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方氏兄弟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臨安南鄉有一譚公祠,乃三百年前鄉人修造,用於敬奉一位真人。

此人名叫譚子橋,號白石居士。

他出生東來,隱於臨安,少年中舉,做過三年知縣。

後,家母亡故,辭官守孝。

期間遇一位仙道,每日攀談黃老之術,不自覺得其真傳。

自修黃老,譚子橋不娶妻不戀俗,終日行走於靈山大川。

某年來到南鄉白石山,甚喜此處山林,在山腳下蓋一草廬,獨居二十載,每日入山採藥入市換錢,多則賙濟窮人。

聽聞他居此山時,勐獸都安伏許多,曾有一隻受傷雌虎匍匐草廬,譚子橋不懼取草藥為它治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數月之後,鄉人都見先生身邊多了一侍女,說話聲音很大,膽小之人不敢近身。

一日,譚子橋與鄉人說‘我將死,若不願見我暴屍家中,請將我葬於草廬邊,不要立碑厚葬。’

鄉人們記下先生之言,三天後再來草廬,果然他肉身已死。

眾人遵照遺囑,將其死屍埋在草廬院中。

過了三年,有鄉人說‘在江陵遇到先生了’,還有人說‘在蜀地見到先生以及侍女’。

此事傳開,鄉人都認為子橋先生成仙了,便在草廬原地修建一座‘譚公祠’,兩邊修造十二元辰石像。

後世鄉人,稱此祠為‘真人廟’,或叫‘譚仙廟’。

現在依然香火不絕,常開廟會。

南鄉周邊各村百姓愛來此地趕集,售賣山貨諸物。

今日小雪,卻不減廟會熱鬧。

見祠堂前一條橫石路,鄉人並肩接踵,叫賣吆喝聲遠遠能聽到,升起煙氣兩裡外可見。

劉彥、萬山、沉煉三人騎著駿馬,談著‘子橋典故’,瞭望廟會景象。

祠堂東邊一二裡,見一叢村落,即是他們此行目的地‘南鄉’。

楊萬山面迎風雪道:“不想臨安有此人煙集市,只怕譚公也想不到,羽化之後受此香火。”

劉彥笑說:“子橋先生澹泊名利,在此山返璞歸真,百姓幕起事蹟,才有今日廟會之景。我等既來,當去敬上一炷香。”

“估計在集市上,便能見到餘家豆腐。”

說話一拍馬臀,先一步與胯下馬兒踏雪而去。

他今日算是第一次駕馬出遊,剛出城時還有些不熟,好在馬兒受他驅使。

十幾裡奔行下來,已能熟練駕乘馬匹,略有心得在身。

不過一盞茶功夫,三人馬蹄在集市口停下。

他們隨手牽韁繩,穿過人流去往祠堂。

交上十幾文請馬伕拴起來,後入祠堂上香敬譚真人。

這祠堂佔地半畝,建造用料皆是山中白石,三百年來不曾毀。

祠堂廟祝已傳了十數代人,他們皆以譚為姓,對外自稱是‘真人家僕’。

聽說頗有些道術,能看人面相吉凶。

“咦!哥哥你看,那不是……”

後院廟堂榕樹下,有一矮個漢子盯上劉彥他們。

他身旁,分別站著一八尺身大個和本祠主事譚翁。

譚翁驚說:“來了貴人,二位莫非識得?”

大高個漢子點點頭,對譚翁附耳說話,又扯小個子旁邊商議。

譚翁面顯春風,闊步走入祠堂,只等三人上香後,拱手道:“未知奉義來此,有失遠迎了。”

三人分顧各有禮數。

萬山笑問:“不知老翁何人?如何認得世才?”

