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不存在冤情的冤案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六科給事中,掌侍從、諫諍、補闕、拾遺、稽核、封駁詔旨,駁正百司所上奏章,監察六部諸司,彈劾百官,與御史互為補充。

方文恭便是當前吏科的正七品都給事中。

此時,他正獨自待在書房內,面露凝重之色。

在他面前的巨大紙張上,橫向寫了許多人名,部分人名的下方空著,部分人名的下方寫了一兩句話。

這些人名包括了六部、包括了都察院、包括了六科,甚至還包括了內閣。

正常來講,他一個吏科的都給事中,主要工作目標肯定是放在吏部官員身上的,而之所以這張紙上包含了各個部門,是他在為了京察做準備工作。

大慶京察六年一次,以四格八法為官員升降標準。

“四格”為守、政、才、年。

每格按其成績列為稱職、勤職、供職三等,列一等者記名,得有升任的優先權。

其中,守,代表操守,分廉、平、貪。

政,代表政務,分勤、平、怠。

才,分長、平、短。

年則指年齡,分青、中、老。

“八法”為貪、酷、無為、不謹、年老、有疾、浮躁、才弱分別給以提問、革職或降級呼叫的處分,年老和有疾者致仕。

京察的制度出現於上一個朝代,本身目的在獎優懲劣,使各級官員能夠恪盡職守,為王朝做出貢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然而正因為涉及了官員的獎懲,結果造成徇私舞弊等結黨現象十分明顯,到了大慶之時,京察已經淪為表象。

這個情況,一直到永泰帝登基。

永泰元年,剛好也是京察年。

部、院還有六科,試探著按照往屆的湖弄姿態繼續主持了京察,而永泰帝並沒有任何干預的意思。

永泰二年,剛剛松了口氣的百官們,等來一道讓他們如喪考妣的旨意。

“朕聞歷來京察有事而無功,每每長官博寬大之名,只黜退數人,虛應故事,餘概優容,而被劾者,又不免冤抑。”

“而今新朝新象,京察,外察也自當革舊唯新!”

“即日起,京察由吏部、都察院、六科,以及血衣衛,聯合主理!”

就這樣,京察年就成了京官們畏之如虎的年頭。

有血衣衛的加入,從未被放在心上的京察,瞬間變得比外察還恐怖。

永泰七年的京察,數百顆人頭落地,被流放者不計其數。

關鍵是你還不能說永泰帝的不是。

畢竟,旨意是永泰二年下的,足足給了五年多的時間準備,這種情況下你還被揪出來,也怪不了誰。

而今年是永泰十三年,又是一次京察年。

都給事中的品級不高,但卻在京察中佔據很重要的分量,若是這分差事沒幹好,方文恭基本上可以選擇告老還鄉了。

所以剛一過完年,他就開始為京察做準備。

面前的這張巨大白紙,絕大多數京官都名列其上,底下有加語的,代表這個官員從開年到現在的這段時間,有過反常的舉動。

比如將產業轉給親朋的、休妾的、跟吏部或都察院官員有接觸的等等,都記錄在了上面。

消息來源,自然是血衣衛,所以真實性不用懷疑。

此時,方文恭的目光正鎖定在一個名字之上,孫伯亨。

孫伯亨調任京都不久,雖然是同一陣營,但他還沒來得及接觸,瞭解的並不多。

他只知道,孫伯亨是榮陽侯的甥男,原任一府府君,將上下級得罪了個遍,是個硬骨頭,很適合幹自己這份差事。

如果沒發生什麼特別的事情,兩人應該能成為很好的朋友。

可現在,這個特別的事情發生了。

孫伯亨的名字下方,寫著幾列小字。

‘正月初十,拜訪左都御史韓渡,席間二人言及會試,各抒己見。’

這則訊息,乍看下沒有任何問題。

孫伯亨剛成京官,跟韓渡同是主戰之人,拜訪拜訪,談談國家大事很正常,並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地方。

關鍵是,這一列小字旁邊,還有另外兩列。

‘三月初二,獨子孫必興帶好友張繼賢登門,借宿家中。’

沒毛病。

‘三月十五,杏榜公佈,孫必興列榜二,張繼賢列七十二。’

也沒毛病。

可就是這三條都沒什麼毛病的訊息加在一起,成了天大的問題!

因為,韓渡是會試的同考官!

只要把這條訊息按照時間加進去再捋一遍……

孫伯亨跟韓渡探討會試,接著韓渡被點為同考官,再接著,孫必興跟張繼賢住到了孫伯亨的宅子。

最後,孫必興跟張繼賢都上榜中試,一個第二,一個第七十二。

這不是京察不京察的問題,這是科舉舞弊桉啊!

連左都御史韓渡,都要牽扯其中的驚天大桉!

從得到杏榜訊息到現在,方文恭已經枯坐在書桉前兩個時辰了。

這是他生平第一次面臨如此棘手的問題。

怎麼辦?

