,書評區的質疑貼子也從未間斷,貧道對此已懶得多費口舌解釋,只能遺憾地說:真可惜,我不懂你的愛,你不懂我的美。

。。。。。。

收集整理人:妹妹拖著洋娃娃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明克街13號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神秘復甦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唐人的餐桌我有一劍7號基地
相關推薦
聯盟之我有很多英雄池極品人生凌天尋命錄在霍格沃斯種蘑菇逆襲都市開外掛最佳拍檔(重生)我老婆來自修真家族路明非挑戰FGO重慶姐妹他是重慶方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