譚翁自告身份,說:“老朽不識君子,卻有人識得。還是先生找尋之人。”

這話勾起劉彥好奇,隨他轉顧榕樹下一高一矮兩位奇貌漢子。

說他們奇相,是因為兩人生的異於常人。

高個大漢面帶張崢嶸,額頭方正,大眼瞪人。

小個漢子與他相反,頭圓臉圓,似個小香瓜,眼小有光。

劉彥三人入偏房與他們相見。

剛落身坐下,二人便拜竭,先後自報家門。

“小可,鑽地熊方和,拜見奉義。”

“小人,鑽地鼠方越,拜見奉義。”

劉彥與他們做禮數,好奇問:“二位如何認得我?譚翁言,兩位乃我要找的人,莫非偷盜李家賀帖之人,乃二位?”

他入門時想了諸多。

認為譚翁不可能知道自己此行目的,所以推斷他所言之人是‘賀帖盜賊’。

方越、方和對視驚奇,他們知道真學君子聰明,未曾想這等聰明。

更不敢有所欺瞞,如實稟告‘盜帖之事’。

“小人之所以盜帖,乃是看不慣李家作踐先生情義。”

“先生賀帖字字真學,豈容他等隨意與人賣弄?”

“故此盜帖,小小懲戒。”

“小人本欲今夜歸還,再留書告知先生,不想今日有緣得見,實乃天幸!”

“原來如此。”

劉彥解疑後說:“兩位壯士有俠義之心,我不責怪。太公文玉,我也不怪他們。此事作罷。”

兩人聞聽,再拜君子仁厚。

楊萬山問道:“兩位是江湖中人還是修道之人?如何進入鬼城盜帖?”

方和答說:“我倆兄弟江湖行盜多年。只偷不仁,施贈窮苦。”

“一日得仙緣,修得‘養魂脫殼’之法。授法仙師不願收徒,叫我倆好自為之,親君子,多行善。”

“我倆在嘉興府坊間聽說先生仁義,便想來拜上,這便來了。”

劉彥與萬山相視,介紹沉煉和他們認識,後又談聊治疫,未敢自居功勞。

等香茶奉來,眾人用茶。

劉彥探問譚翁:“我聽說南鄉餘家豆腐頗有名氣,餘氏有一獨門‘羊脂豆腐’,公可知曉?”

譚翁存疑說:“老朽從未聽聞餘家有‘羊脂豆腐’,不知何人耍弄先生?”

楊萬山轉睛接話道:“那豆腐家姐吃過,的確細膩如‘羊脂’。譚公莫非不知?”

“這……”

譚翁捏須琢磨,說:“看來他們得了秘法,許是那兩道人所傳。”

聽其口說‘道人’,萬山轉顧劉彥,巧問他‘此為何人’。

譚翁不知他們來意,笑顏回答:“上月初七來兩個抱嬰道人,掛單在我祠堂,又尋奶孃哺育嬰孩。”

“奈何南鄉無奶水,那豆腐婆巧用豆汁羊奶熬煮喂嬰……”

“但也未能保住此嬰。”

“我估摸,她那‘羊脂豆腐’便是二人傳授。”

“初七?也就是殺狗後兩日。”

劉彥一念思量,不緊不慢問:“那嬰孩何來?如何不讓其母餵養?”

譚翁嘆氣道:“那嬰孩甚是可憐。聽那兩個道人說,此子之母路上被野狗啃死,肚皮也被咬破,他們路過撞見,殺了害人之狗,取出胎中子嬰。”

“見此子性命尚在,便急忙尋人救命,到我南鄉才得食哺育。”

“奈何天不與其壽,不滿月便亡。”

“好妖道,真真會哄騙善士!”

楊萬山此時心中斷言,二人八成就是煉法妖人,那死嬰多半就是‘狗腹人胎’!

劉彥和他所想一致,故作詢問‘二人道號道籍’及‘死嬰埋葬之地’。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驚爆!真千金才是滿級大佬我身後是整個人類史!玄幻:這個爐鼎太逆天網遊:開局無限BUFF,我最強藥師穿成修仙文炮灰女配後木葉:科學改造忍界位面代購商:開局崇禎代購萬石糧輪迴時代:我知道全部劇情模擬:從一人之下開始劍下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