繼續沉默了一會兒,方文恭突然起身出了房門。

“在我回來之前,任何人等,不得入書房一步!”

丟下這條命令,方文恭整理好衣冠,邁步往韓府而去。

很快,韓府到了。

一個看著非常老舊的三進宅院,落座在價格低廉不少的甘露坊。

門房見是老熟人,親切的打了個招呼,連問都沒問就放方文恭進去了。

不過方文恭沒想到還有一個人在,這讓他不知道該不該開口。

“說吧,忠親王年紀大有些耳背,聽不見咱們說什麼。”

韓渡嬉皮笑臉的開了個玩笑。

坐在他對面的沉天南惡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卻沒有離開避嫌的意思。

二人之間,本來就沒什麼不能說的事情。

“韓大人。”

方文恭深吸一口氣,“孫伯亨之子孫必興,得中會試第二,孫必興友人張繼賢,會試七十二。”

“嗯?”

剎那間,韓渡臉上的嬉笑之色盡退,變得凝重了起來。

其實早在這之前,就已經有屬下將會試榜單抄錄了一份送過來。

他剛剛跟沉天南討論的內容,也是關於榜首蘇平的。

至於榜二孫必興,這個名字他知道,但他不知道那就是孫伯亨的兒子。

這下,問題嚴重了。

“怎麼了?莫非……你跟這個孫伯亨有過接觸?”

沉天南見韓渡的神色,很快就想到了要害之上。

“豈止是有過接觸。”

韓渡苦笑著搖了搖頭,“正月初十晚上,我二人就在這府上喝酒到天亮。”

“孫伯亨…是榮陽侯的那個外甥?”

沉天南終於想起了這個人,凝眉問道:“你為何在那種緊要關頭還要與他接觸?”

“這還要從去歲的平天府鄉試說起。”

韓渡聳了聳肩,一臉無辜道:“當時的主考官是祝天祿,你也知道他是什麼人,以蘇平的《教戰守策》,本來是連舉人都中不了的。”

“是這個孫伯亨?”

“是的,孫伯亨是同考官,蘇平的策論卷剛好是他經手,在錄榜的時候,孫伯亨跟祝天祿對著幹,強行拔遺,最終才讓蘇平從名落孫山,變成了鄉試解元。”

“所以,他調任京都你幫了忙?”

沉天南若有所思,“怪不得他會登門拜訪……”

“不,他有恩的是蘇平又不是我,我像是這麼捨己為人的人嗎?”

韓渡搖了搖頭,神色一正,“孫伯亨的調令,是直接從內廷發出的。”

“中旨任命?”

沉天南眉頭一揚。

“正是。”

韓渡點了點頭,嚴肅無比道:“孫伯亨主動拜訪,單純是敬仰我的才華和氣節而已。”

“……這都火燒眉毛了,你能不能有點兒正形?”

沉天南很想給他來上一腳。

“現在只剩下一個法子了。”

韓渡不緊不慢的嘬了口茶,對方文恭道:“明日朝會,你直接參我科舉舞弊。”

“果真,這是那些人的手筆吧?”

方文恭精神一抖。

實際上,從一開始他就不信韓渡會去幹什麼科舉舞弊的事情,否則的話,他第一個見得就不是韓渡,而是永泰帝了。

“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了。”

韓渡點了點頭,“別看孫伯亨只是在鄉試拔遺了個解元出來,這件事啊,影響深遠著呢,他們肯定以為是我在背後。”

“所以,這是在反擊?”

方文恭若有所思,問道:“大人讓我上書彈劾,想必已經有了對策?”

“當然。”

韓渡溫和的笑了笑。

方文恭就這麼告辭了。

他前腳剛走,後腳沉天南的臉色同時變得難看起來。

“你……都不打算反抗了嗎?”

沉天南沉聲問道。

“沒機會了。”

韓渡搖了搖頭,“這件事本就是多個機緣巧合拼湊起來的,查無可查,更何況……我的同考官還是主動去跟陛下要來的。”

“……”

沉天南沉默。

“還好,科舉舞弊只是殺頭,沒有株連。”

韓渡擠出一絲笑容,“忠親王大人,下官的父母妻女,就拜託你了。”

“閉嘴!”

沉天南起身往外走去,“我去找賈紅衣,他那兒一定有線索。”

“不用……”

韓渡伸了伸手,想要阻攔卻又無力垂下。

血衣衛的確厲害,可這次不一樣啊。

一件從頭到尾都根本不存在栽贓者,甚至不存在冤情的冤桉,又何來冤字一說呢?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深空彼岸唐人的餐桌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7號基地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神秘復甦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大明:讓你監國,卻成千古一帝?熟練度:肝出一個天地大宗師五歲小糖寶又奶又兇錦鯉福姐五歲啦五歲小鵲寶:四個爹爹喊我回家吃飯掌上仙庭麒麟妹妹四歲半,全家都來團寵我奶包四歲半:下山後七個哥哥團寵我我能召喚離譜夥伴我在山野有一家美食店